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當陽(一)

壺頭山中,溪畔。

沙摩柯把玩着一枚巨魔令,面色沉冷。胡昭也是陰着臉,大帳中衆人,全都不敢大口喘息。

“我要出兵!”

沙摩柯放下了巨魔令,語氣非常堅定的說:“錦帆營初立,便立下大功。我是二哥的結拜兄弟,卻不能爲他分憂,他日相見,又有何面目面對?我意已決,老兒你莫要在費甚口舌了。”

胡昭說:“我並不是想勸阻你……你可以出兵,打長沙,攻零陵,哪怕你攻打益州都可以。但是出兵襄陽,且不說路途遙遠,那裡是劉表的老巢,又豈能沒有兵馬駐守?絕對不可以。”

“打長沙,能打得劉表疼嗎?”

沙摩柯怒道:“至於益州,打了又有何用?唯有襄陽,只要襄陽告急,劉表定然無心再戰。”

胡昭呼的站起來,厲聲道:“可是你想過沒有,南郡地形複雜,太守李嚴也極爲狡詐,更精於兵事。而襄陽,劉表雖不在,可是他豈會沒有防備?荊州別駕劉巴,也不是好對付的人物。你若想打到襄陽城下,需要調撥多少人馬?又需要耗費多少錢糧,你忘記大都督的交代了嗎?”

沙摩柯說:“莫不成,我就呆在這裡,無所事事?”

說完,他甩袖站起來,“老兒,此事你無需再去費心,我意已決,郭石梅成爲先鋒,周朝隨我一同出戰。只要能打到宜城,襄陽必然大亂。到時候不等兩方兵馬合擊,我早已退出戰局。”

從理論上而言,沙摩柯的想法沒有錯誤。

也就是說,他所謂的出兵,實際上是一種佯攻。但是胡昭卻咬死不肯同意。見勸不得沙摩柯,胡昭氣呼呼的衝出了大帳。於胡昭而言,沙摩柯的這個策略,根本就是無法行得通。

出了大帳以後。胡昭就跑去找甘夫人。

在他想來。甘夫人一定會設法勸阻沙摩柯。可是沒想到,甘夫人卻拒絕了……

“孔明現身。您難道不覺得,沙沙這些年走的太過順利了嗎?憑着二伯提供的輜重和幫助,他在幾年裡面,就完成了歷代老王未曾完成的大業。真地是他能力出衆嗎?我看未必吧。”

胡昭疑惑的看着甘夫人,“那夫人的意思是……”

“該讓他冷卻一下了。這次二伯在信中大加讚賞那個甘寧,沙沙心裡本就不是很服氣。而甘寧在柴桑的一把大火,卻燒起了沙沙地心思。與其說他這是要幫助二伯,倒不如說他想和甘寧爭一口氣……這種情況之下。除非大伯二伯他們過來,我們怕是誰也別想勸說住沙沙。”胡昭沉默了!

片刻之後。他輕聲道:“夫人地意思我已經明白,想要藉此機會,敲打一下那蠻子……可是,夫人當知道,那蠻子看似堅強。實則內心很脆弱。我擔心做的過火了。他會受不了啊。”

甘夫人微微一笑,抱起年幼地女兒。“若是如此,我們就回西域吧。”

胡昭長出了一口濁氣,點頭道:“既然夫人有這個想法,那我就去安排,順便將錦帆營設法調回來,以作不備之用。另外,還請夫人寫一封信給大都督,此戰之後,我們將面臨劉表傾荊州之力的攻擊。若沒有大都督的支持,我擔心僅憑三蠻之力,恐怕很難是劉表的對手。”

“那一切就拜託先生。”

甘夫人所說的,一點都不錯。

沙摩柯的確是生了爭強鬥狠的心思,也難怪……這麼多年,他很少見董那麼稱讚某一個人。

次日,沙摩柯領四千五溪蠻,並一千丹陽悍卒,自壺頭山出兵。

沿途向山中各宗部發出集結人馬的命令。他是五溪蠻王,發出了集結令,各宗部也立刻響應。待到過山之時,五溪蠻已經集結出數萬人馬。途中周昕曾派出兄弟周旨試圖勸阻沙摩柯,但卻被沙摩柯所拒絕。

有地時候,人就是這樣。

你越是勸說他,就好像是懷疑他的本事,他就越是想要證明給你看。沙摩柯如今正是如此。

如果胡昭周昕,能用另一種方式勸說沙摩柯地話,也許他就會改變主意。

可不管是胡昭還是周昕,都不斷的向沙摩柯強調一件事:攻打襄陽是多麼不可行的事情,襄陽有多麼多麼的強大……沙摩柯是什麼人?自十四歲同董出山後,可以說是未遭遇敗績。唯有的一次失敗,還是在臨涇時被皇甫家偷襲所致。這一路成長,可說是非常地順利。

他服過誰?

