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開始熱鬧了

“西燕那邊還沒有消息傳來嗎?”胡不塗問沈則遠,見對方搖搖頭,並沒有失望。他心知時間過去不久,沒有消息也是正常的事情。沈華善的打算,他略知一二,雖然他樣子老實敦厚,但是心眼一點也不少。多年從商的經驗告訴他,跟這沈華善這個小老頭走,準沒錯!在西燕佈局一事,沈華善和他一提,他馬上就答應了,還派了不少族中精英跟隨使團前往西燕,這次趁着來京兆,順便關注一下。

胡不塗也沒在沈家逗留多久,他還要和胡掌櫃商量迎接御書的事情,只略說了一下胡家和江南的近況,說過兩天再讓沈胡氏去安和堂分號敘敘父女天倫,就告辭了。

八月初一,整條祥和大街張燈結綵鞭炮聲不斷,還有舞獅等助慶活動,熱鬧非。,街上也熙熙攘攘,皆因那三家受到御書封賞的商鋪都位於祥和大街上,難得一見的御書,不少人都衝着這個名頭前來湊熱鬧。沈胡氏帶着沈餘樂、沈寧、沈瑤幾個人也來到了祥和大街的安和堂分號,胡掌櫃正笑意盈盈地迎着顧客,就衝這塊牌匾,安和堂今天的生意極好,山參石斛等名貴藥材也賣出去不少。

進入安和堂,就見那“義商有道”的牌匾正穩穩當當地掛在正堂之上,底下也有不少人在對着御書指指點點。沈寧看着那遒勁的長泰帝手書,天子氣勢是有的,卻好像少了些什麼,相比之下,太祖手書的開山伐斧之勢讓人更印象深刻,沈寧在心裡點評道。

“比起太祖手書,多了局促之氣。”忽而身後一個似曾相識的聲音響起。沈寧轉過頭一看,原來是應南圖!好巧,他也來湊熱鬧了?還點評御書有侷促之氣?沈寧眼神帶着笑意,對着應南圖點頭示意,人不少,她沒有前去打招呼。

應南圖也看見沈寧了,他沒想到這麼快會再次看到她。她穿着湖水綠的襦裙,似乎這個小姑娘特別鍾愛綠色,上一次好像是豆綠,再上一次好像是墨綠吧?應南圖有些失笑,怎麼這些芝麻小事自己記得那麼清楚?卻見那個小姑娘對他點頭示意後就跟着別的小姑娘往後院去了,就見了這一面匆匆別過。

胡不塗在迎接御書之後就返回江南了,他還想回去過中秋節。沈家由於沈餘宏等人的回來,熱鬧了許多。這兩個人也有感於對家的牽掛,在和鳴軒逗留的時間也長了不少,和沈寧一起,逗着沈餘宸在玩。

沒過幾天,沈寧和往常一樣在和鳴軒陪着沈俞氏在說話,沈宓和沈宛也在邊上逗着沈慶德和沈餘宸,連沈安氏也挺着個大肚子笑着坐在一旁,看着兒子和衆人在玩鬧。

忽然俞媽媽來報,道是大姑奶奶遣人送了書信和中秋禮品來,那僕人正在和鳴軒門外候着呢。沈俞氏打開書信一看,原來是遠嫁蜀地的大姑奶奶沈亦蘭說中秋節前就能到沈家,先送信和禮品過來問候。沈亦蘭是沈華善唯一的女兒,尚未出閣之時,和沈俞氏相處得也好。

中秋節來訪?想必是有什麼事情了,沈俞氏這樣想着,忙讓那僕人進來問話,知道沈亦蘭一切都好,不由得有些疑惑。卻也吩咐俞媽媽打賞了他,想着離中秋也沒多少天了,很快能知道原因了,也不着急了,遂吩咐下人收拾瀋亦蘭出嫁前住的幽馨居,等待沈亦蘭的到來。

八月十二,在中秋前三天,沈亦蘭終於來到沈家了。她出嫁十五年,在蜀地的時間居多,回孃家的次數也寥寥可數。此刻見了沈俞氏和沈胡氏兩人,心情自是激動萬分,又想起閨閣之時的肆意無憂,不由得流下了眼淚,彎腰行禮,哽咽着說了一句:“見過嫂嫂……”

