第531章 緩稱王

因有沈俞氏、沈胡氏等內宅婦人的幫忙,太平通寶在日常用錢這一方面,已卓見成效。

菜販、肉販等小販,都開始習慣用刻有太平通寶字樣的銅錢交易了,讓江成海等的人少操了很多心。

至於大額的交易那裡就更不用擔心了,有胡氏安和堂和千秋錢莊在,太平通寶的信用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很快,胡氏安和堂和西寧到楊家的第一筆藥材交易,就是用太平通寶結算的;同時,千秋錢莊對素有往來的客戶說:以後,只要是在千秋錢莊做的抵押,都會用太平通寶來交易;如果用大永錢幣,千秋錢莊一律不承認。

零難道商人的嗅覺,其實要比官場的人,還要敏銳。他們知道太平通寶的影響,也預測到了它們以後的巨大作用。對商人而言,錢幣的信用其實是和政治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他們見到了沈家起兵之後的局勢,嶺南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沈家先是打敗招討司,然後完成對軍隊的改制,大商人們心中也知道,太平通寶取代大有錢幣是遲早的事情。

做生意,是早一步要比遲一步好,誰最先適應局勢的,誰就能賺大錢,這是最淺顯的道理。所以,大商人也默認了以後的大宗交易,都會使用太平通寶。

既然大宗交易和日常用錢,都已經在使用了太平通寶。實際上來說,大永錢幣已經在嶺南道這裡,喪失了生命力。因此,也就退出了流通市場,遠離了百姓們的日常生活。

當然,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用了好幾年的時間。大永錢幣,才完全從嶺南道消失。

且說,沈華善和沈則敬在看到第二步改制順利完成。心裡鬆了一口氣。錢銀之事,關係民生局勢,是絕對輕忽不得的。

當軍隊改制、錢幣變換在逐步推進的時候,一個更加迫切的問題。就擺在了沈華善和沈則敬前面。

那就是,禁衛軍何處何從?

禁衛軍的去向,其實就是沈家的去向。沈家已經起兵,走到了這一步,必定要邁開步子,踏進爭勢力、爭天下的路程,讓天下人都知道、認同沈家,纔是他們要做的。如今,沈家是順着“誅左氏,清君側”的旗號。直入京兆,還是還怎麼辦?

近三十萬的軍隊,總不能一直蜷縮在這個地方,必定要向外拓展的。可是沈華善覺得,現在還不是直入京兆的時間。可是也不能長留嶺南道。

因而,沈華看不清了。或許是身在局中事太關己,一時有些猶豫,才請來了俞正道這個縱橫術大家。

不僅如此,俞正道還帶來了沈餘樂和沈寧,道是一起參詳意見。此時,書房內只有五個人。人數很少。

沈餘樂有些懵,他在縱橫一道上,什麼都不懂,俞老先生帶着他來商定沈家的方向,這搞錯了吧?這應該是寧兒妹妹的職責纔是。

沈餘樂心中不解,沈華善也有些奇怪。不禁看向了俞正道:此是何意?

“樂兒,你夜觀星象,日起卜卦。對於天下大勢,可有所得?”

俞正道笑呵呵地問道。沈餘樂的本事,俞正道也知道多少。對他也很感興趣。

聽得俞正道這麼一問,沈餘樂倒有些曉了,原來是爲了這些,那麼他就可以說出個門道來。

“星象和先前大體相同。京兆方向,帝星雖隱,但是皇氣仍在。熒惑守心的大災影響,尚未過去。”

沈餘樂老老實實地說道,儘可能將這些浩淼的星象解釋清楚。

“晚輩先前有卜,沈家往京兆不利,倒可往北而行。”

想了想,沈餘樂又補充說道。天下的局勢,他並非一點兒都不懂,如今依卦象而說,意思倒表達得十分清楚。

沈家帶着禁衛軍,勢必要拓展格局,京兆方向不能去,那麼往北是指北疆?隴右道的蔣博文?

