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中俄爭端

如果按照李富貴的看法這次晚會不算成功,不但組織混亂、演員懈怠,就是觀衆也很不配合。李鴻章說的沒錯,在這個國家絕大部分人仍然把官大一級壓死人視爲金科玉律,民與官之間的鴻溝不是那麼容易消除的。很多老百姓看不慣李富貴搞的這一套,在他們看來這上下絕不可以顛倒,否則豈不是要天下大亂了嗎,官員如果不來牧狩老百姓,反而來取悅他們那以後還有誰會聽官府的話呢。因此在觀衆當中時常會發出國將不國的議論,當然也有一些人很喜歡這樣的活動,思想上原有的禁錮被打破之後也有不少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不過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

李鴻章和曾國荃都成功的逃過了這一劫,這一次李富貴算是給這些外藩留了面子,僅僅把他們嚇唬了一番,到最後關頭絕大多數都被放了出去,這段歷險也成了他們回去以後吹噓的本錢,彷彿這一趟南京之行闖過了什麼龍潭虎穴一般。不過這些宣傳的確給外省一個很糟糕的印象,彷彿李富貴一夜之間狂性大發,雖然比起他以前的那些傳言這也算不得多了不起,但是以前的那些畢竟是傳聞,現在的這種倒行逆施可是經過二唐日報證實了的。對於李富貴爲什麼要這樣做民間議論紛紛,人們都在默默的祈禱這一位開國君主不要真的發瘋纔好。

外藩大多數逃過了這一劫,不過那些京官就找不到這樣有力的藉口了,還有就是那些在過年期間也必須堅守崗位的傷心人。到元宵節這一天留在南京的官員個個都苦着臉早早的到玄武湖集合,這場演出畢竟關係到他們的前程,部委的官員和地方官不同,能留給皇帝一個好印象非常重要。可是議員當中很多人就不這麼想了,雖說皇帝同樣可以免去他們的職務,但是他們真正的根基是在家鄉的聲望,如果在京城中登臺唱戲的醜聞傳回去必然會對他們的形象造成嚴重的打擊,所以很多沒辦法在過年期間離開南京的議員都在這一天找地方躲藏了起來。

李富貴在中午分盒飯的時候發覺到場的議員遠遠少於應到人數就立刻組織人力進行抓捕,大過年的當然不能出動軍警,於是容閎這個前任議長就擔負起了這個任務,根據分析這麼多人都玩失蹤,而且他們當中大部分人在京城只有臨時寓所,所以十有八九是這些人是約好了到了這一天找個酒樓或者娛樂場所來個小範圍的聯歡。

容閎先向到場的議員打聽那些缺席者的動向,結果再三盤問也沒有得到什麼有用的線索,最後容閎帶着幾個軍界出身的議員以及十幾個好事者出發去各處平時議員們喜歡去的場所進行搜捕,這裡面有酒樓、茶樓還有妓院,他們當中有一個對這一套很是熟悉,就帶着容閎他們四處尋找,結果還真讓他們找到兩處,容閎帶了一長串馬車,見到那些缺席的議員他們立刻一擁而上,先是客氣一番,然後半拖半架着把他們送上車,把車門從外面一銷馬車就直奔玄武湖,等到開演之前他們一共抓回來二十幾個。

晚會現場的氣氛還是比較熱烈的,專業演員們的表演精彩紛呈,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滿堂彩,而官員們的表演就很糟糕了,雖然已經排練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可是真的到了演出的時候他們一個比一個怯場,連平時排練的六成水平都沒有發揮出來,忘詞、失聲、做動作的時候摔跤不斷的出現,而臺下在這個時候得倒彩喝的也是山呼海嘯一般,在唿哨、巴掌結束之後時常還能聽到一些侮辱性的言辭,然後又是一陣鬨堂大笑,李富貴在後臺暗暗着急,“早知道還是讓他們表演一些簡單的東西就算了,平時他們的記性可是好的不得了啊。”

李富貴相信這些人不是故意演砸的,因爲在衆人面前出醜比單純的演戲更讓人難堪,而且這種喝倒彩到底傷的是面子還是尊嚴李富貴也有一些吃不準,他覺得對於業餘演員如此無情的嘲笑似乎是有些傷人自尊,“有什麼樣的老百姓就有什麼樣的官,有什麼樣的官就有什麼樣的國家,雖然不能說三位一體,不過彼此之間的影響還是很明顯的,起碼有機會就踩別人兩腳不僅僅是官員的習慣”。

