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株連

當沈則敬來到嶺南道的時候,距離他起兵的時間,已經過去大半個月了。

沉痛的消息,來自江南道,由胡氏安和堂送來。胡氏急信中,只要寥寥數語:吳越沈氏子弟,皆以謀反被定罪;一同株連的,還有沈家姻親故舊。

沈家的姻親故舊,當然是指溪山俞氏、江南胡氏,還包括沈則敬老師葉正純所在的江南葉氏。

被定罪被株連,到底是怎樣一種情況?謀逆大罪會有什麼下場,沈則敬十分清楚。當年,昆州李氏因望君歸被定下謀反之罪,就是由沈則敬辦的,夷三族,都是從輕發落。

在接到胡氏傳信之後,沈則敬心頭一痛,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推測。最壞的結果,就是與沈家相關的這些人,全部被殺。

沈家祖籍江南,將近百年的繁衍生息,姻親故舊不能遍佈江南道,也極多。在起兵之前,沈家的大部分族人子弟都遷出了江南道,俞氏、胡氏、葉氏也是如此。

各族中主要力量都已經離開江南道,但是這畢竟不是遷族,況且爲了隱秘,族中怎麼都要有人留下。

譬如溪山俞氏就有不少人留了下來,沈俞氏的母親,是無論如何都不會離開溪山的,俞正時等人也在溪山盡孝。

這些人,如今都不在了嗎?

這樣的結果,沈則敬之前已有所料,可是卻不可避免,可是它真正到來之時,他依然悲傷不已。

隨後,更詳細的情況,被送至嶺南道曲江邊上。這詳細的情況,多少撫慰了沈則敬等人悲痛的心情。

皆因,事情的結果雖然很壞,卻還沒到最壞的那一步。

沈家及其姻親,雖然被定罪被關押,卻沒有即時被殺害。朝廷沒有即時殺掉這些人。當然是有原因的。

這原因,遠在嶺南道的沈家人當然也清楚。朝廷這麼做,不是宅心仁厚,而是爲了將來局勢考慮。留着這些人,不管是用作人質還是爲了什麼,總還是有用的。

事實上,江南道的情況,比沈則敬等人所知道的,還要動盪激烈。

沈家嫡系旁支的子弟,在沈則敬起兵的時候,就立刻被江南道的官員控制起來了;隨後,胡氏安和堂所有商號被查封;葉正純義一脈的人也被入了獄。

其中,溪山俞氏的情況最讓人感嘆。

溪山俞氏是江南文脈所在。在江南文官、讀書人心目中的位置自然是非同一般,乃是他們崇敬追慕的對象。

不特溪山俞氏的子弟成爲江南文脈的代表,就連湘湖邊的一景一宅,也都是江南文脈的表徵。

當兩千江南衛的士兵,遵朝廷令前去圍困溪山俞氏。打算將俞氏子弟都入獄問罪時,令人驚異的一幕出現了。

江南一地的文官士子,包括杭州刺史梅百川都齊集在湘湖,反對江南衛士兵將俞氏子弟帶走。

這些官員都知道,倘若俞氏子弟被帶走問罪,會遭遇什麼。獄中那些令人聞而色變的酷刑,這些世代讀書的俞氏子弟。哪裡會經受得住?

倘若俞氏子弟有折,那麼江南道文脈必定有損。他們齊聚在此保護溪山俞氏,實則就是保護江南文根,保護大永的文脈。

江南道的文官,的確手無縛雞之力,但是江南道讀書人多啊。文官士子就不用說了。普通百姓,也是耕讀之家,也奉溪山俞氏爲先生的,更何況,這些官員身後也還帶着各州各縣的守兵啊。

雖然戰鬥力。不能和江南衛士兵相比,但是他們以守護的姿態,密密麻麻地站在湘湖邊。這樣的氣勢場面,也不容江南衛士兵小覷。

江南衛士兵可以不顧阻擋衝進俞宅,可是衆怒難犯,接下來局面怎麼收拾?

