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西寧侯之爭

左良哲聽到鄭棣恆這麼說,心中鬆了一口氣,同時也再一次佩服太后左氏的計謀。

在演出宣政殿這一場大戲之前,左氏就知道,如今的局勢,金吾衛對上禁衛軍,沒有什麼好處,說不定還會落敗,白白成全了沈家;她真正想要達到的目的,就是由朝臣們提議安撫之舉。

朝堂已經對沈家及禁衛軍安撫,作爲皇家主子的她和新帝,已經有了動作。不管沈家接不接受這個安撫,大永朝廷都已經處於上風了。

昨晚,左良哲在慈寧宮聽着左氏的安排,所爲的,就是宣政殿今日的這一幕。

“安撫,哀家定會給足誠意,就看沈家敢不敢受了。不管沈則敬受還是不受,以後沈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左氏用護指挑出了其中一本奏摺,輕飄飄地說出了這一句話,話語中的冷意,讓左良哲感到森寒。

他瞬間就明白了左氏的意思。

沈家若是接受朝廷的安撫,那麼沈家起兵,就是爲了名利爲了權力。禁衛軍會怎麼想?他帶領的那些兵將會怎麼想?

若是沈家不接受安撫,那麼沈家所能做的就是謀反,就是攻入城中,金吾衛和禁衛軍就有一死戰。有了宣政殿中的一場大戲,大永佔了大義,魏延慶定必會帶着金吾衛死戰,京兆的朝臣和百姓要守住性命,就只有和沈家死戰,未必會輸。

怎麼想,左氏都將最危險的局面丟給沈家了。

“那麼衆卿家以爲,怎麼安撫駐紮在京兆城外的禁衛軍?”

左氏這樣問道。新帝已經被抱了下去,她並沒有坐在正中的御椅上,而是坐在了旁邊的椅子,聽着朝臣的建議。

左氏這個做法,是讓朝臣們認可的。坐在側邊,起碼不會有讓他們有直觀上的牝雞司晨之感。

“沈家帶着禁衛軍來勢洶洶,一般的安撫恐怕不奏效;況且沈則敬在西寧道還滅掉了西燕的三十萬敵軍,守住了西寧道,不如就封他爲西寧侯,准許他駐守西寧道,以安撫禁衛軍。”

左良哲這樣提議。這個提議,真是令朝臣大吃一驚。沈家封侯?朝堂這個安撫,真是大手筆!

邱盛年站在朝臣當中,冷眼旁觀着宣政殿上的這一場大戲,一言不發。

若是沈家沒有起兵,憑着沈則敬守住西寧道之舉,封侯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只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封沈則敬爲西寧侯,可以解決京兆、朝堂的危局嗎?

邱盛年不知道。他和魏延慶等人一樣,覺得大永局勢到了這種地步,怎麼走都不對。大廈將傾無可扶持,就是這樣一種感覺。

不管邱盛年等朝臣心裡在想什麼,朝臣們都一致贊成了左良哲的提議,同意將沈則敬封爲西寧侯,以此讓他們退出京兆,以保住京兆的和平。

最後,左氏以太后的名義,通過了左良哲的提議,並讓魏延慶爲宣撫使,去京兆城外的宣佈這個旨意,着令沈家退出京兆,退居西寧道,一心一意做西寧侯。

領旨的魏延慶,拿着那捲明黃的聖旨,感到手心發燙。沈則敬會不會接受安撫?禁衛軍會不會退離京兆?

這些,在魏延慶去到沈則敬營帳之前,都沒有答案。

沈則敬對於魏延慶的到來,一點也不意外。宣政殿上的那一場大戲,還有太后左氏的決定,早就送到他的營帳中了。

西寧侯?難爲左良哲和左氏有這個安排!能成爲大永的勳貴,是多少官員渴求的事情,但這個封號,對沈家和禁衛軍來說,有何意義呢?

