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河東一霸

已經很深了,曹操依然坐在書房中,看着窗戶上的樹出沙沙的聲響。

心思非常的複雜,思緒也是起伏不定。

去年復起之時,他曾經路過南陽,專程拜訪當地名士許劭許子將。

說實話,對於許劭這個人,曹操一點都不喜歡。此人趨炎附勢,人品很差。只是他的名氣掩蓋了那些缺陷,可並不代表沒有人知道。當初陳蕃失勢,作爲同鄉的許劭過門而不入。曾有人問他爲何如此,許劭卻說出了陳蕃剛愎之類的詆譭話語。

明白人自然明白,他這是害怕受到牽連。

可偏偏這樣一個人,卻有着令人不可小覷的名氣。凡經他評點的人,大都是飛黃騰達。更美其名曰的辦了一個月旦評,放眼每月只評三人,更令天下人趨之若騖。

wWW☢ ttκǎ n☢ ¢ o

經歷了一番宦海的沉浮,曹操已經不是十年前那個初出茅廬的熱血青年。

他深深明白,名氣有多麼重要。於是在路過南陽的時候,迫的許劭不得不爲他點評。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這是許劭的評價,確實也讓曹操聲名鵲起。至少再做官的時候,被人看重了不少。

早年仗劍任俠的曹吉利,如今已經成了治世之能臣。

可曹操卻不滿足。在內心之中,仍舊想着能做一箇中興的名臣,可這中興之路,又在何方?

黃巾之亂雖然已經平息了。可曹操敏銳地覺察到,真正的動盪纔剛開始而已。

如何在亂世中生存,如何能輔佐大漢中興。他還在迷茫。看到薰卓的時候,他隱隱有了一點線索,可並不清晰,若隱若現地讓他更加難受。

薰俷……

很有意思的一個人!

熱血、有正義感,甚至被蔡伯譽爲當世之虎將。曹操在聽說了這個名字之後,一直想見見此人。說實話,見到董卓的時候,曹操的心裡還是非常的失望。這樣的一個人。能生出什麼好兒子?但不可否認,如果沒有董卓,也許潁川還在動盪吧。

今天。終於見到了薰俷,卻讓曹操生出了一種很怪異的感覺。

乍一看。這個人魯而直,相貌雖然很醜,可是目光很清澈,正符合了蔡伯所說的那種熱血、正值,更兼勇武地特徵。但如果再仔細看,這些東西的後面。卻好像隱藏着什麼?曹操自認也見過了不少人。卻從沒有在這麼一個少年的身上產生過這樣地感覺。

什麼感覺?

曹操也說不來。只是覺得第一眼看出來的一切。都變得不是那麼真實了!

薰俷,此人究竟是怎樣地人呢?

曹操很想跑過去再和董俷說上一說。可從薰俷今天的表現來看,他對自己有很深的戒備。至於這種戒備從何而來,曹操不清楚,也不明白。也許,我們都看錯了!

不知不覺,天邊泛起魚肚白的亮光。

薰俷伸了一個懶腰,爬起來洗漱了一番之後,走出大帳。他並不知道,有一個人琢磨了他整整一晚。如果他知道這個琢磨他的人是誰,恐怕這一夜就很難睡好。

其實,他也沒怎麼睡好。

殺曹操,不殺曹操,在他的腦子裡發生了激烈地衝突。

三國演義中,曹操是個大奸臣,着實該殺。而且董俷也知道,現在殺了曹操,只怕也引不起什麼太大地波瀾。畢竟如今此人還是個騎都尉,想要掩飾過去,應該不難。

可殺了曹操,就能保住董家嗎?

