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增兵

這段時間的江北,戰爭機器已經被完全開動了起來,各個部門不再按部就班的處理手頭的工作,雖然他們也不是很明白爲什麼非要去攻打日本,但是這種迷惑在軍人的心中只是閃了一下就過去了,對他們來說有仗打可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情,何況日本的戰力早有定論,這樣一場有贏無輸的戰爭又有誰不是興致高漲。

富貴集團中上上下下都對這次擴大對日戰爭抱有各種憧憬,只有陸歸延還有他的疑慮,‘富貴,派魏人傑配合英國人去打擊一下日本我可以理解,這樣的話不管國威、軍威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再調集兩個軍團出去我就有些看不懂了,日本有什麼重要的?‘

這個問題讓李富貴有些難以回答,說實話進攻日本的動機裡只有很小一部分是爲了向未來的日本鬼子報仇,更多的是他看到了日本所具有的掠奪價值,歷史證明這個勤勞、精細、服從的民族可以創造出巨大的價值,同時他們在實力不濟的時候總是很馴服,‘你還不瞭解我們的這個鄰居,他們是一些很有意思的人,只要將他們折服他們就會屁顛屁顛得跟在你的後面,我相信這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

‘可是內部還不太穩的情況下就貿然去征服其他的民族是不是有些冒險呢?戰爭結束後我們要在日本駐紮多少軍隊?‘

‘戰爭結束後我們不在日本駐軍隊,實際上這一戰只是讓他們明白誰纔是亞洲的老大,以及對老大究竟應該有一個什麼樣的態度,暫時還用不着直接插手。‘

看到李富貴並沒有想把戰爭無限擴大下去陸歸延鬆了一口氣,他對日本的確還不夠了解,這些年放眼海外也都是盯着那些列強,日本、朝鮮這些地方就沒有精力給與太多的關注了,‘你能夠知道收手那是最好了,可是不派駐軍隊就能壓服他們嗎?歷史上我們很多次都是用大軍征服了周邊的小國,但是軍隊一撤他們就再一次故態萌發。‘

‘日本人和他們都不一樣,現在的日本能人可不少,但是日本人有一個毛病,就是他們最喜歡講大義,我現在有一個非常大的大義可以拿來籠絡他們,如果這些人都被籠絡住了的話,我相信這個國家也就算是被掌握住了。‘

‘什麼大義?‘

‘那就是整個亞洲或者說黃種人的崛起。‘

‘這種口號也拿來騙人,太兒戲了吧?‘陸歸延明白了李富貴的意思,不過他不相信日本人會這麼愚蠢,‘只是爲了黃種人的崛起所以肉要給老大吃,錢要給老大用,日本認真的會相信這樣荒謬的事情嗎?‘

‘根據我的經驗日本人是會相信的,他們的邏輯與我們相去甚遠,他們那種尊崇強者的心態是你所不能想象的,爲了證明對手的強大即便賭上性命他們也在所不惜。‘

‘這真是很難理解,就是說如果你強那麼你殺他們的人,燒他們的房子都沒有問題?‘

‘好像是這樣的,說不定還會把你供起來。‘

‘他們會永遠這樣嗎,這不可能吧?就我所知日本歷史上從未被外族征服過,難道只需要擊敗他們就可以永遠征服他們了嗎?世上哪有這麼好的事?‘

‘那倒不是,他們的臣服是有條件的,一方面他們會跟在強者後面學習,以使自己變得更強,另一方面他們也無時無刻不在窺視強者,所以千萬不能在他們面前示弱。至於他們的好學的精神倒也不難應付,這些人生吞活剝的本事天下無雙,所以即便你給他們一些石頭他們也能嚥下去,所以我會準備一些好東西讓他們學。‘

對長州的進攻稍微晚了一些,因爲第十三和十五軍團都是缺乏作戰經驗的部隊,所以在行動的時候難免有些磕磕碰碰,當他們乘坐的船隊到達長州的時候英國的艦隊已經把下關的炮臺翻了個底朝天,三千長州藩的士兵陣亡在下關的炮臺上。就薩摩的戰事霍普與李富貴的意見差不多,這次他們的行動主要是懲戒,既然薩摩已經快要退回石器社會了再繼續與他們糾纏也沒有什麼意義了,魏人傑雖然還有些不甘心,但是這是李富貴的命令,所以乾脆登船之後又沿途抄掠,一邊發泄自己的情緒一邊等待援軍的到來。

