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入京

最近不斷出現的獵頭事件和剛剛發生的一起軍營被炸事件讓額爾金感到非常頭疼,雖然在表面上他對這些恐怖主義的行爲表示輕蔑與憤慨,可是心裡面還是十分擔心的。他就獵頭這件事向李富貴提出了抗議,要求他向清廷施加壓力,不允許他們在繼續用這種野蠻的手段進行戰爭,否則他將對佔領區的老百姓進行報復。

沒想到使這從李富貴那裡帶來了讓人毛骨悚然的回答,李富貴對派去的使者是這麼說的:“我們的朝廷是絕對不會管佔領區老百姓的死活的,你們搞屠殺可能正中他們下懷。我聽說肅順他們幾個正密謀把首都遷到西安去,然後把你們人頭的賞格再提高一倍,你們也知道在中國一千兩銀子代表什麼,那可是能讓你後半輩子吃穿不愁的一大筆錢,它可以讓一個溫順的理髮師突然變成開膛手傑克,”李富貴說到這裡砸了幾下嘴巴,這讓站在他對面的傢伙感到了一絲寒意,“真是太可怕了,理論上說他們這樣做最多需要付出兩千多萬兩銀子,不過我相信你們就算有天大的勇氣也不可能堅持到最後一人,再算上那些殺了人卻無法成功拿到人頭的,肅順這個計劃最多用上二百萬兩銀子你們恐怕就呆不住了,實在是很便宜,要是你們還屠殺老百姓,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那,那有什麼好辦法嗎?”來人已經變得有些結巴了,中國的人口密度使得屠殺絕對不是個好辦法,這位使者自己也無法相信他們能夠把京津一帶的中國人都殺掉,可是如果要面對幾百萬獵頭族又將是怎麼樣一種情形呢?

“目前幾位王爺不願意捨棄北京的基業,所以這事情還沒有完全定下來,要我說你們也不要離北京太近了,我們那些王爺們膽子可都不大,真的把他們都嚇跑了就麻煩了。”

所以在把營地周圍的各種危險都肅清乾淨之後英法聯軍就停在了通州,而李富貴則不再理睬肅順他們的各種命令、威嚇,急馳潛行直接就把軍隊開到北京西北的海淀,圍繞着圓明園駐紮了下來。

這一下子不但肅順,連恭親王他們也有些着慌,洋人打下通州之後離北京只有一步之遙,現在李富貴把軍隊駐紮在京城的西北,這究竟是什麼意思?這次奕欣實在是坐不住了,很快就派人與李富貴接觸。

“問我爲什麼把並駐紮在這裡?太簡單了,你們王爺不是想和肅順鬥嗎,我到這裡來爲你們的王爺撐腰,告訴你們王爺讓他放手去幹,有我在背後支持他。”

奕欣知道李富貴這個流氓是在跟自己講價錢,他這五千士兵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卻起到了極其微妙的作用,要是他站在自己一邊,自己就可以除掉肅順一夥,重掌軍機,同時和洋人展開談判,把大清的形勢穩定下來。可是如果他站在肅順那邊,肅順就可以穩住局勢,甚至可以在北京城下擋住洋人。要是這個二鬼子完全倒向洋人,那大清的皇族就要被一股腦的包圓了,牆頭草做到他這樣也算得上是登峰造極了。

肅順這個時候也不得不放下成見和架子,派同是顧命大臣的穆蔭去李富貴那裡探探風聲。穆蔭到了李富貴的大營二話不說先讓李富貴屏退左右,李富貴看了看他那一把年紀,想來不可能對自己怎麼樣,就向衛兵揮了揮手讓他們都退了出去。

看到其他人都出去以後穆蔭撲通一聲跪倒在李富貴面前,“還求李大人救救我。”

這一下可把李富貴嚇了一跳,怎麼說這位也是軍機大臣,一等一的大官了,“穆大人這是幹什麼?您這可是要折殺小的了,快起來,快起來。”

穆蔭把脖子一耿,“李大人要是不答應我,我就是不起來。”

這話把李富貴逗笑了,“不管大人要什麼我都答應,大人還是快點起來吧。”

穆蔭這才站起來,雙方又分賓主落了座,“不知大人究竟要下官做些什麼,其實只需要吩咐一聲,我又哪敢不照辦,剛纔又是何必呢。”

穆蔭深深地嘆了口氣,“說起來我與另嶽也是交好多年,現在洋兵勢大,等到北京城破的時候還求李大人看在同殿爲臣的份上代爲求情,我闔家滿門世世代代不會忘了李大人的恩情,只要能保住一家人的性命,我情願把家產捐出來報效。”說着拿出一份禮單雙手遞了過來。

