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登高望遠 69.工廠搬遷(一)

由於國家對環保問題越來越重視,對化工行業的污染治理要求得越來越嚴格。在這種形勢下,華江省政府也在加緊研究對省內的化工行業進行清理。

隨着華江省經濟發展,作爲省會城市的江寧市的城市建設也得到了高速發展。按照華江省政府城市建設和規劃的思路,江寧市的核心主城區作爲商貿文化服務功能爲主,不在新批准建設工業企業,對現有工業企業具備搬遷條件的都要進行搬遷。

在省政府的強力推動下,主城各區都在大力推進“退二進三”的工作。東方化工公司所在的江南區推進這項工作是力度最大的區之一。端木午陽所說的他們集團建設的綜合購物中心“天地廣場”已經開業了,人氣十分火爆,大大拉動區域的商業氛圍和人氣。而這個購物中心離我們東方化工公司也就三四公里的距離。

這一天,我正在辦公室處理文件。突然接到華江省政府辦公廳的電話,說是我在人大關於建設化工園區的提案,經過省政府研究後,最終經過專題論證,形成了在永康設立專業化工園區的正式方案,報省委常委會上週已經獲得了通過,交由省政府具體實施,正式文件很快就會公佈。

聽到這個消息,我還是有些激動。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治國平天下”就是讀書人的終極夢想,能夠有幸建議能被政府採納,也算是“小小”地參與了治國平天下”了,雖然對咱們這麼大一個國家來說,我提的建議方案可能是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但我還是感到很自豪和滿足。

除了自豪和滿足之外,當然我更關注對我們公司的影響,在提出這個提案時我就充分考慮到設立化工園區對我們公司的影響,在國家對環保越來越重視的情況下,東方化工公司早晚都會面臨搬遷問題,而搬遷到任何地方,將來還會面臨同樣的環保問題和危機,只有搬遷進入化工園區,才能徹底解決環保問題的威脅和隱患,但華江省並沒有專業的化工園區存在,這也是我當初提出的這個提案的主要目的和初衷。

沒有想到,這個提案還真能得到實施。可能也是我這個提案的內容剛好符合了國家和華江省大力整頓化工產業這一要求吧,所以可以說是遇巧趕趟了,剛好趕上政策風口了,而不是我本身能力和水平有多高,對這一點我還是清醒的。

過了幾天,華江省政府關於在永康設立現代化工園區的通知就正式發佈了,永康現代化工園區定位是省級工業園區。通知上說,在永康縣圍繞現有化工產業集中的地區徵用土地設立現代化工園區,並要將華江省大部分化工廠都搬遷進入化工園區,並對化工園區的統一管理和配套服務提出了要求,還有就是明確了對搬遷進入化工園區的企業的優惠政策。

又過了兩個多月,華江省發改委、國資委、環保局又聯合發佈了一個通知,明確了搬遷進入永康現代化工園區的企業名單,其中分兩批進行搬遷,首批需於兩年完成搬遷,東方化工公司赫然便在首批需要搬遷的名單之內。

如果設立永康化工園區的通知還沒有在公司引起什麼反應的話,這個名單的發佈,很快在廠裡引發了軒然大波。

我是對工廠要搬遷的事情是早有思想準備的,但公司大部分幹部和全體普通職工基本是不知道這個事情的,即使在發展戰略規劃編制時提起過這個事情,也是少部分人知道,雖然也可能傳到職工當中去,但畢竟那時只是一種說法,還沒有真正面對這個問題,他們第一次聽說這個事情,心裡接受不了,也屬正常。

可是,事情越鬧越大了,據張政良給我反映,很多職工都強烈反對搬遷到永康化工園區,因爲他們多年來一直生活在這裡,家也在這裡,而永康離江南區有一百多公里的距離,雖然大部分是高速,順利的話坐車也需要兩個多小時。讓職工兩地分居他們肯定不願意,如果每天來回跑,路上也需要四五個小時。這些問題很具體,也很現實。職工有些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石廠長當初反對化工園區設在永康,可能也是出於這種考慮,但是他提出的其他兩個地方,雖然我最後爲了照顧他的面子,也寫上去了,但是一是那兩個地方原來沒有化工產業基礎,重新設立化工園區容易遭致當地羣衆的反對,二是從長遠來說,離主城太近,從城市未來發展角度看,主城區進一步擴大是必然,如果化工園區設在那裡,未來還會面臨同樣的環境和環保問題,因此政府當然也不會選那兩個地方。

職工的想法雖然可以理解,但不管從政府的要求還是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搬遷都是必須進行的。其他化工廠的職工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但也不可能因爲存在這樣的問題,而不搬遷吧。道理雖然如此,可話卻不能這樣生硬的對職工說,如果採取這樣生硬的說法的話,只會激發矛盾。我對這些問題早就有過思考,只不過是時間還沒有到,我沒有提出來而已。