而那邊的島津忠義雖然整天想着爲父報仇,可是薩摩重要的據點已經全部被摧毀,現在不要說反擊就是想保住薩摩還要看將軍德川家茂的態度,所以他當機立斷派大酒保利通上京都、江戶去活動,爭取能夠得到朝廷與幕府的支持,起碼也要他們不要落井下石,這個時候島津忠義倒是覺得大老井伊直弼死的真是時候,本來他和久光對刺殺井伊直弼是十分反感的,不過現在島津忠義倒是十分慶幸這個時候主持幕政的是更軟弱的久世廣周,要是井伊的話還不知道他會怎麼對待薩摩呢。

大酒保利通臨行前向島津忠義推薦了他的同鄉好友西鄉隆盛,這個時候得西鄉正被流放在奄美大島上,於是歷史的車輪開始轉動。

當增援部隊到達下關之後,魏人傑作爲這次戰爭的陸軍總指揮可謂是志得意滿,他也沒想到李富貴會給他派來兩個軍團的後援,在富貴軍的歷史上能夠同時指揮幾個軍團的人屈指可數,沒想到這次出征海外和指揮集團軍羣都讓他給碰上了,對下關的進攻猛烈而迅速,下關的守軍主要集中在炮臺上,在與艦隊的對戰中這些守軍都表現出極大的勇氣,一個個死戰不退,雖然拚得十分兇猛但是當炮臺被攻克後下關也就沒有多少兵力用於防守了。下關在一天內被攻克極大的震動了長州那些做着攘夷美夢的武士們。

就個人而言長州的藩主毛利慶親並不主張攘夷,李富貴關於他的猜測有很大的偏差,毛利慶親對長井雅樂的《航海運略策》可以說是非常欣賞,他自己也意識到了開國所能帶來機遇,但是面對武士階層所顯示出來的對清人和南蠻人的憎恨他也無可奈何,現在長井雅樂因爲被攘夷派武士驅逐出蕃政的決策圈而一怒之下得了重病,一想到這裡毛利慶親就感到心就針扎一般的疼。

以久阪玄瑞爲首的少壯派們還在叫囂着絕命、玉碎,這讓毛利慶親感到非常頭疼,現在日本的各處都是這些攘夷派,他們彷彿什麼都不害怕。可是毛利慶親害怕了,薩摩的慘象時常出現在他的夢裡,弄得不好薩摩這次就再也爬不起來了,可是說到底這次的正主不是薩摩,而是長州,雖然長州的力量要比薩摩強上那麼一點,但是清軍也大大增加了進攻的人數,只怕長州失敗的更快,毛利慶親實在不敢想象最後他們會被打成什麼樣子。按照下關的報告,南蠻人的大炮射出來的炮彈鋪天蓋地,實非人力所能抗衡。這座萩城建成已經有兩百多年了,雖然與毛利家鼎盛時候的大城不能相提並論,但是依山傍水、地勢險要,作爲毛利家的居城也有兩百多年了,他實在不能忍受這座城遭受到鹿兒島同樣的命運。

看了一眼仍然在高呼口號的那些混蛋,毛利慶親咳嗽了兩聲,會場中逐漸安靜下來,‘如果我們據守萩城,各位覺得究竟能有幾成把握守住?‘

‘主公,即便只有一成的把握我們也要奮戰到底,決不能玷污國體,做出有辱武士身份的事情。主公請放寬心,我們長州的武士沒有一個是貪生怕死之輩,賊子們若是來了我們必當拚死殺敵,相信在我們無限的勇氣面前那些蠻子肯定會被嚇得瑟瑟發抖的,我對我們的勝利充滿信心。‘ 這些人也都看出毛利慶親立場的不堅定,久阪玄瑞立刻站出來大聲的講出了自己的想法。

毛利慶親在心裡狠狠地哼了一聲:要是光靠勇敢和信心就能打勝仗,我們又怎麼會被趕到長州來。就在這時新的敵情被送了進來:清國的大軍並沒有花很長時間休整,反而在稍事休息之後就沿着海岸線水陸並進,向着萩城殺過來了。據估計敵人上岸的人數在一萬到兩萬之間,而海船則在百艘以上,其大如城堡,明後天即可到達。

看着這份敵情毛利慶親長嘆一聲,‘天亡我毛利家啊。‘現在萩城的兵力總共不過七八千,火器的裝備在日本算是名列前茅,可是一想到英軍的大炮那就簡直可以忽略不計了,城池雖然修得很堅固,可是致命的一點就是這座城也靠海,總之毛利慶親怎麼看自己也不像是能打贏的樣子。