“大將軍,倘若我不應旨,會如何?”沈則敬爲魏延慶斟上一杯酒,笑意盈盈地說道。

他的身邊,有沈則思、虎賁軍,根本就不擔心魏延慶會對他不利;況且魏延慶只帶着幾個內侍前來宣旨,可見心中磊落。

沈則敬對魏延慶這個人,說不上有什麼不滿,甚至是敬佩的。在蔣博文帶着隴右衛圍攻京兆的時候,魏延慶身先士卒,是打算死戰守城的。

這樣的大將軍,當受人敬佩!

魏延慶看着眼前翩翩君子樣的沈則敬,不知該說什麼。誰會想得到,是這樣的一個文官,守住了西寧道,擊敗了三十萬西燕敵軍?

就算沈家起兵謀反,魏延慶在立場上和沈家不同,就衝着昆州一戰,他對沈則敬也是敬佩的;更何況還有京兆救助,敬佩之餘,魏延慶也多了一絲感激。

“倘若沈大人不應旨, 本將軍唯有帶着金吾衛和禁衛軍決一死戰了。”

魏延慶也不廢話,回了這麼一句。在這樣的立場下,只有二選一的抉擇,不是此就是彼了。

沈則敬笑了笑,再次爲魏延慶斟滿了酒,伸手請他乾杯,彷彿他們就是杯酒論舊情一樣,而不是在說朝政大事。

待魏延慶喝下了酒之後,沈則敬才說出了沈家的選擇。

“如果蔣博文攻陷京兆,那麼京兆幾十萬百姓還能得存嗎?禁衛軍前來京兆,是爲了這幾十萬性命而已。敢問大將軍一句在,左家專權,大永可有太平之時?”

沈則敬目光深沉,緊緊盯着魏延慶,想聽聽他怎麼說。

大永可有太平之時?魏延慶一下怔住。他作爲大永的金吾衛大將軍,歷經了三朝,經歷了長泰帝、景興帝、新帝這三個時期,眼見着大永朝政一日一日敗壞,眼見着大永七道一日比一日動亂,百姓也一日比一日艱難。這些,他都知道。

“只要將左家滅掉,沈家和禁衛軍就會退出京兆,沈大人的意思,是這樣嗎?”

魏延慶怔忪過後,便問了這麼一句。禁衛軍的旗號不是“誅左氏,清君側”嗎?那麼到了這個境地,魏延慶也不介意幫沈家做到這個旗號。

只要將專權的左家滅掉,他們這些朝臣就能將大永匡正,使它往正道上行。如今這些動亂、天災,都只是暫時的,只要大永在,這些局面就能改變。

就算大永再怎樣敗壞,魏延慶都沒有想過,會有謀反的一日。他一日是大永的朝臣,就永遠都是!這是根植在他心中的皇權觀念,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改變。

“大將軍有沒有想過,滅了專權的左家,會不會有專權的右家?就算滅了左家,大永已經氣絕,怎麼會好得起來?治而後亂,這就是大永如今的局勢的!弊端在於上官皇朝,而不是在於左家。”

沈則敬這樣反問道。魏延慶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棄左家保大永,可是大廈傾倒滾滾潮流,是怎麼都擋不住的。

“我們是大永的朝臣!主子有病,就應該要治,怎麼能夠將他殺死呢?你們沈家謀反,終非正道!”

魏延慶忽而發怒,狠狠大聲說道。大永是有種種弊端,可是作爲大永的朝臣,怎麼能起兵謀反呢?

越這麼想,魏延慶就越覺得沈家起兵謀反之舉,是失了大義;沈家爲了爭得天下,纔會救助京兆、逼近京兆。

沈則敬一時啞口,臉上的笑意也艱澀起來。魏延慶的想法,纔是一個大永朝臣應該有的想法吧。他們是大永的朝臣,皇權深烙在他們身上,他們認爲,起兵謀反,就是不對!

這樣的想法,在他們看來,並沒有錯;然而在沈則敬看來,大永已經氣絕,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救不會來了!