薰俷很猶豫,委實有點拿不定主意。

何家地人已經整備好了人馬,董俷點齊人馬,拔營起寨。

按照他的想法,如果何真啓程,作爲長社軍事主官地曹操自然會出面相送。到時候找個由頭,想辦法把這個人幹掉。至於薰俷甚至已經想好了理由,如何殺死曹操。

沒想到,曹操居然沒出現。

來相送的是長社守將,董俷甚至沒記住他的名字,只記得他姓蔡,是蔡的同鄉。

曹操發現我要殺他了嗎?

薰俷心裡不免感到奇怪,在動身的那一刻,下意識的向城頭上看了一眼。

隱隱約約,他看到有人在城垛後面閃了一下之後就不見了蹤跡。董俷的眼力很好,一眼就認出了那七尺身影,正是他想要幹掉的曹操。姓蔡的守將說,曹操出去剿匪了……可他明明就在城裡面,爲什麼要撒這個謊呢?這傢伙又在想些什麼呢?

掃了那姓蔡的守將一眼,董俷想起來了。

這傢伙好像是叫蔡陽,城人,確實是蔡的同鄉。不過在演義中,他後來歸降了曹操,再後來,在關二爺千里走單騎的時候,與古城之下被關二爺一刀砍死。

原來,蔡陽這個時候就和曹操認識了?

薰俷撓撓頭,隨着大軍出發。一路上,他不

頭,總覺得好像有一雙眼睛在看着他。

心裡清楚,那應該就是曹操。

曹操,難道開始注意我了?也許是吧,可如果這樣子的話,我想殺他,可就難了!

就這樣,董俷想了一路,也沒有想明白曹操幹嘛會注意他。

在路過穎陰的時候,徐庶母子告辭離去。臨別時,徐庶戀戀不捨,看上去很想隨董俷一起走。但母親既然拒絕了薰俷的好意,他也不能不停母親的話。

薰俷又好生的勸慰了徐庶一番,並說將來等他劍術有成的時候,隨時可以去臨洮找他。

出了潁川,進入河南尹,就算是到了京畿地界。

早派人前往陽。通知何老太公地行程。故而過了虎牢關之後,很快就遇到了一支人馬。

看裝備,當屬於羽林軍。人數在千人左右。

主將是一箇中年人,看上去和老太公頗有幾分相像。董俷剛開始還以爲是何進親自來迎接何真。後來一說話,才知道這人是何進的弟弟何苗,奉命前來迎接何真。

何苗官拜中郎將,剛接手了羽林軍。

乍看到董俷的時候,他嚇了一跳。目光掃了一眼董俷地兵器,這纔算是放下心來。

聞聽董俷是薰卓的兒子之後,這何苗甚爲親熱。

“公子大名。苗亦有耳聞。此次大亂,若非令尊父子二人與危難中力挽狂瀾,恐怕這局面會更加糟糕。聽聞南方戰事已經平息。令尊可安好?公子又往何處去呢?”

這人和董卓的官職一樣,董俷怎敢怠慢。

連忙恭敬的回答:“中郎將客氣了。大將軍日理萬機。還有時間掛念我父子,俷感激涕零。父親一切安好,如今正在宛縣等候朝廷的旨意。草民則是離家太久,而南方戰事也已經平息,故而準備回河東探望母親,之後回臨洮……祖母年事已高……”

何苗連連稱讚。“公子果然是孝順之人。想念家人也是人之常情。苗本來還想請公子去陽和家兄相見呢……呵呵。聞聽說若非公子你拔刀相助,宛縣危矣!”

也看不出此人說的是真是假。不過心裡面還是熱乎乎。

寒暄了幾句之後,董俷帶着人告辭離去。臨別時有何徐晃依依不捨,互道了珍重。

往河東的路上,董俷百思不得其解。

何苗,堂堂中郎將,又是大將軍何進的弟弟,爲何對他如此熱情?

於是找上了典韋和沙摩柯,一起研究這裡面地問題。

哪知沙摩柯悶頭來了一句:“人家熱情,難道還不對嗎?要按你的說法,他對你橫眉立目的纔算好?”

