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

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

Wшw✿ттkan✿¢O

最終不知是衆人的勸解起了作用,還是蹇義的勸諫讓朱棣猶豫了,總之皇帝並沒有立刻推行改革,而是讓朱高熾這個太子牽頭,聯和朝中重臣以及朱瞻埈這個皇孫一起商討出一個合適的方案來解決被朱瞻埈提出來的三個問題。

“朕雖然依了你們暫時不會推行改革,但你們必須給朕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來,朕給你們三個月的時間,討論出一個能夠在十年內解決這些問題的計劃來。”朱棣蠻橫的定下了標準,不過他定下的時間倒是讓蹇義和夏原吉很是鬆了一口氣。

三個月的商討時間足夠這些頂級的文臣們拿出一個完善的方案來了。

儘管可能真的讓他們去想辦法有點爲難人,但有了朱瞻埈拋出的各項改革政策作爲參考,以其爲基礎拿出一個妥善的推行計劃來,對於這些文臣來說還是不難的。

“太子殿下、二皇孫殿下,今天多虧賢父子的勸說,皇上纔沒有馬上推行改革,真是多謝了!”離開了尚書房,外面已經是漫天繁星了,蹇義拱手向朱高熾和朱瞻埈道着謝。

作爲吏部尚書,在廢除了宰相的明朝,內閣沒有興起之前他就是百官之首,如果真的讓朱棣現在就開始搞改革,那他絕對會處在一個裡外不是人兩頭受氣的位置上,所以蹇義還是很感謝太子父子。

而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更關鍵的是蹇義知道以國家纔剛剛經歷北伐的經濟狀況來說,是真的經不起一場改革所帶來的動盪的。

朱高熾見狀趕忙對蹇義客套起來:“蹇尚書客氣了,要不是瞻埈這臭小子上了這麼個摺子,咱們也不至於被這麼折騰一趟,蹇尚書不怪罪這小子就算好了,怎還敢讓蹇尚書說謝啊!”

雖說無論是吏部尚書還是戶部尚書,他們都是太子黨,但此刻該有的客套還是要有的。

朱瞻埈此時也沒有插言,只是站在自家胖老爹身邊做乖巧狀,好似真的因爲自己上的摺子害衆人被折騰這麼一遍而心裡過意不去。

“二皇孫殿下的摺子並不是問題,朝廷還存在這麼大的弊端我等作爲臣子的沒有發現已經是極大的失職,怎麼還敢指摘殿下發現問題呢?”蹇義不愧是百官之首,能夠從建文朝起就擔任吏部尚書的人物,話倒是說的非常客氣:“殿下能夠指出這些問題已經是有大功於國,如果不是今日時機不對,臣還要向皇上爲殿下討賞呢!”

蹇義說着,還對朱瞻埈行了半禮,算是感謝他能夠發現這些問題。

不過在朱瞻埈回禮之後,蹇義還是滿臉苦笑的對朱高熾說道:“不過太子殿下,下次要是碰到這種事情,您能和臣等先通個氣商量一下再把摺子遞上去嗎?今天這番折騰,臣的後背到現在還是溼的。”

朱高熾聽到蹇義這麼說,也趕忙道歉道:“對不住對不住,主要是孤今天看到那份摺子的時候一下子爲亡國之禍驚了心神,沒來得及細想就想要把摺子遞上去,倒是牽累兩位尚書大人了。”

朱高熾說着,還向蹇義和夏原吉又行了一禮。 兩位尚書趕忙還禮之後,夏原吉倒是將目光看向了一旁一直沒有開口的朱瞻埈,好奇的對他問道:“二皇孫殿下,您方纔在皇上面前提到了先改革鈔法使國庫充盈再進行改革,不知道二皇孫殿下對改革鈔法一事可有方略?

實不相瞞,臣雖執掌戶部,但我朝寶鈔制度沿襲前元,一直以來貶值嚴重,一貫文的新鈔發行出來很快就會貶值,舊鈔更是形如廢紙,戶部只能不斷的發新鈔來維持。

對此戶部上下已經是焦頭爛額,實在是無法可想!殿下若是有方略可以挽救寶鈔,臣代戶部上下真是感激不盡!”

“夏尚書客氣了,誰不知道夏尚書伱是我大明的財神爺,管着戶部國庫,當着整個大明的家,勞苦功高就連爺爺也敬着夏尚書你三分呢!”朱瞻埈對這夏原吉客套了一番,然後纔對他說道:“解決鈔法的問題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得清楚的,夏尚書若是有時間不妨明日與我和我爹一起泛舟秦淮河上,到時候我向夏尚書詳細解釋一番?”

“如此……那臣明日就叨擾了。”夏原吉猶豫了一下,但很快就答應了朱瞻埈的邀請。

朱瞻埈見夏原吉答應,於是滿意的笑道:“既然如此,那明日就勞煩夏尚書跑這一趟了。今日已經時候不早,兩位尚書大人還是先早點回去休息吧。”

聽到朱瞻埈如此說,蹇義和夏原吉也沒有再多說什麼,向兩人道別之後便匆匆出宮去了。

雖然兩人都是六部尚書級別的高官,但此刻天已經黑了,皇城宮門落鎖不說,內城的城門也已經關了,這兩位大人想要回家睡覺可還有一段路要走,不趕快點就真的不用回去,可以直接準備明天的早朝了。

倒是朱瞻埈和朱高熾兩父子不用那麼急,正優哉遊哉的散着步。

“瞻埈啊,今天你對你爺爺的應對還是有些欠缺,那些建議你不該一股腦全都說出來的。”朱高熾牽着自己兒子的手,向他語重心長的教導着:“你爺爺是個急性子,今天幸虧勸住了,不然的話朝廷要是真的按你爺爺的性子開始改革,那天下就真的要亂了套了。”

對於朱高熾的這番話,朱瞻埈只能無奈的搖頭道:“爹啊,我哪知道你老人家也不找人商量就直接把摺子遞上去了?你就算真的要把摺子遞上去,好歹也先找人商量出個方略吧?哪有就這麼直接遞上去的?這不是找爺爺發火嗎?”

