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廷議

扶乩的結果還算不錯,受這條流好消息的鼓舞葉名琛決定死守廣州,在這裡擺出一個空城計,把所有的守軍都派出去與英法聯軍周旋。在他的計算中這樣即便城外戰敗連軍也必然是損失慘重,這樣他們肯定就不會再來硬碰廣州了。劉銘傳結合自己在軍校裡所學到的偵查科目在肚子裡把葉名琛大大的嘲笑了一番,再現代化戰爭中還想唱什麼空城計,也虧他想得出,不過嘴上劉銘傳倒也沒有說些什麼。對於葉名琛來說這個時候最好的結局就是洋人看到廣州不好打就自己退回去,這樣他就什麼都不會損失,所不定還能在朝廷那裡得到一些好處。可惜聯軍並沒有看到一座難以攻克的廣州,恰恰相反由於在前一戰中得到的教訓英法聯軍對進攻廣州城作了充分的準備,清軍很快就在這猛烈的炮火下打得暈頭轉向。這些本來只是爲混口飯吃而參軍的大清軍人們早已被上一次戰役的結果嚇破了膽,沙角之戰的傷亡可以讓任何一支軍隊變色,更不要說他們了。城外的守軍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被肅清,額爾金這個時候還專門小心的檢查了一番害怕這裡面又有什麼詭計,當然葉名琛的那些僞裝沒有能騙過這位狡猾的侵略者。

發覺廣州城防空虛之後英法聯軍立刻猛撲廣州的幾座城門,這個時候劉銘傳正在總督府中進着他最後的扶持工作。

“大人,空城計已經被洋人看破了,還請大人儘快撤離。”

“這個,”葉名琛臉上帶有明顯的慌張,“我是兩廣總督,那些洋人應該不敢把我怎麼樣吧?”

劉銘傳在心裡苦笑,“即便洋人不敢把您怎麼樣,可是大人留在這裡總是不便,還是速速離城爲上。”

“我想洋人無非是想要賠銀、貿易這一類的東西,我在這裡和他們談談,如果他們能夠滿意也就退走了。這棄土而逃可是大罪,你不明白的。”葉名琛這個時候腦子裡很亂,實際上現在他的腦子裡正有七八個念頭在打架,他也不知道該怎麼做。

早勸你籤城下之盟你不敢,現在膽子倒大起來了,劉銘傳在心頭暗罵,“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洋人這次來與以往大不相同,恐怕沒有那麼容易糊弄走,不如先撤離廣州,然後再想辦法徐徐圖之,朝廷那邊大人只要盡力分辯,再上下打點想來應該能過得去。”

葉名琛沉吟了片刻,這時一發炮彈在街口爆炸,這終於幫他下定了決心,“好,我們就先離開,出去以後再慢慢想辦法。”

劉銘傳率領着新訓練出來的軍隊保着葉名琛離開了總督府,一路上還遇到了幾隻聯軍的部隊,大家也都是逃命心切乒乒乓乓的一通亂打也就衝了過去,只有在城門的戰鬥激烈一些,英法聯軍也沒想到城中還有一支仍有戰鬥力的軍隊,人數也不多,所以最後還是順利突圍。逃得性命的士兵們全都興高采烈,全然不像一支剛剛戰敗的隊伍,倒是葉名琛騎在馬上緊鎖眉頭爲自己的前程擔憂。當天晚上葉名琛就把戰敗的奏章和十幾封求援信一起送了出去,當然兩者傳送的速度還是會有很大的差別,奏章不妨慢一點,公文流轉還要加上一些環節的耽擱,求援信當然是十萬火急、越快越好。

不過葉名琛不知道也就在這天晚上廣東巡撫柏貴彈劾他的奏章也被用最快的速度送了出去。而這個時候咸豐也是剛剛收到李富貴進獻韋昌輝的奏章,對於韋昌輝究竟該如何處置咸豐心中還沒有拿定主意,朝臣基本上分爲兩派一派要求將韋昌輝正法以明綱常,這樣以後就不會再有人造反了,另一派卻認爲長毛內亂現在正是分化他們的好時機,所以應該千金市骨來吸引其他長毛。咸豐覺得兩派說得都有道理,雖然心中有些拿不定主意但是天京事變、韋昌輝的叛逃這畢竟都是好事情,不管怎麼處理心情總是愉快的。

可是廣州失守的報告讓他難得出現的那麼點好心情也被一掃而空,洋人竟然毫無顧忌的對廣州大打出手,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不是說洋人的後院着火騰不出手來嗎,李富貴的奏章中只有這一句被咸豐給牢牢記住了,這時候的咸豐有些迷惑,所以心中也開始記恨起葉名琛起來了,肯定是這個傢伙無能,才引來的這幫洋鬼子。