當最後的壓軸大戲上演的時候觀衆們變的鴉雀無聲,畢竟現在在戲臺上上躥下跳的是他們的皇帝,在江蘇民衆當中對李富貴的好感還是非常濃厚的,這二十幾年他們經歷了好幾個政權的反覆,而李富貴給江蘇帶來的是空前的繁榮,現在江蘇加上上海的稅賦佔到全國的三分之一以上,淮河的改造以及各種水利設施的建立甚至將蘇北也變成了盛產糧食的魚米之鄉。

現在這個做到這一切的人正在臺上竭盡全力的表演着孫悟空,這個時候弧光燈不斷變換着顏色,臺上也升騰起陣陣煙霧,背景上的天兵天將們用鋼絲吊着到處飛舞,這臺戲演員的表演雖然和前面那些人一樣糟糕,但是利用特效終於將觀衆征服,他們爲皇帝送上了熱烈的掌聲。李富貴的謝幕又一次讓全場在一瞬間安靜了下來,因爲皇帝正在向他們鞠躬。

不管過程中出現了多少坎坷,這個晚會畢竟有了一個還算讓人滿意的結尾,所以對李富貴來說他通過這次活動得到了一次鼓舞,他相信如果從一開始就把官與民之間的鴻溝抹平在新的體制下這種腐朽的東西都會被徹底的丟入歷史,李富貴很遺憾的發現今年還沒有下過什麼像樣的雪,否則組織官員上街義務勞動應該也是一件滿有意思的活動。

春節過完之後俄國的照會被送到了南京,俄國人聲明由於目前中國已經無力控制北方的局勢,所以東北地區原來商定共管的領土從現在開始由俄國統治,另外滿國已經接受了俄國的保護,所以俄國政府希望中國能夠停止對滿國的入侵,退回到長城以南。

李富貴的回答完全不符合外交禮儀,他讓李鴻章用四個字答覆俄國大使,那就是“白日做夢”。

伊凡諾維奇這次本來是打着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的主意來的,他也明白在漢人佔多數的地區俄國絕沒有可能討到便宜,實際上他這次倒是真的想把中俄兩國的邊界給劃定下來,與此同時將黑龍江、吉林以及蒙古作爲兩國之間的緩衝地區,同時儘量爭取僞滿和蒙古親俄。對於俄國來說目前歐洲的局勢仍然有些複雜,表面上看各國都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可是這裡面的關係想要理順卻並不容易,在這種情況下與中國進行一場大戰並不符合俄國的利益。

可是沙皇顯然比伊凡諾維奇要樂觀一些,他雖然目前也不打算和中國起衝突,但是仍然決定作兩手準備,如果外交途徑無法得到他需要的也可以利用一些軍事手段來加大壓力。

這樣對於伊凡諾維奇來說他這次的使命就更重要了,因爲如果談判失敗他是能夠預測到兵戎相見的損失的,可是沒想到中國人根本就不願意談,俄國人提出的要求一概被否決,唯一還算給俄國留了點面子的是中國還承認當年的北京條約,也就是說當年的那片共管的地區繼續共管,但是伊凡諾維奇從別的渠道聽說中國在消滅僞滿政權之後就會大量的向這片地區移民來將俄國從這裡驅逐出去。說起中國的移民能力伊凡諾維奇是非常擔心的,實際上這不僅僅是他的擔憂,英國對於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出現的中國移民浪潮就一直非常關注,現在他們雖然不能明目張膽的搞什麼歧視,但還是對中國人的入境設置了種種障礙。就連美國也時常出現對西海岸華人的數量感到擔憂的言論,白人至上主義者的矛頭也漸漸的轉向了華人,不過因爲華人社團應對得體,同時中國政府作爲強大的後盾這些觀點在美國仍然無法成爲主流。

這一次的移民潮是從三年前開始的,在許多省份農民的破產從來沒有間斷,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兩江吸納了這部分勞動力,但是兩江的容量畢竟是有限度的,從三年前開始這裡新增的就業崗位減少了許多,而市場上的糧食價格卻一直在走低,更多的農民被迫離開家園,在移民機構的引導下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開始被迫飄洋過海。