“祖父,舅舅和孫女兒商討的結果,是和兄長看法差不多的。沈家和禁衛軍,當往北而行,暫避京兆之勢。”

沈寧笑笑道,眼睛晶晶亮。

沈餘樂說的方向,正是俞正道和她殫精竭慮,才最後的定下的。如今沈餘樂只是觀星卜卦,也能說個大概。這個堂兄的本事,日益長進了。

俞正道也捻鬚而笑,他找沈餘樂來,也是想聽聽玄幻飄渺的星象,所指示的是不是也一樣。

“沈老弟。沈家起兵,有西寧商路和兵器司輔助,又有碧雲驄的祥瑞,第一步民望鋪勢已經完成了;如今再有軍隊改制、錢幣改造,沈家的影響正在進一步擴大,然而這還沒有足夠可以讓沈家直上京兆,對抗大永皇朝。”

俞正道分析了當前的形勢。這些,是沈華善和沈則敬十分認同的。可不就是這樣?沈家已經做了那麼多工作,也有了民望,還有了兵力,但這遠遠不夠。

“先前西燕敵軍入侵的時候,沈老弟對朱敦實有言‘高築牆、廣積糧”是十分正確的。要在亂世之中存活、擴展,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沈家如今的情況,宜再加三個字。”

俞正道看着沈華善,語氣沉穩自信。

“三個字?哪三個字?”

沈則敬問道,很好奇是哪三個字。能讓舅兄特別指出來,是哪三個字呢?

“緩稱王!”

俞正道沒有過多遮掩,說出了這三個字,聽得沈餘樂有些愣住。

緩稱王?誰要稱王?

沈華善仔細一斟酌,不禁揚起了笑容。是了,這三個字,正是沈家如今應該做的。蔣博文稱隴右王,大永又有哪個官員會真正承認他的王號?

稱王,是最直接擴展勢力的辦法,在時機尚未成熟的時候,卻是最愚蠢的辦法。稱了王,舉兵謀反之心天下皆知。普通百姓尚且不論,大永官員心裡又怎麼會沒有想法?

“當調禁衛軍二十萬人,前往隴右道,幫助嚴律政和凌雪松滅了蔣博文。平定隴右道局勢。這樣,一來可以還北疆和隴右道太平,二來符合沈家大義旗號之意,三來也是禁衛軍亮相和擴勢的最好機會。”

關於出兵隴右道這事。俞正道和沈寧都推來敲去了的。如今沈家的地位和勢力,要求沈家走的每一步,都要審慎再三。

每謀一局,都要有所得纔是。

沈家最後要走的那一步,當然是稱王。但在這之前,每一步都要穩打穩紮,最忌冒進急切。

“蔣博文怎麼這樣厲害,嚴律政和凌雪松在隴右道戰了這麼久,都無法壓下他。”

沈則敬皺着眉頭,這樣說道。隴右道的局勢。真是出乎大永官員意料的。蔣博文起兵謀反,竟然能一步一步穩住了隴右道,嚴律政和凌雪松先後帶着關內衛和劍南衛去〖鎮〗壓,都拿他沒有辦法。

“無他,隴右衛兵將已經沒有退路了。只能跟着蔣博文決一死戰,或還有拜相封侯的機會。當初蔣博文起兵,也是隴右衛兵將擁護的。”

隴右衛的情況,沈寧知道得要比沈則敬多。蔣博文不臣之心,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前一世,他投降了上官長治,定有壓制上官長治的意思。

只不過。前一世,蔣博文是居於幕後掌權,如今是直接起兵稱王。蔣博文執掌權柄的野心,要比前一世更大。

“二十萬禁衛軍虎賁軍和弓弩軍自是要去的。令神策左右軍各七萬人前去”

沈則敬是個文官,但是昆州一戰之後,他在軍事上的天分也顯露出來了。兵力的調整分配。他諳熟於心。

“可也。第二批戎服也快趕製出來了。和袁煥、彭瑾等人商定出兵日期之後,糧草輜重等也當準備妥當了。”

沈華善看了一眼沈寧,最後定論。出兵隴右道一事,算是?初步定下來了。

沈寧是知道戎服制作的情況的,根據秋梧等人的彙報。第二批戎服也很快下發了。剛纔她將這個情況告訴了沈華善。

當應南圖、沈則思、袁煥、彭瑾四個大將,只要禁衛軍成立之後的第一個行動,就是前去隴右道平亂,不禁訝然。

在大永朝廷看來,禁衛軍纔是最大的謀反對象,纔是最急欲誅滅的對象吧?如今謀反的軍隊,反而去〖鎮〗壓另一個謀反軍?

