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返程

第279章 返程

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朱瞻埈自然也就沒有耽擱。

說服了張氏跟自己一起去封地小住,朱瞻埈便開始做返回封地的準備。

之所以能夠說動張氏,主要還是朱瞻埈的兩個側妃的功勞。

藍琪兒和李月本來是要留在京城陪伴張氏的,但如果張氏去朱瞻埈的封地的話,她們兩個自然也就要跟着一起去,而不是留在京城守着空王府。

張氏心疼兩個兒媳纔剛過門就要守空房,加上又擔心朱瞻埈和孟青麟在封地過的不好,自然也就半推半就的答應了跟着朱瞻埈去他封地小住一段時間的要求。

朱高熾看着老婆兒子歡歡喜喜的準備着去倭國的各種事宜,心裡不免也暗自欣喜。

張氏雖然是一個非常合格的賢內助,但對於有着貪吃、好色兩大毛病的朱大胖來說,未免還是對他管得太嚴了。

當然,朱高熾的貪吃好色,最多也就維持在去聽濤水閣吃大餐,然後叫幾個歌姬唱歌跳舞的程度,堂堂大明太子爺還不至於說去招妓。

以前張氏管着錢,朱高熾手上沒有銀子,自然也就沒有多少機會去秦淮河瀟灑。

後面朱瞻埈給了他聽濤水閣的金卡,又給了張氏大筆的銀子,朱高熾兜裡這才寬裕一些,能夠出去享受一下。

至於說爲什麼朱高熾不在東宮吃喝享受,這就單純的是考慮一個名聲問題了。

畢竟,太子的東宮並不僅僅只是太子的居所,更是太子處理政務、打理國政的地方,在這種地方宴飲享樂,說出去就真的是驕奢淫逸了。

而去聽濤水閣吃飯聽歌則不一樣,這在大明的文人看來可是雅事。

說白了,太子在東宮享受,這些文臣享受不到就會說閒話,去秦淮河屬於大家都能去,誰也別說誰。

再者說了,宮裡吃飯是個什麼開銷,去聽濤水閣吃飯又是個什麼開銷?朱高熾兜裡就那麼一點銀子,可不至於算不清這個賬。

就更別提宮裡的歌姬歌舞水平雖然高,卻更注重端莊得體,沒有秦淮河的小姐姐撩人。

朱瞻埈自然是明白這裡面的這些套路的,但卻並沒有對朱高熾的這些小癖好做出什麼指摘。

一方面是子不言父過,他做兒子的偶爾勸諫一下也就罷了,真要管着朱高熾就未免容易招人說閒話。

朱高熾除了是他爹之外,可還是大明的太子呢,有些事是好說不好聽的。

至於說在這個時代風氣與後世不同,朱高熾的這些小愛好屬於風雅事,根本不算什麼毛病之類的,都是不需要提及的事情。

“爹啊,這是一萬兩銀子的匯票,你收好。”朱瞻埈將一張匯票交給了朱高熾,並對他說道:“我跟娘不在京城,你別虧待自己,想吃什麼、想玩什麼的,可着這一萬兩花用,不用省着。

要是花完了你找聽濤水閣的掌櫃說一聲,我跟他說了,一萬兩之內您直接在賬面上支就是了。”

東宮一直都是張氏在管着錢,這次她跟着朱瞻埈去倭國,這東宮的賬目自然要有人接手,朱高熾的其他妃子裡並沒有人能夠接掌這些,所以張氏就把東宮的財務連同她一直管着的宮中賬目一起交還給了徐妙雲。

徐妙雲如今雖然是神魂之身,但隨着慈恩寺的香火日益鼎盛,她的神魂吸收了足夠的香火之後,如今也日益凝實,如果只是在慈恩寺內活動,已經不用過多的依附金身了。

在張氏不在京城的這段時間,暫時執掌一下這後宮的財政,對於以前就管過這些徐妙雲來說,只是順手的事情。

不過很顯然,徐妙雲作爲朱高熾的親孃,對朱高熾的管束只會比張氏更嚴格,而不會更寬鬆,朱高熾手裡要是沒點閒錢,怕是真的連聽濤水閣的工作餐都吃不起了。

朱高熾自然也是明白這些的,看到朱瞻埈遞給自己的匯票,趕忙手腳利索的就揣進了懷裡,一張胖臉上滿是笑意的說道:“還是瞻埈伱孝順!要不是我這一攤子事實在是走不開,我就跟你娘一起去倭國了!我可聽瞻基那個媳婦說,倭國的歌舞承襲盛唐,也蔚爲可觀!”

