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外交

英國人對於中國突然入侵浩罕表示了諒解,雖然他們與阿古柏有過一些接觸,不過在目前的形勢下這些無情的人毫不猶豫的拋棄了阿古柏。

這次英國的特使卡瓦尼亞里爵士是從印度途徑阿富汗先拜訪了林雨長,然後纔到蘭州與李富貴商議中亞地區的未來。如果單就中亞來看英國人甚至可以說歡迎李富貴插手浩罕,因爲隨着大英帝國的肚子基本上被填飽以後這些年他們對開拓殖民地的熱情已經大大下降,對英國人來說鞏固已有的地盤纔是當前的首要任務,而俄國在中亞的表現令英國駐印當局有些擔心,這兩年阿富汗的國王謝爾. 阿里開始逐漸顯露出親俄的意圖,俄國人在波斯也取得了不錯的外交成績,至於他們對浩罕的侵食更是不用說了。所以卡瓦尼亞里話裡話外不斷的出現挑撥離間的言辭,在他看來中國在阿富汗的北面介入中亞對英國是實在非常有利,尤其是李富貴對俄國的態度一直很不友好。

雖然卡瓦尼亞里心裡恨不得李富貴和俄國人大打一場,不過他這次來的任務卻是調停中俄在浩罕發生的衝突,英國因爲目前歐洲大陸的局勢而有可能與俄國結盟,所以整個英國的政策決定了他們這次基本上會站在一個比較中立的立場上。

俄國公使伊凡諾維奇的態度很是強硬,對於李富貴聲稱浩罕是中國的屬國並出示的證據視而不見,他的理由是浩罕這種毫無信義的國家不知道向多少國家稱過臣,要是憑這個就能主張對浩罕的所有權根本就不夠分。

“這個說法也有道理,所以我並沒有主張整個浩罕都屬中國所有,我還是願意和俄國就分割浩罕的問題坐下來談談的,浩罕以下犯上,我這次可不打算輕饒他們,這浩罕城我是要進的。”雖然李富貴並無在西北和俄國人開戰的意思,但是會談的時候他也不想輕易的作出讓步,畢竟現在的中亞以他的軍力最強。

“我們決不能接受中國對浩罕城的佔領行爲,那將被看成對俄羅斯帝國的挑戰。”伊凡諾維奇是個很直接的人,他相信在這個時候外交的技巧不如赤裸裸的威脅有用。

李富貴笑着說道:“那就是沒得談了,我不知道既然這樣公使還要大老遠的跑到蘭州來幹什麼,這麼一句話你直接給我發個電報不就完了。”

看到氣氛變僵卡瓦尼亞里心裡十分高興,可是他的職責還是要求他出來打圓場,“李親王對浩罕進行懲戒,如果不能去碰浩罕城這的確會讓他感到放不開手腳,同時對親王的尊嚴也是一種傷害,我覺得在戰爭期間不應當綁住親王的手腳,公使先生,您覺得這樣是否有道理?”

伊凡諾維奇想了想,“特使先生的意思是在作戰中中國人可以隨意的行動,那是不是代表着戰爭結束後他們要把不應該佔領的地區退出來呢?”

李富貴在旁邊冷笑一聲,“用槍炮打下來的地方怎麼會隨隨便便的退出去,你不讓我佔領浩罕城總得有點理由吧,要是你們先打下了那座城市我也沒什麼話說,現在貴國並沒有動手的意思卻對我方的行動橫加阻攔,我不知道你們這麼做究竟是憑什麼?”

“浩罕受我們俄國的保護,”伊萬諾維奇知道這個理由很有些牽強,不過他還是面不改色地說了出來。

“浩罕受俄國的保護,我怎麼沒聽說過,特使先生知道這事嗎?”李富貴扭頭問卡瓦尼亞里,這位特使聳了聳肩膀,表示不予置評。李富貴又轉過身來,“請問這種保護關係浩罕的古德亞知道嗎?”

