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走馬震金城(三)

已經快到子時,金城郡內卻是燈火通明。

雪越下越大,把先前地上的血跡掩蓋了起來。但是對金城郡兵而言,有一些東西卻不是一場大雪就能遮蓋。不過也虧得他們是身經百戰的西涼郡兵,在經過片刻的慌亂之後,很快就醒悟過來。與此同時,韓遂也接到了消息,立刻派程銀、成宜兩員大將前來督戰。

也許會有讀者問了,韓遂爲什麼不在這裡?

這也正常,任何人在看到大功告成的時候,總是會難免放鬆警惕。而在韓遂開始向太守府發動攻擊的時候,不論從哪方面來看,太守府中的人都不可能有活路。

如果說先前太守府頑強的抵抗讓韓遂吃了一驚的話,那麼當他聽到有人闖入金城郡,殺進太守府的消息時,整個人都有點懵了。問清楚了來人的樣貌之後,韓遂扼腕長嘆,“莫非是天不助我?怎麼蹦出來了這麼一個好似魔王一樣的傢伙。”

“叔叔休要漲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小侄不才,願領一彪人馬擒拿破羌賊人。”

韓遂的感慨,惹怒了身邊的一員小將。

他大步上前,插手行禮向韓遂請命。但見這員小將,身高八尺,猿臂蜂腰。雙肩抱攏,面如美玉,雙眉入鬢,目若朗星。鼻直口闊,兩耳垂輪。看年紀,也就是在十六七的樣子。身披三環青銅甲,上嵌九吞龍鱗片。豆青色的戰袍,腳上蹬着虎皮戰靴。

韓遂一見這小將軍,頓時眉開眼笑。

“彥明,那董家巨魔兒非同小可,你真有把握拿下他嗎?”

“侄兒學藝多年,雖說不得武藝精通。但若拿一鄙夫人頭,卻如同探囊取物般。”

這一席話,說的韓遂心花怒放。

立刻下令讓小將軍帶一彪人馬前去助陣。等小將軍走了,韓遂又一想:不對,那些人是怎麼進了城?難道說,這城門有失嗎?若如此的話,那可就要有危險了。

想到這裡,他立刻召喚來三名心腹,正是金城郡八都尉中的三人。

這三人分別是李勘、張橫、樑興。都在壯年,血氣方剛,武藝精湛在西涼頗有名望。再加上程銀、成宜和督戰的候選,以及那死去的楊秋和馬玩二人,合稱八部將。據說,這八人跟隨韓遂已經多年,可以說的上是能和韓遂推心置腹的親信。

“你三人各帶一彪人馬,查看金城東西北三門。我自帶一彪人馬,前往南門查看。”

“喏!”

三員將轉身離去。韓遂也帶着人往南門去了。

韓遂等人巡查各門且放到一邊不說,單說說董俷帶人衝出太守府。

自有董鐵爲他把大錘裝好,徒步跟在他的馬前。董俷出門,一把投槍奪取了一員將領的性命,二話不說輪錘就殺了出來。這邊金城郡兵剛清楚了狀況,正準備抖擻精神,向太守府發起攻擊。哪知道太守府的人突然殺出來,不禁有些措手不及。

董俷一馬當先,好像下山的猛虎。

口中不停的咆哮怒吼,大錘嗚嗚掛風,血光崩現。在他馬前,有董鐵護着董俷的戰馬,一對摺刀寒光閃閃,殺氣騰騰。那寒光過處,必有殘肢斷臂散開。他馬戰雖然不精,但是步戰可謂是兇猛無比。加之有董俷保護,兩人配合起來,倒是相得益彰。在二人身後,有北宮伯揮舞闊刃刀,帶着近百名家將親衛緊緊跟隨。

這一行人殺出來,一路如同劈波斬浪般。

董俷已經記不清有多少人死在他的錘下,錘頭上全都是粘稠的血和腦漿。身上的披掛,也是血跡斑斑。分不清楚是他的血還是敵人的血。眼看着就要到南門了,從小巷中突然殺出一彪人馬。爲首一員小將橫槍立馬,大吼一聲道:“閻行閻彥明在此,破羌鼠輩,安敢傷我軍士,還不下馬投降,等待何時?”

