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

沈寧和沈宓等人開始了鑑華堂的學習生活。沒幾天,年紀小的沈宛和沈慧就愛上了這種學堂的生活,因爲可以和衆姐妹在一起,也可以學到不少技能,似乎學的東西也很有趣,並不像刺繡那樣得整天坐着。這對於後院的姑娘來說,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只除了沈梅有些辛苦,每天都要從家裡趕來景泰大街,不過她很高興,這意味着她可以每天出門了,可以見到街上不同的事物,所以她整天都笑嘻嘻的。

有一天上課的時候,範老拿來了石頭顏料等物品,向她們演示如何將一塊普通的石頭變成珍貴的青玉,經過覆膜、再造、填充、染色等一系列過程,最後範老將那塊石頭浸泡在一罐液體中,還神秘兮兮地說:“這個就靠時間之功了,再等三個月把它撈起來,就是一塊精美的青玉啦!”,那副神奇的樣子,充分引起了姑娘們的興趣。

這個過程引起了沈宛的興趣,她在這些手工藝上,似乎特別有天賦,在這幾個小姑娘之中,就數她跟着範老學得最認真最仔細。

說到底,跟範老學習的過程,就是考究眼力的過程。無論是辨別珠寶也好,還是鑑定玉石也罷,最緊要,就是眼力。這個東西打眼了,是不是撿漏了,看的就是眼力。後院當家夫人要處理那麼多禮節賀儀的事情,哪些是貴重的,哪些禮輕的,如何區分對待,主要看的,就是當家夫人的眼力。沈家爲這些姑娘延請了金石堂的掌櫃,用心不可不謂良苦!

沈寧眼力是有的,她前世見過了太多好東西,少府監的珍寶過她眼的也不少。所以一件玉器是不是珍貴,她大約還是看得出的,這到底。講究的也是時間閱歷之功。她對具體的製造過程也沒什麼興趣,不過聽得也很認真。學多些知識總是有好處的。

沈宓也表現了她的天賦,看不出內向害羞的她,竟然對沈則遠所說的經濟庶務很有興趣,更讓沈寧驚奇的是,沈宓在賬目算術上面似乎極有天賦,這天賦,可是比她的刺繡技術好太多了!

當沈則遠現場考覈大家的時候。這些姑娘們,包括沈寧自己都還在思考的時候,沈宓已經怯怯地將答案報了出來。一次也就罷了,可是每次都如此。這令沈則遠也大爲驚奇。

相比之下,沈寧就發現在族學的學習裡,她真沒有什麼拿得出的技能。不知道重生一次算不算技能?沈寧有些自娛自樂地想。

到了二月十八這天,沈寧等人自然不用去鑑華堂上課了。這天,是春闈結束的日子。沈俞氏和沈寧等人,都在等待沈餘宏等人從貢院回家,各處的院子都準備好洗澡用的熱水、替換的衣物等物品了。

沈俞氏和沈胡氏在前院裡焦急地等待着,他們考得好不好,她們自然也擔心的。但更擔心的,是這九天裡他們過得怎麼樣,是不是瘦得落形了?是不是冷着餓着了?

沈則敬和沈則儒有公務要辦,所以就由沈則遠帶着顏商等人在貢院門外等候沈餘宏等人。貢院門外聚集了許多人,將貢院門前擠得水泄不通,京兆護衛也沒有驅趕他們。

這些人,都是和沈則遠一樣來等候考生的,這下就比進去之前熱鬧多了,整個空氣都是躁動的,耳邊迴響的是不絕的聲音:“怎麼樣?考得怎麼樣?”“四書義和五經義考的是什麼啊?”“題目難不難?有沒有答全了?”“餓着了吧?走,我們去京華樓吃飯去!總算結束了!”——看來不只是客棧,就連酒樓和茶肆也都會人滿啊!

這三年一度的春闈,不知道有多少商家賺得盤滿鉢滿了,看着這些焦急的人羣,沈則遠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些商事。

不過沒多久,沈則遠就想不下去了,因爲那些聲音此起彼伏,沈則遠聽着都覺得頭皮發麻。這等待的心情他是理解的,但是這些聲音實在太吵鬧了,他也擠不進去,只得站在如意坊街道上,暗自希望沈餘宏等人早些出來。

好不容易,纔看見他們四人結伴出來,雖然神色疲憊衣衫也皺巴巴的,但他們說說笑笑的,步履輕快。看樣子是考得不錯啊,沈則遠等人遠遠看見他們的表現,心想道。

一行人回到了景泰大街沈宅,沈俞氏等人看見他們這副襤褸的樣子憔悴的面容,自然是心疼無比,忙不迭地讓他們洗澡吃飯休息去。因此沈餘宏等人也沒多說考試的情況。

直到第二天,才向衆人報告考試的情況,道是一切都好,試題也都答全了,發揮尚可。至於結果如何,就要等一個月後春闈結果公佈了。

沈餘宏等人回想起貢院的九天生活,不由得面有菜色。不經歷過這個過程不知道,再多的心理準備那也是沒有用的,貢院的生活條件實在是太艱苦了!