“哎,還不是你摺子裡寫的事情太嚇人了,咱們大明要是真的只有不到百年國運,那我們朱家就真的萬劫不復了!”朱高熾此時滿臉的憂國憂民,倒是真有幾分仁君風範:“對了,之前你跟我提到的孔家的事情,是不是爲士紳一體當差納糧這件事做的準備?”

“差不多,事情不止這些,爹你聽我慢慢跟你說……”朱瞻埈扶着自家胖老爹,一邊往宮外走着,一邊向他詳細解釋起來。

(本章完)

365.第362章 收穫第70章 氣運羅盤第229章 蒙古搏克第242章第28章 不當皇帝的逍遙王爺338.第335章 熱議第164章 倭人集結第57章 十萬兩白銀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163章 一鼓而下第272章第48章 朱棣要練兵第118章 父母的關心384.第381章 玄門兩宗第79章 金甲門神第72章 羅盤造價第95章 當他放屁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閒話儲位377.第374章 帶兵進京第108章 尚服局第182章 沒興趣321.第318章 子嗣第264章 神道之說第294章 朱瞻埈到來第66章 玉藥和俗務第239章 遷都之議第277章 合巹 洞房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371.第368章 小兵衛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91章 你將來也是要就藩的358.第355章 “淨”天地359.第356章 七絕伐天劍陣345.第342章 怎麼花錢366.第363章 成仙第138章 意外第285章 倭女內鬥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76章 朱瞻基借兵第132章 國運增長第258章 鑄九鼎第177章 趙王來訪第258章 鑄九鼎請假條第298章 國運加持第56章 籌措資金第184章 一百萬兩白銀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72章 羅盤造價372.第369章 京都開城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167章 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365.第362章 收穫367.第364章 錦繡前程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第111章 寧王請纓第104章 福氣與天衣第260章 敢縛蒼龍第257章 香火神位第1章 歡迎收藏第140章 眼界不夠開闊327.第324章 西南叛亂第184章 一百萬兩白銀第152章 “世宗大王”第301章 繼續閉關第182章 沒興趣336.第333章 開放海禁第153章 朝鮮的廷議318.第315章 鄭王黨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231章 互相算計第119章 龍女多情第229章 蒙古搏克319.第316章 偷師學藝第15章 袖裡乾坤第148章 種水稻第62章 夜談第221章 都家班第56章 籌措資金第42章 教授武藝第55章 修建碼頭第199章 掏袖子第102章 賣了封地第46章 北鎮撫司第59章 父子不着家第121章 海鹽和糧食第238章 順天府第110章 着爲永例第112章 藩王領軍第106章 紀綱的野心第258章 鑄九鼎第109章 大宴儀第271章 見公婆第312章 知無不言第298章 國運加持352.第349章第300章 後續安排第36章 朝堂解惑第227章 威壓草原
365.第362章 收穫第70章 氣運羅盤第229章 蒙古搏克第242章第28章 不當皇帝的逍遙王爺338.第335章 熱議第164章 倭人集結第57章 十萬兩白銀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163章 一鼓而下第272章第48章 朱棣要練兵第118章 父母的關心384.第381章 玄門兩宗第79章 金甲門神第72章 羅盤造價第95章 當他放屁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閒話儲位377.第374章 帶兵進京第108章 尚服局第182章 沒興趣321.第318章 子嗣第264章 神道之說第294章 朱瞻埈到來第66章 玉藥和俗務第239章 遷都之議第277章 合巹 洞房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371.第368章 小兵衛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91章 你將來也是要就藩的358.第355章 “淨”天地359.第356章 七絕伐天劍陣345.第342章 怎麼花錢366.第363章 成仙第138章 意外第285章 倭女內鬥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76章 朱瞻基借兵第132章 國運增長第258章 鑄九鼎第177章 趙王來訪第258章 鑄九鼎請假條第298章 國運加持第56章 籌措資金第184章 一百萬兩白銀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72章 羅盤造價372.第369章 京都開城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167章 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365.第362章 收穫367.第364章 錦繡前程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第111章 寧王請纓第104章 福氣與天衣第260章 敢縛蒼龍第257章 香火神位第1章 歡迎收藏第140章 眼界不夠開闊327.第324章 西南叛亂第184章 一百萬兩白銀第152章 “世宗大王”第301章 繼續閉關第182章 沒興趣336.第333章 開放海禁第153章 朝鮮的廷議318.第315章 鄭王黨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231章 互相算計第119章 龍女多情第229章 蒙古搏克319.第316章 偷師學藝第15章 袖裡乾坤第148章 種水稻第62章 夜談第221章 都家班第56章 籌措資金第42章 教授武藝第55章 修建碼頭第199章 掏袖子第102章 賣了封地第46章 北鎮撫司第59章 父子不着家第121章 海鹽和糧食第238章 順天府第110章 着爲永例第112章 藩王領軍第106章 紀綱的野心第258章 鑄九鼎第109章 大宴儀第271章 見公婆第312章 知無不言第298章 國運加持352.第349章第300章 後續安排第36章 朝堂解惑第227章 威壓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