聽到朱高熾說這種話,朱瞻埈不由得眉頭一皺,語氣有些不滿的說道:“大哥這個側妃可有些不懂規矩了,這種話是她能說的嗎?還倭國歌舞承襲盛唐?就倭國那彈丸之地,能有幾分盛唐的大氣?

爹你要是喜歡,我回頭就讓人給你送幾個倭國歌姬,平日裡養着玩就是了,至於大哥那個倭國側妃說的話,你就當她吹牛就好。”

聽到朱瞻埈這麼說,朱高熾也反應過來,自己這個兒子肯定是見識過倭國的歌舞的,他說的話自然要比那個身份是女倭王的女人更可信。

畢竟人家作爲名義上的一國之主,肯定是要給自己的國家張目,吹噓一下的。

“原來是這樣啊!那就算了,你爹我還以爲是真有盛唐餘韻呢!原來只是吹牛。”朱高熾臉上不免有些意興闌珊,他不是沒有看過藩屬國進貢的歌舞,那些歌舞雖說也有可觀之處,但很顯然是比不上大明的歌舞的。

原本朱瞻基的倭國側妃吹牛,說是有繼承盛唐風韻,這才讓朱高熾有些心動,但現在朱瞻埈說那是吹牛的,自然也就讓朱高熾變得興致缺缺了。

朱瞻埈見朱高熾這樣,不免笑道:“左右不過是幾個歌姬,回頭我在封地找找,挑幾個好的給爹你送來就是了,不過爹你別養在東宮,放到我府上,你要欣賞就去我府上,反正那麼大個王府放在那也是浪費。”

作爲藩王,朱瞻埈主要還是要待在封地,今年是情況特殊才長時間的滯留京城,以後沒有特殊情況的話他肯定是不會輕易回京的。

所以雖然在京城有一座王府,但大多數時候那裡恐怕都不會有它真正的主人。

朱瞻埈之所以要搞這麼一座府邸,除了是朱棣的賞賜之外,其實也就是之前大婚的時候用一下,以及自己每次回來能有個地方住,不至於說還要到東宮蹭吃蹭喝。

王府這個東西,說起來也是鄭王爺的臉面,作爲天下第一強藩,在京城連座王府都沒有也確實不像話。

今時不同往日,自從朝廷頒佈了新的宗藩政策之後,各家藩王都在京城建造了王府,用以安置各自在京城的子嗣和從屬。

爲了面子,這王府雖然沒有修的和各家封地的王府一個規格,卻也都極盡奢華,彰顯着各自王府的臉面。 鄭藩作爲如今大明最有錢的宗藩,朱瞻埈要是在京城裡連一座王府都不修,那多少是有點說不過去的。

尤其是按照大明如今的宗藩政策,這些留在京城的各藩子嗣,可是還有着一層質子的意思,鄭藩雖然如今還沒有後嗣,不用派出質子,可你連一座王府都不修,難免會被人認爲是鄭藩別有所圖。

雖說朱棣巴不得朱瞻埈別有所圖,朱高熾也不會介意自己的兒子惦記皇位,但這種事情朱瞻埈還是本能的想要避免這些不必要的口舌。

而這也是他爲什麼要把藍琪兒和李月留下的原因,兒子沒有老婆湊數,也算是表明鄭藩心跡了。

當然,朱瞻埈要是真有什麼大膽的想法,別說是兩個老婆了,就算是兩個兒子也不是什麼捨不得的東西。

只是他是真的沒有這個想法,也懶得有這種想法,真要去爭的話,朱棣可是早就有想要讓他爭的意圖了。

和朱高熾又說了會話,談了一些政務上的話題,朱瞻埈這才離開了東宮。

張氏雖然已經在收拾行李了,但她畢竟是太子妃,出行也都是有着很嚴格的規矩和儀仗的,準備起來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即便輕車簡從,又是跟着朱瞻埈一起走,這該準備的瓶瓶罐罐依舊不能少。