激進的少壯派看到這份敵情也都面面相覷,毛利慶親的失敗情緒多多少少的也感染到了他們,思考良久久阪玄瑞做出了一個決定,‘主公,這一戰非打不可,不戰而降非是我大和勇士所爲,但是萩城是我們毛利家世世代代的居城,我們也不忍心它毀於戰火,我請求盡起長州的兵馬,在長門與來犯的賊子決戰,望主公準我所請。‘

在久阪玄瑞看來這個計劃算是顧及了毛利慶親的擔憂,盡起長州的人馬如果打勝了當然沒什麼話說,如果真的全軍覆沒毛利慶親手中再無可戰之兵,那個時候他不管是逃還是降相信都不會有人恥笑與他,作爲一個武士面對如此局勢他能爲長州所作的也只有這些了,經此一戰之後不管勝敗長州的聲名都將不墮。不過毛利慶親就不這麼想了,把長州所有的兵馬都放到長門與敵人決戰,這在他看來與送死沒什麼兩樣,長門的地形遠不及萩城險要,如果在那裡決戰根本沒有任何可以憑持的東西,敵人甚至可以通過海路對長州軍展開三面包圍。可是面對這些無比激動的手下毛利慶親也有些無奈,實際上他自己已經想投降了,不過這話怎麼也說不出口,要是真的說出來還不知道要激出多大的亂子。

就在毛利慶親沉默不語的這段時間,其他的藩士們也都開始附和起久阪玄瑞,看着這羣狂熱的武士毛利慶親一咬牙,終於答應了他們的請求,因爲在他看來,如果真的想走出攘夷的怪圈恐怕這些人必須死絕,等他們都死了自己再起用持開國立場的藩士向蠻人、清人求和,按照以往的經驗這些人倒也不算是蠻不講理,“要是長井雅樂還能起身就好了,要說對蠻人的瞭解沒有人能比他更清楚了。”毛利慶親在心中想道。

長門只是一座小城,如果放到遊戲中恐怕要算防禦力最弱的哪一種,久阪玄瑞在這裡設立了大本營,在與衆人商量使用何種戰術的時候羽跟直能第一個跳出來,“長門無險可守,我們又面對遠遠強於我們的敵人,這個時候防禦只能是坐以待斃,我們應當效仿信長公在桶狹間所爲,全力突擊,一舉擊潰敵軍。”

久阪玄瑞點了點頭,這個想法非常符合他的胃口,另外一提到信長公什麼的也總能激起他們的熱情,周佈政之助對這個想法不以爲然,這一帶地勢平坦,而且南蠻人最重陣型,再輔以海上的船隻可以隨意窺探己方的動向,這突襲怎麼可能成功。

周佈政之助是自己請求前來督師的,這些毛頭小子們讓他實在放不下心來,他並不知道毛利慶親打算把這些人全部送進鬼門關,對他來說無論如何不能看着藩主把長州的命運完全交到這些人手裡,所以雖然知道這些少壯派看自己不順眼,可他還是跟來了。“突襲之策我認爲不可,桶狹間是斬下了今川義元的人頭所以才勝負逆轉,可是現在敵酋必在海上,他們在局外觀看這一團混戰就如同隔岸觀火,他們在後面調兵遣將,而我們則要陷入其中,到時候反而是我們無力指揮,這樣如何才能取勝?”

衆人雖然十分討厭周佈政之助這個老頭子,但是也不得不承認他說得有些道理,織田信長冒雨偷襲,可是現在晴空萬里,要說能夠潛入敵營實在有些困難,“那你說該怎麼辦,難道窩在長門等着南蠻人的大炮把我們轟上天不成?”要說久阪玄瑞不害怕現代火炮那也是在太擡舉他了,長州就有新式的榴彈炮,只不過數量很少,但是那威力卻讓所有的人咂舌,所以這些人死都不願意呆在城裡。

“敵強我弱,我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我想也只能堂堂正正的打一場,至於勝負就要看菩薩保佑了,所不定在戰場上對手會犯錯誤,我們也只能做好準備等着這一刻的到來。”周佈政之助並不以軍略見長,更何況現在就算諸葛亮復生恐怕也沒什麼好辦法來獲取勝利。

衆人再一次議論紛紛,中英聯軍大概要到明天才能到達這裡,但是海面上已經是千帆竟過,一艘艘戰艦旁若無人的來來回回,彷彿岸上的長州大軍都是些紙人一般,而這幫傢伙恐怕一輩子也沒有見過這麼多的大船,看來玉碎可不是說着玩玩了。