能讓他心服口服地人,放眼天下也不過三個半。

董典韋,自然是其中的兩個。還有黃忠,那是曾實實在在打敗過他,並且給予他指點地人,沙摩柯也很服氣。除了這三個人之外,還有半個人,就是呂布。不過,那是他的敵人。

至於其他人,沙摩柯還真的沒放在眼中。

出山後,五溪蠻軍直撲丹陽聚。丹陽聚守將蔡中,是荊州大族蔡家出身,論輩分是荊州水軍大都督蔡瑁的同族。不過,蔡中確實沒什麼本事,而且膽子很小。沙摩柯大軍還沒有抵達丹陽聚,蔡中就帶着家眷親兵逃走了。他有自知之明,他的本領絕對不是沙摩柯的對手。

丹陽聚的迅速失守,也使得夷道守將呂公猝不及防,甚至來不及做出反應,沙摩柯大軍已兵臨城下。呂公出城應戰,被沙摩柯在陣前兩個回合之後,一棒砸的血肉模糊,夷道失守。

這只是在一日之間發生的變故。

沙摩柯連下兩城,不禁志得意滿。在夷道停留一日之後,命梅成鎮守夷道,他自領兵跨過大江,直撲宜城。

五溪蠻暴動的消息迅速傳開,南郡太守李嚴卻陷入了沉思當中。

昔年宛城之戰。李嚴曾和沙摩柯並肩戰鬥。對沙摩柯這個人,李嚴可以說是非常的瞭解。

沙摩柯背後是什麼人?

李嚴心裡怎可能不清楚呢?

當初秦頡病故,黃忠曾邀他一同前去投奔董。

可是李嚴卻認爲,董卓一死。關中大亂。董已失去了根本,就算將來能立足於西域。也難有作爲。所以,李嚴很婉轉的拒絕了黃忠,甚至還挽留黃忠和他一同投奔劉表,但未能成功。

不想,區區數年的時間,董卻殺回了關中。

甚至手中所掌握的力量,遠遠超過了當初董卓在世地時候。殺李郭汜,消滅馬騰郭憲。

斷斷數年。開疆擴土不說,佔領並幽涼州。雄霸關隴之地,更突進漢中,虎視西川。

去歲一場大戰,以一家之力,抗衡數家兵馬。

得河內。取雒陽……

那聲勢好不驚人。李嚴都看在了眼裡,若說心中沒有悔恨。那純粹是胡說八道。

可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一步錯,步步錯。即便是很後悔,李卻沒有絲毫的嚮往。去投奔董?且不說劉表對他頗爲器重,就算他和董當年有那麼一段香火之情,隨着時間也已淡薄。

如果當初他隨着黃忠一同投奔董的話,那叫做雪中送炭。

現在呢,看人家發達了,再跑過去投靠,那叫做反覆無常。就算董不計前嫌,李嚴都會看不起自己。更不要說,當初和黃忠說了那麼些的話語,難不成過去聽黃忠文聘他們嘲笑?

不過,李嚴還是留了一份心思。

他明知道周昕和董交好,也清楚沙摩柯在武陵立足,周昕地作用很大,卻沒有報告劉表。

武陵是武陵,南郡是南郡。

大家相安無事,你不惹我,我也不會去招惹你。至於你周昕心向何人?與我何干。

但是,這並不代表李嚴會眼睜睜地看着沙摩柯進入南郡。這南郡是我的,你來惹我,那就休怪我不顧情面。蔡中帶着親兵家眷抵達南郡之後,花了不少地錢帛,總算是見到了李嚴。

李嚴這個人什麼都好,但是卻有點貪圖財物,還有點小心眼

蔡中把姿態放低,他也就沒有爲難蔡中。畢竟蔡中背後還有蔡氏家族,就算懲治,也輪不到他。更何況,蔡中表現的這麼識趣,李嚴在考慮了一下之後,大筆一揮,罪過都歸於呂公。

“正方兄,你只管放心,我回去之後,一定會向我兄長多多美言,他日以報答大人。”

蔡中臨走的時候,感恩戴德。

他的確是有這個資本說話,因爲他背後有蔡家,有族兄蔡瑁,而蔡瑁上面,還有個蔡夫人。

那可是劉表最寵愛的女人,就算天大的過錯,幾句枕邊風也就了結了。

李嚴看着蔡中的背影,不禁連連冷笑。

“正方,就這麼放過他嘛?”

