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大危

隨着太子妃人選的落定,左家滿意了,沈家也頗爲滿意。

在沈華善看來,左家比何家更適合太子,因爲左良哲此人善鑽營夠圓滑,深得長泰帝的歡心,且門下省侍郎之位舉足輕重。有左良哲在其中周旋,就算將來太子在御前有何疏忽,左良哲也能代爲週轉過去。

何克難長掌斷獄之職,爲人剛直耿厚,其孫女秉承家風,也是這樣的性格。這樣的姑娘,可爲臣子婦,卻不能爲天子媳。

因爲太子妃將來是要掌管後宮平衡後宮各方勢力的人,剛直耿厚,在後宮裡是活不下去的。金剛拳固然有千鈞威力,但是在皇宮裡面,太極拳要實用得多。

從私心上來說,萬一將來有分歧,對付左良哲要比對付何克難容易多了,良心上也會好過得多。

WWW •тTk ān •¢O

一力壓千會的道理,沈華善深知。何克難的金剛拳在後宮裡使不出,在將來朝局就不一定了。有得選擇,沈華善絕對不想直面對上這樣的人。

說起徐颯,還是多虧了蚍蜉。哀王上官長治去了封地之後,因爲山高皇帝遠,所以行事少了幾分謹慎,被沈寧派去的蚍蜉知道了他和安西都護府有聯繫。

幾番查探之下,蚍蜉也就知道了本該被處死的徐颯還活着!這令得沈寧是又驚又恨!沒想到,徐颯竟然還活着!如果不是她始終不放心,還派一個人跟着上官長治去了遵州,她還不知道這個事情。

本來沈寧的意思是把上官長治也牽扯進去的,利用徐颯這個事情,讓上官長治哀王都做不了的。想到徐颯前一世正是親自抄斬了沈家,沈寧就恨極!

不過沈則敬等人認爲這樣一來,人爲設計雕琢的痕跡太重。五年前的事情,影響到一個大理卿就夠了。把一個哀王也圈進去,就有風險了。一個不慎,把沈家牽扯進去。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沈華善最後認爲此事牽連不宜廣,只能限在大理寺這個範圍內。而且只能夠影響太子妃之事。

剛好雷家又在爲子侄求官,一來二去的,就調到了安西都護府,便撞見了徐颯,剛好在立太子妃一事上起到作用。左家正愁找不到何家的把柄呢,這個事情怎麼會不利用?

沈寧再一次想起俞正道那句“所謂縱橫之術就是謀算人心之道”,覺得此一着下得尚可。可保沈家兩年內無憂。

隨着冊立左氏爲太子妃的旨意送左家,太子妃之爭塵埃落定,朝堂一時又回覆了平靜。

太子妃人選確定之後,左家很高興。左家出了個太子妃,這是天大的榮耀,左家也到了時勢要衝起了,這是一個家族興旺之兆;

太子和容貴妃很高興,左良哲是深得帝心的。太子得一強援,可保太子順利登上大寶;

沈家也很高興,這是他們想看到的最後結果,目前來看,一切都很好。

沈華善卻沒有想到。在冊立太子妃之後沒多久,沈家就和左家就有了第一次“聯手”。

只不過這次”聯手“,卻讓沈家衆人抹了一額冷汗。

事情還是得從東宮內宮設置說起。大永禮制規定:“太子有妃,有良娣,有良媛,妻妾凡三等。其中良娣比關內侯,良媛比五等侯,這三等妻妾共同服侍太子,是爲東宮內宮。”。

同時還規定,在太子妃冊立之後,太子就要選定太子良娣兩人,並在太子、太子妃大婚之前,送進東宮教導太子敦倫之事。

現在太子妃已經確定了,司天臺已經卜出了太子年底大婚的吉日,那麼太子良娣就要選定了,並且還要早日送進東宮。

太子良娣,地位僅在太子妃之下,將來太子登位,那就是貴淑賢德四妃之一,這兩個良娣之位,一時成了京兆官員眼中的香餑餑。如果是等太子登上大寶之後,要得到貴淑賢德四妃之位,得多艱難?

