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猜猜我是誰?

話說羅士敬把三十萬兩給羅士亨填上窟窿。當事情解決之後,身爲京兆尹的敏感讓他回過神來,自己的弟弟他是知道啊,怎麼會有這個膽子做這樣的事情?不然他當初也不會將他放到倉部去了,想到這,他連忙叫來羅士亨來細問究竟。

羅士亨正好也有事情要和羅士敬說,他也不是愚蠢的人,在把錢補上去之後,開始細想整件事情來。這一切,好像是從那個人出現後開始的,尤其在得知那個人,一直在他身邊蠱惑着他挪用倉部銀兩的那個人莫名消失之後,羅士亨就覺得更奇怪了,連忙想要來告訴羅士敬。

這下羅士敬和羅士亨都知道了,這是一個局,針對的不是羅士亨,而是京兆尹羅士敬。羅士亨不過用來引他上鉤的誘餌,那麼送這三十萬兩來的人就是佈局的人?可是他身上有何可圖的?再過幾年,他都要致仕了。

羅士敬迷惑了,當他通過層層暗道輾轉得知羅士亨身邊那個人似乎與五皇子幕僚李可安認識時,他迷惑的同時也出了一身冷汗。奪嫡之像雖還沒顯,可是其中的暗流他怎麼會不知道?如果是皇子,他身上有何可圖之處?京兆府,兩萬京畿衛!

懷璧其罪啊,他此時才明白了,隨即向長泰帝上疏:京兆府只留下一千京畿衛,其餘京畿衛併入金吾衛,可避免京畿衛和金吾衛的衝突,更有利於皇城和京兆的護衛工作。

沒有多久長泰帝就准奏了。自此,京兆府只有一千府兵,充當護衛之責,京畿衛併入金吾衛,是爲金吾右衛;原金吾衛則稱金吾左衛,還是保持了大永王朝原來的九衛軍制,左右金吾衛共有兵將七萬餘,保護着皇城和京兆地區。

長泰帝旨意一定,羅士敬心裡就鬆了口氣:不管五皇子提什麼要求,都可保羅家身家安全了。到此時,他已經確定送那三十萬兩來的人是五皇子了,自然也認爲那設局的人也是五皇子,說不上怨恨或者憎惡——說到底也是自己弟弟心貪之故,不然怎麼會有今日局面?

之後更加嚴格管理羅士亨不論,也在暗暗等待,五皇子有何要求。事情發展到此,是五皇子上官長治沒有想到的,他沒有想到羅士敬會交出兩萬京畿衛,那麼之前做的一切就白費功夫了?再加上李可安也沒有探聽出是誰給了京兆府三十萬,種種不如意,讓他這幾日的臉色陰沉如冷水。

事情也超出了沈家和沈寧計算範圍之內——他們並不知道羅士亨的事情,所以用三十萬買下的人情,反而讓羅士敬認爲是設局之人,是得是失?說不上了,直到幾年後如流處知道羅士亨的事情,沈餘宏等人大呼失策,認爲這是如流處不成熟的最大表現之一,把此事當作典例教育如流處諸官員——不過這是後話了。

京兆府的事情完結之後,沈餘宏等人非但沒有覺得輕鬆,反而更加心情沉重。這件事透出的信息讓他驚嚇的同時也有些驚喜,喜的是沈家有這樣的一個助力,按照沈華善的推測,那個人在沈家,是誰?連日來,他和沈餘益兩個人都在排查沈家的人,卻都沒有什麼收穫。

整個沈家也都平靜無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沈華善爲了工部治水的事情也少有在家的時候,治水的銀兩戶部是劃撥下來了,可是要把這些錢用在刀刃上,就要工部官員儘可能地核實各地的情況了,所以工部諸官員大部分都出動了,侍郎袁恪真和都水少監韓忠一道去了河內道,水部司郎中何寬和虞部司郎中陶田去了江南道,沈華善和郎中黃易留守京兆處理工部其他事務,所以非常忙。

