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廣總督葉名琛

兩廣總督葉名琛

追星的另一個副產品就是鋼筆和鉛筆開始流行起來,這已經成爲每一個追星族身上必須攜帶的裝備,有錢的戲迷們都在領口別上一支英國原裝進口的鋼筆,而那些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就只好使用本地產的鉛筆來找明星簽名了。趙婉兒的那一支名牌金筆給他在這個圈子裡帶來極大的榮光,不過李富貴對於這支總是需要用活塞給筆端供水的鋼筆十分的不以爲然,實際上他早就想過改良這種愚蠢的鋼筆,可是遺憾的是他只是在小學的時候拆過一支鋼筆,那個時候的他還不足已從那些零件中找出其中的奧妙,在以後的日子裡他用傳統鋼筆的時間少得可憐,所以在擺弄了幾次之後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實際上李富貴的軍中大量使用的是沾筆和鉛筆,鋼筆因爲成本的原因並不常見,所以他覺得這種改良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作爲一個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人李富貴對專利的概念非常模糊,如果他知道發明也是一個賺錢的機會的話或許他會更積極一些。李富貴這時候正在花時間研究繪畫,寫真人物畫的費用實在很高,這使得這種傳媒無法覆蓋低端市場,看到這種情況李富貴理所當然的想到了卡通,好像當年還有一種叫小人書的東西曾經在中國佔據過圖書市場的巨大份額,而且就是專門針對底端設計的,不過李富貴對它並不瞭解,所以還是選擇從比較熟悉的卡通着手,卡通不但畫起來簡單而且根據陸歸延所說單色的卡通是可以通過雕版印出來的,李富貴想了想也的確如此,連鈔票都能印簡單的卡通畫自然更不在話下了,或許這將意味着大衆傳媒的到來。曾有兩年繪畫學習班經驗的李富貴當年對於卡通還是很有一手的,現在手雖然生了一些不過他手底下精通繪畫的可不少,所以一個個鮮活的形象很快就生產了出來。

現在凡是李富貴搞得鬼趙婉兒都要插上一腿,這次也不例外,當他看到這些Q版的人物、動物之後立刻就愛不釋手,"這隻鴨子好好笑哦,還有我剛纔在晾圖室看到的一對老頭、老太太真是太可愛了。"

"老頭、老太太?"自己什麼時候創造過這種形象?李富貴不覺有些摸不着頭腦,"我怎麼不記得畫過老頭、老太太。"

"怎麼沒有?那兩個個子矮矮的、胖胖的,穿着黑衣服,脖子上還圍着紅圍巾的那兩個人,對了,他們都帶着一幅好大的眼鏡。"趙婉兒急忙向李富貴解釋。

"矮矮的、胖胖的,穿着黑衣服,脖子上還圍着紅圍巾,都帶着一幅好大的眼鏡,"李富貴在嘴裡唸叨着,"什麼老頭、老太太嘛,那分明是兩隻企鵝。"李富貴恍然大悟。

"什麼是企鵝?"趙婉兒好奇的問,在她看來那分明是兩個人。

"企鵝是一種用兩隻腿站着的鳥。"李富貴隨口解釋。

"什麼鳥不都是兩隻腿站着的?"李富貴的話顯然有語病。

"這個嘛,怎麼說呢?企鵝的腿不像其他鳥那樣長在肚子上,反而和人很像,就和我畫的那個差不多。"

"那多有意思啊,以後帶我去見見,好不好?"

"那恐怕不行,企鵝都生長冰天雪地的南極,現在的船根本沒辦法靠近那個大陸。"李富貴並不知道澳洲也有企鵝。

"好想看一看啊。"趙婉兒有些惆悵的說。

"等將來造船技術好了應該有機會的。"李富貴開始隨口敷衍她了。

同樣這一年的夏天國際形勢也迎來了一個多事之秋,當英國議會通過對華戰爭議案之後,英國人在遠東的活動立刻變得更富侵略性了,對此李富貴倒是並不在意,雖然英國人的活動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但是就目前的情況按照他的推斷英國人應當還是以艦隊威嚇爲主,就算真的動武也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規模,倒不用太過擔心。可是當法國也因爲西林教案擺明了與英國一致行動的消息傳來之後李富貴不覺皺起了眉頭,他原來希望把英法分開的,英國人的亞羅號事件明顯是沒事找事,可是西林教案不同,在李富貴看來如果對他們採取不同的態度分開他們或許還是有希望的。可是他奏章上的這一條建議似乎根本沒有引起咸豐的注意,或許他根本就懶得去區分什麼英吉利、法蘭西。

