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說親之機

到了七月初,沈家的避暑行程已經過了一半有餘了。別說沈俞氏和姨娘們了,就連一向跳脫的小子們,也都漸漸安靜下來了,因爲能夠玩的都玩遍了。期間,一衆人還爲沈宓過了生辰。沈餘宣和沈餘平等人開始讀書了,沈餘樂又專心研究他的占卜之術去,年紀小的沈餘守和沈餘益倒還是很想玩,不過大家都安安靜靜的,他們兩個人玩了幾日也覺得有些無趣,也消停了。

沈宓和沈瑤等人在做女孩兒的事情,比如繡繡花作作畫等,最小的沈宛則找了稻杆,跟着三娘子學起編織來。一個蚱蜢雖然編得歪斜,卻是有神韻的了,她拿了幾個去給沈俞氏和何姨娘獻寶,得到表揚之後,反而更加專心了,現在都已經很像樣了。

沈寧也沒有做什麼事情,每天就坐在莊子前邊看這些遠山近草,也覺得舒暢。沈氏莊園位於京郊東南,這一帶都是前田後莊的格局,卻不全是沈家的,沈家只佔了其中的較大的一塊地方而已,旁邊陸續蔓延開去的,也是別的人家的莊子。

沈氏來此快一個月了,沒有見旁邊的莊子像是有人來避暑的樣子,想是或許主人家別有要事吧,也就沒有讓沈元通報拜訪,在莊子上,倒少了幾番寒暄和應酬。

這一日,卻有一行馬車經過了沈家的莊園,駛進了旁邊的莊子。這行人馬車不少,看樣子應該也是京兆官員人家來避暑來了,不過已經七月了,來得稍微遲了些。沈寧讓夏詞和秋歌打聽這旁邊莊子是誰家的,說不定會互有往來等等。

還沒等秋歌她們回報呢,沈俞氏就把沈寧等人叫過去了,自動揭曉了答案。原來旁邊的莊子是大理寺丞成方圓家的,今日正是成方圓的夫人帶着家眷來避暑來了。

“你們都給我老實點,這些天就莫要亂跑了,省的驚擾了別人家。”沈俞氏提前敲打敲打這些皮猴兒,如果沒有旁人,自家人怎樣肆意都無所謂,但是旁邊莊子住了人進來,還是要謹慎爲好。

衆人也都稱了是,其實不用沈俞氏說,最近他們也都安靜了,畢竟也膩了啊。

聽到是大理寺丞成方圓家的,沈寧望了自己的二哥一眼,笑了。真是巧巧她媽給巧巧開門——巧到家了啊!

第二日早上,成家的拜帖就到了,送來拜帖的是成家的莊子管事和成夫人的管事媽媽,可見隆重。他們剛到此,成管事就已經告訴成夫人旁邊是沈家的莊園了,當然也就知道了沈俞氏正在莊園中,所以一安頓好,拜帖就過來了。

無論家族、官職,沈家都在成家之上,所以雖然是沈家先在這裡安置,這拜帖卻是成家先投,是禮儀情理之事。

沈元和俞媽媽接過拜帖,先是謙虛詢問了一番,說兩家本來就應該互通友好的,說我家夫人也是想着等你們安置好了才投拜帖的,又說沈俞氏在莊子這些天都是閒暇的,於是兩家約定,明日成夫人帶着家眷前來拜訪沈俞氏等等。

成家的人這才離去,沈元和俞媽媽也去向沈俞氏覆命了。沈俞氏略一沉吟就吩咐道:“明日讓少爺都在房中不許出,成家會有女眷的;讓姑娘們明兒一早就來到我身邊,不能失了禮去。”又吩咐沈元準備午膳,也不拘多隆重,就是尋常農家菜色就好了,因地因時置物,也是待客的誠意之一。

一早,成夫人就帶着媳婦、女兒一行就到了,隨行不少人。兩家人先是互相問候,寒暄了幾句,道是應該一早就來拜訪的,莊子相鄰也是緣分等等,這才坐了下來閒話家常。

成夫人和沈俞氏差不多年紀,長相十分圓潤,臉上也時有笑容,是個和善易相處的人。她倒沒沈俞氏那麼好生養,只有二子一女,庶女倒是不少。大兒子已經成親了,還沒有生育孩子,大兒媳婦此次也跟着來莊園消暑了。

