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不虛此行

俞謹之在國子監的一番守正之論,在京兆引起的震動絕對不亞於太子薨之時的影響。

連日來,京兆士子不絕的討論,大家交流着彼此所得;國子監生則將俞謹之在國子監所說的話記錄下來,甚至有不少教員參與到記錄中去,試圖將俞謹之說的每一句都記下來。

年輕官員們心中受到的震動最大,他們初入官場,對於官場的規則、大永的局勢都模模糊糊。現在俞謹之的話,無疑是一盞明燈,指引了不少官員的方向。

而韋景曜、申科和蕭厚仁聽了屬下彙報的情況,則心情複雜,不知道是該對俞謹之表示敬意,還是該爲自己怯懦感到羞愧。

帝王之失,是非功過,他們一直不敢過多地直接地規勸,或許是心中懼怕的事情太多了,身在高位,已經忘記了何爲守正之心。

俞謹之說的沒有錯,守正之心,實則就是匡正皇上之道,他們爲官爲政這麼多年來,都忘記這最重要的一點了!

“溪山俞氏,名不虛傳啊。我等不如,多也。”韋景曜嘆息地說道,語氣是羨慕,神色是郝然。

可惜到此時他們才聽得這樣一番振聾發聵的話語。國子監論道,衆士子評價的沒有錯,俞謹之說的就是道啊。

申科心中受到的震動在這三人裡是最大的,以致訥訥不能言。

去年呂務厚被杖死,他就隱約察覺到皇上的心思,皇上這是想少了掣肘,這些他都知道,也曾規勸過幾回,不過都是十分委婉的。

在基本沒有收效之後,他也心灰意冷了,在今年長泰帝透露出撤掉給事中的想法時,他都覺得沒有必要阻止了。阻止也沒有用,那麼就順着皇上的旨意去做吧,他是這樣想的。

現在俞謹之說了這守正之心,申科在問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守正?答案是沒有,不由得心中有愧。

紫宸殿內的長泰帝則是氣極。連去容妃的鐘粹宮的心思都沒有了。他不住的後悔自己早前對俞謹之的禮遇。早知如此。應該一早就將他逐回溪山!

這樣他就沒有機會在國子監煽動士子和年輕的官員們,什麼守正之心?什麼匡正帝王之道?統統都是大逆不道的言論!

勸諫、質疑和反對一個帝王?這俞謹之真是活得不耐煩了,自古君權天授。普通士子怎麼能夠質疑和反對?真是反了!真是反了!該死!

這京兆士子竟然真聽了他的煽動,國子監生竟然還將俞謹之那一番說話稱爲“國子監論道”,真是反了!

此刻,長泰帝對俞謹之是恨之入骨,恨不得馬上就驅逐他離開京兆,卻礙於民情民心,不敢對溪山俞氏下手,而且還不得不作出一副對俞謹之恩寵有加的樣子!

長泰帝記得,俞謹之乃是自己父皇惠和帝親封的學問大家。門下又遍及天下,在國子監講學之後,俞謹之已然成爲讀書人心目中的“聖”了!

若是對貿然溪山俞氏下手,就算身爲帝王,也會被天下讀書人的口水淹死!

上官承佑和上官長治聽了俞謹之那一番守正之論,心情也不好。連皇族宗親也對俞謹之頗有微詞。

俞謹之那一番話,擺明了就是要諸士子官員對上官皇族監管、限制,他們怎麼高興得起來?

特別是上官長治,他一想到俞謹之正是沈寧的外祖父,就想到俞謹之那一番說話或許暗地裡也有沈家之功。就恨不得將沈家並俞氏連根拔起!他暗暗發誓,若是大事得成,他必要定了俞謹之這大逆不道之罪!

俞謹之在國子監講學之後就閉門不出了,無論是誰來請,都沒有再出現在京兆衆人面前,就連士子連夜跪在景泰大街的沈宅外,他也不曾理會。

他更不會理會京兆的各種動態,整日裡在沈家後宅,和自己最鍾愛的幼女閒話家事,一時說說自己在溪山的老伴,一時說說沈俞氏年輕時的事,過得甚是平靜舒心。

就連沈家衆人,似乎也並不關注國子監那一番話在京兆引起的震動,他們的想法很簡單,該做的事情已經做了,這京兆的動態已經不是他們能夠控制的了。

那一番論說在京兆士子心中埋下怎樣的火種,這也是之後才能見分曉的事情,所以現在真沒有什麼好關注的。

溪山俞氏閉門不出,京兆士子和年輕官員也無可奈何,總不能硬闖當朝三品大員府邸吧?所以他們另闢蹊徑,從沈家衆人那裡下手。

不特是沈華善、沈則敬被朝中官員纏着問俞謹之的情況,就連從商經庶的沈則遠,也被不少士子截住探聽俞氏的消息,比如還會不會再有一場講學,或是溪山俞氏什麼時候走,他們好去送一送等等,令沈則遠是叫苦不已。