董俷這時候殺得暈頭轉向,聽到那閻行高喝,不由一怔。

這是個非常陌生的名字,至少在三國演義的評書當中,董俷並沒有聽說過此人。

但看此人的氣勢,應當是比較難纏的那一種。

不過,董俷自出道以來何曾有過敵手。眼見這閻行年紀比他大不了多少,可說起話來卻是傲氣沖天。心中勃然大怒,二話不說一催戰馬,朝着閻行就衝了過去。

那閻行也不搭話,手中金槍分心便刺。

兩人胯下的戰馬都是少有的大宛良駒,只是董俷的斑點獸已經苦戰了許久,力氣相對而言就弱了一些。二人相遇,都不搭話。董俷舉雙錘向外一磕,鐺的一聲就把閻行手中的金槍盪開。緊跟着一式二龍戲珠,雙錘一分嗚的砸向了閻行。

而閻行的槍雖被盪開,但架勢卻沒有散亂。

在馬上扭身,大槍刷的一轉,槍頭從肋下刺出,依舊是朝着董俷的胸口扎來。

這可是搏命的招法,但董俷卻知道,這傢伙不是搏命,而是仗着馬的精氣神足,速度可比他的要快許多。如果就這樣打下去,錘沒要了對方的命,槍先扎到他。

不可否認的是,這閻行的槍法的確是高明。

董俷忙屈肘,運錘向外封擋。馬打盤旋,兩個人就這樣站在了一起。

一個是異世現代人,自有苦練五禽戲,更得伏波真傳。而另一個卻是未來三國將,祖傳槍法,快如閃電,招招致命。這兩個人糾纏在一起,北宮伯等人卻陷入了苦戰。前面有閻行帶來的兵馬蜂擁而上,後面卻是程銀等人帶着追兵緊緊跟隨。

北宮伯連連吼叫,闊刃刀揮舞出去,必然有人喪命。

他擡手從一個郡兵手中搶來了一把長矛,一手刀,一手矛,刀矛相交,威力倍增。

而其他人也知道這時候不拼命是不行了,索性閉上眼睛衝過去,二話不說就是一陣砍殺。這也是路窄了些。金城郡兵雖然很多,可是卻無法一下子衝上去。而另一邊,董俷越打越吃力。他發現了一件致命的事情,這傢伙根本不和他硬碰硬。

閻行的力氣不小,槍法也很精妙。

如果是在往常,董俷定然會樂於奉陪。可現在,他很清楚拖一分鐘,就多一分危險。更何況,姐姐在身後仍昏迷不醒,這時候可不是裝英雄,充愣的好時候。

你不和我硬拼,那我就逼着和你硬拼。

想到這裡,董俷根本不顧閻行的大槍扎來,怒吼一聲大錘華棱棱散開了鎖鏈。

要知道,董俷這大錘的鎖鏈足有兩丈長,錘頭飛出之後,那威力馬上展現出來。

閻行嚇了一跳,本能的擡手舉槍向外封擋。

就聽鐺的一聲,錘是被盪開了,可這錘上的力氣,卻真的閻行雙手發麻,險些抓不住槍。董俷放聲大笑:“小子,好本事,你是第一個能擋我這一錘的人,再來!”