魏人傑已經得到日軍在長門一帶集結的消息,日軍的意圖這讓他有些搞不懂,在攻下了下關之後因爲後面還有惡仗要打所以沒有放縱士兵,同時在當地的老百姓當中很容易就找出了一羣日奸,長州的地域要比薩摩大,所以魏人傑需要有一個更形象的認識,這些日本人倒是個個奮勇爭先,每個人都是嘰哩哇啦的的來上一段,仔細地介紹着長州這一帶的地形、風土,同時恨不得立刻帶着魏人傑出發去打萩城,這讓魏人傑感到十分的高興,通過這件事和下關城的投降來看長州的藩主十分不得人心,他覺得自己有理由相信長州的戰事會比薩摩順利的多。這一路上的景緻的確比薩摩有意思的多,他在薩摩光顧了打仗見一處燒一出,這放火的原始yu望的確是得到了極大的發泄,但是異國的風光卻一點都沒有看進去,這裡就不一樣了,長州藩在得知薩摩被滅之後就把兵力都收縮到下關和萩城,其他的地方基本上屬於真空地帶,連武士們都集中在這兩處,所以下層民衆沒有人組織也就興不起什麼風浪,何況這個時候正是農忙季節,要是抗擊外族侵略者耽誤了收稻子可就糟糕了。

也算是半個農家出身的魏人傑十分驚訝於這裡農業的落後,在他與薩摩交手的時候他明顯感到這個國家雖然比兩江還要差一些,但是比起中國其他的地方卻要強不少,可是現在一看才知道自己錯的是在非常厲害,日本農業唯一還說的過去的恐怕就是那些在田裡的女性,看慣了小腳女人的魏人傑真的想不到一個女人竟然能幹這麼多活,“腿是短了點,不過也還算湊合了,我們大清女人的腿也不算長,要說長腿還是得看那些西洋女人。”魏人傑看了自己的隊伍一眼,心裡打起了算盤。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八十六章第二十一章第六十章第51章 平衡第一百六十五章第137章 輸誠第35章 外交禮儀第五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201章 海戰第99章 入城第203章 太平洋第八十章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第150章 聯軍第3章 印度起義重逢作者文海第45章 交易(下)第137章 輸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16章 戰廣州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4章 李鴻章的臺灣第一百七十章第203章 太平洋第29章 凱瑟琳(下)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八十七章第21章 種馬第七十章第五十七章第六十四章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119章 分割越南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第25章 天津(上)第九十八章第78章 藝妓風波第2章 大清金融形勢研討會第十六章第五十五章第九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99章 入城第一百五十章第五十章第145章 代議制第112章 黃昏第53章 捻子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63章 禁毒第一百七十章第二十一章第41章 五八年的冬天(上)第132章 平局第八十六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134章 菲律賓第三十四章第五十章第九十五章第17章 廷議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二十五章第七十五章兩廣總督葉名琛第一百五十五章第69章 攻克種子島第202章 賞櫻第44章 交易(上)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16章 戰廣州第一百三十四章第202章 賞櫻第一百七十九章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174章 逃離巴黎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95章 突襲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二十九章第207章 巡遊第76章 大阪府第19章 額爾金第154章 謀議關於湖南人第一百七十九章第七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145章 代議制第一百三十六章第十二章第五十五章第22章 皇權第163章 陷阱第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八十六章第二十一章第六十章第51章 平衡第一百六十五章第137章 輸誠第35章 外交禮儀第五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201章 海戰第99章 入城第203章 太平洋第八十章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第150章 聯軍第3章 印度起義重逢作者文海第45章 交易(下)第137章 輸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16章 戰廣州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4章 李鴻章的臺灣第一百七十章第203章 太平洋第29章 凱瑟琳(下)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八十七章第21章 種馬第七十章第五十七章第六十四章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119章 分割越南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第25章 天津(上)第九十八章第78章 藝妓風波第2章 大清金融形勢研討會第十六章第五十五章第九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99章 入城第一百五十章第五十章第145章 代議制第112章 黃昏第53章 捻子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63章 禁毒第一百七十章第二十一章第41章 五八年的冬天(上)第132章 平局第八十六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134章 菲律賓第三十四章第五十章第九十五章第17章 廷議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二十五章第七十五章兩廣總督葉名琛第一百五十五章第69章 攻克種子島第202章 賞櫻第44章 交易(上)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16章 戰廣州第一百三十四章第202章 賞櫻第一百七十九章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174章 逃離巴黎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95章 突襲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二十九章第207章 巡遊第76章 大阪府第19章 額爾金第154章 謀議關於湖南人第一百七十九章第七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145章 代議制第一百三十六章第十二章第五十五章第22章 皇權第163章 陷阱第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