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

一八六八年的六月中國的遠征艦隊已經在臺灣府集結完畢,遠征軍將分爲兩批,海雲峰率領以威遠號鐵甲艦爲首的作戰艦隊先行出發,陸軍乘坐的船隻由於速度較慢會在後面尾隨海軍的主力艦隊。李富貴在臺灣有如此大的軍事動作當然讓李鴻章有些不安,實際上他完全弄不懂李富貴爲什麼要和西班牙開戰,在李鴻章看來現在正是埋頭髮展的好時機,這幾年兩廣有了不少的變化,因爲修通了廣州到南京的鐵路李鴻章也覺得自己已經跨入到蒸汽機的時代,廣東雖然因爲捐稅比較重人民的生活並不怎麼好,但是市面上還算繁榮,李翰章的洋務局一直沒有什麼效益,但是仍然爲社會培養了一批人才。李鴻章對於新學非常重視,所以洋務局裡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培養了解現代知識的新人,由於投入力度大倒是頗有成效,可惜他們那一套腐朽、死板的機制留不住人,最後都被洋人或者張樹聲那邊給拉去了,李翰章倒也不介意,反正他只關心每年畢業生的人數。

這一切讓李鴻章很有成就感,他覺得如果這時候對外開戰必然會讓這些經濟成果毀於一旦,爲此他不惜用電報長篇大論的向李富貴闡述自己的觀點。李富貴對這種迂腐的觀念付之一笑,沒有多加理會,只是邀請李鴻章一起出兵,或者派軍事觀察員來參觀戰事,李鴻章也拿他沒辦法。

大清國向西班牙遞交的宣戰書已經送到了馬尼拉,而與此同時北京居然還不知道這個事情,努涅斯海軍上將因爲害怕中國人的鐵甲艦而放棄了遠征中國的打算,他現在最擔心的是華裔會爲中國軍隊擔任內應,因此建議殺掉馬尼拉城中所有的華人,這的的確確是李富貴沒有想到的,他並不知道在歷史上西班牙人並不是第一次這樣幹了。胡安同意了努涅斯的建議,土生土長的華裔將被處死,而那些傳教士和商人則被驅逐,王卅一因爲無法移動仍然被關在監獄裡,說到底西班牙人仍然把中國人當作野蠻人來看待。六二一慘案震驚了整個東亞和東南亞,三千個亡魂向世人宣講着這場戰爭的殘酷。得到這個消息的李富貴又一次嚐到了怒火燒穿理智的感覺,海雲峰立刻率領艦隊啓程,海雲峰的艦隊雖然所有船隻都具有機帆動力,不過這個時代所有的船隻都不具有用蒸汽機遠距離航行的能力,所以這一路上仍然完全依靠風帆。

在進入馬尼拉灣的時候艦隊正好碰上一艘出港的西班牙炮艦,西班牙船突然遭遇這樣強大的敵人立刻打算掉頭逃回港去,海雲峰看到突襲的計劃已經敗露乾脆命令所有戰艦生火追趕,西班牙炮艦的艦齡已經非常老了,最終沒有逃過逐漸添加輔助動力的中國艦隊,經過短暫的交火之後就被送進了大海,不過這一場衝突也讓海雲峰突襲西班牙艦隊的打算落了空。

得知中國艦隊已經到達的消息,努涅斯立刻命令所有艦隻起錨,他手中除去剛剛被擊沉的那艘炮艦之外還有十條戰船,不過真正有戰力的只有三艘巡洋艦和兩艘炮艦,當然還有最讓努涅斯驕傲的旗艦——主力艦“聖馬力諾”號,在當年它下水的時候其噸位、防護和火炮都是一流的,他相信憑藉這支艦隊肯定能夠擊敗來犯的中國人,雖然從剛纔炮火的密集程度來看中國艦隊的火力也相當強大。

海雲峰對於戰事的看法和努涅斯完全不同,他知道“聖馬力諾”號有着相當龐大的噸位,可是這艘戰艦下水已經有二十多年了,在當年其主力艦的身份就可以讓它面對其他艦種的時候毫無畏懼,可是現在一切都改變了,新式火炮的出現使得木質主力艦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他這次帶來的作戰艦隻只有五艘,除了旗艦之外是四艘巡洋艦,不管比較噸位還是火炮的數量中國艦隊都不佔優。但是海雲峰仍然對這一場海戰的勝利充滿信心,他是海軍學院科班出身,後來又一直在海上打滾,非常明白這些年來海軍的進步有多大,在這個時代不要說落後二十年,就是十年的差距就足以讓他們去見閻王了。海雲峰的艦隊中除了定遠和鎮遠外都是新船,而定遠和鎮遠雖然因爲艦齡較老無法安裝旋轉炮塔,但是李富貴還是把它們使用的火炮給換成了大多數國家認爲不適合用於海戰的後膛炮,這大大加強了兩艦的火力。

