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沿着錯誤軌跡

安二年,如果按照歷史原有的足跡,在這一年當中會多大事情。

其中最爲著名的一件事,怕就是袁曹之間的官渡之戰!

其實,在過往的日子,也有很多原本應該發生的事情,卻沒有發生。比如呂布和劉備的徐州爭奪戰,比如水淹下,比如白門樓,還有那流傳千古的千里走單騎。

都沒有發生!

關二哥如今呆在徐州,過的好不安逸。

劉玄德坐穩了大半個徐州不說,還得了徐州之外的兩郡,此外還有很多人馬。

被魯肅曹仁聯手擊敗的張燕,在劉備的感召之下,率部前來投奔。

也許是劉備早期的反賊名聲讓張燕很有歸屬感,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反賊又算什麼?

不管是在關東諸侯,還是在關中董俷的麾下,也都有當年黃巾軍的蹤影吧。

不過有些時候,歷史總歸會再來一次垂死掙扎的糾正,於是就有呂布來到了汝南。

但糾正,也僅此而已。

也許連董俷自己都沒有想到,他這支剽悍的小蝴蝶,產生出瞭如此巨大的作用。袁紹沒有能統一北方,曹操也沒有和袁紹翻臉。三國的雛形,也不知何日才能重現。反正在目前來說,董俷只能看到那該死的關東諸侯,重現了戰國風範。

一紙詔書,從長安到了荊州。

封蒯良爲揚州牧,吳侯。提點揚州交州兵事,一下子在荊州激起了軒然大波。

雖然明知道這是董俷的挑撥離間,可是那吳侯之名,卻是讓人眼紅。

蒯家作爲荊襄大族,又與劉表交好。蒯良更是曾在秦手下爲官多年,一生中最爲美好地時光,幾乎都留在了揚州。即便是非常排外的揚州世族,對蒯良也非常認同。詔令一出,遷至江夏的原廬江陸氏家族。就表現出超乎尋常的熱情。

在陸家看來,蒯良雖然是荊州人,可卻在揚州居住多年,而且官聲是相當不錯。

更何況。蒯良還是世族出身,比之商賈出身的孫家,卻是高明百倍。

當然,這只是外在的原因。孫策強攻廬江。迫使陸家不得不背井離鄉,遠走江夏。反正只要是反對孫策的,我陸家人就一定會贊成,何況蒯良身後還有一個劉表。不說別的。只以此爲契機,得荊襄世族的認可,說不定還能得劉表器重。

將來返回廬江地希望。也就在劉表的身上。

其實。對於陸家遷至江夏的舉動。荊襄世族又怎麼可能沒有半點的警惕之心呢?

荊襄世族之排外,絲毫不比揚州世族地差。

陸家的表態。也從另一方面告訴了荊襄世族:各位,我陸家對荊襄沒有任何興趣。廬江纔是我們的根基,我們早晚都是要回轉廬江,不過也要諸位幫個小忙。

於是乎,蒯家就一下子頂在了風頭浪尖上。

夏日炎炎,驕陽似火。

薰俷穿着小衣,赤着膀子,和家人坐在蓮花池旁的涼亭裡,喝着在井水裡冰鎮了數日地西域葡萄酒,說着話,聊着天。遠處小文姬正帶着幾個兄弟在草地上嬉鬧。

涼亭的圓桌上,放着一盤西瓜,董綠和任紅昌有滋有味的品嚐。

這西瓜,是李儒派人從西域送來的,也說不出是什麼來歷,只是覺得味道不錯。

年初,甘賁張任將兵康居,兵鋒直指安息。

這安息地名號,早在西漢時張出使西域時就傳入了中原。只是張本人也沒有去過安息,只是帶回了一些安息的情況。絲綢之路建立起來之後,安息就成了必經之路。但不久之後,安息就遭受到了大月氏的攻擊,從此開始變得混亂。

後來有一個什麼王出現(甘賁說不清楚),安息纔派出貴族蘇林(suren)驅.變得混亂起來,化作許多城邦。

這樣地國家,在張任甘賁地打擊下,很快就被納入了西州版圖。

一年未曾停歇地戰事,非但沒有讓甘賁的人馬受到損失,相反是越打越多。這西瓜,就是甘賁從安息送到西域地戰利品,董俷當時一下子就認出來,那甘賁口中的圓球,就是後世人耳熟能詳,並且能普及到尋常人家的西瓜。

當然,這個時候的西瓜,也只能由少數人享用。

給劉辨送去了一些,自己留下了一下,其餘的都分給了部下,當然還有杜郵堡的賈詡。

“月英那丫頭,最近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再搞什麼鬼。”

蔡道怎地,居然不來。阿醜,要我看啊,月英那小丫頭對你好像……你出事的時候,她可是天天來詢問。你這傢伙,究竟是個什麼打算?是要娶過門呢,還是有其他的想法?”

