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空城

天已將黑!

對於劉備而言,這一天無疑是他生命中,最爲漫長的一天……是的,非常漫長。

在辰時出發,在急行軍的同時,也密切的關注着京兆的各種變化。

說實話,這並不是令人心情愉快的一天。這一路上,劉備沒有聽到任何好消息,而且從所有的跡象來看,聯軍在雒陽地區的敗退,只不過是一個時間的早晚。

二十萬大軍……就這麼完了嗎?

選鋒軍突破大河天塹,從平陰、平縣一線向北邙至雒陽間的夏侯淵大營猛攻。

夏侯淵背靠北邙,死守不出。憑藉着地形和地勢與張糾纏在一起。

從目前來看,似乎是半斤八兩的局面。可劉備卻很清楚,這是一場從開始就註定要失敗的戰役。

“紹先,非是我對夏侯將軍沒有信心,而是……三關反水,斷絕了我們的糧道。按照之前的議定,大營中留存有三天的口糧,雒陽好一些,有十天的糧草。可就算是撐過了十天,又能怎麼樣?三關不奪回來,聯軍遲早都會遭遇大敗。”

行軍的路上,劉備憂心忡忡的和高寵說着話。

司馬懿被殺死,劉全下落不明。再加上早先關寧關平戰死,劉備身邊只剩下一個高寵。也許搏殺兩陣間,高寵遠勝於劉備。可若論掌握時局,他還差了太多。

高寵說:“主公也不必如此灰心,我等只需要搶佔了滎陽,曹丞相那邊……”

劉備忍不住笑了,“紹先,你也太過天真了。如今曹阿瞞自身難保,袁紹要奪青州,董賊攻打京兆。他收尾難顧。就算我們搶佔了偃師,可三關不在我們手中,就只能依靠從許昌新鄭,經滎陽偃師這一條糧道。勞民傷財不說。這路途也不安穩啊……依我看。曹阿瞞遲早會和董賊妥協,我們必須要提早做出打算。”

高寵連連點頭。對劉備的這番分析,倒是頗爲贊同。

是啊,必須要提早做出打算。所謂的聯軍,不過是建築在沙灘上的城堡,根基並不穩固。說不好在什麼時候,這城堡就會坍塌,而最終的結果,必然可怕。

諸侯會盟。聽上去是好大的一個名頭。

可即便是高寵這種對政治毫無感覺的人也知道,這個聯盟一點都不可靠。

一俟如劉備所說的那樣。曹操決定和董議和,裡面就少不了做犧牲品地棋子。

誰會被當作棄子?

怕是不到最後,誰也說不清楚吧。

劉備和高寵再也沒有說話,一路上情緒都很低落。眼見着就要到達偃師,有探馬前來報告:董親自率領大軍。已經奪取了偃師!

“什麼?”

劉備嚇了一跳。同時暗自吃驚:董賊的動作好快……怎麼這麼快就奪取了偃師呢?

高寵問道:“主公,我們該怎麼辦?”

偃師被佔領。也就意味着京兆聯軍的退路被徹底堵死,這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劉備沉聲道:“可知道董賊有多少兵馬?”

“卻不清楚,只聽說,偃師令陳容獻關投降之後,已經有三批人馬進駐到了城內。每一批人馬大約在兩千上下……但偃師內部的情況,目前卻不是非常清楚。”

劉備看了一眼高寵,“紹先,立刻督導三軍,加速行進!”

三萬大軍再一次提升了行軍速度,劉備高寵親領騎軍爲先導,在日落之前抵達偃師。

遠遠望去,偃師矗立平原上。

夕陽下,殘破地城牆,透出一種遲暮之氣。一杆大纛,正在城頭上迎風獵獵。

黑底金字,上書斗大地董。

可是城頭上卻不見一個人影,城門洞開,一眼可以看見城內那空曠無人的街道。

蕭索寒風中,董橫刀立馬在吊橋上。

一身黑漆重甲,頭戴九頭扭獅子罩面盔,遮掩住了大半張臉。胯下獅鬃獸,同樣是披着重甲,妖異地五彩眸光,令人心生迷茫之感嘆。一人一馬,就那麼孤零零的立在吊橋上,周圍不見一兵一卒,甚至連馬嘶人喊的聲音,也聽不到半點。

寂靜,死一般的寂靜……

劉備高寵二人,在距離城門吊橋還有五十步距離的時候,齊刷刷勒住了戰馬。

這董家子,又是想要耍什麼花招?