這東宮太子良娣,就是一條節省時間節省投入的捷徑。

太子妃要求嚴格,咱們不夠資格,但是對太子良娣之位,咱們還是有一爭之力的——不少官員這樣想道,對這兩個位置志在必得。

在太子妃之後,朝臣再次起了爭奪。沈家和左家的“聯手”,就出現在這裡。

說起來,太子良娣之位本來和沈家是沒有什麼干係的。沈家對這兩個位置一點都不感興趣,而且太子內婦的事情也不用沈華善這個太子詹事來操心,可是架不住容貴妃和長泰帝的別有用心,就成了如今騎虎難下的局面。

容貴妃一直希望太子能娶沈家女,一是爲了將太子和沈家緊緊捆綁在一起,好藉助沈家的勢力;二也是爲了回報沈家,沒有回報的話,她怕沈家不能盡心盡意輔助太子。

在她看來,沈家女爲太子內婦,是極爲顯耀的事情。沈家沒有合適的太子妃人選,沒有關係,這不是還有太子良娣之位嗎?沈家總有姑娘合適當選太子良娣的吧?

長泰帝則私下對沈華善暗示道:沈家對太子的相助,朕不會虧待的,沈家這一次可要做好準備了,意思就是希望沈家出一個良娣,好更靠近太子,也是他這個皇上賜給沈家的尊榮。

“誰人有功,哪家有過,朕是知道的。朕絕對不會虧待的。沈愛卿,沈家一向子孫繁榮,想必這閨閣之中,也有不少合適的,況且朕相信,以愛卿教導之方,沈家姑娘定必能勝任太子良娣的。太子也能受益良多!”

爲此,長泰帝特地下令:太子良娣要選有賢名的大臣之女、之孫女,不拘嫡庶。

不拘嫡庶!這個旨意一出,令沈華善差點當場呆立。

沈華善面上對長泰帝感激涕零,心裡卻起了徹骨寒意。他惴惴跪在地上回話:“臣……感激皇上厚愛,絕不負皇恩。”

長泰帝這個旨意已經很明顯了,放低了太子良娣的選擇要求,那就是說,沈家無論如何都要出一個太子良娣了。

沈家已經出了一個太子詹事,再出一個太子良娣,這樣的尊榮太盛了,近幾十年來從未有支。只要沈家有一個良娣,將來太子登基,不管沈華善想不想,沈家的身份便成了勢重位高的外戚!

這不是將滅門的理由送到太子的手中嗎?皇恩深重,果真是皇恩深重啊!

對於長泰帝的用意,沈華善知道得一清二楚。在這六月暑熱之時,他卻覺得有些冷,掩飾在朝服之下的雙臂忍不住爬滿了雞皮疙瘩。

待謝恩起來,離開紫宸殿的那刻,他瞥見長泰帝眼中微微的冷意時,忍不住流下了冷汗:皇上這是對沈家忌憚了!磨刀石很快就要到盡頭了!怎麼辦?怎麼辦?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當然,君要臣家出一個太子良娣,這沈家,就一定要就出一個太子良娣了。

離開紫宸殿的時候,沈華善是渾渾噩噩的,只覺得心中有無限的懼意和徹骨的寒意,他忍不住打了個趔趄,再站穩的時候,臉色變得極爲難看。

沈家該怎麼辦呢?這個太子良娣,沈家不能要,不能不要!這一個危局,沈家該怎麼處理呢?

第一次,沈華善覺得前方的道路一片漆黑。

當沈華善帶着這種無法掩飾的懼意和寒意回到沈宅時,將沈則敬和沈寧等人嚇了一大跳,這是出了什麼事情?爲什麼父親(祖父)會這個樣子?