第二天的廷議朝臣再一次分爲兩派,清流和言官們當然對葉名琛羣起而攻之,像這樣失地而逃按律是當斬的,這次好容易抓到這樣一條大魚那還不大參特參。較爲持重的則認爲雖然葉名琛沒有死守廣州的確罪不容誅,但是這次戰敗的責任不應該全算到葉名琛頭上,這幾年廣東爲了剿滅粵匪可算是竭盡全力,葉名琛更是專事剿匪,而且鄰省軍務、糧餉、器械多賴廣東接濟,這些年廣東每一年拿出的協餉都不下百萬,所以他實在沒有力量組織對夷人的有效抵抗。現在既然葉名琛表示願意戴罪立功,爲什麼不給他一個機會呢,畢竟沒有人比他更瞭解廣東的了。

相對來說咸豐對葉名琛還算寵信,不過這次丟了廣州也的確把咸豐給氣壞了,所以立刻就給葉名琛下了嚴旨:若是一個月內奪不回廣州,就提頭來見。正待在花縣的葉名琛接到這樣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之後長長的哀嘆一聲,現在他所能調動的軍隊已經不多了,實際上真正還有戰鬥力的也就是沙角之戰的殘存部隊和那支新軍,憑藉這麼點人想要奪回廣州那簡直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相對於葉名琛的困窘韋昌輝倒是春風得意,在下旨嚴叱了葉名琛之後咸豐接見了韋昌輝。果然與韋昌輝的第一次見面給這位萬歲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咸豐在心裡咒罵廣西的那些地方官,這樣的一個老實人竟然都會被他們逼反,可見當地的苛政已經到了什麼地步了。給皇帝留下不錯的第一印象之後韋昌會把南方的情況向咸豐作了一個簡單的彙報,聽到南京仍然戒備森嚴咸豐不覺皺起了眉頭,不過聽到石達開與楊秀清正在暗中秣兵糲馬準備開打咸豐不覺高興的一拍大腿,“太好了,這兩個人相爭那真是天助我也。”

接見結束時,看着跪在下面不斷結結巴巴的表示着忠心的韋昌輝咸豐不覺心中一動。屏退了不相干的人等,咸豐用更加和藹的口氣問起了韋昌輝對李富貴的看法,原來這一年以來朝廷對李富貴的一些手下拋出了橄欖枝,希望能夠拉攏一些意志不那麼堅定的,可惜效果不算好,倒不是完全沒有人對這種封官許願動心,只不過在兵家思想薰陶下成長起來的指戰員們都不怎麼看好清廷。既然內部的不好挖那不如就從外面釘下一些鍥子進去,如果是直接派朝廷的人進去肯定會引起李富貴的猜忌,所以說面前這個人就成爲一個很好的人選。首先他是被李富貴送到北京來的,如果把他封賞一番再派回去那是給李富貴很大的面子,而且也順理成章任何人都不會有什麼別的想法。其次這個太平天國的北王以前應該和李富貴沒有什麼交情,自己大大的封賞他一番他肯定感恩戴德,也就可以爲自己所用。

“小人與李大人並不怎麼熟悉,要說對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戰場上橫掃千軍的氣勢,所以小人一直不敢在疆場上與李大人放對。這戰場下雖然也有了一些看法,但是小人不敢說。”

這段回答讓打着如意算盤的咸豐很滿意,“你但說無妨,沒看到朕已經把左右都趕出去了嗎,你說的這些話不會傳到李富貴耳朵裡。”

“是,那小的就說了,我覺得李大人實在是跋扈的可以,一言不合就要動刀子,還有他弄得那些新法實在是莫名其妙,我覺得這位大人還是需要多加管束纔好。”

“說的有理,那你願不願意去替朕盯住這個混小子呢?”

“微臣萬死不辭。”到這個時候韋昌輝的心總算放回到了肚子裡。

韋昌輝退走之後咸豐跟他的幾個心腹有研究起這個問題,“你們覺得給韋昌輝一個什麼封賞爲好?”