努涅斯率領艦隊出港後向西駛入較深的水域準備作戰,因爲他的艦隻都是風帆動力,所以需要更大的迂迴空間,海雲峰對於馬尼拉灣的水文情況並不是非常瞭解,所以他並不打算和西班牙人作大範圍的機動,實際上他命令艦隊排成人字形直接向西班牙人衝去,這讓努涅斯大吃一驚,他並沒有想到中國人會採用這樣的戰術,馬尼拉灣雖然不算廣闊,不過對於這十幾條船還有很寬敞的。現在對手一上來就刺刀見紅很顯然另有企圖,努涅斯認爲這是中國人想憑藉裝甲艦和上面裝配的撞角來一場旗艦對決,“聖馬力諾”號的火炮數量多於對手,如果進行戰列炮戰他覺得對自己更有利。所以努涅斯立刻命令艦隊調整方向,避開中國人的鋒芒,這一下正中海雲峰的下懷。

海雲峰藉助它的船在速度和靈活性上的優勢立刻咬住了西班牙艦隊變陣過程中產生的小小混亂,避開了排在前面的主力艦直接插入西班牙艦隊的尾部,集中炮火打擊那兩艘噸位小火力弱的炮艦,在兩次齊射使其中一艘喪失了作戰能力之後海雲峰命令艦隊保持隊形死死的咬住西班牙艦隊的尾巴,實際上後面的戰事一直在這種兜圈子的形式中進行的,努涅斯不斷的調整方向希望能夠用他那數量龐大的側舷炮對準中國人狠狠地來上一下子,遺憾的是他不但船隻操縱不靈活的而且火炮的射程也輸給了中國人,所以中國船即便出現在他的炮火方向上他也很難發起有效的打擊,這艘裝備了七十八門火炮的鉅艦在大多數時候只是徒勞的在海上打着圈。

在付出了很小的代價之後海雲峰擊沉了西班牙的一艘巡洋艦和兩艘炮艦,剩下的那兩艘巡洋艦眼看着就要喪失戰鬥能力,努涅斯這個時候才明白自己面對的是一隻一流的海軍,不斷落在“聖馬力諾”號上的炮彈也讓他明白自己的戰艦並非是堅不可摧的,實際上每一發炮彈的爆炸都給他的船造成了相當的傷害,雖然堅硬的船體還沒有無法承受的跡象,但是人員的傷亡很大,而且船的動力和操控也都受到了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努涅斯也只好承認了自己的失敗,既然戰鬥的勝負已經分了出來那麼他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如何逃回去,雖然他也知道就算逃回去自己的艦隊也很難逃脫覆亡的命運,因爲馬尼拉並沒有能夠保護戰艦的炮臺,實際上那些大炮可以阻擋敵人的登陸,但是想要掩護停泊在海上的戰艦他們的射程明顯不夠。

海雲峰可不想把敵人放回去,事實上他對這艘主力艦頗感興趣,已經下決心要俘獲對手,所以海雲峰沒有去管那兩條在前面逃竄的巡洋艦,而是命令把所有的炮火都傾瀉在“聖馬力諾”號的上層建築上,很快“聖馬力諾”號就在這種猛烈的打擊下喪失了動力,努涅斯發現自己已經成爲任人宰割的羔羊,這種羞辱讓他下決心與戰艦共存亡,同時迫使他下這種決心的另一個因素是在馬尼拉屠殺華裔的行動,這場行動由他提議由他執行,所以如果落到中國人手裡他相信自己決不可能得到什麼好下場。

海軍上將有必死的決心可是其他人就沒有這麼堅定了,實際上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懸掛白旗的命令,這在海戰中是十分常見的事情,尤其是一對一的單挑中,在這種戰鬥中將對方戰艦擊沉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而且雙方距離又很近,所以失敗的一方總是有足夠的時間和信息來判斷自己的形勢,現在在西班牙人的船上就算傻子也看出繼續抵抗下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當威遠號上要求西班牙人投降的信號被掛起來之後,“聖馬力諾”的艦長帶領着大副、二副來到了努涅斯的面前,他們也看出努涅斯殉艦的意思,所以已經商量過了,如果勸說不行就來硬的,總之大家不能爲他一個人陪葬。

“上將閣下,我們已經沒有能力再繼續戰鬥下去了,在這種情況下繼續抵抗已經沒有意義了,我希望您能夠下令放下武器。”艦長馬克尼少將直接提出了他們的意見。

努涅斯的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投降?你們瘋了嗎?難道你們不知道我們在菲律賓世世代代殺了多少中國人,他們怎麼可能會放過我們,你們在菲律賓也住了這麼多年了,難道對東方民族還沒有足夠的瞭解嗎?”