是以詭異地,江南道的文官和江南衛士兵,在湘湖這裡形成了對峙之勢。

雙方就這樣僵持着,等待着江南道觀察使王備和江南衛大將軍於鴻圖的到來。

終於,這兩位大佬從南京城匆匆趕到了湘湖邊,看到雙方對峙的狀況,王備和於鴻圖覺得頭都大。

沈則敬起兵謀反,朝廷有旨意問罪與沈家的一干人等,江南衛士兵遵旨行事,這是法理當然之舉。怎麼到了溪山俞氏這裡,就變成了這樣的局面?

“稟告兩位大人,溪山俞氏世代不出仕,只一心求學傳道,這就說明俞氏一概不理政事,遠離朝政。俞氏是沈家姻親,此乃不可更改之事,但沈則敬謀反,俞氏定不知情。不知者無罪,請兩位大人看在三明堂的份上,切勿爲難俞氏。”

杭州刺史梅百川這樣說道。三明堂爲江南的文道做了多少努力,提起三明堂,是江南人都知道的。謀反有株連之罪,梅百川不是不知道,可是……可是……

不知者不罪,不是嗎?

梅百川的話語一下,緊圍在他身邊的江南道文官,都異口同聲地說道:“不知者不罪!”

原本稍微平靜的湘湖邊,再一次躁動起來。

王備和於鴻圖眉頭緊皺,沉吟不語。王備在京兆的時候,和沈華善共事過,他實在沒想到,一直笑呵呵的沈華善,竟然會謀反。

去年沈華善來江南道爲征討司調兵的時候,於鴻圖也見過他的。於鴻圖沒有想到,那樣一個老好人所在的家族,竟然起兵了。

有功不賞,反而定下七大罪狀,皇上旨意太過了吧……

不管王備和於鴻圖心裡的秤是怎樣,眼前的局面都要結局。朝廷有了問罪的旨意,臣子不能不遵旨,但是洶涌的民情又怎麼辦?

順着文官士子的心意,不將俞氏下獄問罪,那麼怎麼向朝廷交代?如果執意衝進去,那麼傷亡的江南道文官士子怎麼辦?

當此亂局,江南道的文官若是有大損傷,那麼江南道也等於癱瘓了。王備和於鴻圖都不想、也沒有能力重建江南道官場架構。

王備和於鴻圖沒有說話,對峙的文官、士兵,也沒有開聲。九月的湘湖邊,清風徐來,反而有些怡然安寧。

甚至有幾隻肥美的大閘蟹,爬出了湘湖邊,沙沙聲響後,似乎也覺得湘湖邊的氣氛不太妙,隨即又“噗通”的沉了下去。

在這樣的沉默和聲響中,忽然有人說話了。

“大家總不能一直這樣爭執下去。末將有一建議,或可令大家都滿意……”

說話的,是跟隨於鴻圖前來的江南衛中郎將段宏。段宏神色堅毅,站了出來,表示他有解決的辦法。

段宏的話語,讓王備和於鴻圖都一喜。段宏若有良計,那當然最好。

“末將建議,見俞氏就地囚禁,既可讓諸位大人放心,又對朝廷有了交代。末將願帶着士兵看守俞氏。若是發現俞氏有不軌,或沈家局勢有變,則隨機應變。兩位大人以爲如何?”