一直在一旁陪坐的文士,帶着一臉地不屑目送蔡中離去,而後扭頭問道:“你何必怕他?他不戰而退,這是明擺着的事情。就算是蔡家護着他,又能如何……再說了,你與蒯家關係甚密切,就算蔡家想找你地麻煩,怕是蒯越也不會輕易答應。要我說,應該將他拿下來問罪。”

這文士名叫韓嵩,字德高,是李嚴的同鄉。

此人出身寒門,家境貧寒,但氣量高雅,極有遠見。曾有袁隗,聽聞他的名字,想要徵辟,卻被韓嵩拒絕。爲避免袁隗的報復,他甚至和幾名同好遁入山中,至黃巾亂起,避禍荊州。

劉表平定荊州之後,逼迫韓嵩效命。

先是別駕,後來做到了從事中郎。但在一次祭祀天地時,劉表與禮法不和,韓嵩阻止,觸怒了劉表,險些因此而喪命。幸好這時候李嚴隨蒯越前來,因爲是同鄉,所以也認得韓嵩。

在蒯越的勸說下,劉表饒了韓嵩地性命。但是留在身邊,看着實在膩歪。

李嚴乾脆讓韓嵩留在了身邊,後來出任南郡太守,韓嵩也跟着他一同赴任,是他地智囊。

李嚴笑道:“德高性直,至今還是老脾氣。我自不是害怕蔡家,殺個蔡中,如同碾死螻蟻一般,有何快哉?再說了,如今主公用兵,我等部曲正當一力和之。若爲個螻蟻而和蔡家發生衝突,只怕令親者痛,仇者快……內亂一起,我荊州必將面臨危險,所以不得不慎重啊。”

韓嵩聽完這番話,忍不住讚道:“正方所慮極是,卻是嵩有些迂腐了!”

李嚴擺手道:“德高,你我知交,莫要說這些虛透巴腦的話語,還是看看這亂局當如何解決。”

韓嵩道:“沙摩柯不過一勇武蠻夫,有何懼哉?休看他一日下兩城,可越是如此,他死地就越快。想必如今襄陽已經得到了消息,那劉巴也是個心狠手辣的人,豈能放過這道美餐?”

李嚴卻道:“德高,實不相瞞……我與那沙摩柯也算故知,當年在宛城若非董氏三兄弟出手,只怕……沙摩柯此戰必敗,我只是在想,是否應該趁機出手,將他解決在這南郡治下?”

韓嵩勃然大怒,指着李嚴道:“正方當不爲人子。五溪蠻得漢室恩寵,本就應當出力報國。董家子當年立下戰功,可是他們也得到了相應的恩典。如今你效力景升公,怎可徇私放手?你不出手,劉巴也饒不得他。公是公,私是私,你怎可因私人之情,而放過景升公大敵?”

這一席話,把李嚴罵的是滿面通紅。

起身一揖到地,“若非德高,嚴險些就誤了大事。”

韓嵩卻笑了,沉聲道:“即如此,正方可有破敵之策?”

李嚴淡定一笑,雙目眯成了一條線,咬牙切齒道:“德高放心,沙摩柯定逃不出我的手

注1,呂公,劉表部將。初平二年,孫堅與表戰,公將兵緣山向堅,堅輕騎尋山討公。公兵下石。中堅頭,應時腦出物故。演義中曾有出場。

注2,韓嵩,韓嵩,字德高,義陽人。少時好學,雖貧而不改易其操守。韓嵩知世將亂,故不應三公之命,只與同好數人隱居於酈西山中。黃巾亂起,韓嵩避難南方,劉表逼其以爲別駕,轉從事中郎。劉表郊祀天地,韓嵩正諫不從,漸見違忤。後又奉使到許都見曹操,以觀虛實。韓嵩回來後,深陳曹操威德,請劉表遣子入質。劉表疑韓嵩反爲曹操做事,大怒,欲殺韓嵩,然而考殺韓嵩之隨行者,知韓嵩並無他意,方纔止息。荊州平,韓嵩有疾病,就在所拜授大鴻臚印綬。演義中也曾有出場。