把董俷噎地好生難受,狠狠的瞪了沙摩柯一眼說:“事有反常即爲妖。這不是好不好地問題,而且應不應該。那何家位高而權重,堂堂中郎將,和我父親的官職一樣。平白無故的這麼熱情,裡面肯定有問題。你沒聽人說過:無事獻殷勤,非奸及盜。”

典韋聞聽,連連點頭,“二弟說的不錯,這麼一說,我也覺得有些古怪。”

沙摩柯仍然是一根筋兒的說,“按照你們這麼說的話,那二哥你當初對我也很熱情,莫非也是非奸及盜?”

薰俷張口結舌,典韋哈哈大笑。

“沒錯,沒錯……二弟啊,當初你見我地時候,一樣熱情啊。”

“這不一樣,不一樣地!”

“二哥,怎麼到人家那裡就是非奸及盜,到你這裡就是不一樣?這全天下地理,都讓你一個人給佔了。”

“沙老三,你,你……我是你二哥,你竟然如此頂撞我。來來來,咱們手上見分曉。我要不好好教訓你一下,你就不知道你二哥的本領。”

薰俷催馬作勢要打,沙摩柯哼了一聲,一催胯下丹犀竄了出去。

“你兵器不趁手,我纔不願意以小欺大,勝之不武。等你換了兵器,咱們再比試。”

“咦,你居然能出口成章了?”

典韋哼了一聲,“你不在地時候,老黃和老馬天天拉着龐公喝酒,有時候秦大人也會來湊熱鬧。沙老三準備棄武從文了,跟着去混了兩天之後,就學了個牙尖嘴利回來。”

“大哥,你也有往裡面湊!”

薰俷突然覺得很苦惱,這典韋也要學文士嗎?學了文士的典韋,還是那古之惡來嗎?

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了一個形象,典韋身穿文士袍,手裡晃着白羽扇。

惡,簡直噁心死了!

想到這裡,董俷不敢再想下去,催馬跑到了最前面。

這一路上打打鬧鬧,不知不覺中就進入了河東的領地。董俷這是第一次來河東,道路也不熟悉。只能找人詢問,可是普通人看到五溪蠻人的樣子,就嚇得扭頭跑。

好不容易弄清楚了安邑的方向,大隊人馬這才

典韋和沙摩柯突然發現。薰俷變得沉默寡言起來。每當大隊人馬停下來地時候,就一個人躲在帳篷裡又是寫,又是畫。也不知道搞什麼。問他的時候,總是嘿嘿一笑,三兩句把話題就岔開了。

安邑是一座古老的都城,曾經是戰國七雄之一魏國地王都。

橫跨了鳴條崗和崗下平原,如今是河東郡的治所。小小的一個安邑,卻有郡府衙和縣府衙兩個官邸。此外在城西北,還有一個比官邸更加恢宏的大宅,上書衛府。

在安邑。可以不知道府衙和縣衙的位置,但絕不會不知道衛府的來頭。

大半個安邑城的人,和衛家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而衛府地田莊。更自安邑西北蔓延數千裡,甚至連大名鼎鼎的禹王城。也變成了衛家的私有領地和財產。

在河東,不知當今皇帝是誰地大有人在。

可如果問起老衛家,那可是婦孺皆知。老衛家如今最出名的是二士一霸,二士分別是衛家旁系才子衛仲道和衛家直系地才子衛覬。衛覬如今不過十五歲,素有才名。而衛仲道卻已經是大大的有名,更著名的莫過於他娶了蔡伯的女兒蔡