伊凡諾維奇知道當年俄國能夠保持在中俄邊境向中方施壓武力固然是一個方面,但是中國那一邊地廣人稀無法有效的管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可是如果中國人大規模移民的話那用不了十年攻守就會完全易位,他的這種擔憂在新疆已經顯現出了一些苗頭,左宗棠對西北的開發是那麼的賣力,漢人在這幾年當中在西北成倍的增長,據說安集延現在看起來和蘭州沒有什麼區別。這時伊凡諾維奇忽然覺得如果時間站在中國一邊的話現在開戰雖然有風險但是還是值得冒一冒的。

雖然新的情報讓伊凡諾維奇主和的觀念有些動搖,不過他還是不想就這樣放棄努力,所以他請了英法的公使來一起調停,他這一次開口的時候讓了一步,在照會中沒有提保護僞滿的事,只是希望中國和滿國能夠停火,同時建議將滿國和蒙古作爲中俄的緩衝,因爲像中俄這樣的大國如果直接面對面很可能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爭端。

對於俄國人的觀點李鴻章給予了嚴厲的駁斥,他已經明白了這一次自己的角色,外交談判相當辛苦,不過如果底牌是決裂的話那就輕鬆多了,而李富貴讓他這次一定要表現的要多強硬有多強硬,雖然這樣的指示與他的性格有些不合,可是表面上裝裝樣子還是沒有問題的。實際上李鴻章對北方開戰的後果多少有些擔心,帝俄和李富貴以前欺負的那些國家可不一樣,即便是對海外不怎麼了解的中國人只要看一眼世界地圖就會立刻明白這個對手不好惹,不過這畢竟不是李鴻章的職責,軍事上的事情他還是傾向於相信李富貴的判斷。

李鴻章首先強調滿蒙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在這個問題上決無任何商量的餘地,對此英法也覺得俄國人一下就想從中國切下這樣大的一塊未免異想天開。至於緩衝的說法李鴻章也不以爲然,因爲浩罕在苟延殘喘了幾年之後終於被俄國滅亡,也沒有看到俄國人爲了防止與中英在中亞過於接近而有任何的剋制。

對於中國毫不客氣的拒絕帝俄的一切要求,甚至隱隱的有重新清算的意思英國公使肯特多少有些不安,他這個時候覺得或許新興的中國把目光投向北方對他們來說不是一件壞事,讓他們在遠東衝突一下也的確是一次觀察中國的好機會,畢竟富貴軍從建軍以來從來沒有在正面戰場上與列強的軍隊較量過,像這種趟渾水的工作俄國熊是非常適合的。

因此在會談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僵局之後英國人的態度忽然變得積極起來,這個時候肯特已經得到了國內的首肯,在英國政府看來與俄國的戰爭必然會拖慢中國在別的方向上的擴張,雖然就法理上英國人對李富貴成爲羅馬皇帝並無什麼意見,可是牽涉到具體的國家利益英國人從來都是很精細的,中國的擴張如果不可避免那將它引向北方自然是最好的選擇,與此同時俄國人如果在遠東被牽制住他們在中亞就無法再那樣咄咄逼人了。重新調整了政策的英國公使開始兩頭挑事,一方面他想辦法舒緩伊凡諾維奇在戰事上的擔憂,俄國人之所以在這個時候仍然舉棋不定一是因爲他們的沙皇缺錢,二是擔心西伯利亞交通不便難以支撐大規模的戰事,所以伊凡諾維奇相信以俄軍的力量如果得到吉林和黑龍江本地居民的支持的話也只能幫助滿國抵禦李富貴接下來的進攻而已,要想反攻實在是太困難,可是完全的防守是沒有什麼出路的,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的財政狀況明顯比俄國要好,戰事拖久了對俄國同樣沒什麼好處。對此肯特答應保證俄國的海上運輸線,這本是伊凡諾維奇在計算中放棄的部分,因爲俄國想要通過海運補給的話一過馬六甲就必須面對中國艦隊的攔截,中國的海軍雖然也不算非常強大但是決不是俄國在遠東的艦船所能匹敵的,現在聽到英國願意保證一條海上通道自然讓伊凡諾維奇喜出望外,他已經打算建議政府加強武力訛詐的力度,如果補給充足的話這一戰的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而肯特對李鴻章說的則是另外一番意思,他表示在中俄之間英國人是支持中國的,不過由於目前歐洲的形勢英國也需要對俄國拉攏一下,所以如果真的戰端一開英國會在表面上保持中立,不過暗中會給中國以支持,當然爲了表面上做到不偏不倚,與俄國的聯絡也不能中斷。