馬可尼少將搖了搖頭,“中國現在的統治者是個虔誠的基督徒,相信我們投降後他會給我們符合人道主義的待遇。”

“你胡說,”努涅斯暴跳如雷,“李富貴是個徹頭徹尾的僞基督徒,我敢和你們打賭他絕對是打着基督的幌子來對付我們西方人的,要不了多久他猙獰的面目就會露出來,現在來攻打馬尼拉只是剛剛開始。”

馬可尼聳了聳肩膀,“如果您現在不肯下令投降我們都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那個什麼賭約就更是無從說起了。”

“不行,我絕不允許投降。”努涅斯的態度異常的堅決。

馬可尼向兩個手下使了個眼色,這兩個人立刻衝上去將努涅斯摁倒在地,馬可尼轉身對下面的水兵宣佈:“鑑於努涅斯海軍上將的身體原因我宣佈有我來指揮這場戰役,立刻懸掛白旗。”

命令被迅速的執行,海雲峰望着“聖馬力諾”號殘破的桅杆上升起的白旗下令停止炮擊,很快一艘小艇從“聖馬力諾”號上被放了下來,馬可尼換了一套嶄新的軍禮服傲然站立在船頭,海雲峰從望遠鏡中看了這傢伙的派頭微微一笑,“到這個時候了,還擺這樣的譜,這些傢伙也的確有趣。”

看到西班牙人喜歡玩這一套海雲峰決定乾脆把這一出演的漂亮一些,他命令手下的人員立刻重新整理着裝,畢竟這也算是一件盛事,投降的過程甚至有鼓樂伴奏,馬可尼向海雲峰交出了自己的佩劍,而海雲峰向西班牙人的勇敢表示了敬佩。在這一切結束之後馬可尼向海雲峰問起中國人會怎麼處置他們。

“這個問題我恐怕很難回答你,本來我們是肯定會按照日內瓦公約在戰爭結束後釋放你們的,可是這一次有些特殊,你們在馬尼拉屠殺華人使我們的王爺非常震怒,所以將來和你們政府的交涉應該會比較複雜,你們可能必須在中國多滯留一段時間,但是最終肯定會放你們回去,你們這些人當中沒有人蔘與過馬尼拉大屠殺吧?”

“沒有,”馬可尼急忙撇清自己的關係,“我們是水兵,怎麼會參與這樣的事件裡,倒是海軍上將努涅斯和這件事有關係,他已經被我控制起來了。”

接下來的兩天海雲峰把停靠在甲米地妄圖依託炮臺來保命的兩艘巡洋艦也送進了海底,然後再轟擊了岸上的三處炮臺,在陸軍到達之前他已經基本上解除了馬尼拉對海面的防禦力。

等到登陸部隊到達以後發現不管是北面的馬洛洛斯還是南面的甲米地都可以直接登陸,西班牙的陸軍已經完全龜縮到馬尼拉城中,受海戰勝利的鼓舞廣大菲律賓人民揭竿而起,那些義軍的規模往往都增加了好幾倍,把駐守在菲律賓的西班牙人分割在幾個據點中。龍橫率部在甲米地登陸之後受到了當地民衆英雄般的歡迎,看到這樣的場面龍橫可是感慨萬千,“當年老大肯定想不到我們能夠以這種方式來到馬尼拉城下。”龍橫對着羅大剛說。

這段時間以來兩人一開始相處的並不融洽,主要是互相不服氣,羅大剛雖然不願意招惹李富貴的舊人,不過龍橫卻很想稱量一下這位天國的猛將,所以一直磕磕碰碰的直到羅大剛真的忍無可忍和龍橫硬碰硬的較量了一番,兩個人心中的負面情緒纔算是完全釋放掉。龍橫和羅大剛都是水賊出身,兩人互相佩服之後就很容易找到話題,龍橫當年隨海天凌縱橫南海的生涯在這個時候自然是他吹噓的本錢,羅大剛就誇耀他們天地會在東南亞實力如何如何,到出征之前兩人已經非常的熟絡了。

