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第262章

徐妙雲的離開讓朱棣頓時變得心不在焉起來,一副想要快點結束這一切,然後去見徐妙雲的態度。

對於朱棣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畢竟徐妙雲作爲他此生最愛的女人,他有這樣的態度並不奇怪,尤其是徐妙雲還是死而復生,對於朱棣而言意義更爲不同。

但祭天大典皇帝跑了像什麼話?

呂震這個禮部尚書哪怕今天再怎麼爲朱瞻埈所搞出來的大場面所震懾,也依舊沒有忘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始終在一絲不苟的主持着祭天大典的各項儀式。

哪怕是皇帝想要提前下班,也得被他攔下來,熬完所有流程再說。

要知道祭天儀式當中有很多儀式都必須是要由皇帝本人來親自進行的,雖說不是不能讓太子代替,但朱瞻埈一句‘鎮壓人道氣運的第一次祭天必須由王朝之主親自主持’就硬生生把朱棣留在了祭天儀式的現場。

所以哪怕朱棣再怎麼想去見徐妙雲,也只能是立在原地,熬完祭天大典的所有儀式之後才能離開。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棣的心不在焉也就很正常了。

好在祭天儀式最主要的流程已經結束,剩下就只有獻俘太廟和一些其他的收尾工作,外加晚上的皇家賜宴了。

在這些儀式當中,除了獻俘太廟這件事需要皇帝親自到場之外,其他的都可以交由太子來代替主持。

於是乎,在耐着性子等呂震宣佈最後一項儀式完成之後,甩下一句“太子可代吾”,朱棣乾脆連御輦都不坐了,拽過一匹戰馬便朝着城中奔去。

朱瞻埈見狀,知道朱棣這是去幹什麼的他趕忙對朱高熾說道:“爹,這就交給你了,爺爺應該是趕回城裡去見奶奶,我不放心,得跟去看看。”

說完,他也上一匹戰馬,就朝着朱棣追了上去。

被這爺孫倆一前一後的突然離開弄的摸不着頭腦,但好在之前徐妙雲的死而復生還是給這位太子爺打了預防針,沒有讓他被這一出鬧得措手不及。

默默履行太子的職責,接手了剩下來的事情的同時,朱高熾心裡未嘗沒有對徐妙雲突然死而復生這件事的牽掛。

這可不僅僅是曾經的皇后死而復生這麼簡單。

要知道洪武、永樂兩朝,皇后的作用都十分突出。

洪武朝的時候,馬皇后活着和馬皇后死了,那是完全兩種截然不同的朝堂環境。

可以說如果把朱元璋形容成一把鋒利的寶刀,馬皇后就是他的刀鞘,包容和收斂了這把刀的刀鋒,讓它不至於無時無刻的不在傷人。

而永樂朝的徐皇后,在像馬皇后一樣約束着朱棣的性格和鋒芒的同時,也作爲一國之母發揮着她應有的作用。 當年靖難的時候,朱棣領兵去了大寧,找寧王借朵顏三衛,而北平則留下了朱高熾和徐妙雲鎮守,面對李景隆大軍的圍攻,是徐妙雲親自排兵佈陣、臨陣指揮,號召全體將士誓死守城之餘,也親自披甲登城堅守,才讓北平支撐到了朱棣的回軍救援。

可以說當年若是沒有徐妙雲,朱棣的老家都被人抄了,雖說最後未必不會靖難成功,但丟了北平對於朱棣來說也依舊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很有可能改變整個靖難之役的走向。

除此之外,徐妙雲還“職善道以輔內治,衍繁慶以益生靈”,曾向朱棣提議“南北之間,連年戰爭,兵民疲憊不堪,爲政應當寬儉,務必要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也曾向朱棣諫言要對靖難功臣和建文舊臣一視同仁、一樣的重用才能治理好國家。

對此,朱棣的評價只有一句“上悉嘉納,曰‘後所言皆合吾意。’”

也正是有着徐妙雲的諫言,如夏元吉、騫義等建文舊臣都得到了重用,永樂初年的朝政才能夠迅速得到穩固,完成政權的更迭。

徐皇后識鑑並洞達治理國家的方針策略,並且一心以生民百姓爲念,她在政治上顯示出的卓越見識,令朱棣十分欣賞。

因此朱棣也經常向她諮詢意見,而她提出來的意見建議大都被朱棣聽取並採納,正如她和大臣夫人所說:“吾在宮中旦夕侍皇上,未嘗不以生民爲念,每承顧問,多見聽納。”

輔佐君王之餘,徐皇后還筆耕不輟,著書立說,敘述馬皇后的教誨並加以擴充寫成《內訓》二十篇用以教導宮中后妃,又類編古人的嘉言善行,寫成《勸善書》,頒行天下。

因其佛教信仰和維護朱棣正統性的政治需要,編纂了《夢感佛說第一希有大功德經》、《佛說五十三佛大因緣經》、《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等經書。

可以說徐妙雲真的是一位文武兼備的奇女子,朱棣能夠靖難成功,永樂一朝能夠有後來歷史上的那些成就,徐妙雲作爲皇后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

只是可惜天不假年,徐妙雲雖然貴爲母儀天下的皇后,卻也還是在永樂五年便早早離世,時年僅四十六歲。

可想而知,這對於朱棣來說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打擊。

要知道徐妙雲和朱棣可是真正的少年伉儷,在他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同徐妙雲相識、相戀,夫妻情深,一起走過了多年的風風雨雨,甚至朱棣的子嗣後代全都是徐妙雲所出,在徐妙雲去世之後,朱棣的後位也空懸了整整十七年,直到永樂二十二年朱棣病逝於北征路上,這才與徐妙雲一起歸葬長陵。