尤其是朱瞻埈是用‘幫忙照顧新婦和帶孩子’這個藉口說動張氏的,張氏自然對這件事十分的上心,婦人懷孕會用到的各種藥材、新生兒出生之後的各種用具,凡是能想到的,張氏可是都預備上了。

反正朱瞻埈說了,是從海上坐船走,多少東西都帶得了,張氏自然也就放開了準備了。

不僅是張氏,徐妙雲在得知了這件事之後,也是特意找朱棣求來了恩典,她那還準備了一份的。

雖說張氏如今纔是掌管大明後宮各種事務的人,但畢竟徐妙雲纔是名正言順的大明皇后,她之前去世了那自然不算,可如今徐妙雲香火封神、重活一世,即便她不管事,這該敬的地方還是要敬的。

張氏多年以來從未在這種事情上出過差錯,自然也不會現在搞出什麼亂子來。

即便她也沒有應對過這種有人死而復生的事情,卻也還是明白自己該怎麼做的,在對待徐妙雲的事情上,張氏沒有任何能讓人挑毛病的地方。

徐妙雲生前張氏是如何侍奉的,如今便還是一樣的侍奉,甚至因爲朱瞻埈給了她不少錢,張氏做的更加得體。

在這些事情之外,朱瞻埈自己自然也有許多事情要準備。

雖說封地的王府已經蓋好,但那裡畢竟是倭國,就算鄭王府的屬官把一切都按照大明親王該享有的待遇來置辦,依舊是有很多不足的。

這段時間他們寄來的信件當中,就提到了在倭國實在難以置辦符合規制的傢俱、用器,只能派人通過天津衛聯繫大明本土的商人採購置辦,再通過海運運到九州。

比如建造王府需要的琉璃瓦和金磚,這種東西即便是在大明本土都不好弄到,很多東西更是專供皇室,只由朝廷控制的作坊生產,而且必須是用多少生產多少,每一塊磚瓦上甚至都會寫上編號之類的字樣,除了必要的記數之外,還要用於萬一出了問題的日後追責。

好在這一部分材料朝廷是下了批文的,專門生產這些東西的官營作坊也都如數生產出來,他們只要運到九州就行。

不過因爲年初的時候北方正在打仗,這些採購受到了影響,直到北方戰事打完,大軍返程之後這事纔算是真正辦妥了。

但能夠通過海運從大明本土採購的東西並不包含所有,還有很多東西是即便有海運也沒有辦法運過去的,他們就只能想辦法在九州本地製造了。

就比如建造王府需要的各種木料,雖說建造王府需要用到的木料有着專門的材質和規格要求,但好在倭國也出產木材,用倭國當地的木料倒也能湊合。

再加上蓋王府用到的磚石,能在倭國當地解決的,他們都儘可能的在當地解決,實在是沒有辦法的,才從大明本土採購。

畢竟海運的成本雖然便宜,這跨海買建材也依舊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而且倭國雖然能夠出產磚石、木料,卻沒有能夠在木頭上雕花的大工,就更別提親王日常使用的瓷器之類的東西,這些都不是倭國本土能出產的。

所以即便是朱瞻埈非常有錢,鄭藩可着一座金山在那挖,這王府的建造花費也依舊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而且還有很多東西沒有準備完畢。

只能是藉着朱瞻埈這次返回封地的功夫,能帶多少是多少。

甚至於這一次都不能算是徹底解決問題,只能說是大致上沒差,先把王府的架子搭起來,日後一點一點的再完善。

總之,在兜兜轉轉了七八天之後,朱瞻埈返回封地的準備工作才做完,這才帶着自己的三個王妃和他娘張氏一起,在南京港坐上了返回倭國的大船。

和他們一起走的還有其他大大小小十幾條船,組成了一支龐大的船隊,看上去蔚爲壯觀。

“這就是這方世界的大海嗎?”站在船頭,感受着鋪面而來的海風和水汽,孟青麟不免心生感慨,同時也自有一股久違的豪氣從她心底升起。

作爲曾經的龍宮將軍,對於大海那簡直就像是回到了家一樣。

朱瞻埈來到她的身邊,對她笑道:“這方世界的大海還是一片淨土,我很期待青麟你能夠征服這方世界的大海,再現你龍宮將軍的威勢。”