薰俷苦笑道:“姐姐,你可別胡說。月英的年紀也就是比妞妞大個五六歲,我怎麼可能……再說了,我也不是沒派人送信給黃先生,只是那邊一直沒有動靜啊。”

任紅昌和董綠,嗤嗤的笑,也不說話。

蔡#沒甚意見……那小丫頭生的也真是可憐,長成那副模樣,估計想要找個好婆家都很困難吧。”

薰俷差點給嗆死……

“她已經定親了!”

“可是月英不是說了,她不喜歡嘛?”

“這個,這個……”董俷素來是說不過蔡i不再開口。

開玩笑,讓我撬諸葛先生的牆角嗎?

那可是個正經地妖人。就算我不能把他拉攏過來,也沒有必要和他反目成仇吧。

這士人最重的就是臉面,孔明先生定然會恨死我!

“對了,三叔來信都說了什麼?”

見董俷並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任紅昌連忙把話題岔開。

這三叔,就是沙摩柯。

薰俷拿起一塊西瓜,撓着頭說:“沙沙也沒說什麼,只說他如今在五溪蠻挺好。而且還和武陵太守周拉扯上了關係。唔,周就是早年在秦大人麾下的丹陽太守。”

“哦?”

蔡=.

“恩,是挺好!”董俷三口兩口把西瓜吃乾淨,然後在陶盆中洗了一下手,“不過他現在發展的太快。居然吞

蠻三十六洞的地盤,準備往蒼梧山發展……南蠻反覆那麼容易控制。我已經寫信,讓他暫時不要想蒼梧擴張。”

薰俷所說的南蠻。就是在演義中,孔明先生七擒孟獲的南蠻。

當然,如今也有一個孔明先生在輔佐沙摩柯,只是此孔明非彼孔明。不曉得會有什麼結果。但是,演義中諸葛孔明對南蠻的評價,薰俷多多少少還有些印象。

沙摩柯回武陵不過幾年的功夫。能做到這一步已經相當不容易。

如果冒然出兵蒼梧。也就是如今交州地番苗部落。恐怕時機還有些不太成熟。

蔡當?”

“啊,這件事啊……賈詡膽大妄爲,竟然把大王軟禁長門宮。如果不這樣的話,大王該怎麼想?上行下效,將來不知道要出多少妄爲之人,關押他也是正常。”

和賈詡之間的事情,董俷誰也沒告訴,甚至包括蔡

當日扣押了賈詡之後,賈穆和賈訪都來找蔡用處,反而被董俷斥責了一頓之後,把兩兄弟一個流放到了西域,另一個流放到了朔方。

沒錯,在很多人的眼中,那就是流放!

至於真實地情況……呵呵,只有董俷和賈家兩兄弟心裡清楚。

過去的幾個月裡面,長安有很多人事調動。首先是在塞外,董俷設立了望北郡。

任命費沃爲望北郡太守,戲亭侯,鎮北將軍。

賀齊在彈汗山戰役結束之後,就生了一場大病,如今已被接到了長安,由專人看護。自從出了黃劭的事情以後,董俷對部下的身體健康,是非常地關注。他可不希望再有一個人,像黃劭那樣積勞成疾。只是那乞活軍的主將,卻成了問題。

而這個時候,田豫卻來了一封信。

在信中,田豫不但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也表明了趙雲的想法。

他二人想留在望北郡,因爲這裡更靠近前線,更靠近他們地家鄉。田豫的家鄉,在幽州。

對於這兩個人,董俷還是有些猶豫。

因爲他已經知道了,在他去朔方之前,夏侯蘭曾經和趙雲田豫有過接觸,並說了一些本不應該是他說的話語。爲此,董俷還偷偷地去了一次杜郵堡,請教賈詡。

而賈詡地回答是:田趙兩位將軍,其實也很爲難。一方面,他們效忠於主公,另一方面,如果他們回到了長安,就必須要面對兒時地夥伴。田豫恐怕也是怕趙將軍夾在中間爲難,所以才寫了這封信。不過他這個決定,倒也不算是太差。