沈俞氏和沈胡氏有些眼眶發紅,她們對這個唯一的小姑子也是有感情的,吩咐了將她的行禮細什等物品送至幽馨居。幽馨居是沈亦蘭出嫁前的院子,這些年也沒怎麼動。

沈亦蘭滿身路途疲憊的氣息,精神卻還好,像是想起了什麼,她往身後招了招手,說道:“還不過來見過舅母?”沈俞氏等人便看見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從沈亦蘭身後走到跟前,落落大方地給兩人行禮:“外甥女文華見過大舅母、二舅母,給舅母請安了。”語氣輕快,再看着小姑娘一臉英氣,年紀雖然小,卻也隱隱可見果敢堅毅的氣息。這氣度如將門之女,竟和沈亦蘭一點也不相似!原來這個小姑娘正是沈亦蘭唯一的女兒,閨名喚古文華的,沈亦蘭生有二子一女,此番來京兆,只帶了這一個女兒同行。

沈俞氏和沈胡氏都道不必多禮,都給了見面禮,讓身邊跟着的沈寧、沈瑤等人上前見過大姑奶。,沈寧、沈宓、沈瑤和沈佳都比古文華的年紀要大,紛紛口稱“妹妹”,顯得也很友好,沈宛和沈慧就比古文華小,連忙也叫道“姐姐”,面上是親近的樣子。幾個人對這個蜀地來的妹妹都有些好奇。

沈亦蘭都給了她們見面禮,都是一樣的花生樣銀子,諸位小姑娘都行了禮,說多謝姑母。在沈俞氏的示意下,幾個小姑娘帶着古文華,連同一衆丫鬟婆子,就出了和鳴軒。曉得大人們有話說,沈寧提議先去青竹居打發時間,待大人們商量好事情了,再一起去幽馨居安歇,古文華直爽得很,也沒有推辭,幾個小姑娘說說笑笑就往青竹居去了,期間古文華嚐到夏詞新做的小點心,讚不絕口,眼睛都笑得眯了起來。

沈寧看着這個一臉英氣的小表妹,極爲陌生,有些失神。她沒有見過古文華,卻知道她有一個才華洋溢的哥哥古文瀾,長泰四十年的探花郎古文瀾。前世這個中秋,沈亦蘭並沒有來過沈家,只記得年底姑父古恆同病死蜀地,留下沈亦蘭孤兒寡母,雖然有沈則敬等人資助,卻是道阻路遠,境況頗爲淒涼,古文瀾三年丁憂,一朝高中探花之後,日子才漸好。爲什麼這一世,姑母和這個小表妹出現在沈家呢?她想不明白。

第149章 封宮第486章 掌軍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453章 奇計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320章 差一點第142章 廷杖(二)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535章 帝都亂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98章 春闈案一第177 陡生變故第3章 前因後情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57章 賑災之心第448章 帝有疑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448章 帝有疑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408章 全殲第266 三代送嫁第146章 太子薨第379章 押俘第59章 治水良人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68章 結果第360章 首領第244章 申科逝後第89章 過年交底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153章 離間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178章 背後之手第233章 準卿所奏第232章 草場案第278章 將軍府舊怨第140章 見司天監大人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59章 治水良人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221章 全義第377章 君有疑第86章 刺殺後續第147章 毒婦第225章 未定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95章 春闈今史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525章 攻心第149章 封宮第379章 押俘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82章 考第之危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66章 毒計第69章 不死不休第274章 登場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560章 致太平第99章 春闈案二第169章 情迷第519章 清醒第257章 族令第30章 臨近過年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78章 霜重秋色濃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358章 兵器司!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473章 西燕入侵第66章 毒計第126章 容家恩怨第515章 清君側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54章 水患始現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436章 宮闈波瀾
第149章 封宮第486章 掌軍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453章 奇計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320章 差一點第142章 廷杖(二)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535章 帝都亂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98章 春闈案一第177 陡生變故第3章 前因後情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57章 賑災之心第448章 帝有疑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448章 帝有疑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408章 全殲第266 三代送嫁第146章 太子薨第379章 押俘第59章 治水良人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68章 結果第360章 首領第244章 申科逝後第89章 過年交底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153章 離間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178章 背後之手第233章 準卿所奏第232章 草場案第278章 將軍府舊怨第140章 見司天監大人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59章 治水良人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221章 全義第377章 君有疑第86章 刺殺後續第147章 毒婦第225章 未定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95章 春闈今史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525章 攻心第149章 封宮第379章 押俘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82章 考第之危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66章 毒計第69章 不死不休第274章 登場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560章 致太平第99章 春闈案二第169章 情迷第519章 清醒第257章 族令第30章 臨近過年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78章 霜重秋色濃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358章 兵器司!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473章 西燕入侵第66章 毒計第126章 容家恩怨第515章 清君側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54章 水患始現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436章 宮闈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