說話間他手臂用力,肩膀和肘關節有一股淡弱的氣流過,呼的那大錘飛回來。而董俷左手錘迎着大錘再向外一磕,“給我回去!”那大錘嗚的一聲朝着閻行砸去。

閻行手還沒恢復過來,眼看錘子有到了,忙向外再擋。

錘狠狠的砸在了金槍的槍桿上,把鵝蛋粗細的槍桿生生砸的彎曲。

閻行的雙手鮮血淋漓,虎口迸裂,再也拿不住槍了。就在這時候,董俷的第三錘可就過來了。閻行那裡還敢再打下去,身體貼在馬背上,就聽到背上嘩啦一聲響,身體傳來了一陣劇痛,甲葉紛飛。那鎖鏈上的倒鉤生生刮開了他的甲冑,後背上頓時鮮血淋漓。

“痛煞我也!”

閻行一聲慘叫,撥馬就走。

董俷也不追趕,一手錘舞動起來,那錘子輪圓了,只看到滿天的血肉飛濺起來。

這怪物的加入,令本來岌岌可危的北宮伯等人頓時壓力減輕。

而金城郡兵因爲閻行的敗陣,軍心有些渙散。至於程銀、候選三人看到董俷那威風凜凜,殺氣騰騰的樣子,未戰心裡就生出了怯意,那裡還敢在衝過去交手呢?

就這樣,董俷一行人衝到了南門口。

可是到了南門之後,他才發現裴元紹不見了!

大門落鎖,有千斤閘扣在門上。周圍地上有十幾具屍體,董俷一眼認出,那是他交給裴元紹的家兵。

城樓上,突然燈火通明。

韓遂站在城垛上,兩邊都是張弓搭箭的郡兵。

“董家巨魔兒,還不下馬投降!”

裴元紹,難道死了嗎?看地上的屍體,沒有他的蹤跡,那很可能是逃出了城去。

身後,北宮伯等人都疲憊不堪。

從太守府出來的家將親衛,更不足二十人。遠處,有追兵正在逼近,好像一切都完了。

董俷擡起頭,向韓遂看去。

那韓遂雖然是佔盡了上風,臉上卻沒有流露出半點欣喜之色。

“董家巨魔兒,還不放下兵器!”

巨魔兒?董俷突然放聲大笑,這名字聽上去倒是真的好聽。他舉錘點指韓遂道:“姓韓的,你若聰明,就快開城門,我可以把今日的事情當作沒有發生。否則的話,他日我定然會帶兵殺回金城郡,馬塌你金城,讓你金城郡雞犬不留。”

韓遂也不生氣,卻笑了,“巨魔兒,你如今身在牢籠,居然還口出狂言。只要我一聲令下,萬箭齊發你以爲能活下來嗎?我只你勇武,但你就算渾身是鐵,又能捻幾根釘?聽我良言想勸,下馬投降。我看你一身好本領,可饒你不死,如何?”

董俷的身體突然嘎嘣嘎嘣的輕響,那伏波將軍馬援流傳下來的運錘之法頓時起了作用。本來已經是很疲憊了,可是那一陣劇痛過後,竟然力氣恢復了八成左右。

他也不回答,右手脫手飛出。

轟的一聲,那鐵錘砸在了千斤閘上,引得城門亂顫。

這傢伙想要幹什麼?難道他還想把城牆砸塌了不成嗎?不僅是韓遂愣住了,就連北宮伯等一干人,也覺得莫名其妙。阿醜瘋了嗎?他這樣做又是要幹什麼呢?

很快的,董俷用行動解釋了他的行爲。

右手錘甩出之後,他催馬衝向城門,左手運錘,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大喝一聲:“呔!”

只聽轟,轟,轟三聲天崩地裂的巨響,城頭衆人感到腳下的地面都在顫抖不停。

而那城門上的千斤閘,竟然在董俷三錘砸的連着大門一起飛了出去。半個城門樓幾乎要塌了一樣,出現了無數道蜿蜒而蔓延出去的裂痕細縫,讓人看了觸目驚心。

緊跟着城門大開,董俷一撥馬頭,大聲喝道:“姐夫,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北宮伯等人立刻醒悟過來,催馬就衝出了城去。

董俷在最後,兩把大錘掉在地上,可卻看都沒有去看。

他出城後,並沒有立刻走,而是擡頭向城頭看去,厲聲喝道:“韓遂,你等着……若我家大姐有半點不妥,小爺他日傾我董府全部力量,馬踏金城,取爾狗頭。”

說罷,打馬揚鞭而去,只留下城頭和城門口的一干郡兵呆呆發愣。

好半天,程銀三人才反應過來,“追,給我追!”