說實話,他現在非常的緊張……當聽說劉備大軍抵達之後,他想出了這麼一招。

演義裡面,孔明先生曾在街亭刷了一招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的大軍。

董當然不會自大到把自己看作那位演義當中智幾近妖地孔明先生,也不會把劉備當成司馬懿。不過,這並不妨礙他玩一次空城計,若能成功的話,就可以拖延一些時間。董沒有諸葛亮地本事,但是他有着諸葛亮無法比擬的名氣。

虎狼之將!

只這四個字,足以令對手產生不小的恐懼。

至於能不能成功……董不知道。也只有試一試,如果失敗的話,也不妨礙他殺出重圍。

當劉備率領大軍抵達的時候,董已經做好了一切安排。

陳容在當這偃師令地一年裡面,對偃師地百姓挺不錯,故而也頗有人望。由他出面,安撫百姓躲在家中,不可妄自走動。而三千元戎士,再加上偃師當地的郡國兵,四千人分作兩撥,在偃師城內進進出出,做出了關中軍主力抵達地態勢。

接下來的事情,就只有聽天由命。

董跨坐獅鬃獸,如同一座小山般。立在吊橋上。

當劉備出現的一剎那,董的心跳猛然加速。面對這個當年因誤會而敵對的傢伙,董說不出什麼好惡來。事實上,直到現在。董對劉備始終存有好奇。

這麼一個傢伙。揹負着反賊的惡名。

一次次地被打得窮途末路,可是卻一次次的爬起來。更變成了今日的一方諸侯。

如果擱在後世,絕對能寫成一部勵志小說吧。

!百折不撓,愈挫愈勇……這也許就是劉備的真實寫照吧。這樣地一個人,你可以去恨他,但是也不得不去尊重他。至少在董看來,劉備有值得他尊重地實力。

沉聲道:“劉玄德,雍水一別,轉眼已十年有三。別來無恙乎?”

說話的口吻,帶着沉冷之意。更有一種久居上位纔會擁有地孤傲。按道理說,劉備看見董,應該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纔是。二人在陰差陽錯之下,仇恨已經深的不能再深。張飛死在董手中。老婆被搶走。老孃似乎也是死在董手裡。

這仇恨,可真的是刻骨銘

但是不知道爲什麼。在見到董的一剎那,劉備心裡面突然間變得非常平靜。

算起來,他二人最後一次見面,是在十三年前的雍水畔。

此後劉備雖然和董卓有過交鋒,但是卻沒有和董真真正正的見過一面。

一晃十三年過去,卻令劉備生出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一提繮繩,催馬上前。

“十三年不見,董侯風采依舊!”

很難說此刻是什麼感覺!劉備雖然許多次猜想他和董見面時的景象,可沒想到……

董淡然道:“劉玄德,你我之間想必也無甚好說。今日你兵臨城下,而我手中卻無兵無將。你若想奪取偃師,就放馬過來。望你奪取偃師之後,莫要禍及百姓……不過,想要進城地話,卻還要問問我掌中這口寶刀是否同意,董某在此恭候。”

有時候,你越是說大實話,反而越是會被人誤會。

偃師城內,正如一座空城般。但是於劉備而言,那空蕩蕩的城池,卻是一個陷阱。

如果不是早先有探馬報告,說董大軍已入偃師。

劉備說不定真地就會殺入偃師!

可是現在,他猶豫了……

高寵催馬上前,“主公,我們殺進去?”

“不可!”

劉備連忙制止,心砰砰的亂跳,目光如鷹隼一般的銳利,緊盯着董。

“董西平非一莽夫,喜歡以奇兵取勝。此人詭詐如狐,我等需小心謹慎纔是。”

三萬大軍,在偃師城外靜立。

對面,董巍然不動。這是一幕極爲奇異的景象,在斜陽之中,更顯出詭譎氣氛。

劉備輕輕的舉起手,試探性質地前進數步。

三萬大軍一動,董地心呼的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邊上,手心裡,全都是冷汗。

被識破了嗎?