薰俷在考慮了很久之後,終於還是做出了決定。

封田豫爲行使匈奴中郎將,掌乞活軍。以趙雲爲破虜將軍,鎮守受降城。同時命龐淯爲朔方太守,徐晃奉命率解煩軍出兵上郡,封徵北將軍,並經略幷州。

將馬嶠從池調出,任命爲上郡太守。

顧雍封爲典農中郎將,行少府;陳宮授司隸校尉,行尚書令,長安尹。而夏侯蘭也被釋放出來,依舊是宿衛將軍,但是禁中兵馬也隨之被更換,全都是新面孔。

陳到爲涼州刺史,總督涼州兵馬。

黃忠被封爲中領軍,領長安禁軍,諸蘭池大營。是儀被封爲弘農太守,總督渭南屯田之事。龐德爲安南將軍,漢壽亭侯,駐冢領山屯軍,並設立了渭南行營。

閔貢經略河東,爲河東太守。

張郃依舊總領選鋒軍,授介亭侯,徵東將軍。

+.洪被封爲大理廷尉,提點刑律。石韜任典學中郎將,行符節令,歸於少府;徐庶爲參軍,城門校尉,負責於城門外屯軍,歸於中領軍所轄,實際上還是聽命董俷。

另有典韋被封爲輔國將軍,漆侯,屯軍重泉。

沙摩柯雖不在長安,同樣被封爲鎮南將軍,汧(qi

而遠在西域的劉洪,更直接被封爲宗正。事實上,劉洪地輩分和名氣,也當得起。

若說讓人吃驚的,就是羊家父子。

誰都知道,羊續是絕對的帝黨,雖然在長安之亂中並沒有什麼作爲,可身上的烙印還是非常的重。薰俷上疏請封羊續繼續擔當太傅一職,而羊續之子羊衜,則被封爲中大夫令,衛尉。這個職務,卻是列入了九卿之掌管宮門警衛。

從默默無聞,一下子到九卿之可以說羊衜時一步登天。

可問題就在於,羊衜並不想接手這個職務。說句真心話,羊衜的心是屬於董系。

但身上的烙印,註定了他在所有人眼中,是一個帝黨。

中大夫令這個職務還非常的特殊敏感,羊衜實在不希望自己夾在中間受窩囊氣。

更希望能外放出去,可是……

宮門警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至於董俷?

也許是所有人之中,唯一沒有升官的人。雖然劉辨希望董俷來擔任大將軍一職,可是董俷卻推辭了。相反,他以彈汗山戰事不利的原因,而自請貶官。在諸多人的勸說下,薰俷不得已做出了妥協。行大都督,也就是所謂的臨時大都督。

可實際上呢,長安,乃至關中,依舊牢牢掌握在董俷的手中。

大將軍是不可以做的!

陳宮說:“主公莫要忘記了當年大將軍何進的下場,這大將軍萬萬不可以做,主公只需要控制住兵權,哪怕就是個行大都督,已經足夠了。至於別人想做大將軍,那也要有那個命做纔好……我想,整個關中,誰也不敢跑來做這個大將軍。”