八月英法兩國的艦隊封鎖了廣州海面,,態度十分強硬,彷彿再不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答覆就真的要進攻廣州府城了。給李富貴帶來這個消息的是兩廣總督葉明琛的一個心腹叫做葉伯仁,他之所以跑到淮陰來是因爲葉明琛覺得李富貴與洋人說得上話,希望他能夠從中調解,勸說洋人到別處去鬧。這兩年來李富貴和葉明琛打過幾次交道,他的生意已經開始向全國輻射,而廣東作爲全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自然少不了生意往來,所以李富貴時常利用自己的身份給集團提供一些官面上的幫助,說起來也算是欠了葉明琛一些人情。葉名琛作爲封疆大吏對李富貴上次的作爲有他自己的看法,在經過那一段緊張的等待之後葉名琛驚訝的發現清廷的影響力甚至已經無法越過長江了,這個發現讓他既感到驚恐又有那麼一點激動。作爲一個地方實力派他在李富貴兵變之後當然看出這個世界已經開始變化了,雖然這種變化還沒有大到讓他生出對清廷的不臣之心,但是有備無患總是好的,葉名琛也不知道爲什麼最近總有人造他的謠,葉明琛想盡一切辦法也找不到這幕後的黑手,而且稀奇古怪的事也層出不窮,最讓人不可理解的就是甘蔗地怪字。

這種怪字是在羅定州的一片窪地中發現的,一天早上一個農夫發現他家的甘蔗地裡有大量的甘蔗被壓倒在地,這個心痛無比的莊稼漢立刻找來當地的地保勘查,要求找出肇事者來賠償,沒想到這個粗通文墨的地保來到這裡一看之下就發現了許多不尋常的地方:所有的甘蔗都是在根部被折斷,壓倒的甘蔗在原來茂密的甘蔗地裡形成了一條條曲曲折折互相交叉的小巷,似乎沒有什麼規律但是卻又不像完全的率性而爲,當地保站到高處向下一看立刻發現那些被壓倒的甘蔗組成了六個大字,不過這些字寫得什麼地保就不認識了,而請來的村中的秀才站在山坡上把頭扭過來扭過去對着那塊甘蔗地端詳了半天也沒說出這究竟是什麼字,按照他的猜測這些字看起來很像篆書,但是仔細一看又對不上號,經他辨認第一個字有點像葉,第二個字如果一定要找出一個與它類似的那大概“名”可以算得上,第五個字應該是王,其他的就實在是分辨不出來了。發現事情不那麼簡單的地保立刻趕往縣城向知縣大老爺報告,這位老爺與葉名琛有些私交,算得上是葉名琛的學生,一聽說天降怪字上面還很可能有自己老師的名諱當然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一邊封鎖現場、消息一邊派人快馬給葉名琛報信。

這個報告讓早已成爲驚弓之鳥的葉名琛大感驚恐,他這段時間已經往海里沉了兩塊石碑、一個石人。這時候一聽又是天降怪字,急忙派自己的心腹師爺沈運華前去察看,在他看來沈夫子博古通今到了那裡定能把事情弄清楚。沒想到沒過多久沈師爺回來搖頭嘆氣的說那些字他也不認識,不過以他的看法這恐怕不是什麼好事,所以那片甘蔗地他已經下令給毀了,至於那六個字他倒是抄了下來帶回來給葉名琛看。事後葉名琛也曾經嘗試在一塊甘蔗地裡寫上幾個字來看看這究竟是不是有人在陷害他,可是很快就發現這項工作非常不容易,尤其要在沒有人發現的情況下做到更是困難重重,甘蔗非常堅硬,想要從根部折斷需要很大的力氣,另外據沈師爺所說那塊出現怪字的甘蔗田裡的甘蔗倒伏的十分有規律,這就更加大了工作的難度,所以葉名琛也是滿腹疑問的驚疑不定,有時候在夜深人靜時他也會稍稍的有所動搖,幻想一下自己就是天命所歸,不過這種程度的幻想遠不足以動搖葉明琛的理智。