俞謹之極爲珍惜和沈俞氏相處的時光,父女兩個八九年沒有相見了,就連沈餘宏、沈寧等一衆外孫、外孫女,也時時圍在俞謹之、俞正時等人面前,不算是綵衣娛親,卻也逗得俞謹之等人笑個不停。

俞氏和沈家都沒有提俞氏一行何時離開的事情,這一段時光是何等珍貴,彼此都知道。

俞謹之在後院和沈俞氏、沈寧等人敘情的時候,集賢殿編撰樓盛懷也上沈家拜訪了。

作爲溪山俞氏的未來女婿,樓盛懷想到俞謹之在國子監的那一番言論,心中也涌起萬丈豪情,更爲有這樣的未來曾祖父而自豪,是謂與有榮焉。

他在沈家也見到了同僚古文瀾,這些天,古文瀾是直接在沈家住下了,根本就沒有回過吉祥巷。

古文瀾在明遠堂跟進跟出,對俞氏一行人小意殷勤得連沈家的小廝都自嘆弗如。不知道的,還以爲他是俞氏一行人的隨伺小廝,而不是當朝探花郎!

對此,古文瀾則是嗤笑一聲:“他們懂什麼,能爲犬馬,我自甘願!君子之行,天青白日,不可使人不知!”

這話說得沈餘宏、沈餘平等人一陣口呆。這話竟然可以這樣用,真是服了探花郎!

樓盛懷自然通過了未來泰山大人俞始經的考察,獲得了俞正時、俞正道的讚揚,就連俞謹之,也滿意地點點頭。

溪山俞氏早早就和狀元郎定親。這令得多少官場大佬又羨又恨。羨慕溪山俞氏有此運氣,狀元郎雖則三年一出,但連中三元的。這長泰一朝的人數屈指可數!嫉恨溪山俞氏有這等識人之明,在狀元郎尚未奪魁之時,就早早定下了親事,實在太可恨了!這溪山俞氏,眼光也太毒辣了!

“桂花香之時,前來溪山迎娶吧。”俞始經說道,對樓盛懷是越看越滿意。玉韞藏珠,君子當如是。

樓盛懷到訪之後,溪山俞氏來京兆的目的基本就完成了。辭行的日子也定下了,除了俞正道,俞氏一行人開始整理離去的行裝了。

沈家送給俞氏的禮物早早備下了,沈華善的管事秋風已經在打點裝車事宜了,護送俞氏的僕從也一一和家人告別了,就等着啓程的日子到來。

“哈哈。不虛此行,不虛此行!”俞謹之大聲笑道,這是沈寧一則笑話引得他哈哈大笑,才大發此感言,對這個之前從未見過的外孫女是喜歡得很。

沈俞氏雖面帶微笑地聽着父親的笑語。心中卻不時涌起一股傷感之意,爲着即將到來的離別。

她捨不得俞謹之離開京兆,因爲她知道此次一別,再見面的可能性基本沒有了。俞謹之已經八十多歲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歸老了,溪山和京兆又相距甚遠,沈俞氏這一兩年也不可能離開京兆遠行了!

只恨人不如鴻雁,一年一期。想到再難和老父相見,沈俞氏的眼淚就忍不住來了。

“切勿如此悲傷!爲父此行來京兆的心願已了,此行實是不虛!倒是你母親,對你想必思念得緊。如適時,還是要回溪山看一看吧。”俞謹之看着沈俞氏的眼淚,語氣倒是樂呵。

他的年紀已經這樣大了,對人與人之間的生老病別已經看得很淡了,況且女兒現今一切如意,他已經沒有什麼好牽掛的了,也可輕鬆返回溪山了。

四月初八,溪山俞氏一行離開京兆,馬車載着文才冠大永的溪山俞氏一行在清晨時分離去,正如來時一樣,悄然無息。

然而俞謹之在京兆引起的震動和衝擊並沒有隨着他們的離去而消滅。俞謹之提出的“守正之心,匡正之道”被越來越多的年輕官員接受,並以此爲推力,試圖匡正帝王之失,鍼砭大永之弊,力求生民安樂、萬世太平,此是後話了。