段宏的意思很簡單,就是由他帶着江南衛士兵,守住溪山俞氏這些地方,不讓他們出,也不讓別人進。

換言之,溪山俞氏還是掌握在江南衛手中,卻又順了江南道文官士子的意。

這不失爲一個好辦法,在這樣的局勢下,這麼做是最妥當的了。萬一朝廷再另有旨意,或是要用俞氏來震懾沈家,江南衛都有主動權。

這個辦法,也是江南道文官士子所能接受的。他們只能爲溪山俞氏做到這一步了,再多的,就成了一同謀反之嫌。

最後,王備和於鴻圖都同意了段宏這個建議,由段宏帶着一千江南衛士兵,鎮守在湘湖邊,控制着溪山俞氏。

俞正時等俞家子弟,一直閉門不出,彷彿不知道門外的爭執動亂。注詩的還在注詩,解史的還是解史。不管門外是什麼局勢,通史、著書、立說,這三明,依然在繼續。

與溪山俞氏的幸運相比,沈家子弟的遭遇就不同了。他們被下獄問罪,很多人都受不了獄中的折磨而死去,剩下的,只緊抿着嘴脣,一聲都不吭。

不僅如此,沈家的祖墳也被刨了。一座座墓碑被推倒,墓中屍骨被翻出,凌亂四散着。家、積、和幾輩人的墳塋,無一能倖存。

這是朝廷對沈則敬起兵之舉的最大報復,也是爲沈則敬“誅左氏、清君側”旗號的否定。

沈則敬等人帶着兵力,在西寧道和嶺南道,他們所能做的,就是刨沈家祖墳這樣的事情了。

朝廷刨祖墳,也是沈則敬意料中事,這倒沒什麼。敬天敬地敬祖先,只要沈家後人仍在,爲祖先重立墓碑,又有何難?

沈則敬等人的沉痛,是爲着那些在獄中的沈家人。他們是吳越沈家的子弟,與沈則敬等人一脈同枝,是他們堅持留在江南道,這是他們爲自己家族所能做的事情。

這些族人沒了性命,對於沈家來說是最大的損失。旁的一切都可以失去,但是性命,沒了就是沒了。

大失莫逾亡也,身存則無失焉。

每一個族人,都是族中的力量,如今沈家遭受此重創,沈家又怎麼會不沉痛?

然而不管有多少沉痛,沈家既然已經走出了第一步,就再沒有停下的可能。這樣的沉痛,成爲了他們前行的動力。

ps:

一更,感謝璞草、可愛喵的粉紅,感謝蘇子、sunflower889的打賞。

第486章 掌軍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538章 偷天第77章 救應南圖(三)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484章 爭時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446章 驚變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511章 將亡第247章 大危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26章 塵埃落定第510章 禮崩第431章 準備反撲!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412章 將才第348章 有別第528章 下一步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91章 合二爲一第342章 帝視朝第428章 設毒計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96章 鑑華堂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467章 趕緊走!第54章 水患始現第99章 春闈案二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305章 奠第34章 喜事多第51章 所謀爲何第17章 莊子避暑第552章 路上第243章 千鈞之痛第175章 不祥第368章 殘害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291章 出手第96章 鑑華堂第341章 毒殺子第377章 君有疑第399章 人禍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54章 水患始現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378章 征伐出第336章 斷子絕孫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447章 沈則思反?番外一哀王不甘第306章 平步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252章 移勢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260章 有戲看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541章 遺策第215章 有奸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59章 治水良人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236章 東宮屬官第279章 謀兵第218章 斬盡第343章 身死!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349章 新勢力第385章 離朝第489章 弩威第303章 救彭第213章 開始佈局第19章 返回京兆第284章 不能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528章 下一步第482章 不負梅香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431章 準備反撲!第441章 難得歡喜
第486章 掌軍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538章 偷天第77章 救應南圖(三)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484章 爭時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446章 驚變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511章 將亡第247章 大危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26章 塵埃落定第510章 禮崩第431章 準備反撲!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412章 將才第348章 有別第528章 下一步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91章 合二爲一第342章 帝視朝第428章 設毒計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96章 鑑華堂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467章 趕緊走!第54章 水患始現第99章 春闈案二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305章 奠第34章 喜事多第51章 所謀爲何第17章 莊子避暑第552章 路上第243章 千鈞之痛第175章 不祥第368章 殘害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291章 出手第96章 鑑華堂第341章 毒殺子第377章 君有疑第399章 人禍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54章 水患始現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378章 征伐出第336章 斷子絕孫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447章 沈則思反?番外一哀王不甘第306章 平步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252章 移勢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260章 有戲看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541章 遺策第215章 有奸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59章 治水良人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236章 東宮屬官第279章 謀兵第218章 斬盡第343章 身死!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349章 新勢力第385章 離朝第489章 弩威第303章 救彭第213章 開始佈局第19章 返回京兆第284章 不能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528章 下一步第482章 不負梅香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431章 準備反撲!第441章 難得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