想想,似乎也是那麼一回事。

反正是不管怎麼說,長安經歷了一場動盪之後,很快又恢復到原有的平靜之中。

各項法令都在有條不紊的執行着。

而甄家答應了董俷的五百萬石糧草,也通過蘇雙和張宥的途徑,源源不斷流入關中。

想必這一年,關中不會再有大亂。

薰俷把所有的事情都託付出去以後,自己也變得格外逍遙。

只不過,誰也說不準,這逍遙的日子,究竟能持續多久?希望能永遠逍遙下去吧。薰俷在心裡面是這樣子想。

第157章 建春門血案(二)第446章 無題第184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一)第242章 雒陽一夜(三)第359章 小溫侯(二)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16章 所爲何來(2)第361章 小溫侯(四)第59章 古之惡來第229章 大戰將臨第454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358章 小溫侯(一)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上)第167章 雒陽名士皆瞽目第439章 封國第76章 五溪蠻人第346章 昔日重現第229章 大戰將臨第346章 昔日重現第389章 沙門護法第431章 夏侯蘭(三)第193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16章 所爲何來(2)第148章 鸞衛軍第52章 再戰黃巾第127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二)第81章 太平亂起第47章 鄙夫之怒第113章 文臺受辱第75章 傷寒症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185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二)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4章 殺人歌(1)第412章 老招數第270章 董卓籌謀未來(一)第17章 求官(1)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399章 十年(九)第81章 太平亂起第8章 大姐(2)第404章 水淹七軍(一)第249章 一紙詔書諸侯亂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135章 俸祿三百石(二)第85章 南宮鉅變第127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二)第15章 關二哥怎麼辦(1)第331章 涼州詞第320章 大決戰(三)第131章 野牛奔走燒當第366章 彈汗山(四)第79章 張機辭官第50章 荒野偶遇第76章 五溪蠻人第396章 十年(六)第23章 阿醜相隨(2)第16章 所爲何來(1)第316章 西域暴虎(三)第59章 古之惡來第185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二)第29章 走馬震金城(三)第253章 董氏一門第6章 伏波遺寶(2)第29章 走馬震金城(三)第429章 夏侯蘭(一)第464章 溫侯(二)第197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二)第104章 日趨嚴重第372章 長安之亂(四)第232章 賈詡毒謀第411章 呂蒙獻三關第130章 美女野獸第350章 三學紀要第26章 宴無好宴(1)第18章 放長線第87章 以漢之名(一)第48章 緣深緣淺第257章 董俷離京第254章 三韓獻寶,中藥變韓藥第133章 正宗五禽戲第168章 辨王子(一)第73章 火燒盤龍谷(二)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297章 涼州亂第367章 雙虎鬥第336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四)第492章 無題第32 名駒象龍第316章 西域暴虎(三)第24章 西部都尉(1)第294章 並非那麼簡單(一)第240章 雒陽一夜(一)第50章 荒野偶遇第467章 溫侯(五)第79章 張機辭官第308章 小兒也是大敵第396章 十年(六)第394章 十年(四)第231章 羣雄鬥呂布
第157章 建春門血案(二)第446章 無題第184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一)第242章 雒陽一夜(三)第359章 小溫侯(二)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16章 所爲何來(2)第361章 小溫侯(四)第59章 古之惡來第229章 大戰將臨第454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358章 小溫侯(一)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上)第167章 雒陽名士皆瞽目第439章 封國第76章 五溪蠻人第346章 昔日重現第229章 大戰將臨第346章 昔日重現第389章 沙門護法第431章 夏侯蘭(三)第193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16章 所爲何來(2)第148章 鸞衛軍第52章 再戰黃巾第127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二)第81章 太平亂起第47章 鄙夫之怒第113章 文臺受辱第75章 傷寒症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185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二)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4章 殺人歌(1)第412章 老招數第270章 董卓籌謀未來(一)第17章 求官(1)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399章 十年(九)第81章 太平亂起第8章 大姐(2)第404章 水淹七軍(一)第249章 一紙詔書諸侯亂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135章 俸祿三百石(二)第85章 南宮鉅變第127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二)第15章 關二哥怎麼辦(1)第331章 涼州詞第320章 大決戰(三)第131章 野牛奔走燒當第366章 彈汗山(四)第79章 張機辭官第50章 荒野偶遇第76章 五溪蠻人第396章 十年(六)第23章 阿醜相隨(2)第16章 所爲何來(1)第316章 西域暴虎(三)第59章 古之惡來第185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二)第29章 走馬震金城(三)第253章 董氏一門第6章 伏波遺寶(2)第29章 走馬震金城(三)第429章 夏侯蘭(一)第464章 溫侯(二)第197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二)第104章 日趨嚴重第372章 長安之亂(四)第232章 賈詡毒謀第411章 呂蒙獻三關第130章 美女野獸第350章 三學紀要第26章 宴無好宴(1)第18章 放長線第87章 以漢之名(一)第48章 緣深緣淺第257章 董俷離京第254章 三韓獻寶,中藥變韓藥第133章 正宗五禽戲第168章 辨王子(一)第73章 火燒盤龍谷(二)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297章 涼州亂第367章 雙虎鬥第336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四)第492章 無題第32 名駒象龍第316章 西域暴虎(三)第24章 西部都尉(1)第294章 並非那麼簡單(一)第240章 雒陽一夜(一)第50章 荒野偶遇第467章 溫侯(五)第79章 張機辭官第308章 小兒也是大敵第396章 十年(六)第394章 十年(四)第231章 羣雄鬥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