(本章完)

第92章 親叔侄第300章 後續安排335.第332章 種地?越種越窮第262章344.第341章 財政支出第6章 皇帝封賞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第37章 開爐煉藥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第311章 昔日二人320.第317章 張氏教子第243章 刺殺第147章 天津衛第152章 “世宗大王”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閒話儲位第268章 交給太孫第180章 歸國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第106章 紀綱的野心第296章 收服阿青第120章 考慮將來338.第335章 熱議第288章 鐵騎突圍第25章 寶鈔的問題第228章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180章 歸國第87章 朱瞻基的質疑第272章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128章 踏海巡卒第7章 大明天朝計劃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第260章 敢縛蒼龍第304章 洞天之寶第94章 朝堂隱憂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356.第353章 剝皮第235章 邊疆治理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閒話儲位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384.第381章 玄門兩宗第94章 朝堂隱憂第159章383.第380章第101章 趙王買藥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378.第375章 大軍回京355.第352章 誅神第197章 孔家之亂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360.第357章 金丹九轉第88章 定身術第164章 倭人集結第137章 聽濤水閣第46章 北鎮撫司第303章 真龍出關第83章 疲兵之策第157章 景福宮之變第92章 親叔侄第68章 長生久視之道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第257章 香火神位261章發重了,內容已修改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271章 見公婆第102章 賣了封地第9章 天命變了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第215章 榷場366.第363章 成仙321.第318章 子嗣第38章 丹藥出爐第252章 曲阜縣令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287章 刺殺藍琪兒362.第359章第178章 百萬兩白銀第95章 當他放屁335.第332章 種地?越種越窮第190章 超發318.第315章 鄭王黨第87章 朱瞻基的質疑第256章 婚禮之議330.第327章 編練新軍323.第320章 錦衣衛第308章 青袍小吏第252章 曲阜縣令第152章 “世宗大王”336.第333章 開放海禁第306章 口腹之慾第9章 天命變了第185章 加九錫第204章 大軍先鋒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164章 倭人集結
第92章 親叔侄第300章 後續安排335.第332章 種地?越種越窮第262章344.第341章 財政支出第6章 皇帝封賞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第37章 開爐煉藥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第311章 昔日二人320.第317章 張氏教子第243章 刺殺第147章 天津衛第152章 “世宗大王”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閒話儲位第268章 交給太孫第180章 歸國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第106章 紀綱的野心第296章 收服阿青第120章 考慮將來338.第335章 熱議第288章 鐵騎突圍第25章 寶鈔的問題第228章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180章 歸國第87章 朱瞻基的質疑第272章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128章 踏海巡卒第7章 大明天朝計劃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第260章 敢縛蒼龍第304章 洞天之寶第94章 朝堂隱憂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356.第353章 剝皮第235章 邊疆治理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閒話儲位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384.第381章 玄門兩宗第94章 朝堂隱憂第159章383.第380章第101章 趙王買藥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378.第375章 大軍回京355.第352章 誅神第197章 孔家之亂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360.第357章 金丹九轉第88章 定身術第164章 倭人集結第137章 聽濤水閣第46章 北鎮撫司第303章 真龍出關第83章 疲兵之策第157章 景福宮之變第92章 親叔侄第68章 長生久視之道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第257章 香火神位261章發重了,內容已修改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271章 見公婆第102章 賣了封地第9章 天命變了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第215章 榷場366.第363章 成仙321.第318章 子嗣第38章 丹藥出爐第252章 曲阜縣令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287章 刺殺藍琪兒362.第359章第178章 百萬兩白銀第95章 當他放屁335.第332章 種地?越種越窮第190章 超發318.第315章 鄭王黨第87章 朱瞻基的質疑第256章 婚禮之議330.第327章 編練新軍323.第320章 錦衣衛第308章 青袍小吏第252章 曲阜縣令第152章 “世宗大王”336.第333章 開放海禁第306章 口腹之慾第9章 天命變了第185章 加九錫第204章 大軍先鋒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164章 倭人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