說罷,喚過自己的兒媳婦上前見過沈俞氏,沈俞氏讚揚了一句好標緻的人兒,說起自己的大兒媳婦剛生下孩子沒有多久,這次也沒有來呢,下回再把她帶來讓她們這些年輕媳婦也有個伴等等。

又拉過身旁的一個女孩,約莫十三四歲,長得也亭亭玉立,讓她給沈俞氏行禮,又對沈俞氏道:“這個就是我閨女,名叫燕燕,我也就這麼一個閨女了。”

沈俞氏點了點頭,她也只有沈寧這一個親閨女,所以也很能體會成夫人的意思,不由得多打量了成燕燕几眼。只見成燕燕落落大方,身量不像別的少女那樣瘦長,反而微胖飽滿,長得也好——十三十四時,就沒有難看的。嘴角還有個渦旋兒,看着倒是很可喜。

沈俞氏拉過一旁的沈寧,給成夫人介紹了,又介紹了沈宓幾個,兩家倒漸漸說開話了,小女兒們也各自聚在一起,閒話了起來。

“燕燕姐,你們怎麼這個時候纔來避暑啊?”沈瑤就是個自來熟的,不管成燕燕會不會不自在,沒兩下就搶先這樣問道,還眼神閃撲撲一副好奇的樣子。

還好成燕燕也不是個計較的,她揚起了嘴角的渦旋兒,說道:“我都想早來呢,家裡恰好有了些事,京兆可熱了……”又招呼自己的庶妹們來和沈寧她們幾個說話。

“二嫂……”沈寧差點就脫口而出,眼前這帶着嬰兒肥的圓潤小姑娘,就是前世沈餘宏的妻子。她感嘆世事之巧,不知道這一世,她的二嫂還是不是這個女孩?

Www ⊕тт kдn ⊕¢ ○

親自出門送走了成家一行人,沈俞氏的心思就泛絡開了。老二沈餘宏也快十八歲了,是時候定親了,沈俞氏原本還打算回到京兆之後就好好地拜訪親戚故舊,看有沒有合適的女孩相看相看的。現在,見了成家的成燕燕,或許不用那麼費周折了?

她又在腦中思量起成家和成方圓其人來,今天一接觸,那成夫人心寬體胖倒是個好相與的,那成方圓爲人如何,這門親事能不能結得,還是打算先問過和沈則敬再說。

想到這,她草草寫了幾行字,吩咐沈元送回京兆沈家,讓他不用急,等沈則敬回了信纔回來,這才歇下。

那邊,沈則敬接到沈俞氏的信,思考開了,腦中回想關於成方圓的事情來。吏部考功司就是管文官資歷的,他對成方圓也有所瞭解。成方圓是長泰十六年的進士,先是外放新安縣任縣令,此後幾經歷練,官位雖然升的不快,倒也一直向上的,今年初才任了大理寺寺丞一職;其人,倒是中中,也沒有聽說出過什麼事情,岳家嚴氏聲名也不顯。想必成家雖不顯赫,卻沒有可以負累的地方。再說沈餘宏的妻子,將來也不是宗婦,性情和善是最爲緊要的,旁的倒不用苛求甚多,這樣一來,這門親事,倒也是結得的。

晚上他去給沈華善請安時,就把沈俞氏和自己的打算說了,請沈華善作決定,也看看自己是否有遺漏的地方。

沈華善聽了沈則敬的話,略思考了一陣,便下決定道:“你考慮得周詳,這門親事是可結得,可以去信先探探口風,如若可行,回京之後再遣媒人上門提親。”算是初步爲沈餘宏定下一門婚事了。

他再在腦中探尋了一番關於成方圓的事情,末了補充幾句:“成方圓其人雖然是中中,不過卻是國子祭酒衛復禮的同門師弟,又和中書舍人孔?有同鄉之誼,聽說他們私交甚篤。你想一想長泰十六年的進士,死的死,黜的黜,如今還有幾個人在朝上的?”