李富貴滿腹狐疑的結果禮單,裡面的長長的一串目錄把他又嚇了一跳,李富貴藉着看禮單的工夫把思路整理了一下。“他好像真地把我當作洋人的走狗了,這是要輸誠跟我一起做漢奸嗎?還真是有意思。”

原來北京城裡的一些頑固派都堅持認爲李富貴是洋人的奸細,所以他們絕不願意李富貴到北京來,可是李富貴想來就來,他們也沒辦法。現在富貴軍一下子把大家的退路給斷了這可讓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頑固派們尤其害怕,簡直可以說陷入了絕望,穆蔭就是其中的一位,這些天他總是翻來覆去得睡不着覺,腦子裡天人鬥爭,一會是忠君報國的豪邁,一會是人頭落地的恐怖,最後當這樣一個機會擺在他面前的時候他突然意識到這是老天爺在放他一條生路,天與不取那可是大大的不恭,所以就抓住這樣一個機會向李富貴投誠來了。

“有我在這裡,這洋兵未必能進得了北京城,大人有些過慮了,不過有備無患也好,這也正是大人謹慎的地方。”李富貴把禮單收了起來,接着問道,“穆大人到我這裡不會光爲了送禮吧?”

雖然李富貴否認了他與洋人勾結謀取北京的圖謀,但是穆蔭並不認爲自己這樣做沒有必要,現在北京的局勢站在誰那一邊都不安全,唯獨站在李富貴這邊肯定不會有危險,只要他收了自己的禮那將來不管局勢如何變化自己的小命應該能夠保住。聽了李富貴的問話穆蔭才把自己這次肩負的使命倒了出來,“肅順派我來打探一下大人的虛實,並且看看大人究竟是一個什麼意思,大人放心,您讓我說什麼我就說什麼。”

李富貴點了點頭,“你告訴肅順,這仗沒法打了,要是想保住北京還是和談爲好,有我在中間斡旋,別的不敢說,北京城洋人是進不來的。”

“我明白了,要是肅順不肯和談呢?他這個人脾氣本來就硬,現在更是變本加厲,其實我們也跟他旁敲側擊的提過幾次,都被他回了。”

“他要是不肯和談,那我就要談了,到時候朝廷的體面可能就沒有了,與其到時候撕破臉,還不如現在先找個坡下的好,我會聯合一些督撫上書請和,這幾天就會遞上去,讓他看着辦吧。”

肅順把桌子拍得山響,大罵李富貴,現在的肅順氣焰的確比幾年前要大上不少,其他幾個顧命大臣對此都有些擔心,他們這些人對恭親王並不是很放在心上,畢竟載垣是宗人府的宗正,儘可以製得住奕欣,可是在座的誰都沒有信心能制住李富貴,這個莽夫最喜歡給人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偏偏他的靠山又是這麼硬,連先帝都死在洋人的手裡,他們這幾個顧命大臣有能怎麼樣。

等到肅順罵累了只好坐下來和大家商量,“這個李二鬼子要和談我們就讓他去和談,那個鬼子六也一併派去,最好讓他們聲敗名裂。”肅順恨恨得說道。

文祥冷冷的接過這個話頭,“要說名裂,李富貴的名聲早就裂了,可是也沒見他身敗啊。”

“那是遲早的事情,”載垣氣鼓鼓的回道,“你別看他現在鬧得歡,這幾千年來又有哪個囂張跋扈的傢伙能有好下場的。”作爲逢洋畢反的一個典型人物載垣也有些看不慣文祥,今天父君之仇就能丟在一邊,明天還不知道會幹出什麼呢?

文祥嘆了一口氣,沒有再說什麼,他知道就是說幹了嘴這些人也不會相信這個世道已經變了。

三天之後朝廷的詔書到了李富貴的軍營,這次和談恭親王奕欣爲正使,李富貴爲副,要求兩人不辱國體,不傷國本,快快把洋人打發走。李富貴接到詔書之後笑了笑,這世上哪有那麼好的事。李富貴與額爾金早有協議,這次談判的地點將在英法聯軍的軍營算是給他們面子,不過這個主張立刻遭到恭親王的拒絕。雖然李富貴作了保證洋人不會爲上次扣押巴夏禮的的事情作出報復,不過奕欣是何等的身份,他的性命又怎麼能這樣輕飄飄的放在李富貴的一句保證上,而且像他這樣的皇族貴胄卑躬屈膝的跑到洋人大營裡去請和成何體統,將來對他的政治生涯也會有影響。

最後這個直接前去談判的任務就要交給李富貴了,談判從一開始就進行得很不順利,英國人上來先把上次清廷虐殺洋使的事情做個交待。

“交待?還要怎麼交待,不就是陪銀子嘛,你們把我們的皇帝都弄死了還想怎麼樣?”李富貴不想在這件事情上糾纏,“大不了我再把那些行刑的交給你們這總可以了吧,下令的、執行的都死了,你們總不能連傳話的都要殺吧?”