俞正道並沒有跟隨父親和兄長一同離去,他留在京兆,還有事情要做,其一就是爲了嫡孫的婚事,他有意聘戶部侍郎江成海的嫡孫女爲孫媳,早前已經通過沈華善向江家表達了求娶之意。

能和溪山俞氏結親,江成海是很樂意的,口頭上已經應允親事,但是具體細節,還得和俞正道再相商,俞正道打算兩家交換庚帖、納吉禮後,才考慮返回溪山。

至於俞正道留在京兆要辦的第二件事,很簡單,就是爲了給沈家女兒上課。當然不是在鑑華堂內上課,而是單獨給沈寧和沈宓上課,他長於算科和縱橫術,教授這兩個人是最合適不過了。

俞正道定下給沈寧、沈宓上課的打算,是在書房討論之後。

他對沈寧出現在書房感到詫異,之後也瞭解到了沈寧謀劃的種種事情,如流處、胡兆昌、棲月殿這幾個事情,都令俞正道感到驚喜。

他斷定,在縱橫術上,這個外甥女絕對是塊璞玉,只要細加雕琢,必定能煥發出更奪目的光華,所以他想親自教授沈寧。

至於沈宓,在賬目、算科上也極有天賦,就一併教了,俞正道並沒有因爲她是庶女而有任何微詞。在學問上從不藏私,這是溪山俞氏一貫的家風。

沈宓得知俞正道將親自給她授課的消息後,高興得簡直難以形容,那麼內向害羞的一個姑娘家,她在半閒居內發出的驚喜聲連李姨娘的采薇院都聽得見。

沈寧的心情就更加不用說了,是自己的親舅舅,又是自己的師傅,她對俞正道的恭敬和感激,難以言說。

此後,俞正道在和江成海相商親事之餘,大多時間都是留在明遠堂,給沈寧講縱橫術,給沈宓教算科,上課具體情形不論。

總之,沈寧和沈宓從俞正道身上學習到的東西將終生受益。

ps:

三更!請大家繼續支持啊!

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546章 死脅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307章 嬌客第322章 歸心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402章 平亂之人第7章 隨伺書房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435章 明白人第78章 霜重秋色濃第304章 換命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339章 不慈第448章 帝有疑第56章 再遇應南第9章 新生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142章 廷杖(二)第173章 先機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3章 前因後情第220章 利器第455章 援兵到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78章 霜重秋色濃第226 謎團迭起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312章 保不得!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215章 有奸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7章 隨伺書房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93章 官場大調整第407章 轉運司之因第381章 死生之間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329章 世仇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80章 棋局之後第391章 帝爲棋第51章 所謀爲何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535章 帝都亂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番外二淳德盛世第291章 出手第295章 驚濤第546章 死脅第519章 清醒第22章 人才儲備第50章 流言四起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262章 潛行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377章 君有疑第276章 來者是誰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170章 棲月殿之變第220章 利器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178章 背後之手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26章 塵埃落定第246章 變故第186章 貴人謀第225章 未定第287章 順遂第391章 帝爲棋第225章 未定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323章 政績第378章 征伐出第459章 產子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91章 合二爲一第441章 難得歡喜第317章 覺醒第528章 下一步第414章 檄文第409章 卞家的身份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
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546章 死脅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307章 嬌客第322章 歸心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402章 平亂之人第7章 隨伺書房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435章 明白人第78章 霜重秋色濃第304章 換命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339章 不慈第448章 帝有疑第56章 再遇應南第9章 新生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142章 廷杖(二)第173章 先機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3章 前因後情第220章 利器第455章 援兵到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78章 霜重秋色濃第226 謎團迭起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312章 保不得!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215章 有奸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7章 隨伺書房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93章 官場大調整第407章 轉運司之因第381章 死生之間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329章 世仇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80章 棋局之後第391章 帝爲棋第51章 所謀爲何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535章 帝都亂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番外二淳德盛世第291章 出手第295章 驚濤第546章 死脅第519章 清醒第22章 人才儲備第50章 流言四起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262章 潛行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377章 君有疑第276章 來者是誰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170章 棲月殿之變第220章 利器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178章 背後之手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26章 塵埃落定第246章 變故第186章 貴人謀第225章 未定第287章 順遂第391章 帝爲棋第225章 未定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323章 政績第378章 征伐出第459章 產子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91章 合二爲一第441章 難得歡喜第317章 覺醒第528章 下一步第414章 檄文第409章 卞家的身份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