可惜。衛仲道才學雖好。卻是個短命的人。

人道是紅顏多薄命。其實對男人也是如此。人若是太聰明,學問太好。長得太帥,還娶了一個如花似玉的老婆,就連老天都會嫉妒。兩年前衛仲道娶了蔡.+多人都說,那蔡|

至於那一霸,卻是另一種名氣。

不管是衛覬還是衛仲道,都是文質彬彬,待人接物頗知書達理,非常地和善。 wWW★ TTκan★ c o

而衛家的一霸,名叫衛正,卻是個地地道道地紈絝子弟。整日裡爲非作歹,欺男霸女。

縣衙不敢管,那是衛氏家族的人,而且還是衛覬的哥哥。

府衙沒心思去管,董家本來就對衛家人有點怪怪的,當初衛家人想和老薰家聯姻,就是被董俷生生的一手破壞掉。雖然說至今沒有人能找到那兇手究竟是誰,可不代表衛家人就不管了……事實上,老衛家的追殺令至今有效,董家人難免感到忐忑。

不過,據說如今在安邑,有一個人漸漸的取衛正的惡霸之名而代之。

這不,董俷這邊人馬還沒有進城,就看見正對着城門的安邑大街盡頭,有一團火焰飛馳而來。

那是一匹火紅色的戰馬,全身上下沒有一根雜毛。

皮毛更是油亮,四肢健壯,跑起來蹄聲如雷一般響亮,把個大街上的人驚得一陣大喊:“董家的人來了!”

薰俷一眼就認出了,那戰馬是一匹純種的西涼赤。

馬上是一個女將。身穿大紅袍,外罩火紅的荷葉甲,頭戴束髮金冠,大紅色的披風隨風飄揚。

整個人,就好像一團火一樣的衝了過來。

在她的後面,還跟着五六十名女騎兵,一個個也都是頂盔貫甲,罩袍束帶,格外精神。

薰俷瞪大了眼睛,旁邊的典韋和沙摩柯也有點傻了。

大漢朝好像還沒有這麼一支由女人組成的騎軍,雖然說只有五六十個人,可這看上去……

真他媽的養眼兒啊!

城門口的士卒一見這些人出現,立刻眼觀鼻,鼻觀口,一副正經相。

朝兩邊一退,正好讓出了董俷一行人。

“死阿醜,見了我,怎地還不下馬?”

沙摩柯牛眼一瞪,“這女人好猖狂,帶我教訓她一下!”

薰俷一聽可就嚇壞了,一把揪住了沙摩柯的胳膊,“教訓你個頭,那是我四姐!”

說着話,翻身下馬,笑呵呵的站在那裡。

赤在董俷身前停下,唏溜溜一聲暴叫的直立而起。

馬上的女將用修長雙腿一夾馬腹,從得勝鉤上摘下了一杆繡絨大刀,當頭就劈向董俷。

“死阿醜,乾的好事,居然還有臉來見我,照打!”

薰俷這一次可是嚇了一跳,側身一閃,擡手就抓住了那大刀的刀杆,“四姐,你瘋了不成?”