沈則敬就不用說了,給幾十名考功考功令史、書令史佈置任務,將他們撒向七大道收集官員爲官的情況,因這一去就是好幾個月,又敲打了諸人,讓他們務必如實公正地將情況彙報上來。其實這些令史要做的事情也很簡單,去到各道各州各縣將官員的施政記錄搬回京兆,就沒有他們的事情了,剩下的就是沈則敬等人的事情了:對官員情況一一計算、覈實,按照“四善”和“二十七最”的標準,所謂“四善”是德義有聞、清慎明著、公平可稱、格勤非懈,“二十七最”有刑部審判之最、具監察之最、政教之最等等,記錄任官的功過行能,撰寫考評之語,定爲九等考第,然後送門下省備案,待皇上通過備案並定等之後,吏部發給“考碟”,作爲憑證,考課就算結束了,前後歷時將近一年的時間——這就是大永考課的歷程,說起來簡單,其中彎彎道道甚多,由不得沈則敬等人不嚴肅謹慎對待。

期間,御史大夫龔如熙帶着幾個監察御史也來考功司瞭解過情況。御史臺官員協助吏部考課,卻並沒有一直和沈則敬等人在一起工作,只有等到最後考評定等出來了,纔會一一覈實情況。除非是發生極其明顯和嚴重的失實,比如一州主官連管內人口脫漏、田疇荒蕪數目都不清楚還能擢加一等的,那御史臺就要過問了,不然御史臺也不會過多幹涉,說到底,還是吏部和考功司的事情。

尚書左僕射蕭厚仁、吏部尚書徐友元、吏部侍郎楚炎也都來過考功司幾次,對沈則敬等人也多有勉勵和慰問,也提出了不少期待,言下之意就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出什麼岔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其實無過就已經是考課的最高標準了。

沈則敬等人自然都說會盡忠職守,又向幾個人報告已經進行到派出司令史階段了,後續的事情也會有安排等等。

沈華善和沈則遠沒有多餘的時間來管理如流處的事情,所以如流處的事情就全權交由沈餘宏和沈餘益兩兄弟了。他們兩個一方面想辦法提升如流處的實力,一方面也在玩“猜猜我是誰”的遊戲,多日推測無果之後,這個事情已經成爲兩兄弟的遊戲了。

“難道是大哥?可是他整天神神叨叨,看樣子也不像思慮周詳的人……”這是沈餘益託着下巴在想,隨即又在這個人名上斜畫一筆,不可能是他的,想起沈餘樂的表現,他都嘆了一口氣。

“益兒和平兒已經去國子監讀書了,每日裡也都很忙,他們都沒有時間來培養自己的勢力啊……不會是他們……”沈餘宏也在在這兩個人名上斜畫了一筆,猜不出啊。

“守兒跟在二叔身邊,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二叔和顏商最爲可疑……”他們在外,又是從事庶務商業之事,道道竅竅最多了,沈餘宏在想,是不是應該和沈華善說一聲,將如流處的事情和二叔通通氣?

在沈家兄弟在玩“猜猜我是誰”的時候,五皇子上官長治也和幕僚許三思等人在做着差不多的事情。

花朝節一事、京兆府一事,引起了上官長治的警覺,他想做的事情沒有成功,準備做的事情也被人搶了先,他隱約覺得有一股不同以往的勢力活躍在京兆。憑着直覺,他認爲這股勢力是敵非友,很有可能是針對他的,不然不會那麼巧,接連發生花朝節和京兆府的事情,難道五皇子府被人監視了嗎?可是這些事情他做得都很隱秘,沒有幾個人會知道的,難道五皇子府出了內奸?