在貢院大門外通過監考官的審查後,沈餘宏還看見了他家的老熟人張澍,不過沒有和他打招呼。然後,沈餘宏就根據座號安排來了他的號舍,1537號,不巧正靠近“臭號”!所謂“臭號”,即是號舍設置的簡易茅房!

由是,沈餘宏經歷了他一生中最難熬的九天,考試和吃住都是在號舍的,所以他考試的時候,只能聞着大小便的臭味,吃着乾硬的包子,那茶水也是冷的,二月天喝冷茶,他都打了個冷顫。

到了晚上,他還得聞着這樣的臭味睡去,好在還有沈寧給他準備的絨衣,雖然單薄,卻很暖和,說來也奇怪,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還能睡得香甜無比,也正是如此,纔有精神熬過這九天。

古文瀾和沈餘宣、沈餘平的情況要比沈餘宏好,但是也好不到哪裡去,那飯食都是一樣的,雖然沒有臭味,也難以下嚥。

沈餘宣更是心神不定,因爲在考試第二天的時候。他旁邊的考生似乎是因爲舞弊被同考官發現了,然後一陣淒厲的掙扎呼號聲傳來,擾得沈餘宣差點筆都抓不穩。心都顫了幾下。這號舍三面是牆,只有南面是開着的。也不知道同考官是怎麼發現那個考生作弊的,在被幹擾之後,沈餘宣想着這些有的沒的事情,花了不少時間才調整好心神。

沈餘平就覺得除了飯食難吃之外,別的一切尚可,晚上睡覺也安穩。這一趟春闈下來,幾個人不由得感激沈寧爲他們準備了絨衣。不然,他們還真熬不過來啊。

晚上沈則敬下朝回來,召來沈餘宏等人詳問春闈的情況,沈餘宏等人也都一一述說了。

沈則敬讓他們好好休息之後。勉勵衆人,在等待放榜的時候也不能放鬆,還要作殿試的相關準備等等。四月份就是殿試了,時間其實很緊張,雖然殿試只考一場策論。卻是至關重要的,還是早作準備爲好。

沈餘宏等人心中也有究量,沈餘宏知道自己發揮不錯,進入殿試的機會還是很大的,所以這策論。是一定要提前準備的。沈餘平和沈餘宣就不好說了,不過他們年紀尚幼,就算此次沒上,也沒有什麼可惜的。聽了沈則敬的說話,這幾個人都點頭,說會好好準備殿試的。

沒幾日,沈則儒又帶來歷次殿試的題目,這些都是公開了的。沈則儒還根據這些題目,分析今年的殿試策論會考些什麼,這就是官場民間所稱的“押題”了。

就歷次考題來說,長泰帝似乎更偏愛將經義和時務策相結合,比如長泰二十七年的殿試就把《論語》和關內衛的治理結合起來,考了“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在實際施政中的運用,所以沈則敬也多押了這方面的題目,算是讓這幾個人練練手,好熟悉殿試策論。

在春闈結束之後,沈華善從臺前來了信,他對孫子參加春闈一事表示了關心,也敘說了他治水的情況。沈華善在心中道是進展都好,置水門的階段就要結束了,在今夏雨季到來的時候,應該能將河道浚通了等等。

沈則敬接到沈華善的書信也很高興,當然是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於是吩咐沈俞是帶着沈餘宏、沈寧等人去天寧寺禮佛兼踏春,特別吩咐沈餘宏等人舒緩心情之後再準備殿試的事宜。經過九天的放鬆之後,去散散心,勞逸結合是很有必要的,才一兩天的功夫,耽誤不了什麼。

所以沈家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朝天寧寺出發了。這時還是二月份,和去年暮春時節不同,沈家衆人看到了更多春光,也品賞了很多嬌豔的花兒。