對於李富貴的挖苦伊萬諾維奇也不加理睬,李富貴看到談判陷入僵局乾脆利用這段時間思考了一下目前西北的形勢,權衡了一番之後李富貴認爲自己現在雖然攜重兵君臨西北,但是卻無法長時間的駐留在這裡,左宗棠認爲今年冬季無法結束戰爭,這一點李富貴可以接受,但是明年夏季之前戰事必須全部結束,如果在這期間有什麼挫折的話他就真得必須親自入疆了,總之這場仗是不能拖得太久,所以向俄國人作出一些讓步是肯定的,現在的問題就是這種讓步能換回一些什麼。

“我想俄國政府治是不願意看到我滅亡浩罕,是不是這樣?”李富貴決定重新開始討價還價。

伊萬諾維奇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點了點頭,“的確是這樣,我們俄國和布哈拉汗國一直在打擊削弱浩罕,到了這最後關頭貴國突然出兵滅亡浩罕,這令我方無法接受。”

“要是這樣說也算有些道理,既然如此我就不進浩罕城,但是對浩罕的懲罰必須完成,如果俄國可以和我們一起向古德亞汗施壓,迫使他放棄抵抗,那麼我也的確沒有必要非去攻打浩罕城,您說是不是這樣。”

“您要求俄軍幫助您攻打浩罕?”這個要求讓伊萬諾維奇愣了一下,“那麼您會對浩罕人開出什麼樣的條件呢?”

“這個嘛,倒也不算苛刻,首先是宣佈阿古柏是非法武裝,並且派一個有分量的人去他那裡表明這一立場,至於浩罕本身無非是賠償軍費,割讓安集延和瑪爾噶朗,對這個窮鬼也就只能提這些了。”

“親王大人能夠保證以後不再涉足浩罕了嗎?”伊萬諾維奇希望多得到一些東西。

“未來的事情誰能說得清呢,不過這次戰爭結束之後我還是會回到東面去,浩罕不是我們的重點,甚至連次重點都不算,我很難把目光再次投到這裡來。”

最終伊萬諾維奇初步同意了李富貴的提議,他還需要與中亞的俄軍商討具體的事宜,等到他離開之後卡瓦尼亞里好奇的問道:“親王大人真的會在戰爭結束後把力量都撤回東方去嗎?”對他來說這是一個不願看到的結局,雖然目前英國有親俄的趨勢,但是過個五年、十年情況完全有可能會變化,但是英俄在中亞對峙的情況在他有生之年卻不會消除,所以他還是希望李富貴能夠在中亞存在以牽制俄國。

“當然不會全部撤走,這些地方剛剛被平定,需要一定的軍力鎮守,另外我們俄國朋友的胃口也實在大了一些,我還是需要防他們一手,不過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在西北應當不會有什麼擴張行爲,這一點特使可以放心,我們將成爲一支穩定中亞的力量。”

李富貴的話讓卡瓦尼亞里覺的挺順耳,雖然英國對華的政策已經有所改變,不過這位爵士還是認爲與一個文明人打交道讓人很舒心,根據他的判斷英國在中亞和中國的合作前景還是非常光明的。

送走了這位英國特使李富貴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他再一次承認西北不是一個適合他發揮的戰場,今天的會談讓他覺得非常壓抑,“好了,艱難的工作總算是告一段落,”李富貴對自己說道,然後他又走到門口對着副官說道:“把那個原田帶來吧。”

李富貴不是很清楚這個時候日本人派使者到他這裡來會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不過能以絕對強者的姿態出場當然可以沖淡剛纔產生的負面情緒。

原田井斯和所有日本使者一樣謙恭,李富貴挺膩味他們這種作派,不過因爲不願意傷害日本人民的感情,他還是勉爲其難的接受了這位使者的種種奉承。

在此之後原田呈上了一份文件,同時道出了此次的來意,原來日本的計劃經濟實行的頗爲成功,這些年好幾種工業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廣大人民羣衆吃糠咽菜在生活上雖然仍非常困苦,但是因爲配給如果不是大災之年倒也不容易餓死,另外以這種領取俸祿的方式生活使他們身上煥發出一種身爲國家主人翁的熱情,所以目前日本的情況可以說是一片大好,以至於他們每年支援中國建設的資金都以百分之十的速度遞增。

可是在這一片大好的形勢下也有一些暗流涌動,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這一切變化都是在將軍的領土內發生的。德川控制着大約佔日本三分之一的土地,當然這些土地總體上來說要比那些大名的好,更加肥沃,人口也更多,當這片土地上計劃經濟初步成型之後各地的大名就開始感到壓力了,朝廷上那些嚐到甜頭的改革派正在醞釀把這種成功的經驗向全國推廣,有兩個與朝廷關係密切的大名在反覆的勸說之下終於交出了權力,成爲領取俸祿的一員,這樣的成功讓改革派歡欣鼓舞,但是同時也讓各地的大名們感到疑懼。在這種背景下稍稍緩過氣來的西南強藩又一次站了出來挑戰將軍的權威,而這一次他們背後的力量前所未有的強大。