這有點搞笑吧?

朝廷會怎麼想?關內衛和劍南衛可會接受禁衛軍的幫忙?會不會首先對付禁衛軍?在滅了蔣博文之後,關內、劍南兩衛,會不會趁機對付禁衛軍?

種種可能會出現的不利情況,一時在袁煥和彭瑾等人腦中迴盪。這些情況,沈家人都會想到吧?爲什麼還要下這樣的令?

“我們禁衛軍,是舉着‘誅左氏、清君側’大義之旗的,自當爲百姓謀安定,這是禁衛軍不容辭之責。我相信,嚴律政和凌雪松心中也有定論的。”

這些情況,沈華善和俞正道當然也想到了。不過他們沒有袁煥等人的憂慮,皆因他們對局勢瞭解得更透徹。

隴右道的局勢僵持不下,嚴律政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外來助力。在這種情況下,嚴律政怎麼會推開禁衛軍?

袁煥等人,是絕對相信沈華善和俞正道的判斷的,聽了他們分析的局勢,心中的憂慮就消了很多,開始積極準備出兵事宜了。

可是他們都還沒定下出兵日期,接連來的兩個大消息,就讓他們頭腦一陣發懵。

不會吧?

ps:二更!感謝doudouyaya的小兔子、感謝璞草的粉紅,感謝sunflower889的打賞!kiss?d大家!現在起點有抓兔子、送月餅活動哦,請大家支持~嘻嘻

第377章 君有疑第254章 妄動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378章 征伐出番外二淳德盛世第250章 誓不爲妾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337章 削爵第188章 內情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227 千里奔喪第404章 運籌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番外一哀王不甘第237章 見太子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189章 鄭家教女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237章 見太子第265章 舊情第237章 見太子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221章 全義第429章 死地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337章 奪爵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377章 君有疑第114章 諡號爭論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478章 英雄前傳第242章 三策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537章 佈防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89章 過年交底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74章 入坤寧宮第417章 高唱第254章 妄動第412章 將才第225章 未定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500章 荒謬的爭論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463章 沈家暗朝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399章 人禍第220章 利器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91章 合二爲一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311章 前奏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320章 差一點第467章 趕緊走!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164章 玩完了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262章 潛行第270章 放餌第409章 卞家的身份第486章 掌軍第259章 西風近第425章 不由己第536章 不逃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438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289章 生機第544章 暗殺第215章 有奸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531章 緩稱王第98章 春闈案一第80章 棋局之後第536章 不逃第385章 離朝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251章 計成
第377章 君有疑第254章 妄動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378章 征伐出番外二淳德盛世第250章 誓不爲妾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337章 削爵第188章 內情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227 千里奔喪第404章 運籌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番外一哀王不甘第237章 見太子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189章 鄭家教女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237章 見太子第265章 舊情第237章 見太子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221章 全義第429章 死地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337章 奪爵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377章 君有疑第114章 諡號爭論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478章 英雄前傳第242章 三策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537章 佈防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89章 過年交底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74章 入坤寧宮第417章 高唱第254章 妄動第412章 將才第225章 未定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500章 荒謬的爭論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463章 沈家暗朝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399章 人禍第220章 利器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91章 合二爲一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311章 前奏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320章 差一點第467章 趕緊走!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164章 玩完了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262章 潛行第270章 放餌第409章 卞家的身份第486章 掌軍第259章 西風近第425章 不由己第536章 不逃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438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289章 生機第544章 暗殺第215章 有奸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531章 緩稱王第98章 春闈案一第80章 棋局之後第536章 不逃第385章 離朝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251章 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