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無限忠誠

雖然洪仁玕並不適合成爲東方的宗教領袖,不過李富貴仍然打算把他先扶起來,畢竟他在這個人身上已經下了很大的投資,所以就算是出家也得擠出一點剩餘價值。

岡薩雷斯的反應不出李富貴所料,這個大傢伙激動起來神情相當的可怖,李富貴的手腕被他捏得生疼偏偏在臉上還要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主教大人覺得這個計劃可行嗎?”

“總督大人對上帝的忠誠簡直無與倫比,現在已經沒有幾個國家還讓教士擔任公職了,就連教皇統治下的神聖領土還有人整天想着染指,如果我沒有理解錯,您的意思是可以委派一些神父出任各級官員,是這樣嗎?”這個消息對岡薩雷斯來說實在是太好,以至於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這樣的,不過考慮到老百姓對外國人的看法恐怕只能委任中國神父擔任公職。”對於李富貴來說神父做官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是誰可以任命一個神父做官,誰可以決定官職的升降,手握這些權利的人理所當然的會得到效忠。

“那是當然的,我相信即便是最虔誠的教徒也不會喜歡由外國人來管理他們。”岡薩雷斯當然不會奢望由教皇來決定中國一個省省長的任命,那實在是太不現實了,能夠讓教士有機會染指這些職位已經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了。“總督大人對這件事有了具體的計劃了嗎?”岡薩雷斯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李富貴究竟準備了一些什麼職位讓教士出任。

“自從上次我們談過話以後我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人在教廷裡究竟應該佔有什麼樣的地位,主教大人應該知道中國人口衆多,將來教民的數量也一定不會少,但是我也知道僅僅憑藉數量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對教廷有更出色的貢獻,可是您也知道中國一窮二白,所以物質上的供奉實在是有心無力,那麼我們就只好多出點力氣,您知道我現在除了是兩江總督以外還是萬國總理大臣,這個職位賦予了我節制各個屬國的權力,我打算爲委派洪仁玕在萬國總理衙門裡作個郎官,這樣他就可以利用中國這種宗主地位在整個東方更好的推廣我們的宗教。”

“只有一個洪仁玕嗎?”岡薩雷斯有些失望,雖然由神父出任萬國總理衙門郎官這個想法很有意思,但是與他原來的期望還是相去甚遠。

“中國籍的神父我只知道一個洪仁玕,因爲這還是一個實驗性的計劃,所以我不可能給出固定的職務讓神職人員來但任,就現在來說委任還是必須因人而異,如果有合適的人選主教大人可以向我推薦,我再根據他的情況來安排職位,您也知道現在我這裡的官制正在進行大改革,所以委派是相當靈活的。”李富貴當然不會把這種委任制度化,如果大主教、主教、神父成爲接受官職的參考那麼這些傢伙就會努力尋求教廷的認可,李富貴的計劃正好相反,他看中的人可以委任高職,而後他就可以憑藉自己的影響在教廷謀求更高的位子。

岡薩雷斯相當的懊惱,中國籍的神父不能說沒有,但實在是太少,李富貴這樣精明的人也不可能誰都要,如果他看不上眼那還是白搭,而且教廷對中國籍的神父一直有一些歧視的政策,這無疑會使那些踏上官場的中國神父感到不滿,看來就這件大好事教廷需要做的事情還不少。“目前中國籍的神父的確不多,不過我們會馬上着手解決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快就能發展一批中國籍神父。”

“我記得好像說神父必須神學院畢業纔可以吧,這事恐怕急不得。”李富貴悠然自得的說到,在任何一個談判中他都能夠保持這種神態。

“神學院好辦,我們不可能把大量的中國人送到歐洲去深造,不過我想我們可以在東方建立一所神學院,澳門的聖三一學堂的規模就不錯,我馬上請教皇派遣學識淵博的教授前來提升學堂的檔次,肯定能很快達到正式神學院的標準。”

李富貴的目的只是增加中國籍神父的人數,至於有沒有神學院可上他並不是很關心,澳門離兩江有點遠,有些不太好控制,“上海現在興辦教育的風氣相當熱烈,要不然我們在上海新建一所學院如何呢?要知道如果在主教任內能在南京主教區建立一所一流的神學院那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偉業啊。”

岡薩雷斯怦然心動,仔細一思量還真是這麼回事,一所屹立於東方的一流學院絕對可以讓他名留青史,“既然總督大人這樣要求那我就向教廷這樣請求好了,上海的確要比澳門大得多,學校建在這裡將來的發展應該會更好。”