洋人們嘀咕了一陣,雖然巴夏禮還不願意就此罷手,可是他也確實想不出自己還能怎麼樣,最後只好同意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一同前來的其他幾個人看到李富貴三言兩語就把這麼一件棘手的事情給揭了過去心中倒也暗暗欽佩,雖然李富貴提到先帝的時候十分不敬,不過想到他一貫的樣子大家也只好裝作沒聽見。

接下來洋人把早已商定好的條款拿了出來,衆人一看立刻覺得後脖頸子有些發涼,這樣的條款如果真的簽了下來只怕所有人回到北京都得人頭落地,當然李富貴例外,所以他雖然一幅氣定神閒的樣子大家看在眼裡卻並不怎麼佩服。首先公使駐京朝廷裡早就有了定論他們自然是不能同意,至於要求中國向西方列強派出大使則讓這些人感到莫名其妙,實際上這一條是李富貴加上去的,他是希望能夠多打開一扇觀察西方的窗戶,英法兩國對此倒沒有什麼意見,互派使節也是國際慣例。另外所有省的府城都向洋人開放這可是以前從來沒有提出過的,如果再算上過境那豈不是整個中華內陸都任由洋鬼子出入了。還有洋人可以在開放的城市購置產業開設買賣,更是想想就讓人害怕。唯一讓他們鬆了一口氣的就是軍費要的不多,還不到上一次江寧條約的數目。

李富貴任由他們去和巴夏禮一夥討價還價,自己坐在邊上一言不發,對這個態度他的那些同僚並不奇怪,可是英法侵略者反而有些納悶,他們不明白李富貴爲什麼對和談如此沒有興趣。

接着談判的間隙巴夏禮提出了他的疑問,“現在的談判沒有任何意義,肅順他們決不會同意這樣一個條款的,就算砍掉一半他們也不會同意。”

“那爲什麼我們還在這裡談?”

“總要做做樣子啊,不然豈不是顯得我們沒有誠意。”

“您的意思是說,現在的談判仍然是清政府的緩兵之計?這樣的話我們不得不繼續用大炮說話。”巴夏禮怒氣衝衝的問道。

“有點道理,不過你們最好還是表現出一點耐心,嘴上放些狠話就可以了。”

“爲什麼?”

“我想其他人也快沉不住氣了,我們就在這裡看熱鬧吧。”

“北京?”巴夏利若有所悟。

肅順看到前面送回來的英法雙方提出的合約條款氣得想把它一把撕碎,如果說他以前的強硬態度還帶有一定立場的因素不得不爲的話,現在的肅順則真的有一部分能夠算是個愛國者了,如果根據這個草案根本就沒有辦法談,大清在這個條約上將失去太多的東西。

相對來說奕欣的態度要模糊很多,雖然他也看這個條約很不順眼,不過考慮到現在國家的形勢也不是完全不可接受,可是肅順這樣一再的否決這些草案,英法聯軍已經漸漸失去了耐性,

政變的進程由於軍事威脅的變大而加快腳步,現在已經有好幾個禁軍統領站到奕欣這一邊了,他甚至在計算如果沒有李富貴這場政變的成功率有多少,最終他還是希望由李富貴來進行這最後的一擊,因爲禁軍中各種關係千絲萬縷,用他們去對付肅順一方面無法形成絕對優勢,另一方面也太容易走漏風聲。

李富貴看到自己開出的條件全部被接受下來倒有些失落,這些好處其實不管對方答應不答應最後都是少不了的,所以他本來已經做好隔岸觀火的準備,沒想到奕欣這麼爽快就答應了,這就讓他只好回過頭來披掛上陣。

李富貴進入北京城之後既沒有擒賊擒王的去抓肅順,也沒有立刻去對付那些忠於肅順的軍隊,他反而帶着人馬直奔紫禁城,然後連夜利用紫禁城寬厚的城牆建立起炮兵陣地,在這個工作完成之後北京這座千年古都就已經完全在李富貴的控制之下了。等到萬事俱備之後鐘鼓齊鳴召集大家早朝,當文武百官看到城樓上那黑沉沉的炮口的時候無不驚慌失措,看到有人逃命也沒有被格殺或者阻攔之後立刻所有人都跑了個一乾二淨。

“王爺,現在我們可以去抓肅順了,我可以保證是不會有人阻攔您的。”

“那是當然,”奕欣在心裡長嘆一聲,“我只是擔心肅順跑了。”

“他還能跑到哪裡去?”