這一次,他們是要在天寧寺過夜的,居客堂的僧人知道沈家和住持的交情,自然早就一切打點好了。這一次,沈家衆人沒有見着常真禪師,接待的僧人說他雲遊去了,一時半會也回不來,又道住持曾有交代,若是沈家施主來了,必要好好接待等等。沈俞氏自然也是一番感激,衆人就在居客堂安置下來了。

禮佛過後,天色尚未暗,沈寧和沈餘宏在天寧寺中散步。沈寧對春闈和貢院都很感興趣,趁着這散步的機會,問着沈餘宏這些事情。對於沈寧的詢問,沈餘宏自然是有問必答的。就連他所在號舍聞到的臭味和隱約聞到的春花香也說了,兄妹其樂融融。

沈餘宏和沈寧兩個都很享受這樣的散步和說話,兩個人還說了不少如流處的事情。如流處近來沒有什麼事情,蚍蜉也沒有消息傳來,兩個人都覺得休閒愜意,後來也不說話了,並肩而行,感受着寺中的寧靜和禪意。

在經過藏經閣的時候,沈寧想起了應南圖,想起去年在藏經閣遇到應南圖時的情景,想起應南圖依靠着書架的微笑,覺得世事真是奇妙。

去年藏經閣之後,他給她推薦了治水良人,她救下了他,兩個人現在還保持着書信來往,這是她那時在藏經閣絕對意料不到的。

應南圖還在蜀地遊玩呢,連過年也沒有回京兆,他自己一個人在蜀地過的年。想到這裡,沈寧覺得有些奇怪,應南圖的年紀早就不小了,書信往來中見他也是有才學的人,怎麼都沒有聽說他參加春闈的消息呢?雖然勳貴之家可以免了這個環節,但是這些年來,勳貴之家有才學的子弟,都是去參加春闈的,這也是揚名的手法之一。

或許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沈寧不由得對應南圖多了幾分憐憫。

禮佛散步過後,到了第二天,沈家一行人就從天寧寺返回來了。這一行人,分別繼續準備殿試和去鑑華堂上課,等待着春闈放榜。

第182章 代價第533章 出與入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499章 左半朝第398章 天象現第86章 刺殺後續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196章 帝王心術第467章 趕緊走!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560章 致太平第303章 救彭第254章 妄動第291章 出手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256章 殺伐第417章 高唱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558章 噩耗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66章 毒計第498章 皇子出生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5章 姨娘庶妹第141章 廷杖(一)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133章 匠人去向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156章 背家譜第527章 基石第339章 不慈番外二淳德盛世第14章 花朝節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510章 禮崩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535章 帝都亂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342章 帝視朝第22章 人才儲備第368章 殘害第14章 花朝節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281章 盯梢第219章 謀利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375章 連環局第89章 過年交底第364章 埋伏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513章 時到第415章 宣傳戰第355章 私產第391章 帝爲棋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15章 平安度過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400章 首亂第295章 驚濤第78章 霜重秋色濃第462章 奪職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219章 謀利第489章 弩威第541章 遺策第226 謎團迭起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70章 卞氏之恨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149章 封宮第399章 人禍第233章 準卿所奏第274章 登場第364章 埋伏第146章 太子薨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74章 入坤寧宮第489章 弩威第117章 紅袖死第403章 後方百鬼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309章 驅夢魘第27章 簡在帝心第366章 二王回京
第182章 代價第533章 出與入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499章 左半朝第398章 天象現第86章 刺殺後續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196章 帝王心術第467章 趕緊走!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560章 致太平第303章 救彭第254章 妄動第291章 出手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256章 殺伐第417章 高唱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558章 噩耗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66章 毒計第498章 皇子出生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5章 姨娘庶妹第141章 廷杖(一)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133章 匠人去向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156章 背家譜第527章 基石第339章 不慈番外二淳德盛世第14章 花朝節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510章 禮崩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535章 帝都亂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342章 帝視朝第22章 人才儲備第368章 殘害第14章 花朝節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281章 盯梢第219章 謀利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375章 連環局第89章 過年交底第364章 埋伏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513章 時到第415章 宣傳戰第355章 私產第391章 帝爲棋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15章 平安度過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400章 首亂第295章 驚濤第78章 霜重秋色濃第462章 奪職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219章 謀利第489章 弩威第541章 遺策第226 謎團迭起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70章 卞氏之恨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149章 封宮第399章 人禍第233章 準卿所奏第274章 登場第364章 埋伏第146章 太子薨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74章 入坤寧宮第489章 弩威第117章 紅袖死第403章 後方百鬼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309章 驅夢魘第27章 簡在帝心第366章 二王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