在搬遷這個事情上,一方面是工廠面臨的形勢不得已而爲之,另一方面卻是我之前的改革轉型思路實施的最好時機。所以,我不僅要按政府要求推進搬遷工作,還要力爭儘快完成搬遷。當然穩定問題也是我必須注意的,現在省政府也好,省國資委也好,對穩定問題都看得很重要,本身公司的發展也離不開穩定的環境,所以穩定問題是我必須兼顧的。

在我對應對職工這些思想問題有進一步深入思考,正準備找張政良來談一談的時候,林柯卻主動到位辦公室來找我,說起了職工的這些思想問題。

雖然張政良早已跟我彙報過情況,但我還是不動聲色地聽林柯彙報,他在說了一些情況後,說:“汪董,事情有些嚴重啊,據說他們要組織起來到省政府上訪,如果不同意他們拒絕搬遷的要求的話,他們還準備罷工遊行。”

這個情況,我是早已掌握的,其實我心裡明白,職工心裡可能也清楚,政府已經決定的事情,更改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胳膊拗不過大腿,大部分職工也是清楚的,但涉及到他們的利益,他們要提出異議,也是正常的,至於說上訪甚至罷工,只不過是少部分人說出來威脅一下領導和上級以實現他們目的的慣用說法而已。

第三卷 登高望遠 77.登高望遠(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72.策劃大師(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31、銷售戰場(六)第三卷 登高望遠 59、和石廣生的分歧(四)第二章 青雲之路 38、鄧子圖出事了第五卷  歸去來兮    91、回家第一卷 初出茅廬 11、感情波瀾第一卷  初出茅廬 5、工作安排第二章 青雲之路 31、銷售戰場(六)第三卷 登高望遠 64.發展戰略(一)第四卷 繁華落盡 83.混合所有制改革(四)第四卷 繁華落盡 78.向秀蘭的消息(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36、市場的魔力(二)第五卷 歸去來兮 92、白雲青山第三卷 登高望遠   75.登高望遠(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43、環保風波(一)第一卷  初出茅廬 5、工作安排第二卷 青雲之路 53、公司制改革(五)第三卷 登高望遠   75.登高望遠(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50、公司制改革(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18、液氨泄漏事件第二章 青雲之路 41、刁佑華的懺悔第三卷 登高望遠 57、和石廣生的分歧(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75.登高望遠(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37、網絡時代第三卷 登高望遠 64.發展戰略(一)第四卷 繁華落盡 83.混合所有制改革(四)第二章 青雲之路 39、意外的機會第二卷 青雲之路 25、兒子的到來第二卷 青雲之路 19、峰迴路轉(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62.接任董事長(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20、峰迴路轉(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12、青雲山第二卷 青雲之路 17、迎新春活動第二章 青雲之路 45、環保風波(三)第四卷 繁華落盡 85、紀委調查第二章 青雲之路 36、市場的魔力(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13、初識舒小雅第四卷 繁華落盡 86、調查結果第一卷 初出茅廬 10、下放車間第四卷 繁華落盡 82.混合所有制改革(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67.發展戰略(四)第一卷  初出茅廬 4、集體宿舍第三卷 登高望遠 66.發展戰略(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56、和石廣生的分歧(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48、環保風波(六)第三卷 登高望遠 56、和石廣生的分歧(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41、刁佑華的懺悔第二卷 青雲之路 53、公司制改革(五)第三卷 登高望遠 77.登高望遠(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56、和石廣生的分歧(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58、和石廣生的分歧(三)第二章 青雲之路 49、公司制改革(一)第一卷 初出茅廬   8、見向秀蘭父母第二章 青雲之路 35、市場的魔力(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13、初識舒小雅第二卷 青雲之路 25、兒子的到來第二卷 青雲之路 19、峰迴路轉(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50、公司制改革(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57、和石廣生的分歧(二)第四卷 繁華落盡 80.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5.登高望遠(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2.策劃大師(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53、公司制改革(五)第二章 青雲之路 50、公司制改革(二)第一卷 初出茅廬   8、見向秀蘭父母第三卷 登高望遠 67.發展戰略(四)第二卷 青雲之路 21、採購革命(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15、帶舒小雅回老家(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51、公司制改革(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76.登高望遠(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68.發展戰略(五)第三卷 登高望遠 59、和石廣生的分歧(四)第三卷 登高望遠 61.代表提案(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51、公司制改革(三)第二卷 青雲之路 13、初識舒小雅第一卷 初出茅廬   8、見向秀蘭父母第四卷 繁華落盡 80.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66.發展戰略(三)第一卷  初出茅廬 5、工作安排第三卷 登高望遠 66.發展戰略(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73.策劃大師(二)第二章 青雲之路 50、公司制改革(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19、峰迴路轉(一)第一卷   初出茅廬 7、年終風波第三卷 登高望遠 69.工廠搬遷(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65.發展戰略(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28、銷售戰場(三)第二卷 青雲之路 19、峰迴路轉(一)第五卷 歸去來兮 90、出獄第一卷 初出茅廬 1、就業意向第三卷 登高望遠 72.策劃大師(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28、銷售戰場(三)第二章 青雲之路 35、市場的魔力(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6.登高望遠(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58、和石廣生的分歧(三)第二章 青雲之路 32、銷售戰場(七)第二章 青雲之路 32、銷售戰場(七)