長泰十六年科場冤案,到現在也只過去十九年而已,兩個人都還印象深刻,那一年毀了多少士子文人的一生,想想都後怕。

沈則敬聽了之後,點點頭,不免覺得自己想到的地方,還是少了一些,一時也無話。

“在朝爲官,其實就是人情往來脈絡罷了,絲絲相關,環環相扣,只要弄清楚了關聯的絲環,就不怕了。你不用灰心,這都是時間之功。”又勸慰了他幾句,自己這個嫡長子,爲人爲官也算是靈活,不過還是年輕,仍需好好歷練纔是。

沈則敬回到自己的書房,把自己和沈華善的意思綜合,寫信告訴沈俞氏此事可行,又讓她先探聽成家口風,其餘的,回京再說;又交代了沈元先宿下,明日再趕回莊子。

沈則敬想起沈華善對京兆官員身歷比自己這個吏部的官員還要熟悉,頗有些沉鬱,同時在思考,京兆百官,還不包括京外官和流外官,是不是每個人身後或家族也有這樣的一條絲線緊密聯繫?吏部對官員的出身錄事雖然都有記錄,卻不是很詳細,起碼成方圓是衛復禮的同門師弟這一條,他自己就不知道。

我是不是可以專門找一個人來理清這些脈絡,甚至,記錄百官各事?沈則敬越想越被自己嚇了一跳,私察百官,那可是大逆不道啊。

他額有涔涔冷汗,不敢再想下去。可是那想法雖然若有似無,卻一直在他腦中盤桓,漸漸生根發芽……

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304章 換命第202章 出事了!第74章 入坤寧宮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330章 清平侯府第66章 毒計第54章 水患始現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82章 考第之危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379章 押俘第284章 不能第377章 君有疑第503章 帝后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260章 有戲看第216章 錯了!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308章 閒情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57章 賑災之心第261章 洗心第215章 有奸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510章 禮崩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266 三代送嫁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139章 餘字輩登臺第69章 不死不休番外二淳德盛世第317章 覺醒第528章 下一步第45章 餘緒第322章 歸心第89章 過年交底第266 三代送嫁第142章 廷杖(二)第307章 嬌客第74章 入坤寧宮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260章 有戲看第18章 說親之機第261章 洗心第281章 盯梢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6章 鋪勢第484章 爭時第284章 不能第358章 兵器司!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66章 毒計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552章 路上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306章 平步第197章 將相城府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74章 入坤寧宮第141章 廷杖(一)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281章 盯梢第139章 餘字輩登臺第342章 帝視朝第459章 產子第369章 逼反第488章 奇策第418章 攻城突變第429章 死地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464章 氣數盡第265章 舊情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376章 誰的人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446章 驚變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380章 朝京行第202章 出事了!第189章 鄭家教女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133章 匠人去向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
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304章 換命第202章 出事了!第74章 入坤寧宮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330章 清平侯府第66章 毒計第54章 水患始現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82章 考第之危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379章 押俘第284章 不能第377章 君有疑第503章 帝后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260章 有戲看第216章 錯了!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308章 閒情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57章 賑災之心第261章 洗心第215章 有奸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510章 禮崩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266 三代送嫁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139章 餘字輩登臺第69章 不死不休番外二淳德盛世第317章 覺醒第528章 下一步第45章 餘緒第322章 歸心第89章 過年交底第266 三代送嫁第142章 廷杖(二)第307章 嬌客第74章 入坤寧宮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260章 有戲看第18章 說親之機第261章 洗心第281章 盯梢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6章 鋪勢第484章 爭時第284章 不能第358章 兵器司!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66章 毒計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552章 路上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306章 平步第197章 將相城府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74章 入坤寧宮第141章 廷杖(一)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281章 盯梢第139章 餘字輩登臺第342章 帝視朝第459章 產子第369章 逼反第488章 奇策第418章 攻城突變第429章 死地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464章 氣數盡第265章 舊情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376章 誰的人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446章 驚變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380章 朝京行第202章 出事了!第189章 鄭家教女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133章 匠人去向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