殺死大永的,不是他們這些起兵謀反的人,而是上官皇族自身!

新帝會怎樣,尚不自知。但是長泰帝、景興帝已經將大永一步步拖死了。如今的京兆,百姓可還有何生計?被蔣博文攻佔的北疆、隴右道和關內道,還有多少生息?

還有河內道,範載常死去,還有那麼多官員死去,大永怎麼會去救助?

是那些一個個爲大永死去的人,一次又一次提醒着沈則敬,真正的太平,是什麼。

對於一個死絕的人,沈則敬不會試圖救他的性命,而是將他的屍體好好埋葬。這就是沈家對大永皇朝的做法!

俞謹之,呂務厚、申科、君復樂、沈餘宏……

這些人,用他們的性命,爲沈家提供了一條前行的道路。此刻,沈則敬沒有半點存疑,不管魏延慶說什麼,想什麼,沈則敬的初衷,也不會有半點動搖。

“這個西寧侯,沈家是不會受的;沈家也不會罔顧京兆百姓的性命,硬要攻入京兆城中,不然,就違背了禁衛軍的初衷。我只是希望,大將軍能顧念京兆百姓的心願,不會作出違心之舉。”

沈則敬沒有對魏延慶說他內心的想法,而是說出了他最後的選擇。

這一番莫名其妙的話語,聽得魏延慶一愣。沈則敬的意思,就是拒旨?什麼叫京兆百姓的心願?什麼又叫違心之舉?沈則敬這些話是什麼意思?

沈則敬的意思,就是抗旨不遵?那麼金吾衛和禁衛軍定有一場死戰!

就算禁衛軍對金吾衛有活命之恩,爲了京兆,爲了大永,這一次他絕對不會心軟!

只可惜,很快,魏延慶就知道,沈則敬說的那一番話語,是什麼意思了。RS

第296章 保住第291章 出手第173章 先機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555章 逼宮第321章 順平第513章 時到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542 舊仇第164章 玩完了第453章 奇計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535章 帝都亂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49章 真相漸明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323章 政績第422章 卞家暴露第441章 難得歡喜第331章 出嫁第125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443章 改元第318章 鬥錢多第322章 歸心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400章 首亂第522章 扶幼主第59章 治水良人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259章 西風近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343章 身死!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482章 不負梅香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304章 換命第303章 救彭第93章 官場大調整第487章 祥瑞現第386章 靜養第335章 風波現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453章 奇計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382章 立功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304章 換命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428章 設毒計第2章 破局之策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329章 世仇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219章 謀利第112章 國有喪第544章 暗殺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531章 緩稱王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302章 狠手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554章 合作第227 千里奔喪第347章 本心第101章 春闈案四第289章 生機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56章 再遇應南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322章 歸心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200章 不和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313章 望君歸第542 舊仇第252章 移勢第536章 不逃第141章 廷杖(一)
第296章 保住第291章 出手第173章 先機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555章 逼宮第321章 順平第513章 時到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542 舊仇第164章 玩完了第453章 奇計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535章 帝都亂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49章 真相漸明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323章 政績第422章 卞家暴露第441章 難得歡喜第331章 出嫁第125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443章 改元第318章 鬥錢多第322章 歸心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400章 首亂第522章 扶幼主第59章 治水良人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259章 西風近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343章 身死!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482章 不負梅香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304章 換命第303章 救彭第93章 官場大調整第487章 祥瑞現第386章 靜養第335章 風波現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453章 奇計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382章 立功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304章 換命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428章 設毒計第2章 破局之策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329章 世仇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219章 謀利第112章 國有喪第544章 暗殺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531章 緩稱王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302章 狠手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554章 合作第227 千里奔喪第347章 本心第101章 春闈案四第289章 生機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56章 再遇應南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322章 歸心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200章 不和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313章 望君歸第542 舊仇第252章 移勢第536章 不逃第141章 廷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