“這都是我們天地會發動羣衆的功勞,”羅大剛在這個時候已經在迎接的人羣中尋找先期來菲律賓的張一飛,果然很快在那一羣爲首的人士當中他找到了自己的這位老朋友,立刻快步的走上前去和他熱情的打招呼,張一飛也很自然的承擔起介紹人的角色把他身邊的這些人向羅大剛和龍橫作了一番介紹,這裡面主要是幾支游擊隊的首領,還有一些在本地有頭有臉的人物。

“張賢弟,你做的可真是不錯啊,按你這麼說馬尼拉城外的游擊隊已經有好幾萬人了?”羅大剛自顧自的和張一飛探討起馬尼拉的城防起來。羅大剛和龍橫之間的正副有時候真的不太好說,實際上龍橫一直沒有拿自己的身份壓過羅大剛,他一直希望憑藉自己的本領讓羅大剛服氣,可是偏偏這個願望很難達成,從在臺灣的籌備階段開始羅大剛就現露出獨當一面的能力,各個方面他似乎都有一手,這種能力是龍橫所不具備的,他那個時候才知道原來做總指揮有這麼多麻煩事,後來就乾脆把後勤、聯絡、協同這些事情都交給羅大剛去辦,他就一門心思的想着如何攻打馬尼拉就行了。現在到了菲律賓因爲海戰非常順利所以龍橫對馬尼拉的熟悉已經沒有什麼用處了,而羅大剛的天地會顯然更加有用,所以羅大剛反客爲主的樣子就更明顯了。

“其實人多並沒有什麼作用,游擊隊想要攻堅那還是不可能的,我一直勸他們把用不着的人派回去,剩下的多是附近人士,這樣後勤的壓力要小上許多。”張一飛也似乎忘記了龍橫的存在,除了羅大剛作介紹的時候打了個招呼之外就沒有再和他說過些什麼。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11章 蘇區第114章 亞洲第二十八章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24章 扶清滅洋第一百零四章第42章 五八年的冬天(下)第6章 戲迷第三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二十七章第76章 大阪府第62章 羅馬第176章 妥協第一百一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六十二章第五十一章第88章 壬戌事變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第五十五章第五十四章第111章 李府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59章 跨入一八六零的世界第一百六十四章第207章 巡遊第一百八十三章第六十二章第204章 環遊西方第126章 西北第五十六章第90章 科舉第72章 一瓶好酒的賄賂第二十一章第158章 出國前的準備第八章第八十五章第三十三章第五十八章第七十四章第129章 太子太傅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四十五章第55章 兩江總督李富貴第三十章第30章 醋瓶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6章 戲迷第136章 死士第25章 天津(上)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58章 友好使團第134章 菲律賓第64章 新風氣第158章 出國前的準備第五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八十章人己問對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一百零七章第一百零八章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106章 赤子第十一章第四十八章第九十二章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65章 變法第91章 辯論會第一百四十一章第56章 出洋第71章 鹿兒島之戰第一百八十六章第67章 戰爭輿論第27章 遠行第132章 平局第70章 戰時經濟第91章 辯論會第四十二章第183章 新舊交替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八十五章第九十二章第五十章第76章 大阪府第六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七十五章第122章 和平(下)第83章 得勝回朝第一百八十章第190章 過年第47章 入京第七十九章
第11章 蘇區第114章 亞洲第二十八章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24章 扶清滅洋第一百零四章第42章 五八年的冬天(下)第6章 戲迷第三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二十七章第76章 大阪府第62章 羅馬第176章 妥協第一百一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六十二章第五十一章第88章 壬戌事變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第五十五章第五十四章第111章 李府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59章 跨入一八六零的世界第一百六十四章第207章 巡遊第一百八十三章第六十二章第204章 環遊西方第126章 西北第五十六章第90章 科舉第72章 一瓶好酒的賄賂第二十一章第158章 出國前的準備第八章第八十五章第三十三章第五十八章第七十四章第129章 太子太傅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四十五章第55章 兩江總督李富貴第三十章第30章 醋瓶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6章 戲迷第136章 死士第25章 天津(上)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58章 友好使團第134章 菲律賓第64章 新風氣第158章 出國前的準備第五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八十章人己問對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一百零七章第一百零八章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106章 赤子第十一章第四十八章第九十二章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65章 變法第91章 辯論會第一百四十一章第56章 出洋第71章 鹿兒島之戰第一百八十六章第67章 戰爭輿論第27章 遠行第132章 平局第70章 戰時經濟第91章 辯論會第四十二章第183章 新舊交替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八十五章第九十二章第五十章第76章 大阪府第六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七十五章第122章 和平(下)第83章 得勝回朝第一百八十章第190章 過年第47章 入京第七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