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

一八六零年的十一月六日共和黨贏得了美國大選,林肯當上了美國的第十六任總統,在當時美國紛亂的政局中一箇中國人的身影顯得格外惹眼,容閎是帶着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這項工作中來的,雖然那些美國人不太理解這個中國人爲什麼要這樣做,可是他們還是被容閎誠摯的精神所打動,卸任總統布坎南更是以民主黨人和前任總統的雙重身份站出來投入到和平運動當中去,南方有幾個州參議員也在大聲的呼籲大家坐下來商談蓄奴與廢奴的問題,而林肯在上任之初就向南方表達了自己尋求和解的意圖。

作爲這次行動的一個副產品容閎爲李富貴爭取到了一大筆貸款,這絕對是一件意外之喜,作爲對李富貴一直給予共和黨人的支持的一種回報這一屆美國政府很自然的在尋求海外合作的時候把重點放在了中國的長江流域,這使得從上一屆政府就開始的雙方的合作變得規模更大、聯繫更緊,這筆貸款作爲商業貸款當然沒有李富貴以前得到的那麼多優惠,同時還附加了一些條件和抵押,不過總的來說這還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

另外那位卡梅倫參議員被林肯任命爲陸軍部長,這當然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當這幾件事跨過浩瀚的太平洋傳到李富貴的耳朵裡的時候李富貴的嘴都差點笑歪了。這個時候的李富貴正在準備一次遠征,對日本的遠征,在一八六一年剛剛開始的時候日本長州的大名毛利慶親就給李富貴送來了一份大禮,他下令在下關用炮臺上的大炮向英國艦隻開火,而這一帶海域的中國船隻一直奉命監視日本的異動,聽到消息後立刻趕往下關,結果也吃了幾發炮彈。這對李富貴來說可算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日本目前的民情相當的排外,這其中也包括中國,甚至可以說他們對中國的敵視還在其他列強之上,這主要是因爲漁業糾紛,在這個日本的傳統產業上他們已經丟失了大片的領土,後來中國海軍的報復行動更是讓日本的漁民元氣大傷。民以食爲天,由於捕撈量的減少日本國內的壽司價格飛漲,鰻魚面等原先較低檔的食物也變得時髦起來,現在日本各個大名的中下級武士一年都未必能吃得上一次生魚片,所以這些傢伙一提起中國就氣不打一處來。至於對西方人產生反感一方面是因爲西方的經濟侵略,不過主要還是因爲那些染成黃毛的海軍陸戰隊們打家劫舍,對沿海地帶的騷擾,尤其是西南因爲距離的關係更是這種海盜活動的重災區。

“還是名將之後啊,毛利,我記得玩遊戲的時候他家不在這一帶啊?這個毛李將軍實在是太可愛了,能夠經歷豐臣和德川兩個政權也算是不容易吧?沒想到要在這個時候滅亡了,真是可惜啊。”李富貴在得到日本沿海的急報之後立刻給在日本的那些中國船隻下令讓他們儘量的再多搞出幾件衝突,這樣他才能更好的把事態擴大。另外他緊急約見英國公使肯特商議日本的局勢。

“公使先生,聽聞貴國小天使號遭到了那羣矮子的不宣而戰的瘋狂無恥的襲擊,還造成了人員傷亡,我實在感到非常的難過。”李富貴一上來就先對英國人遭受到的損失表示慰問,同時一幅義憤填膺的樣子。

“多謝總督閣下的關心,這些日本人實在是膽大包天,去年在鹿兒島英國公民被人刺殺的事情我們還沒有跟他們算帳,現在居然又炮擊我們的軍艦,大英帝國是絕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的,總督大人很快就會看到我們的海軍對這些野蠻人展開可怕的報復。”

李富貴搖了搖頭,“日本人我非常瞭解,您如果把艦隊開到他們的門口讓他們服軟很容易,可是他們並不會真正的改正,等你們的艦隊一走他們肯定又是故態萌發,這些傢伙就屬於那種只記吃不記打的品種,必須讓他們痛入骨髓他們才能真正瞭解你們的利害。”

肯特想了一下,“真得必須使用如此強烈的手段嗎?這樣的話我們就需要調集陸軍參與行動了,議會或許不會同意爲這件事大動干戈。”