“還有一件事情我想跟主教大人商量一下。”李富貴準備抓住這樣一個機會跟教廷討價還價一番,畢竟從上面的條款來看全都是一邊倒的由教廷受益。

“總督大人請講。”岡薩雷斯也猜到李富貴不會一點要求都沒有,他畢竟是一個世俗的君主,侍奉上帝的同時也不會忘記爲自己爭取一點什麼。

“如果我要向日本、高麗、安南、暹羅這些國家傳教,那能不能把東亞的保教權給我。”對於這個保教權李富貴也是最近才知道,以前葡萄牙擁有東亞的保教權,說起來權力相當大,凡是派往東亞的傳教士都必須有葡王的許可,東亞的主教也由葡王保薦,不過幾年前教廷已經與葡萄牙達成了協議,廢除了葡萄牙在東亞的保教權,岡薩雷斯可以說是最後一任由葡王推薦的主教。這些權力在李富貴看來很有用,如果神學院建設的順利的話五年後就會有一大批中國神父出現在東亞的各個國家,既然洋人可以利用傳教士來推進他們的侵略,那自己爲什麼不能利用神父來進行反侵略呢?

這個要求讓岡薩雷斯有些意外,作爲一個葡萄牙人他對自己的祖國喪失了這份榮光感到十分的痛心,不過葡萄牙畢竟太小,這事實際上是遲早要發生的。一箇中國人想要獲得這樣的權力讓人有些難以想象,但是以李富貴在東亞的影響似乎也不是不可能,“保教權?中國的保教權現在屬於法國啊。”岡薩雷斯出於本能想把這件事推掉。

“法國?”李富貴皺起了眉頭,“我怎麼不知道教廷什麼時候把中國的保教權給了他們。”

“教廷沒有給,只不過中法北京條約裡規定了,而教廷只是予以了承認。”

“北京條約?”李富貴被弄糊塗了,“北京條約就是我擬的,我怎麼不知道有這回事。”

“條約中的第十四款就是保護教堂、教士、教民的,總督大人不會不記得了吧?”岡薩雷斯對於這些倒是記得很清楚。

“那和保教權有什麼關係?如果這就叫保教的話,我這些年做得比這款條約要多得多,更何況這份條約能夠簽訂我的功勞不比法國人小。”

“其實法國人要求的保教權和葡萄牙當年所擁有的已經不是一碼事了,現在的教務都直屬傳信部了,法國人只是擁有代表教廷與中國政府交涉的權力,我想這個對於總督大人是沒有什麼用處的。”

“原來是這樣,那教廷總該給我一些權力以便我在東亞開展傳教活動,您說是不是?”李富貴發現法國並沒有與自己在這件事情上產生衝突,這讓他放心不少,畢竟拿破崙三世和庇護九世的關係可不是普通的鐵。

“這個我想應該是可以的,畢竟總督大人對教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且這也是傳教的需要,不過我只是一個小小的主教,這種事情或許大人直接向教皇申請更有效一些。”岡薩雷斯倒不是在推託,就他所知教皇對李富貴非常看重,畢竟他的名字在歐洲代表着東方。

看着岡薩雷斯歡天喜地的離去一絲笑容出現在李富貴的臉上,他現在相信教廷已經從侵略中國急先鋒的戰車上被卸下來了。就這件事情李富貴曾經與他的主要幕僚們做過一次討論,幾乎所有的人都反對他的這個計劃,不過李富貴仍然力排衆議決定實施。因爲他認爲教廷目前在東方最大的目的仍然是傳教,而傳教對中國沒有什麼根本性的損害,那些害怕教廷通過傳教來控制中國的想法在李富貴看來完全不值一呻,庇護九世現在連意大利都控制不住,他憑什麼來控制中國,教會在中國的影響只有與英法這些列強的力量結合起來纔會產生實質性的威脅,可是如果中國政府非常配合傳教活動,甚至表現的比英法這些國家還要好,那教廷就沒有理由一定站在英法那一邊,起碼英國人在羅馬並不討好,爲了英國使得中國轉向排斥天主教怎麼看都不划算。