“像這種長毛的僞王,萬歲爺不治他的罪已經是天大的恩典了,隨便封他個什麼他不都得從心眼裡感激皇上。”載垣一時還摸不清楚皇帝的意思,所以就先送上一頂高帽。

“這話說得雖然不錯,”咸豐頷首表示滿意,“不過目前來看封他一個大一點的官對朝廷更有用。”

這話衆人都有些不解,即便韋昌輝算是個能帶兵打仗的,現在也輪不到他啊。怎麼說也不能讓一個剛剛跑過來的降將去帶領大軍啊。

看這種人迷惑的樣子咸豐十分的得意,他整理了一下思路往下說道,“髮匪內亂,這正是個好機會一舉將其剿滅,不過在此之後李富貴怎麼辦?所以不如仍然按照原來的計劃先把李富貴圈起來。這次朕打算也給韋昌輝加一個侍郎銜讓他回去招募舊部,不過要受李富貴節制。這樣也算是打入了富貴軍,他既然和李富貴平級必然不甘心被李富貴呼來遣去,將來他手上的降軍多起來也就算是對李富貴的一種制約。另外李富貴也必然不願意一個降將與他平起平坐,到時候把兵部尚書往他面前一方,朕猜他一定會高高興興的到北京來上任。”

“萬歲爺智珠在握、明斷千里,奴才們真是佩服啊。”下面馬上一片阿諛之聲。

“這是要做就得快,最好能趕在長毛內訌結束前把李富貴弄到北京來。”

“若是要快最好還能推一推李富貴。”肅順想到了個主意。

“毆?怎麼個推法?”

“勝保大人自然要繼續在河南耀武揚威,而且很快又要撥劃明年的軍餉了,我覺得朝廷可以給李富貴一些壓力,以往他的糧臺報銷朝廷從來沒有駁過,這次不如交戶部去議處一番。”

“好主意,以前靠着他那個泰山大人李富貴想要多少就是多少,這次可就沒那麼容易了,要好好抻抻他,他若是不服就讓他到北京來講理。”

韋昌輝能領侍郎銜,封二等男爵這實在讓李富貴無法想象,朝廷什麼時候心胸變得如此廣闊了?還真是莫名其妙。不過封了也就封了,既然韋昌輝要回來就給他找點事情做,這位老兄還有待自己觀察。倒是廣東的事情讓李富貴覺得很棘手,受到葉名琛的求援信後,李富貴倒是沒怎麼耽擱,很快就寫了一份關於英法聯軍情報的奏章,雖然沒有直接替葉名琛辯解,不過裡面迴護的意思已經是非常明顯了,幾乎同時湖北巡撫胡林翼也上書替葉名琛求情,這些年廣東的協餉對他們的幫助實在是很大。這些奏章雖然幫助葉名琛在朝堂上扳回了一些失分,但是對廣東的形勢卻毫無作用,英法聯軍似乎沒有撤離的意思,反而組織地方士紳組建了一個臨時政府把廣州給管了起來。劉銘傳組織起手中的力量在城外伏擊了幾次英法聯軍的小股部隊,但是向廣州城的滲透效果卻不好,廣州城的老百姓可能是被葉名琛殺怕了,現在洋人來了他們好像也沒有膽量反抗了。

游擊戰未能奏效讓李富貴感到很鬱悶,當他得知廣州被英法聯軍攻佔之後雖然大吃一驚,但是馬上就打起了利用廣州拖住英法聯軍的如意算盤。可是接下來聯軍在廣州很快就建立起有效的統治,這是的李富貴不得不正視葉名琛在廣東實在是很不得人心這個事實,原先他總認爲劉銘傳的報告有些誇大,即便廣東人不喜歡葉名琛,但是這個革命的省份自從一八四零年以來好像一直是反帝、反封建的先鋒,現在看來是自己受了歷史書的欺騙了。

給劉銘傳下了一條任其便宜行事的命令之後李富貴就把葉名琛丟到了腦後,畢竟那不是他的事情。接近年底軍團的升級工作基本上算是完成了,現在富貴軍中終於有了甲級軍團,李富貴相信只要補給充足雷霆軍團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支精銳一較長短。同樣狂風、勝利和美男子軍團現在也都成爲了能夠獨當一面的力量,如果說張齊聯想出的勝利軍團這個名字雖然直白了一些但還算馬馬虎虎的話,美男子這個稱號就讓李富貴直翻白眼,第八軍團的司令魏人傑和陸樹城的形象正好相反,是個標準的小白臉,在軍中也算後起之秀,打仗倒是很厲害,有股狠勁,可就是整天自命風liu倜儻,弄得油頭粉面、妖里妖氣的。這回他居然想給自己的軍團加上“美男子”這個頭銜,可見他在這個方面已經走火入魔得很深了,恐怕很難挽救。

批准這些稱號的時候李富貴還打心裡對第八軍團的將士表示同情,“我也是愛莫能助啊,要怪就怪你們的那個兔爺長官吧。”