第三卷 登高望遠 77.登高望遠(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72.策劃大師(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31、銷售戰場(六)第三卷 登高望遠 59、和石廣生的分歧(四)第二章 青雲之路 38、鄧子圖出事了第五卷  歸去來兮    91、回家第一卷 初出茅廬 11、感情波瀾第一卷  初出茅廬 5、工作安排第二章 青雲之路 31、銷售戰場(六)第三卷 登高望遠 64.發展戰略(一)第四卷 繁華落盡 83.混合所有制改革(四)第四卷 繁華落盡 78.向秀蘭的消息(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36、市場的魔力(二)第五卷 歸去來兮 92、白雲青山第三卷 登高望遠   75.登高望遠(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43、環保風波(一)第一卷  初出茅廬 5、工作安排第二卷 青雲之路 53、公司制改革(五)第三卷 登高望遠   75.登高望遠(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50、公司制改革(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18、液氨泄漏事件第二章 青雲之路 41、刁佑華的懺悔第三卷 登高望遠 57、和石廣生的分歧(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75.登高望遠(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37、網絡時代第三卷 登高望遠 64.發展戰略(一)第四卷 繁華落盡 83.混合所有制改革(四)第二章 青雲之路 39、意外的機會第二卷 青雲之路 25、兒子的到來第二卷 青雲之路 19、峰迴路轉(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62.接任董事長(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20、峰迴路轉(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12、青雲山第二卷 青雲之路 17、迎新春活動第二章 青雲之路 45、環保風波(三)第四卷 繁華落盡 85、紀委調查第二章 青雲之路 36、市場的魔力(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13、初識舒小雅第四卷 繁華落盡 86、調查結果第一卷 初出茅廬 10、下放車間第四卷 繁華落盡 82.混合所有制改革(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67.發展戰略(四)第一卷  初出茅廬 4、集體宿舍第三卷 登高望遠 66.發展戰略(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56、和石廣生的分歧(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48、環保風波(六)第三卷 登高望遠 56、和石廣生的分歧(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41、刁佑華的懺悔第二卷 青雲之路 53、公司制改革(五)第三卷 登高望遠 77.登高望遠(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56、和石廣生的分歧(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58、和石廣生的分歧(三)第二章 青雲之路 49、公司制改革(一)第一卷 初出茅廬   8、見向秀蘭父母第二章 青雲之路 35、市場的魔力(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13、初識舒小雅第二卷 青雲之路 25、兒子的到來第二卷 青雲之路 19、峰迴路轉(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50、公司制改革(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57、和石廣生的分歧(二)第四卷 繁華落盡 80.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5.登高望遠(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2.策劃大師(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53、公司制改革(五)第二章 青雲之路 50、公司制改革(二)第一卷 初出茅廬   8、見向秀蘭父母第三卷 登高望遠 67.發展戰略(四)第二卷 青雲之路 21、採購革命(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15、帶舒小雅回老家(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51、公司制改革(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76.登高望遠(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68.發展戰略(五)第三卷 登高望遠 59、和石廣生的分歧(四)第三卷 登高望遠 61.代表提案(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51、公司制改革(三)第二卷 青雲之路 13、初識舒小雅第一卷 初出茅廬   8、見向秀蘭父母第四卷 繁華落盡 80.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66.發展戰略(三)第一卷  初出茅廬 5、工作安排第三卷 登高望遠 66.發展戰略(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73.策劃大師(二)第二章 青雲之路 50、公司制改革(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19、峰迴路轉(一)第一卷   初出茅廬 7、年終風波第三卷 登高望遠 69.工廠搬遷(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65.發展戰略(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28、銷售戰場(三)第二卷 青雲之路 19、峰迴路轉(一)第五卷 歸去來兮 90、出獄第一卷 初出茅廬 1、就業意向第三卷 登高望遠 72.策劃大師(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28、銷售戰場(三)第二章 青雲之路 35、市場的魔力(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6.登高望遠(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58、和石廣生的分歧(三)第二章 青雲之路 32、銷售戰場(七)第二章 青雲之路 32、銷售戰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