他不着痕跡地用眼神掃過李可安、許三思等人,這些都是可靠忠心的人,是從他還在宮裡的時候就跟隨在他身邊了的,多年來爲他鞍前馬後也做過許多事,覺得內奸又不太可能。難道是老二、老三他們的手筆?可是他安插在這兩處的探子都說沒有異動,三皇子去了安北,二皇子正和側妃蜜裡調油似的恩愛。

想起上官承佑納了禮部侍郎姜選的庶女爲側妃,竟然還對姜氏寵幸有加,不由得暗歎這個二哥真是個傻蛋,放着兵部尚書的嫡孫女不理睬,去寵愛禮部侍郎的庶女?不抓緊籠絡兵部尚書的勢力,反而去親近禮部侍郎?有可比性嗎?他是不是腦子進水了?想到這裡,他覺得這個傻蛋似的二哥就沒那樣的本事來培養這樣的勢力了,那麼究竟會是誰?

難道是太子?想起太子潮白的病容,上官長治馬上就否決了這個人選,他培養勢力也沒有什麼用啊,如果他健健康康的,這天下都是他的了。

剩下的皇子又都還小,都還沒開府出宮呢,都還跟着他們的慕妃日日在深宮裡頭呢,連宮門都少出,哪有什麼本事來謀劃這樣的勢力?

京兆官員太多了,三省六部九寺五監,每一個官員都有可能,又每一個官員都確定不了。上官長治和幕僚們都悲劇了——他們明明知道有這樣一股勢力,也知道這股勢力來意不善,可是就是不知道這個勢力的背後是誰。

“等着吧,只要是狐狸,總會有尾巴露出來的,事情一多,自然就有跡可尋了。”最後上官長治只能這樣說了,再想下去也是想不出,就只能靠時間了。

第257章 族令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464章 氣數盡第544章 暗殺第538章 偷天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177 陡生變故第471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405章 償恩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415章 宣傳戰第236章 東宮屬官第376章 誰的人第552章 路上第85章 出事了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311章 前奏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310章 決裂第7章 隨伺書房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310章 決裂第400章 首亂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122章 測帝心第78章 霜重秋色濃第140章 見司天監大人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336章 斷子絕孫第254章 妄動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18章 說親之機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267章 西寧官動第248章 兩難第20章 如流處第540章 神兵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455章 援兵到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224章 奸臣至極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488章 奇策第55章 水災第336章 斷子絕孫第332章 小登科第404章 運籌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153章 離間第348章 有別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490章 嶺南衛到!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227 千里奔喪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122章 測帝心第5章 姨娘庶妹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286章 局勢第78章 霜重秋色濃第478章 英雄前傳第3章 前因後情第351章 朝南第156章 背家譜第73章 太子妃第302章 狠手第279章 謀兵第171章 誰在設局?第443章 改元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538章 偷天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261章 洗心第355章 私產第26章 塵埃落定第290章 走險第141章 廷杖(一)第149章 封宮第296章 保住第309章 驅夢魘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156章 背家譜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349章 新勢力第9章 新生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502章 抹黑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349章 新勢力
第257章 族令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464章 氣數盡第544章 暗殺第538章 偷天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177 陡生變故第471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405章 償恩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415章 宣傳戰第236章 東宮屬官第376章 誰的人第552章 路上第85章 出事了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311章 前奏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310章 決裂第7章 隨伺書房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310章 決裂第400章 首亂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122章 測帝心第78章 霜重秋色濃第140章 見司天監大人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336章 斷子絕孫第254章 妄動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18章 說親之機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267章 西寧官動第248章 兩難第20章 如流處第540章 神兵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455章 援兵到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224章 奸臣至極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488章 奇策第55章 水災第336章 斷子絕孫第332章 小登科第404章 運籌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153章 離間第348章 有別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490章 嶺南衛到!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227 千里奔喪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122章 測帝心第5章 姨娘庶妹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286章 局勢第78章 霜重秋色濃第478章 英雄前傳第3章 前因後情第351章 朝南第156章 背家譜第73章 太子妃第302章 狠手第279章 謀兵第171章 誰在設局?第443章 改元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538章 偷天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261章 洗心第355章 私產第26章 塵埃落定第290章 走險第141章 廷杖(一)第149章 封宮第296章 保住第309章 驅夢魘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156章 背家譜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349章 新勢力第9章 新生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502章 抹黑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349章 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