念頭未落,聯軍又停止了前進。

天已經黑了,城頭上還是沒有動靜,而劉備方面地聯軍,已經點上了亮子油松。

董開始感到不耐煩了!

這種奇怪的對峙,有時候更勝過一場你死我活的搏殺。

董舉刀,厲聲喝道:“劉玄德,董西平在此,何不放手一搏?”

聲如巨雷一般,在蒼穹中迴盪不息。董細目圓睜,掌中大刀閃爍着森寒光亮。

即便是膽大如高寵,也被董這一嗓子喝得心驚肉跳。

這就是虎狼之將?這就是那傳說中天下無敵的暴虎雄風?只這氣魄,誰敢當之!

劉備緩緩的擡起了馬槊,卻遲遲不敢下令。

這時候,董在此發出巨吼:“涼州董西平在此,劉玄德可敢與我一戰!”

要說講起來,劉備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人。自涿郡起兵至今,十六年中殺人無數,大大小小的戰役,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可以說,他見過許多了不得的人物。

可是卻從沒有過,如今日董給他的這般威勢。

也難怪,董給劉備的教訓太多了……當年安喜縣一戰,到後來的雍水畔孤身救駕。

董那虎狼之將的名號,並不是憑空得來,而是靠着一場場勝利奪取的威風。

劉備的手微微顫抖,心裡卻已經生出了退意。

董細目圓睜,怒吼道:“劉玄德,爾即已來,戰又不戰,退又不退,是何道理!”

就好像一個霹靂,在天空中炸響似地。

董這一嗓子,卻是調動丹田之氣,用盡了全身之力。

也許是爲了配合他這一嗓子的威勢,偃師城門洞旁的城牆,突然間轟隆一聲塌陷。

煙塵翻滾,劉備隱約間看到了兵器的寒光在塵煙中一閃。

心道一聲不好,這城裡面果然是有埋伏!當下一撥戰馬,掉頭就走。三萬大軍已經被這聲勢所攝,見劉備回馬,立刻轉身哄的一聲,朝着四下裡逃竄而去。

高寵緊緊跟隨在劉備的身後,心中卻在想:若能在如此人物麾下效力,哪怕只有一天,寵雖死,亦無遺憾!

殊不知,董在聯軍敗退的一剎那,長出了一口氣。

冷汗,已經溼透了貼身的小衣……

可能有讀者會問,高寵是誰?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在三國演義當中,孫策與劉繇交鋒時,曾有一段往神亭嶺拜祭光武廟的情節。當時孫策只帶了程普等十三員將,不想被劉繇軍發現。太史慈曾說要趁機拿下孫策,劉繇軍將領無人敢跟隨。

只有一員小將,說:“太史慈真猛將也,吾可助之。”

演義裡雖沒有說這小將的本領,但孫策和太史慈打得難分難解,劉繇軍趕來時,程普等十二將竟未能及時支援,想必是被那小將纏住。只是在太史慈歸降之後,這小將就再也沒有出場過,頗讓人感到有些可惜。