第139章 請君入京爲質子第135章 俸祿三百石(二)第109章 奉孝出馬第417章 議和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438章 另有蹊蹺第212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一)第146章 月旦評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278章 雒陽烽火紀(二)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231章 羣雄鬥呂布第447章 覆沒第211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114章 明主條件第59章 古之惡來第391章 十年(一)第450章 陽謀(一)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130章 美女野獸第452章 張任露崢嶸(一)第415章 偃師第273章 陰謀與背叛第306章 沙沙有心事(一)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458章 亂局(二)第367章 雙虎鬥第322章 大決戰(五)第372章 長安之亂(四)第82章 三醜結義第300章 鏖戰(三)第48章 緣深緣淺第408章 羣虎出閘第43章 父子一諾(2)第121章 虎女營第364章 彈汗山(二)第43章 父子一諾(1)第459章 亂局(三)第465章 溫侯(三)第52章 再戰黃巾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6章 伏波遺寶(1)第405章 水淹七軍(二)第497章 決戰之聲東擊西第416章 空城第118章 回河東(三)第30章 身處險境(2)第348章 一場風花雪月事第277章 雒陽烽火紀(一)第456章 兩大錢第125章 毒士賈詡第148章 鸞衛軍第210章 雪鬼追蹤第133章 正宗五禽戲第389章 沙門護法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467章 溫侯(五)第222章 大文章第178章 武夫爭雄第131章 野牛奔走燒當第216章 昭寧大事記(三)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166章 興盛不過三代第139章 請君入京爲質子第4章 殺人歌(1)第34章 巨魔兒第449章 賈詡二謀荊襄(二)第20章 董衛聯姻(1)第469章 大野澤(二)第61章 惺惺相惜第13章 殺戮一(下)第457章 亂局(一)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286章 一念惡漢第22章 殺人者‘公子’(2)第359章 小溫侯(二)第28章 走馬震金城(二)第224章 孺子心歹毒(四)第326章 盧龍塞第307章 沙沙有心事(二)第16章 所爲何來(2)第194章 賢士無蹤,武鬥丹陽第466章 溫侯(四)第171章 漢帝心中存躊躇第158章 天人感應第265章 雞鹿塞(完)第454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411章 呂蒙獻三關第29章 走馬震金城(三)第235章 滎陽大戰(一)第361章 小溫侯(四)第384章 郭嘉之死第16章 所爲何來(1)第171章 漢帝心中存躊躇第78章 少年行第27章 走馬震金城(一)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24章 西部都尉(1)第40章 董卓喪女
第139章 請君入京爲質子第135章 俸祿三百石(二)第109章 奉孝出馬第417章 議和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438章 另有蹊蹺第212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一)第146章 月旦評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278章 雒陽烽火紀(二)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231章 羣雄鬥呂布第447章 覆沒第211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114章 明主條件第59章 古之惡來第391章 十年(一)第450章 陽謀(一)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130章 美女野獸第452章 張任露崢嶸(一)第415章 偃師第273章 陰謀與背叛第306章 沙沙有心事(一)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458章 亂局(二)第367章 雙虎鬥第322章 大決戰(五)第372章 長安之亂(四)第82章 三醜結義第300章 鏖戰(三)第48章 緣深緣淺第408章 羣虎出閘第43章 父子一諾(2)第121章 虎女營第364章 彈汗山(二)第43章 父子一諾(1)第459章 亂局(三)第465章 溫侯(三)第52章 再戰黃巾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6章 伏波遺寶(1)第405章 水淹七軍(二)第497章 決戰之聲東擊西第416章 空城第118章 回河東(三)第30章 身處險境(2)第348章 一場風花雪月事第277章 雒陽烽火紀(一)第456章 兩大錢第125章 毒士賈詡第148章 鸞衛軍第210章 雪鬼追蹤第133章 正宗五禽戲第389章 沙門護法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467章 溫侯(五)第222章 大文章第178章 武夫爭雄第131章 野牛奔走燒當第216章 昭寧大事記(三)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166章 興盛不過三代第139章 請君入京爲質子第4章 殺人歌(1)第34章 巨魔兒第449章 賈詡二謀荊襄(二)第20章 董衛聯姻(1)第469章 大野澤(二)第61章 惺惺相惜第13章 殺戮一(下)第457章 亂局(一)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286章 一念惡漢第22章 殺人者‘公子’(2)第359章 小溫侯(二)第28章 走馬震金城(二)第224章 孺子心歹毒(四)第326章 盧龍塞第307章 沙沙有心事(二)第16章 所爲何來(2)第194章 賢士無蹤,武鬥丹陽第466章 溫侯(四)第171章 漢帝心中存躊躇第158章 天人感應第265章 雞鹿塞(完)第454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411章 呂蒙獻三關第29章 走馬震金城(三)第235章 滎陽大戰(一)第361章 小溫侯(四)第384章 郭嘉之死第16章 所爲何來(1)第171章 漢帝心中存躊躇第78章 少年行第27章 走馬震金城(一)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24章 西部都尉(1)第40章 董卓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