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大軍先鋒

bookmark

第204章 大軍先鋒

二月二,龍擡頭,永樂帝朱棣在南京誓師宣佈北伐。

二月初八,十五萬大軍開拔,自京杭大運河和海上兩路北上。

三月初七,皇帝車駕抵達北平,皇太孫朱瞻埈與趙王朱高燧隨軍,大軍亦抵達北平,匯合鄭王朱瞻埈後,朱棣令朱高燧駐守北平,大軍自喜峰口關出長城,行月餘抵興和。

四月十一,朱棣在興和檢閱大軍,朱瞻基與朱瞻埈陪同天子閱軍。

“你們看我大明將士可雄壯?”站在閱軍臺上,朱棣身披鎧甲、手持馬鞭,一副意氣風發的樣子,對着站在自己身旁的兩個孫子志得意滿的詢問着。

“大軍威武雄壯,我大明軍威天下無敵!”朱瞻基瞭解朱棣的性格,此時自然趕忙拍着馬屁。

倒是朱瞻埈看着眼前列陣,綿延無際的軍隊和他們手裡寒光閃閃的兵器,有些煞風景的說道:“隨着火器的應用,將士們以後恐怕就不是揹着刀劍騎着馬上戰場了,這樣的場面以後可能很難看到了。”

聽到這話,朱棣並沒有生氣,而是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說的不錯,一個武藝精湛的騎兵需要從小培養,沒有十年八年的功夫根本不成,但一個只訓練了三個月的火槍兵,卻可以在兩百步之外打碎他的腦袋。

新式火器的應用,必將改變未來的戰爭,你們兩個猴崽子將來會繼承大明,瞻埈我是不擔心的,他對新式火器的瞭解和應用已經自成一家。

倒是瞻基你對新式火器還沒什麼概念,要趁着這次北伐多瞭解一些關於新式火器的事情,將來伱若是統帥大軍,不知道將士們用的什麼武器,能有什麼樣的效果,可是不行的。”

“孫兒領命!”朱瞻基看了自己的兄弟一眼,和他一起躬身應命。

此次出征,朱瞻基穿了一身特意爲他量身打造的小一號的盔甲,畢竟他如今也纔是個十五歲的少年,身子骨還沒有完全長開,只能穿小一號的盔甲。

而朱瞻埈則是一身親王袞服,似乎並不是來打仗的,在全都穿着盔甲的大軍之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和顯眼。

但朱棣對此卻並沒有說什麼,反而很是縱容朱瞻埈的行爲,不僅允許朱瞻埈不穿盔甲,還允許他行軍的時候不是騎馬,而是坐他自己帶來的馬車,身邊也可以有宮女伺候。

這在朱瞻基看來是不可想象的。

他從小就跟着朱棣一起打仗,朱棣雖然談不上治軍嚴苛,但軍中軍紀還是十分嚴明的,不穿盔甲、行軍坐馬車這些倒還算是小事,但帶着女人進軍營,這對於朱瞻基來說就有些難以現象了。

朱瞻基實在是不理解,朱瞻埈這帶着貼身宮女去漠北到底是個什麼操作,這實在不像是來打仗的樣子,反而更像是出門郊遊。

若只是這樣,朱瞻基也就不說什麼了,畢竟軍中自有規矩,朱瞻埈帶女人進軍營,這是犯了軍紀的事情。

可詭異的就詭異在朱棣對此不聞不問,甚至還給了朱瞻埈各種特許,任由他帶着宮女出入軍營不說,行軍也任由他坐着馬車,完全放縱的樣子看的朱瞻基是一頭霧水。

不過今天閱軍,朱瞻基沒有多說什麼,只是低眉順眼的跟在朱棣身後。

在離京之前他去找過姚廣孝,那老和尚給他出了一些主意,其中之一就是讓朱瞻基這次北伐多聽多看,少說少做。 朱瞻基有些不太理解,但他還是很好的按照姚廣孝的交代扮演好了一個乖巧聽話的皇太孫形象。

反倒是朱瞻埈,這一路上的表現頗有一種漢王第二的狂悖樣子,甚至軍中都已經開始對他有怨言傳出了。

只是礙於皇帝護着,加上大軍的後勤補給全都依賴鄭藩在運作,沿途的補給中轉站和物資倉庫的設立也讓大軍這一次的行軍比往常更順暢,軍中的大將都能看出朱瞻埈在這件事上的貢獻,所以都沒有說什麼閒話。

要知道保障大軍後勤,只要做得好,無論前面是打勝仗還是打敗仗,這都是功勞。

等於說這仗還沒開打,朱瞻埈就已經立功了。

而在軍中,有功勞的人說話都能大聲一些,朱瞻埈享受一些特殊待遇,也不是不能理解的事情。

不過檢閱大軍之餘,朱瞻基也還是好奇的對自己的弟弟問道:“瞻埈,這新軍操演我也看過,沒覺得有什麼特別啊!火器軍我大明之前也有,確實是軍中利器不假,但也沒到你和爺爺說的,能把現在軍中的這些武備都淘汰的地步吧?”

此時兩人正跟在朱棣身後,隨他一起從各支軍隊面前經過,嘴裡還要不時喊喊口號。

因爲十幾萬大軍鋪開確實是無邊無沿的樣子,所以他們此時都騎在馬背上,不過朱瞻埈只是隨便找了匹性格溫和的馬騎着,不像朱棣和朱瞻基騎的都是戰馬。

這就格外的顯得他這個穿着袞服的王爺不諳武事,是個文弱王爺。

而面對朱瞻基的問題,朱瞻埈只是笑笑說道:“爺爺剛纔已經說了啊,你沒聽懂他的意思嗎?”