有說,這小將本是曲阿人。

我借用了晶晶亮大大書中的說法,小將名叫高寵。至於真實姓名……呵呵,也許天知道吧。

第313章 兗州鉅變第28章 走馬震金城(二)第252章 忠奸難辨第84章 董卓不立危牆下第200章 堪大用者有幾人第240章 雒陽一夜(一)第347章 破長安第226章 三公矯詔第469章 大野澤(二)第431章 夏侯蘭(三)第400章 獅虎第186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三)第459章 亂局(三)第390章 家國天下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393章 十年(三)第405章 水淹七軍(二)第131章 野牛奔走燒當第24章 西部都尉(2)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135章 俸祿三百石(二)第364章 彈汗山(二)第383章 沿着錯誤軌跡第359章 小溫侯(二)第200章 堪大用者有幾人第81章 太平亂起第230章 飛將雄風第201章 泰山賊(一)第260章 江東起風波第275章 司馬防(一)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361章 小溫侯(四)第304章 開始吧第342章 名士之殤(一)第142章 董俷進雒陽第161章 韓與馬(三)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202章 泰山賊(二)第65章 巨魔襲來(一)第114章 明主條件第194章 賢士無蹤,武鬥丹陽第168章 辨王子(一)第331章 涼州詞第304章 開始吧第308章 小兒也是大敵第185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二)第255章 求賢令第363章 彈汗山(一)第68章 斷頭溝第171章 漢帝心中存躊躇第257章 董俷離京第418章 相邀第401章 關中橋頭堡(一)第19章 綠漪心思(2)第369章 長安之亂(一)第410章 董西平單刀赴會(一)第280章 雒陽烽火紀(四)第261章 雞鹿塞(一)第51章 飛白絕倫第80章 龐德公第353章 鳳雛第一謀第21章 敲山震虎(2)第56章 李儒之謀第232章 賈詡毒謀第139章 請君入京爲質子第17章 求官(1)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255章 求賢令第478章 四猛八大錘(完)第1章 重生(2)第346章 昔日重現第75章 傷寒症第361章 小溫侯(四)第418章 相邀第311章 沙摩柯回家第245章 國運昌盛第257章 董俷離京第176章 西園立八校(一)第490章 野望第358章 小溫侯(一)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471章 關中總動員(一)第165章 北宮校尉第61章 惺惺相惜第282章 請主公上坐第212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一)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237章 戲志才之死第367章 雙虎鬥第448章 賈詡二謀荊襄(一)第114章 明主條件第81章 太平亂起第103章 單福先生第477章 四猛八大錘(五)第446章 無題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482章 長安(一)第285章 亂亂亂(二)第232章 賈詡毒謀第266章 金銀決(一)
第313章 兗州鉅變第28章 走馬震金城(二)第252章 忠奸難辨第84章 董卓不立危牆下第200章 堪大用者有幾人第240章 雒陽一夜(一)第347章 破長安第226章 三公矯詔第469章 大野澤(二)第431章 夏侯蘭(三)第400章 獅虎第186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三)第459章 亂局(三)第390章 家國天下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393章 十年(三)第405章 水淹七軍(二)第131章 野牛奔走燒當第24章 西部都尉(2)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135章 俸祿三百石(二)第364章 彈汗山(二)第383章 沿着錯誤軌跡第359章 小溫侯(二)第200章 堪大用者有幾人第81章 太平亂起第230章 飛將雄風第201章 泰山賊(一)第260章 江東起風波第275章 司馬防(一)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361章 小溫侯(四)第304章 開始吧第342章 名士之殤(一)第142章 董俷進雒陽第161章 韓與馬(三)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202章 泰山賊(二)第65章 巨魔襲來(一)第114章 明主條件第194章 賢士無蹤,武鬥丹陽第168章 辨王子(一)第331章 涼州詞第304章 開始吧第308章 小兒也是大敵第185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二)第255章 求賢令第363章 彈汗山(一)第68章 斷頭溝第171章 漢帝心中存躊躇第257章 董俷離京第418章 相邀第401章 關中橋頭堡(一)第19章 綠漪心思(2)第369章 長安之亂(一)第410章 董西平單刀赴會(一)第280章 雒陽烽火紀(四)第261章 雞鹿塞(一)第51章 飛白絕倫第80章 龐德公第353章 鳳雛第一謀第21章 敲山震虎(2)第56章 李儒之謀第232章 賈詡毒謀第139章 請君入京爲質子第17章 求官(1)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255章 求賢令第478章 四猛八大錘(完)第1章 重生(2)第346章 昔日重現第75章 傷寒症第361章 小溫侯(四)第418章 相邀第311章 沙摩柯回家第245章 國運昌盛第257章 董俷離京第176章 西園立八校(一)第490章 野望第358章 小溫侯(一)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471章 關中總動員(一)第165章 北宮校尉第61章 惺惺相惜第282章 請主公上坐第212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一)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237章 戲志才之死第367章 雙虎鬥第448章 賈詡二謀荊襄(一)第114章 明主條件第81章 太平亂起第103章 單福先生第477章 四猛八大錘(五)第446章 無題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482章 長安(一)第285章 亂亂亂(二)第232章 賈詡毒謀第266章 金銀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