“不用追了!”

韓遂在城頭一聲厲喝。他臉色陰晴不定,嘴角帶着淡淡的苦澀笑容。

董氏一門,在西涼號稱豪強,果然是有豪強的資本。本來是天衣無縫的計劃,如今卻變得……

身邊有親信問道:“主公,若是就這麼讓他們走了,只怕對我們非常不利。”

韓遂眼中寒光一閃,“立刻帶着我的名帖,廣告西涼三十六羌部,讓他們給我攔截那些人。不必告訴他們要攔截誰,只說這些人是敵人,見到他們就給我格殺勿論……另外,通知狼羌首領,就說他們的條件我同意了,讓他給我堵住小陰山。”

那小陰山,是董俷等人回隴西的必經之路。

韓遂又想了想,對身邊的親信道:“再派人告知燒當首領,就說暫且推遲聚會。這巨魔兒不死,我寢食難安……咦,那不是彥明嗎?他站在那裡又在幹什麼?”

不知何時,閻行包紮好了傷口,出現在城門口。

要說在此之前,閻行可說是心高氣傲,自認天下他認第二,就沒人當得起第一。

可誰想到和董俷一戰,卻是慘敗。

他很清楚,自己佔了老大的便宜,雖然最後董俷出其不意,可他輸了,就是輸了。

雪夜中,地上有一串遠去的蹄印,很快又被大雪淹沒。

閻行的傷並不重,披着一件獸皮袍子,彎腰拎起了董俷留下來的那柄大錘來。有點沉,雖然可以舞起來,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吃力。閻行一手拎着一柄大錘,站在城門口。

巨魔兒,你我遲早還會再見!

我閻彥明發誓,我一定會打敗你,親手打敗你……我要用你的錘,讓你心服口服!