隨着軍團升級的完成,李富貴漸漸覺得自己手頭開始慢慢寬裕起來了,自由貿易的健康發展給人們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方式,民營資本在第一次破天荒地用一個聲音說話之後顯現出了相當強的自信,長江航道的貫通也給江北帶來了西部的商機和資金。魏無極很高興的悄悄告訴李富貴,今年工業規模的增幅不會小於百分之七十,以煤炭、水泥爲首的重工業發展尤其迅速,雖然廠礦都不算大,不過生產效率倒是蠻高的。說到水泥雖然現在李富貴仍然燒不出伯特蘭那種高標號的水泥,不過江蘇和安徽水泥配料用的灰巖、粘土蘊含量非常豐富,按照那幾個美國人的說法其中水泥用灰巖都是相當優秀的礦產。雖然燒製的竅門沒有掌握使得燒製出的產品強度要差上一些,但是產量是絕對有保障的,最近大興土木水泥的需求量相當大。

“百分之七十,了不起啊,要是年年都能這樣發展,那用不了幾個五年計劃我們就能趕上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了。”

“年年這麼增長?你在說胡話吧,我們真正開始大規模的投資是從去年年初開始的,今年算是第二個年頭,基數小增長當然快,過個幾年你想要再有這樣的增速除非老天爺往你家裡下銀子。”

“有個幾年也可以啊,萬事開頭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只要這個頭開好了,就相當於倉庫已經搭起來,以後就是往裡填東西,就用不着費太大勁了。”

“這麼說也有道理,俗話說‘行百里者半九十’,結合你說的那句就是說開始之後到百分之九十之間基本上沒有什麼功勞,所以不用出什麼力氣也是應該的。”魏無極興致也頗高,乾脆和李富貴調侃起來了。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三十五章第196章 蘇丹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196章 蘇丹第一百三十三章第19章 額爾金第126章 西北第101章 遣清使第65章 變法第167章 封疆大吏第一百八十二章第87章 背主做竊第48章 政變第43章 決戰第29章 凱瑟琳(下)第一百二十一章第六十七章第41章 五八年的冬天(上)第一百五十一章第十章第102章 廣東的維新第八十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83章 得勝回朝第113章 三巨頭第202章 賞櫻第209章 彈劾第五十九章第七十八章第二十六章第189章 與民同樂第十四章第十六章第七十章第19章 額爾金第一百四十五章第六十三章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一百七十二章第53章 捻子第14章 容閎第八十一章第三十一章第117章 飛行試驗第九十章第195章 社區服務計劃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三十七章第九十七章第135章 合議第177章 川鄂大戰第116章 海外第197章 海參崴第一百六十九章第十二章第45章 交易(下)第176章 妥協第三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121章 和平(中)第十六章第十四章第74章 長門決戰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一百零二章第164章 連環套(上)第44章 交易(上)第一百七十三章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137章 輸誠第十八章第6章 見官、趙世祖第一百七十四章第98章 破城第69章 攻克種子島第一百八十章第188章 攻克奉天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01章 遣清使第一百零三章第172章 談判桌下的陰謀第111章 李府第206章 競選第73章 增兵第一百五十三章第87章 背主做竊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四十四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163章 陷阱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73章 增兵第90章 科舉第106章 赤子第32章 廣東戰區(上)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203章 太平洋第一百七十三章第78章 藝妓風波
第三十五章第196章 蘇丹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196章 蘇丹第一百三十三章第19章 額爾金第126章 西北第101章 遣清使第65章 變法第167章 封疆大吏第一百八十二章第87章 背主做竊第48章 政變第43章 決戰第29章 凱瑟琳(下)第一百二十一章第六十七章第41章 五八年的冬天(上)第一百五十一章第十章第102章 廣東的維新第八十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83章 得勝回朝第113章 三巨頭第202章 賞櫻第209章 彈劾第五十九章第七十八章第二十六章第189章 與民同樂第十四章第十六章第七十章第19章 額爾金第一百四十五章第六十三章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一百七十二章第53章 捻子第14章 容閎第八十一章第三十一章第117章 飛行試驗第九十章第195章 社區服務計劃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三十七章第九十七章第135章 合議第177章 川鄂大戰第116章 海外第197章 海參崴第一百六十九章第十二章第45章 交易(下)第176章 妥協第三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121章 和平(中)第十六章第十四章第74章 長門決戰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一百零二章第164章 連環套(上)第44章 交易(上)第一百七十三章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137章 輸誠第十八章第6章 見官、趙世祖第一百七十四章第98章 破城第69章 攻克種子島第一百八十章第188章 攻克奉天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01章 遣清使第一百零三章第172章 談判桌下的陰謀第111章 李府第206章 競選第73章 增兵第一百五十三章第87章 背主做竊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四十四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163章 陷阱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73章 增兵第90章 科舉第106章 赤子第32章 廣東戰區(上)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203章 太平洋第一百七十三章第78章 藝妓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