“這就是我請您來的原因了,您應當知道最近中日兩國就漁業問題一直有摩擦,他們不斷的干涉我們正常的捕魚作業,完全是毫無理由的襲擊我們的漁船,甚至殺害中國的漁民,雖然我也進行了幾次報復行動,但是畢竟只能針對漁船,就如我剛纔所說的那些破爛的舢板根本不能讓他們覺得疼痛,我需要更強有力的打擊來讓他們看清形勢,另外我們的船隻也在下關遭到了炮擊,具體的人員傷亡情況,我還不是很清楚,但是日本的囂張氣焰必須被打下去,這不僅僅是英國的事情,這也是我的事情。”

“中國的船隻也受到了襲擊?”肯特因爲是受到李富貴的緊急約見,所以並不知道中國船隻遭襲的事情。

“是的,而且是一隻商船,這些傢伙已經可以說是喪心病狂,我們決不能看着兇手這樣逍遙法外,我認爲這次報復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要讓這次襲擊的指揮者——長州的大名承擔主兇的罪責。如果大英帝國的海軍能夠配合的話我願意出動陸軍對長州和薩摩進行懲罰性的攻擊。”

李富貴的提議讓肯特大爲動心,這兩年日本各地針對外國人的各種襲擊時有發生,尤其以西南地區最盛,根據以往的殖民地戰爭的經驗這種情況不可能借助一次海軍行動而撲滅,事實上每次這種民族主義的浪潮多半都會演變成一場大規模的衝突,現在李富貴挺身而出願意承擔這次戰爭的陸軍,這就使得這次行動的風險、投入都大大降低,而獲益無疑能大大增加。肯特到東方不過兩年,在他看來如果能夠得到 “日本的征服者”這樣一頂帽子那無疑會給自己的外交生涯帶來一抹濃重的傳奇色彩,另外從這樣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中個人所能撈取的好處也不是在海邊放上兩炮所能比的,額爾金的中國之戰打得非常糟糕,可是就這樣他也還是大包小包的回到了英國,一想到這些就讓肯特血往上涌。

“而且就我所知日本的幕府將軍對西南的控制力已經逐漸地削弱了,如果能夠從日本獲得一塊殖民地不知道公使先生是喜歡四國呢?還是九州?”

奪取日本的一個島嶼作爲帝國的殖民地這一點肯特從來沒有想過,實際上這些年來英國的殖民政策已經開始做出調整,他們更多的追求那些具有戰略意義的地點,而不是一味地尋求擴大殖民地,因爲維護殖民地的統治已經逐漸成爲帝國的一大負擔,不過日本的九州在這方面應該說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雖然不能說是在東北亞的腹心,但是與日本和朝鮮的距離很近,同時基本上能輻射中國的東部沿海,如果能夠不費什麼力氣就把它收入囊中倒是一件很不錯的選擇。

“關於在日本開闢殖民地的事情我想我還需要得到國內政府的首肯,不過與總督大人一起懲戒日本的確是個很不錯的主意,不知道總督大人能夠出動多少陸軍進行作戰呢?”

“這個嘛,五千到一萬人之間吧,我會根據日本的抵抗調整出兵的數量,按我現在的估計一個軍團就足夠了,畢竟日本是一個沒有縱深的落後國家,他們的竹弓也就只能射個二三十米遠,槍炮少得可憐,而且非常原始。”

肯特相信如果有五千英軍的陸戰隊就足以完成這次的任務,不過五千中國軍人這讓他還是有些心裡沒底,“五千人我總覺得少了一些,我希望大人命令預備部隊做好準備,如果戰場有什麼變化能夠立即投入戰鬥。”

“這沒有問題,我的部隊都是隨時可以投入戰鬥的,如果沒有別的問題的話,您看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分頭準備了,我想公使先生調集艦隊應該是非常迅速的吧?”

“嗯,如果只是調集戰艦當然是很快的,不過如果是一場真正的戰爭,那準備工作還是很多的,我想總督大人也需要準備不少東西吧?”

“是這樣的,雖然我們上次在印度有過一次合作的經歷,但是富貴軍海外作戰,尤其是兩棲作戰的經歷還非常欠缺,我想我的確需要一段時間做準備。”

就在李富貴磨刀霍霍的這段時間,這位可愛的長州大名毛利慶親看到英國人捱了揍之後沒有什麼反擊的行動,於是更堅定了他抗擊外來侵略者的決心,所以繼續炮擊了荷蘭和美國的艦船,另外在西南諸藩的領地上也不斷的發生針對外國人的襲擊事件。在這個時候法國對東北亞的興趣並不是很大,而俄國剛剛從中國撈到了大量的好處,並不想節外生枝育英國在這一區域產生什麼衝突,於是懲戒日本的觀點立刻成爲了東亞國際社會的主流,美國人放棄了單獨報復的打算也加入到中英聯軍的隊伍中來。不過同時美國駐日本大使哈里斯也專程跑到江蘇來就進攻日本的事宜進行磋商。