李富貴與清廷對抗的態度給了葉名琛不少啓發,雖然他從沒有想過自己能夠達到李富貴那樣的軍力,但是他也有許多優勢是李富貴所不具備的,第一他在廣東主政多年,根基深厚,第二兩廣離北京更遠,第三葉名琛的人脈深厚,這一點絕不是李富貴所能比的,在京師的關係就不必說它了,這麼多年來他早就他朝堂上的那些大老打點的舒舒服服的,只要看看他在廣東這麼個好地方一干這麼多年也就知道他在朝中關係很鐵了。最讓葉名琛自持的實際上是他與其他地方實權派的關係也很不錯,尤其是湘軍,這些年來兩廣的協餉源源不斷地送到湖南、湖北,而且在採購火炮的事情上葉名琛也幫過曾國藩、胡林翼他們不少忙,再加上這兩年與李富貴也走的挺近,他越想越覺得自己所處的位置有利,若是真的有那麼一天羣雄角逐天下,葉名琛覺得自保是綽綽有餘,所以他對李富貴的態度在經過兵變之後反而變得更加友好了。

"調停我當然可以做,不過英國人比較死性,他們認準的事情很難勸得動,所以告訴你們家大人,就我的經驗我給他兩點忠告,第一要做好軍事上的準備,英國人是標準的欺軟怕硬,他們如果發現廣州不好啃就會到別處去,第二就是在他的權限範圍之內最好不要和英國人硬頂,現在英國人是外強中乾,只要面子上讓他們下得了臺,估計他們應該不會太難爲你們大人。"

"我們大人也有加強海防的想法,只是苦於沒有這方面的人才,我們大人一直十分羨慕大人軍中的人才濟濟,十分希望能夠請幾位富貴軍的大將來指導一下廣州的城防。"葉伯仁十分的精明,看到李富貴對此事有點推託急忙另外提出了了一個要求,希望能把李富貴拖到廣州目前紛亂的局勢中來。

對此李富貴到沒有什麼異議,實際上他現在已經派出去好幾個軍事專家團了,如果扳着指頭算算北京有一個在指導八旗禁軍的現代化,曾國藩那裡也有一個,湖北巡撫胡林翼那裡也有一個,再加上李鴻章那兒一共是四個,現在多派一個出去也不是什麼大事。而且葉明琛在廣東經營近十年,要是論起地方實權派他恐怕能排得上第一號,現在藉着防範英國人如果他想假公濟私那豈不是十分有趣,李富貴對於這個想法很感興趣,以往他對葉明琛這個人不夠注意,畢竟這個傢伙在他的印象裡沒什麼名氣,不過經過近期的接觸他對葉明琛的觀感到稍稍有了些改變。

"兩江的形式現在也並不好,大將恐怕是派不出,不過指導城防主要是工兵的事,在這裡我倒可以給你們幾個專家,再加上一隊教官指導一下軍隊的訓練你看怎麼樣。"

只要把富貴軍攪進廣州葉伯仁就心滿意足了,他又怎麼會在乎將佐級別的高低,自然是一個勁的道謝,順便還拍了拍李富貴的馬屁,"誰不知道富貴軍中就是一個小兵到了外面都是獨當一面的大將,有了大人的支援我們可就有主心骨了。"

在工兵的派出問題上李富貴並沒有什麼猶豫,不過在教官團的團長人選倒是讓他很費了些腦筋,李富貴也知道這個時候派人到廣州去是一個很敏感的動作,和去湖北、湖南可不一樣,甚至難度還要大於駐京的那一支。"需要精明強幹,腦子和手段都必須非常靈活,還要有政治頭腦,對國際形勢也得有些瞭解,這個人可不好找啊。"忽然李富貴想到了一個人,一個總是一臉壞笑的山大王。"劉銘傳這小子應該行,真是奇怪,我爲什麼總會感覺把這個人留在軍中有些屈才了。"

很快李富貴就在密室裡接見了劉銘傳,其實李府上沒有密室,這個所謂的密室只是周圍比較空曠而已,這是一個只有草坪的園林當代的那些人都很不喜歡這樣的設計,不過李富貴卻對此地很滿意,在草坪的正中央有一個西式的小建築,在這裡說話應當不用擔心隔牆有耳,雖然李富貴從不相信會那麼巧自己吐露機密的時候外面總會蹲上一個偷聽的傢伙,這種戲劇化的場面他一向是不列入考慮的。

"這次派你去廣州,有沒有什麼想法啊?"

"多謝大帥栽培。"在劉銘傳看來這是個好差事。

"你先別忙着謝我,這個差事並不好辦,這次英國人的行動出乎我的預料,所以我也不敢預測這件事的結果究竟會怎麼樣。這裡面有些什麼花樣你都想明白了嗎?別的先不說,葉名琛爲什麼要請我們去幫忙,這事就頗費思量。”

“大帥,要我看,葉名琛肯定是想加強自己的力量。”劉銘傳作出了與李富貴同樣的判斷,他也並不知道這個邀請只是葉伯仁揣摩主人的心思自己提出的。

“我也是這麼想的,你此次前去務必要摸清楚葉名琛的真實想法,如果他真有這個意思就推他一把。至於你協助葉明琛守廣州本身並沒有什麼複雜的,不管最後打好打壞都和你沒什麼關係,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任務是給廣州本地勢力以支持,你明白了嗎?"