第20章 董衛聯姻(1)第101章 義真之死第101章 義真之死第276章 司馬防(二)第168章 辨王子(一)第154章 老實人發怒(二)第463章 溫侯(一)第166章 興盛不過三代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498章 決戰之一子絕殺第500章 大結局第467章 溫侯(五)第11章 馬奴小鐵(2)第386章 建安二年的雪(二)第118章 回河東(三)第280章 雒陽烽火紀(四)第484章 長安(三)第111章 孟德登場第30章 身處險境(2)第487章 長安(六)第113章 文臺受辱第290章 南山桃花源(二)第172章 有女文姬第148章 鸞衛軍第266章 金銀決(一)第399章 十年(九)第183章 雍丘之戰(二)第58章 劉門血案第261章 雞鹿塞(一)第95章 俷公子突圍第124章 敕勒歌第98章 殺牛角(一)第162章 韓與馬(四)第76章 五溪蠻人第306章 沙沙有心事(一)第327章 西域二三事(一)第401章 關中橋頭堡(一)第240章 雒陽一夜(一)第392章 十年(二)第407章 大軍天降第357章 有女文姬第5章 欲學萬人敵(1)第127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二)第293章 先秦大匠第3章 天生力王(2)第56章 李儒之謀第299章 鏖戰(二)第294章 並非那麼簡單(一)第428章 誰可橫刀立馬,唯我錦帆將軍第420章 煮酒(二)第1章 重生(1)第459章 亂局(三)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442章 如此簡單第85章 南宮鉅變第20章 董衛聯姻(2)第53章 追悔莫及第270章 董卓籌謀未來(一)第400章 獅虎第99章 殺牛角(二)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142章 董俷進雒陽第494章 決戰之前第43章 父子一諾(1)第194章 賢士無蹤,武鬥丹陽第204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一)第91章 絞肉機(三)第294章 並非那麼簡單(一)第479章 文若不文弱第6章 伏波遺寶(1)第371章 長安之亂(三)第319章 大決戰(二)第173章 籌謀建新軍第284章 亂亂亂(一)第44章 巨魔士(一)第410章 董西平單刀赴會(一)第55章 行路難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上)第127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二)第396章 十年(六)第292章 南山桃花源第61章 惺惺相惜第120章 河東一霸第366章 彈汗山(四)第258章 公孫瓚之死第133章 正宗五禽戲第153章 老實人發怒(一)第425章 當陽(一)第83章 一進雒陽第293章 先秦大匠第43章 父子一諾(1)第442章 如此簡單第169章 辨王子(二)第248章 董卓亦有遠慮第27章 走馬震金城(一)第104章 日趨嚴重第16章 所爲何來(2)第492章 無題第319章 大決戰(二)第319章 大決戰(二)
第20章 董衛聯姻(1)第101章 義真之死第101章 義真之死第276章 司馬防(二)第168章 辨王子(一)第154章 老實人發怒(二)第463章 溫侯(一)第166章 興盛不過三代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498章 決戰之一子絕殺第500章 大結局第467章 溫侯(五)第11章 馬奴小鐵(2)第386章 建安二年的雪(二)第118章 回河東(三)第280章 雒陽烽火紀(四)第484章 長安(三)第111章 孟德登場第30章 身處險境(2)第487章 長安(六)第113章 文臺受辱第290章 南山桃花源(二)第172章 有女文姬第148章 鸞衛軍第266章 金銀決(一)第399章 十年(九)第183章 雍丘之戰(二)第58章 劉門血案第261章 雞鹿塞(一)第95章 俷公子突圍第124章 敕勒歌第98章 殺牛角(一)第162章 韓與馬(四)第76章 五溪蠻人第306章 沙沙有心事(一)第327章 西域二三事(一)第401章 關中橋頭堡(一)第240章 雒陽一夜(一)第392章 十年(二)第407章 大軍天降第357章 有女文姬第5章 欲學萬人敵(1)第127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二)第293章 先秦大匠第3章 天生力王(2)第56章 李儒之謀第299章 鏖戰(二)第294章 並非那麼簡單(一)第428章 誰可橫刀立馬,唯我錦帆將軍第420章 煮酒(二)第1章 重生(1)第459章 亂局(三)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442章 如此簡單第85章 南宮鉅變第20章 董衛聯姻(2)第53章 追悔莫及第270章 董卓籌謀未來(一)第400章 獅虎第99章 殺牛角(二)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142章 董俷進雒陽第494章 決戰之前第43章 父子一諾(1)第194章 賢士無蹤,武鬥丹陽第204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一)第91章 絞肉機(三)第294章 並非那麼簡單(一)第479章 文若不文弱第6章 伏波遺寶(1)第371章 長安之亂(三)第319章 大決戰(二)第173章 籌謀建新軍第284章 亂亂亂(一)第44章 巨魔士(一)第410章 董西平單刀赴會(一)第55章 行路難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上)第127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二)第396章 十年(六)第292章 南山桃花源第61章 惺惺相惜第120章 河東一霸第366章 彈汗山(四)第258章 公孫瓚之死第133章 正宗五禽戲第153章 老實人發怒(一)第425章 當陽(一)第83章 一進雒陽第293章 先秦大匠第43章 父子一諾(1)第442章 如此簡單第169章 辨王子(二)第248章 董卓亦有遠慮第27章 走馬震金城(一)第104章 日趨嚴重第16章 所爲何來(2)第492章 無題第319章 大決戰(二)第319章 大決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