如今徐妙雲死而復生,朱棣想要見她的情感猶如決堤的江河一般洶涌澎湃,此時無論是誰擋在他的面前,都是沒有辦法阻止朱棣想要去見徐妙雲的心的。

所以即便朱瞻埈打馬追趕,依舊沒能追上一心想要見老婆的朱棣,直到追到爲徐妙雲修建的廟宇門外,朱瞻埈這纔看到那匹被朱棣騎走的戰馬正四蹄顫抖、渾身是汗的被仍在廟宇門口。

看得出來朱棣這一路上是根本沒有吝惜馬力,差點就讓這匹戰馬跑廢了。

朱瞻埈見狀,也翻身下馬,把自己的戰馬扔給了隨後趕來的青玉衛,自己則一撩衣袍,走進了廟宇之中。

(本章完)

第258章 鑄九鼎第157章 景福宮之變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145章 出征第20章 亡國之禍第178章 百萬兩白銀359.第356章 七絕伐天劍陣第45章 荒唐的朱瞻基365.第362章 收穫第20章 亡國之禍327.第324章 西南叛亂第115章 真龍現身第8章 進獻朱果第88章 定身術第99章 真龍之軀第6章 皇帝封賞第235章 邊疆治理第73章 五軍都督府第67章 欲求長生法第192章 龍女傳法第288章 鐵騎突圍第31章 東宮的老虎360.第357章 金丹九轉第263章364.第361章 青鱗領軍第60章 戶部衙門第72章 羅盤造價第146章 海上第119章 龍女多情第274章 準備大婚(4K)第74章 勳貴站隊346.第343章 忙不完的審計第184章 一百萬兩白銀第19章 殿興有福?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第140章 眼界不夠開闊第59章 父子不着家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138章 意外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271章 見公婆第278章 返程之議第226章第262章第34章 匯票和銀行324.第321章 招募第37章 開爐煉藥第38章 丹藥出爐第54章 修運河第215章 榷場第109章 大宴儀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第270章 龍女374.第371章 戰事終了第299章 重訓錦衣衛第230章 比試第239章 遷都之議第93章 上架感言382.第379章第142章 “人我殺了”第66章 玉藥和俗務381.第378章 對錯之分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第161章 對馬島第211章 封狼居胥第53章 義烏兵第146章 海上第263章第234章 人選356.第353章 剝皮第284章 倭人獻女第67章 欲求長生法第270章 龍女第250章 笑看風雲第132章 國運增長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124章 蠱惑四王357.第354章 淨天地神咒第118章 父母的關心第150章 攻倭方略第18章 秦淮聽曲第172章 農稅和商稅第116章 天雷降世第94章 朝堂隱憂第176章 王爺天恩第101章 趙王買藥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第183章 還朝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第136章 務實與國運326.第323章 氣運制約第147章 天津衛345.第342章 怎麼花錢第302章 南洋方略第39章 初試成藥332.第329章 南洋戰略337.第334章 自負盈虧351.第348章 交趾戰事第77章 漢王和趙王
第258章 鑄九鼎第157章 景福宮之變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145章 出征第20章 亡國之禍第178章 百萬兩白銀359.第356章 七絕伐天劍陣第45章 荒唐的朱瞻基365.第362章 收穫第20章 亡國之禍327.第324章 西南叛亂第115章 真龍現身第8章 進獻朱果第88章 定身術第99章 真龍之軀第6章 皇帝封賞第235章 邊疆治理第73章 五軍都督府第67章 欲求長生法第192章 龍女傳法第288章 鐵騎突圍第31章 東宮的老虎360.第357章 金丹九轉第263章364.第361章 青鱗領軍第60章 戶部衙門第72章 羅盤造價第146章 海上第119章 龍女多情第274章 準備大婚(4K)第74章 勳貴站隊346.第343章 忙不完的審計第184章 一百萬兩白銀第19章 殿興有福?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第140章 眼界不夠開闊第59章 父子不着家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138章 意外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271章 見公婆第278章 返程之議第226章第262章第34章 匯票和銀行324.第321章 招募第37章 開爐煉藥第38章 丹藥出爐第54章 修運河第215章 榷場第109章 大宴儀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第270章 龍女374.第371章 戰事終了第299章 重訓錦衣衛第230章 比試第239章 遷都之議第93章 上架感言382.第379章第142章 “人我殺了”第66章 玉藥和俗務381.第378章 對錯之分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第161章 對馬島第211章 封狼居胥第53章 義烏兵第146章 海上第263章第234章 人選356.第353章 剝皮第284章 倭人獻女第67章 欲求長生法第270章 龍女第250章 笑看風雲第132章 國運增長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124章 蠱惑四王357.第354章 淨天地神咒第118章 父母的關心第150章 攻倭方略第18章 秦淮聽曲第172章 農稅和商稅第116章 天雷降世第94章 朝堂隱憂第176章 王爺天恩第101章 趙王買藥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第183章 還朝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第136章 務實與國運326.第323章 氣運制約第147章 天津衛345.第342章 怎麼花錢第302章 南洋方略第39章 初試成藥332.第329章 南洋戰略337.第334章 自負盈虧351.第348章 交趾戰事第77章 漢王和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