當他們得知長泰帝的旨意時,臉色瞬間沉了下來,他們想的和沈華善想的一樣,這太子良娣,不是沈家的榮耀事,而是沈家的催命符!

這晚,沈華善書房燈火通明,除了沈華善這一房的人外,沈開善、沈則儒等人也都齊聚在沈華善書房,討論的是太子良娣一事,商量如何化解沈家的危局。

“皇上的旨意已經下了,不拘嫡庶。這就是說,沈家不能以沒有合適的姑娘爲由,推卻這個位置。那麼可以知道,皇上看中的,是沈家的庶女,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宓兒了。”

沈華善將長泰帝的旨意和用意都向衆人說了一遍,心中的懼意和寒意漸漸平息下來,開始冷靜地分析這個事。

這個太子良娣,要把沈家圈進去,就要把自己和敬兒圈進去,最大的可能,就是敬兒的女兒們了。

寧兒已經定親,沒有她的事了;宛兒年紀太小,只有宓兒已經及笄卻尚未婚嫁,而且比太子大一歲。長一歲,正好可以教導太子敦倫,也有利於爲皇室誕孕子嗣,這是在長泰帝看來,是最合適的了。

如果沒有猜錯,那個人,應該是宓兒了。

“那麼,我們是出這個良娣好還是不出這個良娣好?”沈華善又問了,這個已經不算問題了,所有人都心中有答案。

這不是爲難的問題,而是關係到沈家的將來,所以他纔會這麼慎重,召了這麼多人前來商討。他寄望,集合沈家衆人所長,能夠解了這個大危險。

前路是否會光明?沈家解決危局之道又落在哪裡呢?這一刻,沈華善真的不知道。

ps:

二更!伴君如伴虎,就是這個道理……那些千古留名的臣子,豈是那麼好當的?

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23章 任職鴻臚寺第165章 風向變了第291章 出手第335章 風波現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182章 代價第306章 平步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367章 皇家宴第19章 返回京兆第237章 見太子第542 舊仇第396章 道不同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310章 決裂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525章 攻心第73章 太子妃第257章 族令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267章 西寧官動第455章 援兵到第305章 奠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219章 圍絕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191章 溪山俞氏番外二淳德盛世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499章 左半朝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57章 賑災之心第517章 株連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441章 難得歡喜第148章 皇后的作用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54章 水患始現第403章 後方百鬼第130章 搶人之戰第149章 封宮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244章 申科逝後第522章 扶幼主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173章 先機第360章 首領第554章 合作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215章 有奸第142章 廷杖(二)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547章 西寧侯之爭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323章 政績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489章 弩威第396章 道不同第438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360章 首領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503章 帝后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438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294章 割血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5章 姨娘庶妹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224章 奸臣至極第425章 不由己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451章 守城死戰第289章 生機第99章 春闈案二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79章 燕都棋局第216章 錯了!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463章 沈家暗朝
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23章 任職鴻臚寺第165章 風向變了第291章 出手第335章 風波現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182章 代價第306章 平步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367章 皇家宴第19章 返回京兆第237章 見太子第542 舊仇第396章 道不同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310章 決裂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525章 攻心第73章 太子妃第257章 族令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267章 西寧官動第455章 援兵到第305章 奠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219章 圍絕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191章 溪山俞氏番外二淳德盛世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499章 左半朝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57章 賑災之心第517章 株連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441章 難得歡喜第148章 皇后的作用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54章 水患始現第403章 後方百鬼第130章 搶人之戰第149章 封宮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244章 申科逝後第522章 扶幼主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173章 先機第360章 首領第554章 合作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215章 有奸第142章 廷杖(二)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547章 西寧侯之爭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323章 政績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489章 弩威第396章 道不同第438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360章 首領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503章 帝后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438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294章 割血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5章 姨娘庶妹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224章 奸臣至極第425章 不由己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451章 守城死戰第289章 生機第99章 春闈案二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79章 燕都棋局第216章 錯了!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463章 沈家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