“李將軍,我就開門見山地說吧,我個人是不贊成用武力來迫使日本屈服的,日本是一個非常善良、溫順的民族,這次下關炮擊列國船隻完全是長州的大名自作主張,幕府對此毫不知情,這件事本來是可以通過協商、談判來解決,所以我不贊成您這樣大動干戈。”

哈里斯的態度讓李富貴大吃一驚,這個美國人是怎麼一回事,在美國官方的態度已經明確了之後他仍然跑到自己這裡來大放厥詞,這哪還有一點外交官的樣子?那個什麼日本是一個善良溫順民族的判斷更是讓人啼笑皆非,李富貴上下打量了哈里斯一番,這個傢伙分明就是農夫和蛇的故事中那個農夫的形象,這樣的傢伙跑到東方來真是把帝國主義侵略者的臉都給丟盡了,“公使先生,您到東方的時日尚短,我想您還沒有真正瞭解日本人真正的性格,您說得不錯,幕府或者說幕閣的確應該對此不知情,我也承認這是下面的大名肆意妄爲。但是您知不知道日本是一個有一個傳統叫做下克上,所以他們下層的心態絕對不能忽視,如果我們放任他們不管,他們就會變本加厲,到時候反而有可能影響到幕府的決定。現在日本各處的尊王攘夷的聲浪非常高,井伊大老不就是這樣在光天化日被砍死在櫻田門外嗎?再加上鹿兒島襲擊英國人的事件,我不認爲這些事情是孤立的,恰恰相反我認爲在日本的暗流當中一股強大的排外勢力正在蠢蠢欲動,而幕府已經沒有能力壓制他們了。所以我們必須緊急動員把這股逆潮扼殺在搖籃裡。”

哈里斯沒有像李富貴想得這麼多,李富貴的分析讓他想了一會,哈里斯這個人辦事直接,喜歡從對方的立場出發來設身處地的替自己的對手設想,所以他在談判中對力量的對比與局勢的把握都很出色,但是陰謀論就不是他的強項了。“我也知道對長州的報復已經很難避免了,將軍這一次的行動相信肯定會取得輝煌的戰果,但是我希望將軍可以把戰火控制在西南幾個大名的土地上,不要波及到幕府,同時適量的威嚇就可以了,千萬不要讓戰禍傷及無辜。”

李富貴幾乎要笑破肚皮,同時又感到深深的不忿,他始終認爲在歷史上日本崛起的過程中運氣實在好的有些離譜,在他的印象中當年不但美國對日本好的不象話,英國也一直在縱容日本,所以那個時候李鴻章連俄抗日也實在有些無奈的因素在裡面。怎麼一到中國這些侵略者的兇殘嘴臉就都暴露出來了呢?這老天爺也太不公平了吧,就好像眼前這件事,義和團的時候怎麼沒聽說有哪個洋人站出來替我們說好話呢?“這是當然的,中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我們在唐朝就有了極爲親密的交往,算起來已經有一千多年了,德川家茂是將軍,我也是將軍,我想我們會有很多共同語言的,我這次之所以如此吃力不討好的大舉徵日也是爲了日本的長治久安打算,英法聯軍與我們朝廷的戰爭讓我明白了東方民族如果想要生存就只能接受新的文明,那些什麼攘夷什麼滅洋統統都是錯誤的,在這個時候我想我需要拉我的鄰居一把,幫助他們清除掉一些保守勢力,像井伊大老那樣因爲簽署美日修好通商條約·貿易章程而被刺殺的悲劇我實在不希望再一次發生,這些開國的有識之士決不能再一次淪爲暴徒的犧牲品。”

李富貴這一番話說的娓娓動聽,同時他聯想到中國的那些放眼看世界的先驅們所遭受的種種不公正的待遇很自然的就顯現出一股悲憤的神情。這一番話成功地打動了哈里斯,李富貴所說的那個條約是由哈里斯親手簽署的,他還能清楚地記得三年前自己與日方代表井上、巖瀨在波哈坦號上把酒言歡的情景,這個條約的確是由井伊批准的,這在美國國內爲哈里斯贏得了很高的聲譽,現在條約依舊,人事已非,的確讓他有些感慨。“沒有想到將軍閣下的思慮如此長遠,看來我此次前來實在是非常的冒昧了。還有一件事我想得到將軍誠實的回答,英國佬打算吞併日本的九州,將軍閣下知不知道這回事?”