"明白了,如果葉名琛沒有這個意思呢?”

“這個可能性不大,不過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也不要緊,你們的工作與民團必然會有很多的聯繫,你可以對他們推上一把。”

”是不是就像我們江北這樣支持這些士紳對抗官府?"

"有這麼點意思,廣東那個地方好像民團的實力很強,什麼黃飛鴻、豬肉榮之類的廣東十虎好像都是出自民團,他們與官府的關係若即若離,是一隻可以利用的力量,而且廣東這個地方在近代一直是革命的搖籃,羣衆基礎應當很好,你此去應該是事有可爲。不過對待廣東的官府你的態度就很很微妙了,我有一個原則你自己去領悟,就是你必須加大廣東與北京的距離。另外還有一件事,廣州這個地方聽說排洋排的非常厲害,雖然我對這種說法感到十分奇怪,但是你們自己還是要小心,軍服就不要穿了,你們這次執行的是一件秘密任務。"

李富貴的調停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英國人的態度相當強硬,雖然印度起義的確弄得他們手忙腳亂,但是對中國他們卻並沒有絲毫的放鬆,這次圍攻廣東他們的決心下的非常大,他們已經被大清朝上上下下的各種各樣敵視、推諉以及其他一些莫名奇妙的態度弄得完全喪失了耐心,這次包令在天津的遭遇更是讓他們覺得受到了侮辱,所以加倍地把怒火發泄到了廣州。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六十一章第80章 五方會談第5章 官與商第193章 敗後之局第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162章 黃雀在後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205章 歸國第五十一章第188章 攻克奉天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137章 輸誠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三十章第57章 清洗第四十一章第六十六章第163章 陷阱第八十六章第189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七十九章第82章 京都見聞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50章 北京條約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138章 戰爭準備第一百八十章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三十八章第一百零八章第149章 珍珠翡翠夜光榻第4章 假古董,傳教第63章 禁毒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三十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2章 工作、要飯、教堂棋局作者文海第一百一十五章第135章 合議第一百零六章第190章 過年第159章 遠征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28章 凱瑟琳(上)第170章 翼王展翅人己問對第109章 青幫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92章 胡林翼第一百二十章第十六章第一百五十章第18章 三座大山第五十七章第八十九章第25章 天津(上)第一百二十九章第67章 戰爭輿論第一百四十章第188章 攻克奉天曲線救國的結束語第5章 官與商第95章 突襲第134章 菲律賓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183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一十八章第127章 山西第六十七章第16章 戰廣州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62章 羅馬第一百三十章第一百零八章第四十章第204章 環遊西方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八十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七十五章第94章 歸國華僑第103章 徐繼畲第76章 大阪府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十七章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重逢作者文海第134章 菲律賓第三十三章第166章 外交第九十六章第190章 過年第27章 遠行
第六十一章第80章 五方會談第5章 官與商第193章 敗後之局第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162章 黃雀在後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205章 歸國第五十一章第188章 攻克奉天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137章 輸誠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三十章第57章 清洗第四十一章第六十六章第163章 陷阱第八十六章第189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七十九章第82章 京都見聞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50章 北京條約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138章 戰爭準備第一百八十章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三十八章第一百零八章第149章 珍珠翡翠夜光榻第4章 假古董,傳教第63章 禁毒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三十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2章 工作、要飯、教堂棋局作者文海第一百一十五章第135章 合議第一百零六章第190章 過年第159章 遠征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28章 凱瑟琳(上)第170章 翼王展翅人己問對第109章 青幫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92章 胡林翼第一百二十章第十六章第一百五十章第18章 三座大山第五十七章第八十九章第25章 天津(上)第一百二十九章第67章 戰爭輿論第一百四十章第188章 攻克奉天曲線救國的結束語第5章 官與商第95章 突襲第134章 菲律賓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183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一十八章第127章 山西第六十七章第16章 戰廣州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62章 羅馬第一百三十章第一百零八章第四十章第204章 環遊西方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八十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七十五章第94章 歸國華僑第103章 徐繼畲第76章 大阪府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十七章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重逢作者文海第134章 菲律賓第三十三章第166章 外交第九十六章第190章 過年第27章 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