李鴻章在得到了英國方面的保證之後立刻興沖沖的跑到李富貴那裡去表功,李富貴對於英國人站在自己這一邊也十分高興,他本來以爲英國這次最多做到兩不相幫,現在既然得到了國際友人的保證他就更加有持無恐了。中國在東北的軍事行動對海運的依賴很大,如果英國人能夠給予配合那倒是方便了不少。

肯特雖然想看到中俄在遠東打起來,不過英國並不希望這個衝突轉化成兩國之間的全面戰爭,那樣的話除了遠東的穩定會受到巨大的威脅中亞也將因爲這種猛烈的衝突而增加很多變數。這一點得到了開戰雙方的一致贊同,中國這些年爲西北的建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可是仍然遠遠不夠,左宗棠時不時的要向中央叫喚一番,這個時候中國想要依託新疆與俄國一爭短長仍然非常吃力。而俄國人雖然在中亞對中國zhan有優勢,可是一來中亞的形勢比較複雜,二來中亞對俄國來說是腹地,在這裡一旦失敗將會影響到東面大片的領土,而中國在這裡就沒有這樣的負擔,如果真的失利只需要步步爲營俄國也沾不到太大的便宜,而且對於俄國目前的財政來說他也很難負擔起一場全面的戰爭。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一百三十八章第82章 京都見聞第75章 虛晃一槍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七十五章第77章 和平的曙光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一百七十二章第5章 官與商第四十二章第92章 胡林翼第186章 帝王第一百七十八章第20章 海外命案第一百二十二章第207章 巡遊第九十六章第23章 天國分裂第88章 壬戌事變第176章 妥協第六十九章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四十七章第62章 羅馬第三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24章 扶清滅洋第九十七章第108章 無限忠誠第19章 額爾金第23章 天國分裂第六十五章第12章 天京事變第一百二十八章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19章 額爾金第九十九章第201章 海戰第二十三章第五十四章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186章 帝王人物表第三十七章第二十一章第124章 別了,李泰國第六十七章第29章 凱瑟琳(下)第十五章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九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七十六章第八十二章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2章 工作、要飯、教堂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65章 變法第2章 工作、要飯、教堂第92章 胡林翼第23章 天國分裂第九十八章第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104章 勸進第11章 蘇區第170章 翼王展翅第九十九章第四十章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一百零二章人己問對第五十章第十一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188章 攻克奉天第203章 太平洋第十四章第206章 競選第78章 藝妓風波第101章 遣清使第97章 合圍(下)第九十五章第72章 一瓶好酒的賄賂第6章 見官、趙世祖第208章 繼承權第一百五十三章第174章 逃離巴黎第十八章第51章 平衡第113章 三巨頭
第一百三十八章第82章 京都見聞第75章 虛晃一槍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七十五章第77章 和平的曙光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一百七十二章第5章 官與商第四十二章第92章 胡林翼第186章 帝王第一百七十八章第20章 海外命案第一百二十二章第207章 巡遊第九十六章第23章 天國分裂第88章 壬戌事變第176章 妥協第六十九章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四十七章第62章 羅馬第三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24章 扶清滅洋第九十七章第108章 無限忠誠第19章 額爾金第23章 天國分裂第六十五章第12章 天京事變第一百二十八章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19章 額爾金第九十九章第201章 海戰第二十三章第五十四章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186章 帝王人物表第三十七章第二十一章第124章 別了,李泰國第六十七章第29章 凱瑟琳(下)第十五章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九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七十六章第八十二章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2章 工作、要飯、教堂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65章 變法第2章 工作、要飯、教堂第92章 胡林翼第23章 天國分裂第九十八章第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104章 勸進第11章 蘇區第170章 翼王展翅第九十九章第四十章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一百零二章人己問對第五十章第十一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188章 攻克奉天第203章 太平洋第十四章第206章 競選第78章 藝妓風波第101章 遣清使第97章 合圍(下)第九十五章第72章 一瓶好酒的賄賂第6章 見官、趙世祖第208章 繼承權第一百五十三章第174章 逃離巴黎第十八章第51章 平衡第113章 三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