李富貴知道肯特在向他們國內請示的同時也在這裡放出風聲來試探列強的態度,美、俄都是反對肢解日本,法國的態度還有些曖mei。肯特並沒有把他和李富貴之間的約定透露出去,這是他手中的一張好牌,他打算突然打出來讓其他國家措手不及,畢竟中國會支持英國分裂日本是很難想象的,如果美、俄沒有能夠準確的看清楚天平兩邊的砝碼,到時候他們就是想反對也拿不出足夠的力量。

“和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在他們的歷史上還從來沒有被外國或者外族統治的歷史,”既然已經摸清楚哈里斯對日本的態度,李富貴並不介意給日本一些溢美之詞,“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和向心力相信公使先生了解得很清楚,我們的英國朋友想要肢解日本只怕並不容易,所以對此我並不擔心。我想公使先生也是反對這件事情的吧?”

“當然,我祖父只教會了我三件事,信奉上帝、說實話和憎恨英國人。”

李富貴發覺自己面前坐着的這個人的確不能算是一個外交家,他和許多美國人一樣簡單、直接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又讓李富貴想起容閎,看來他的這份調停工作有些太困難了。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21章 種馬第101章 遣清使第101章 遣清使第120章 和平(上)第87章 背主做竊第105章 改革春風第115章 籌備水師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重逢作者文海第八十八章第8章 縱橫捭闔電視劇本湘水悲歌第160章 安集延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46章 國際主義第一百三十章第94章 歸國華僑第六十章第165章 連環套(下)第39章 營救第101章 遣清使第一百一十六章第145章 代議制第128章 陝甘第26章 天津(下)第十四章第8章 縱橫捭闔第一百三十章第五十八章第191章 中俄爭端第136章 死士第16章 戰廣州第七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109章 青幫第101章 遣清使第160章 安集延第140章 國際法庭情節發展梗概第166章 外交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13章 北王韋昌輝第107章 天國舊友第138章 戰爭準備第3章 印度起義第六十八章第五十七章第50章 北京條約第40章 迷信第122章 和平(下)第一百四十一章第15章 國策第54章 回家關於湖南人第8章 縱橫捭闔第93章 布爾溪之戰第192章 會戰吉林第15章 國策第三十章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一百零八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33章 廣東戰區(下)第八十六章第43章 決戰第65章 變法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126章 西北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二十章第38章 奇襲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25章 天津(上)人物表第一百零一章第188章 攻克奉天第一百五十章第30章 醋瓶第205章 歸國第一百五十六章第八十章第121章 和平(中)第207章 巡遊第204章 環遊西方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第201章 海戰第52章 戰鬥隊與宣傳隊第127章 山西第八十七章
第21章 種馬第101章 遣清使第101章 遣清使第120章 和平(上)第87章 背主做竊第105章 改革春風第115章 籌備水師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重逢作者文海第八十八章第8章 縱橫捭闔電視劇本湘水悲歌第160章 安集延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46章 國際主義第一百三十章第94章 歸國華僑第六十章第165章 連環套(下)第39章 營救第101章 遣清使第一百一十六章第145章 代議制第128章 陝甘第26章 天津(下)第十四章第8章 縱橫捭闔第一百三十章第五十八章第191章 中俄爭端第136章 死士第16章 戰廣州第七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109章 青幫第101章 遣清使第160章 安集延第140章 國際法庭情節發展梗概第166章 外交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13章 北王韋昌輝第107章 天國舊友第138章 戰爭準備第3章 印度起義第六十八章第五十七章第50章 北京條約第40章 迷信第122章 和平(下)第一百四十一章第15章 國策第54章 回家關於湖南人第8章 縱橫捭闔第93章 布爾溪之戰第192章 會戰吉林第15章 國策第三十章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一百零八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33章 廣東戰區(下)第八十六章第43章 決戰第65章 變法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126章 西北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二十章第38章 奇襲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25章 天津(上)人物表第一百零一章第188章 攻克奉天第一百五十章第30章 醋瓶第205章 歸國第一百五十六章第八十章第121章 和平(中)第207章 巡遊第204章 環遊西方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第201章 海戰第52章 戰鬥隊與宣傳隊第127章 山西第八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