朱瞻埈顯然並不想回答這個問題,夾了一下馬腹,讓自己胯下這匹溫順的小母馬跑的快一點,追上前面的朱棣,嘴裡還順勢喊着“大明威武”的口號,讓還想追問的朱瞻基一臉的鬱悶。

檢閱完了大軍,明軍繼續開拔,在又走了半個月之後抵達廣武鎮,這裡再往北就已經不是大明的控制範圍,也要開始和蒙古人開始真刀真槍的正面交鋒了。

而朱棣此時卻忽然力排衆議,將朱瞻埈指派爲大軍先鋒,讓他帶着他麾下三個衛,外加皇帝調撥的三個衛的新軍,一共六衛三萬兵馬,作爲大軍的前鋒。

朱瞻埈此時也收起了之前那副驕奢淫逸王爺的做派,換上了一身輕便的盔甲之後,便帶兵出發了。

但這一路前行,直至抵達飲馬河,都未曾遭遇蒙古人。

就好像這些蒙古人知道大明興兵前來,而放棄了對飲馬河的控制,撤回去了一樣。

(本章完)

352.第349章322.第319章 神靈屬官第306章 口腹之慾第120章 考慮將來第96章 準備“化龍”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第21章 朱棣的惱怒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328.第325章 雲南沐家338.第335章 熱議第7章 大明天朝計劃第235章 邊疆治理第187章 坤載復魂第134章 小琉球國第31章 東宮的老虎第191章 通縮與通脹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356.第353章 剝皮332.第329章 南洋戰略第194章 鳳陽朱 小家氣第6章 皇帝封賞357.第354章 淨天地神咒第99章 真龍之軀第269章 新府376.第373章 家書抵萬金第182章 沒興趣第16章 太極拳第274章 準備大婚(4K)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第221章 都家班354.第351章第21章 朱棣的惱怒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358.第355章 “淨”天地第204章 大軍先鋒第74章 勳貴站隊第273章 4K,二合一第71章 氣運之說第114章 彈劾第99章 真龍之軀第156章 李褆造反第276章 親迎禮第27章 倭國金山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66章 玉藥和俗務第62章 夜談第199章 掏袖子357.第354章 淨天地神咒第56章 籌措資金第305章 搏命還是躲災第8章 進獻朱果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第253章 深夜拜訪第3章 洞天葫蘆第47章 分筋錯骨手第84章 毒過絕戶第133章 海上強軍第103章 星槎拓海第119章 龍女多情第67章 欲求長生法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18章 秦淮聽曲第46章 北鎮撫司第226章355.第352章 誅神第162章 福岡城下261章發重了,內容已修改第89章 青璃增陽丹第260章 敢縛蒼龍第202章 後勤保障第133章 海上強軍第180章 歸國第21章 朱棣的惱怒第50章 永樂大典第134章 小琉球國第108章 尚服局第114章 彈劾382.第379章第91章 你將來也是要就藩的第81章 魚和熊掌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376.第373章 家書抵萬金第162章 福岡城下第248章 各方動作第5章 五十年的朱果第80章 朱棣的心思第264章 神道之說第196章 計劃第111章 寧王請纓第148章 種水稻第34章 匯票和銀行第268章 交給太孫348.第345章 不輸不入第277章 合巹 洞房374.第371章 戰事終了第235章 邊疆治理第112章 藩王領軍
352.第349章322.第319章 神靈屬官第306章 口腹之慾第120章 考慮將來第96章 準備“化龍”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第21章 朱棣的惱怒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328.第325章 雲南沐家338.第335章 熱議第7章 大明天朝計劃第235章 邊疆治理第187章 坤載復魂第134章 小琉球國第31章 東宮的老虎第191章 通縮與通脹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356.第353章 剝皮332.第329章 南洋戰略第194章 鳳陽朱 小家氣第6章 皇帝封賞357.第354章 淨天地神咒第99章 真龍之軀第269章 新府376.第373章 家書抵萬金第182章 沒興趣第16章 太極拳第274章 準備大婚(4K)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第221章 都家班354.第351章第21章 朱棣的惱怒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358.第355章 “淨”天地第204章 大軍先鋒第74章 勳貴站隊第273章 4K,二合一第71章 氣運之說第114章 彈劾第99章 真龍之軀第156章 李褆造反第276章 親迎禮第27章 倭國金山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66章 玉藥和俗務第62章 夜談第199章 掏袖子357.第354章 淨天地神咒第56章 籌措資金第305章 搏命還是躲災第8章 進獻朱果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第253章 深夜拜訪第3章 洞天葫蘆第47章 分筋錯骨手第84章 毒過絕戶第133章 海上強軍第103章 星槎拓海第119章 龍女多情第67章 欲求長生法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18章 秦淮聽曲第46章 北鎮撫司第226章355.第352章 誅神第162章 福岡城下261章發重了,內容已修改第89章 青璃增陽丹第260章 敢縛蒼龍第202章 後勤保障第133章 海上強軍第180章 歸國第21章 朱棣的惱怒第50章 永樂大典第134章 小琉球國第108章 尚服局第114章 彈劾382.第379章第91章 你將來也是要就藩的第81章 魚和熊掌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376.第373章 家書抵萬金第162章 福岡城下第248章 各方動作第5章 五十年的朱果第80章 朱棣的心思第264章 神道之說第196章 計劃第111章 寧王請纓第148章 種水稻第34章 匯票和銀行第268章 交給太孫348.第345章 不輸不入第277章 合巹 洞房374.第371章 戰事終了第235章 邊疆治理第112章 藩王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