“是啊,走吧,我們去抓他。”

“對了,穆蔭就不用抓了。”

“爲什麼?”

“他是我的臥底。”

奕欣驚訝得看了李富貴一眼,他實在沒有想到李富貴已經能夠降伏軍機大臣爲他所用了,再次長嘆之後奕欣在心裡問自己這次的所作所爲究竟是對還是錯。

幾位顧命大臣都聚在載垣的府上焦急的商議着對策,剛纔上朝肅順和載垣都是還沒有走到午門就被髮了瘋一樣逃回來的百官給衝了轎子,抓住一個人一問才知道洋人已經進了紫禁城了,這實在讓肅順百思不得其解,這洋人真的長了翅膀不成,又看到一個明白一些的再仔細盤問才知道是富貴軍控制了紫禁城,這一下衆人更是慌了手腳急急忙忙的聚到一起商量,當然穆蔭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這個時候京城已經陷入混亂,早先各種離奇的傳聞現在變本加厲的出着新版本,街面上已經出現逃難的跡象,原先肅順佈置的用來彈壓的人馬現在是最慌亂的一羣。李富貴看着這種混亂局面皺了皺眉頭,“王爺,我此次進京只是幫忙壓制一下肅順,所以一上來先聲奪人嚇唬他們一下,可是這市面上還是需要王爺出面鎮壓,要是真讓洋人趁亂殺進來就不好了。”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九十五章第114章 亞洲第6章 戲迷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三十八章第72章 一瓶好酒的賄賂第四十章第34章 醋缸第126章 西北第一百零二章第78章 藝妓風波第一百一十四章第54章 回家第五十三章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87章 背主做竊第八十五章第九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171章 化學戰第一百六十四章第119章 分割越南第87章 背主做竊第82章 京都見聞第一百二十一章第45章 交易(下)第一百七十三章第174章 逃離巴黎第三十八章第167章 封疆大吏第一百零四章第161章 螳螂捕蟬第52章 戰鬥隊與宣傳隊第九十九章第二十章第113章 三巨頭第75章 虛晃一槍第98章 破城第八十章第6章 戲迷第一百八十四章第15章 國策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131章 演習第123章 吳淞水戰第六十九章第77章 和平的曙光第115章 籌備水師第一百二十三章第90章 科舉第95章 突襲第190章 過年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一百零三章第79章 勝海舟第5章 官與商第211章 廢帝(下)人己問對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三十九章第七十六章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第一百五十六章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一百五十一章第八十六章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132章 平局第十八章第四十一章第七十一章第三十五章第75章 虛晃一槍第204章 環遊西方第五十八章第二十八章第九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九十四章第四十六章第189章 與民同樂第八十三章第8章 縱橫捭闔第一百六十六章第158章 出國前的準備第207章 巡遊第一百五十八章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五十五章第158章 出國前的準備第59章 跨入一八六零的世界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二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81章 計劃經濟
第九十五章第114章 亞洲第6章 戲迷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三十八章第72章 一瓶好酒的賄賂第四十章第34章 醋缸第126章 西北第一百零二章第78章 藝妓風波第一百一十四章第54章 回家第五十三章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87章 背主做竊第八十五章第九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171章 化學戰第一百六十四章第119章 分割越南第87章 背主做竊第82章 京都見聞第一百二十一章第45章 交易(下)第一百七十三章第174章 逃離巴黎第三十八章第167章 封疆大吏第一百零四章第161章 螳螂捕蟬第52章 戰鬥隊與宣傳隊第九十九章第二十章第113章 三巨頭第75章 虛晃一槍第98章 破城第八十章第6章 戲迷第一百八十四章第15章 國策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131章 演習第123章 吳淞水戰第六十九章第77章 和平的曙光第115章 籌備水師第一百二十三章第90章 科舉第95章 突襲第190章 過年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一百零三章第79章 勝海舟第5章 官與商第211章 廢帝(下)人己問對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三十九章第七十六章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第一百五十六章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一百五十一章第八十六章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132章 平局第十八章第四十一章第七十一章第三十五章第75章 虛晃一槍第204章 環遊西方第五十八章第二十八章第九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九十四章第四十六章第189章 與民同樂第八十三章第8章 縱橫捭闔第一百六十六章第158章 出國前的準備第207章 巡遊第一百五十八章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五十五章第158章 出國前的準備第59章 跨入一八六零的世界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二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81章 計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