“你們希望擴建一支更強大的現代化陸軍,”李富貴聽到這樣的要求微微皺了皺眉頭,他隨手翻了一下原田呈上來的文件,“八八聯隊”這個名稱讓他覺得很刺眼,聯隊下面的單位是大隊,當李富貴看到一個步兵大隊的人數是一千的時候他小小的吃了一驚,“一個大隊一千人,八八個大隊組成聯隊,小小的一個日本需要六萬多人的現代化陸軍嗎?這實在讓人不可想象,中國這麼大現代化陸軍也不超過二十萬。”

原田一聽趕忙解釋,“八八不是六十四,而是指八個步兵大隊和八個騎兵大隊,這在前一頁上寫着,王爺可能翻過了,而且騎兵大隊只有三百人。”

“這樣啊,那就是說一萬出頭,這還差不多,不過你們這個名字起的太沒水平了,讓人一聽就知道你們沒學問,連乘法都不會,回去改成二八聯隊。”

“叫八八聯隊主要是出於這樣一種考慮,”原田並不是反駁李富貴,他只是要把他們的想法解釋一下,“如果大隊數目有所變化,聯隊的名稱也可以靈活變化,比如說增加了一個步兵大隊就可以把聯隊的名字改成九八。”

“荒謬,難道你們不準備組建炮兵大隊嗎?加了炮兵以後怎麼辦,叫‘八八八聯隊’嗎?你們又不是廣東人,聽我的沒錯,現在叫二八,將來叫三八,即響亮又順口。”

“是,我們考慮不周,多虧王爺指點,那建軍的事情…”原田把話題又拉了回來。

“日本現在現代化的陸軍好像也就四五千人,如果要應付一場戰爭,可能是有些吃力,那些大名真的想造反?”

“這是千真萬確的,那些老封建只知道因循守舊,對新事物一向是非常敵視,更何況改革將會觸動他們的根本利益,那些大名決不會輕易的放棄手中的權力。”

“所有的大名都會反對你們嗎?”

“那倒不是,還是有一些大名忠於將軍的,像鬆平慶永、鬆平保榮他們都私下裡表示如果朝廷真的和諸侯開戰他們一定會站在我們這一邊,據我們估計到最後雙方控制的領土應該差不多。”

李富貴輕輕的點了點頭,或許日本真的需要統一了,這個紛亂了好幾百年的國家還真是選了個統一的好時機,如果德川家茂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他在日本的威望將會無人能及,與歷史上的演變相反幕府在公武合體之後權力並未遭到削弱,孝明天皇並沒有抓權的yu望,實際上公武合體前天皇在朝廷裡的權力也不算大。而幕府在李富貴的支持下反而很快把持了朝廷,在這種情況下再統一日本,那新的太陽神之子或許真的會在日本的上空升起。

“家茂將軍身體還好嗎?”

李富貴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讓原田一愣,“託王爺的鴻福,將軍倒沒有什麼大癢。”實際上德川家茂的身體不太好,現在已經很少和家臣見面了。

“好吧,你們可以先準備着,這場戰爭在明年上半年肯定會結束,到時候我相信可以騰出一些力量來幫助你們,一個統一、強盛的日本也是我樂於見到的,相信統一之後你們一定能夠獲得更大的成就。”

左宗棠收復庫車和阿克蘇全境可謂立下了西征以來的首功,朝野上下對於左宗棠都是交口稱讚,對此慈禧倒是沒有想到,原來總是以爲這一仗既然李富貴去了自然沒有別人出手的機會,可是沒成想李富貴自己留在蘭州按兵不動,把前線完全交給別人。本來慈禧打算拿左宗棠開刀,可是現在不得不謹慎從事了。

在慈禧看來收回湖北的行動最主要的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李富貴的反應,若是在平時想要直接換掉左宗棠李富貴當然不能不出頭,不過西北的戰事給了慈禧一個不錯的藉口,這段時間李富貴倒還罷了,左宗棠可是整天把民族大義掛在嘴上,在接受《清報》戰地記者採訪的時候那一番話更是驚天地泣鬼神,所以如果這個調換能套上民族大義的幌子相信左宗棠就算不願意他也說不出口。至於李富貴慈禧認爲他對西北的興趣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因素。雖然本人是一個少數民族可是慈禧仍然保持着傳統的漢家觀念,那就是長城以外的土地對大清來說屬於毛髮,伊犁更是末梢,屬於可有可無的,現在既然李富貴和左宗棠這麼喜歡這塊地方,把伊犁給他們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只要左宗棠把湖北交出來。