第413章 殺虎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77章 騎牛童子第25章 黃河九曲第268章 朔方大捷第429章 夏侯蘭(一)第164章 塵埃落定第75章 傷寒症第436章 僧與帝(二)第203章 誰爲虎狼將第182章 雍丘之戰(一)第456章 兩大錢第8章 大姐(1)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100章 左中郎將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85章 南宮鉅變第11章 馬奴小鐵(2)第488章 長安(完)第378章 請君移駕長門宮第246章 氣節壯士第65章 巨魔襲來(一)第427章 長阪坡第254章 三韓獻寶,中藥變韓藥第303章 大遷徙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303章 大遷徙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341章 大戰起,誰是晃去(完)第45章 巨魔士(二)第126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一)第378章 請君移駕長門宮第50章 荒野偶遇第42章 少年蒲元(2)第422章 五蠻第342章 名士之殤(一)第249章 一紙詔書諸侯亂第124章 敕勒歌第365章 彈汗山(三)第231章 羣雄鬥呂布第197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二)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455章 泰平問對第442章 如此簡單第108章 羣英會第476章 四猛八大錘(四)第416章 空城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2章 董卓幼子第395章 十年(五)第6章 伏波遺寶(1)第82章 三醜結義第301章 隴西大會師(一)第345章 徐州一夜第381章 陳宮論連橫第393章 十年(三)第365章 彈汗山(三)第51章 飛白絕倫第83章 一進雒陽第7章 金城破羌(1)第47章 鄙夫之怒第350章 三學紀要第347章 破長安第400章 獅虎第398章 十年(八)第267章 金銀決(二)第34章 巨魔兒第100章 左中郎將第384章 郭嘉之死第211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5章 欲學萬人敵(2)第92章 絞肉機(四)第138章 亦幻亦真第266章 金銀決(一)第189章 袁隗計,二虎爭食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488章 長安(完)第72章 火燒盤龍谷(一)第481章 蒼亭之殤第213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二)第470章 大野澤(三)第297章 涼州亂第263章 雞鹿塞(三)第179章 惡來逞威第453章 張任露崢嶸(二)第379章 顏面存幾何第350章 三學紀要第165章 北宮校尉第111章 孟德登場第127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二)第109章 奉孝出馬第11章 馬奴小鐵(2)第282章 請主公上坐第422章 五蠻第328章 西域二三事(二)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26章 宴無好宴(2)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72章 火燒盤龍谷(一)
第413章 殺虎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77章 騎牛童子第25章 黃河九曲第268章 朔方大捷第429章 夏侯蘭(一)第164章 塵埃落定第75章 傷寒症第436章 僧與帝(二)第203章 誰爲虎狼將第182章 雍丘之戰(一)第456章 兩大錢第8章 大姐(1)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100章 左中郎將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85章 南宮鉅變第11章 馬奴小鐵(2)第488章 長安(完)第378章 請君移駕長門宮第246章 氣節壯士第65章 巨魔襲來(一)第427章 長阪坡第254章 三韓獻寶,中藥變韓藥第303章 大遷徙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303章 大遷徙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341章 大戰起,誰是晃去(完)第45章 巨魔士(二)第126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一)第378章 請君移駕長門宮第50章 荒野偶遇第42章 少年蒲元(2)第422章 五蠻第342章 名士之殤(一)第249章 一紙詔書諸侯亂第124章 敕勒歌第365章 彈汗山(三)第231章 羣雄鬥呂布第197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二)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455章 泰平問對第442章 如此簡單第108章 羣英會第476章 四猛八大錘(四)第416章 空城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2章 董卓幼子第395章 十年(五)第6章 伏波遺寶(1)第82章 三醜結義第301章 隴西大會師(一)第345章 徐州一夜第381章 陳宮論連橫第393章 十年(三)第365章 彈汗山(三)第51章 飛白絕倫第83章 一進雒陽第7章 金城破羌(1)第47章 鄙夫之怒第350章 三學紀要第347章 破長安第400章 獅虎第398章 十年(八)第267章 金銀決(二)第34章 巨魔兒第100章 左中郎將第384章 郭嘉之死第211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5章 欲學萬人敵(2)第92章 絞肉機(四)第138章 亦幻亦真第266章 金銀決(一)第189章 袁隗計,二虎爭食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488章 長安(完)第72章 火燒盤龍谷(一)第481章 蒼亭之殤第213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二)第470章 大野澤(三)第297章 涼州亂第263章 雞鹿塞(三)第179章 惡來逞威第453章 張任露崢嶸(二)第379章 顏面存幾何第350章 三學紀要第165章 北宮校尉第111章 孟德登場第127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二)第109章 奉孝出馬第11章 馬奴小鐵(2)第282章 請主公上坐第422章 五蠻第328章 西域二三事(二)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26章 宴無好宴(2)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72章 火燒盤龍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