西域建省,這就是慈禧想出來對付李富貴和左宗棠的辦法,連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新疆,在這個過程中李富貴是沒有什麼損失的,因爲左宗棠離開湖北並不代表湖北脫離了李富貴的控制,一般說來繼任的官員肯定會延續左宗棠已經制定好的路線,除非這裡面摻雜了別的因素。

慈禧對王珍這個人還是頗爲滿意的,在湖北尋找潛在背叛者的工作是由東得勝來負責的,這個大內副總管的能力已經得到老佛爺的充分肯定,她正準備等過了年再給他升一級,根據東得勝的觀察王珍的性格屬於那種心比天高的類型,當年在湘軍的時候就不服曾國藩,等鬧崩了以後憑着他以前和駱炳章的關係到了湖北,要說湖北這些人當中他的資歷確實不淺,左宗棠走了以後由他來接掌巡撫各方面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反對聲音,最讓慈禧太后感到滿意的是這個王珍一方面自己心高氣傲整天想着一步登天,可是對別人一步登天卻非常看不慣,也就是說這個人對李富貴不怎麼友善,據內部情報左宗棠投靠李富貴的時候向其他人徵求意見,這位王珍就曾經極力反對。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106章 赤子第165章 連環套(下)第2章 工作、要飯、教堂第11章 蘇區第176章 妥協第十九章第一百零四章第23章 天國分裂第198章 光復吉林第14章 容閎第105章 改革春風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五十一章第51章 平衡第47章 入京第一百一十章第114章 亞洲第一百一十六章第八十一章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126章 西北第五十八章第196章 蘇丹第15章 國策第一百一十九章第89章 新教育第一百五十三章人物表第198章 光復吉林第七十九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212章 遠航第一百一十八章第49章 活在北京第64章 新風氣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七章第四十八章第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95章 突襲第133章 儒之邏輯第33章 廣東戰區(下)棋局作者文海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28章 凱瑟琳(上)第82章 京都見聞第一百零一章第110章 浙江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23章 天國分裂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98章 破城第一百零三章第77章 和平的曙光第165章 連環套(下)第三十九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八十五章第3章 印度起義第190章 過年第71章 鹿兒島之戰第九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27章 遠行第89章 新教育第60章 李富貴的一八六零第四十一章第九十六章第120章 和平(上)第202章 賞櫻第九十五章第三十一章第六十章第1章 張家莊、漣河鎮第91章 辯論會第九十六章第31章 侵略者第一百七十六章第78章 藝妓風波第一百三十七章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170章 翼王展翅第76章 大阪府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99章 入城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八十四章第82章 京都見聞第一百零一章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92章 胡林翼
第106章 赤子第165章 連環套(下)第2章 工作、要飯、教堂第11章 蘇區第176章 妥協第十九章第一百零四章第23章 天國分裂第198章 光復吉林第14章 容閎第105章 改革春風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五十一章第51章 平衡第47章 入京第一百一十章第114章 亞洲第一百一十六章第八十一章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126章 西北第五十八章第196章 蘇丹第15章 國策第一百一十九章第89章 新教育第一百五十三章人物表第198章 光復吉林第七十九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212章 遠航第一百一十八章第49章 活在北京第64章 新風氣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七章第四十八章第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95章 突襲第133章 儒之邏輯第33章 廣東戰區(下)棋局作者文海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28章 凱瑟琳(上)第82章 京都見聞第一百零一章第110章 浙江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23章 天國分裂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98章 破城第一百零三章第77章 和平的曙光第165章 連環套(下)第三十九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八十五章第3章 印度起義第190章 過年第71章 鹿兒島之戰第九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27章 遠行第89章 新教育第60章 李富貴的一八六零第四十一章第九十六章第120章 和平(上)第202章 賞櫻第九十五章第三十一章第六十章第1章 張家莊、漣河鎮第91章 辯論會第九十六章第31章 侵略者第一百七十六章第78章 藝妓風波第一百三十七章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170章 翼王展翅第76章 大阪府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99章 入城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八十四章第82章 京都見聞第一百零一章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92章 胡林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