“美國可以分化,教廷可以分化,法國人快要完蛋了,大英帝國仍然難以對付啊,”李富貴考慮着世界的格局,“最好能讓俄國佬在北方的動作引起英國人的猜忌,不知道爲什麼,英國人就是看不得俄國人過好日子。”對於奕欣訓練新式騎兵的事李富貴知道得很清楚,北京不是一個保守秘密的好地方,李富貴現在對北京的情報工作已經做得比較到家了,很多內幕消息他都能得到第一手的情報,奕欣在北京雖然能夠左右政局,但是還遠沒有達到一口就能把事情定下來的地步,所以他有任何動作必然事先做大量的說服、準備工作,而在這個過程當中自然會有各種消息透露出來,北京的侃爺們總對這些事津津樂道,收集起來根本不用費什麼事。至於在各處收買細作,刺探消息更是效率非常高,宮中的太監甚至把奕欣的奏章抄出來用電報發到南邊來,李富貴的那個叔叔在咸豐死後就漸漸失寵,不過這對李富貴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他本身對宮中的依靠就不多,對安德海這樣的大太監也不過是按例送銀子罷了,弄得安德海對李富貴很有看法,經常在慈禧面前說李富貴的壞話,不過慈禧在這件事情上倒是立場很明確,那就是內外平衡她的位置才能保持穩定。雖然因爲捨不得多掏錢而與那幾個當紅的大太監關係冷淡,不過李富貴還是結交了幾個有機會接觸機密的太監,這幾位在宮中也覺得能引兩江總督爲外援是一件很有利的事情,一直對李富貴的事很上心,稍有風吹草動就給李富貴報信,每個月花在電報上的錢就不得了。

李富貴並不介意這位恭親王繼續去做中興大清的美夢,他甚至透過一些渠道表示可以爲新軍低價提供軍火,不過被一心迷戀俄式裝備的奕欣給拒絕了,這讓李富貴很傷心,那些俄國貨他看過,實在不怎麼樣,看到朝廷被那些老毛子這樣欺騙讓他心裡很不好受。

“不知道搞出一箇中俄密約會不會讓英國人警惕起來,密約上說什麼呢?就說奕欣想向俄國借兵南征,事後把哪些地方割讓給俄國會讓英國佬受不了呢?”李富貴覺得有些頭疼,畢竟俄國的邊界離英國人太遠了,“新疆、西藏,就說俄國人想到印度洋洗刷他們的戰靴,這個倒是不錯的一個藉口。英國人會不會信呢?管他呢,俄國佬好像真的想去印度洋吧?信不信的先打個伏筆也好,三人成虎,只要他們樂於看到俄國人吃苦頭那就行了。”

第17章 廷議第二十一章第一百一十四章人己問對第102章 廣東的維新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一百章第五十六章第166章 外交第106章 赤子第七十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31章 侵略者第51章 平衡第70章 戰時經濟第45章 交易(下)第一百七十七章第205章 歸國第154章 謀議第5章 漕幫、王猛、罷工第一百七十二章第98章 破城第十二章第163章 陷阱第106章 赤子第136章 死士第117章 飛行試驗第154章 謀議第20章 海外命案第29章 凱瑟琳(下)第93章 布爾溪之戰第六十章第二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26章 天津(下)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192章 會戰吉林第184章 清室優待第15章 國策第70章 戰時經濟第一百八十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88章 壬戌事變第93章 布爾溪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第106章 赤子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10章 勝保的勝利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一百七十七章第33章 廣東戰區(下)第83章 得勝回朝第七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6章 戲迷第一百五十九章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九十八章棋局作者文海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九十三章第23章 天國分裂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七十六章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九十五章第117章 飛行試驗第一百六十六章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一百四十七章第74章 長門決戰第八十九章電視劇本湘水悲歌第六十七章第44章 交易(上)第179章 神蹟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五十四章第39章 營救第八十五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137章 輸誠第81章 計劃經濟第13章 北王韋昌輝第183章 新舊交替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76章 大阪府第三十六章第八十八章第九十二章第61章 個人傳記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29章 凱瑟琳(下)
第17章 廷議第二十一章第一百一十四章人己問對第102章 廣東的維新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一百章第五十六章第166章 外交第106章 赤子第七十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31章 侵略者第51章 平衡第70章 戰時經濟第45章 交易(下)第一百七十七章第205章 歸國第154章 謀議第5章 漕幫、王猛、罷工第一百七十二章第98章 破城第十二章第163章 陷阱第106章 赤子第136章 死士第117章 飛行試驗第154章 謀議第20章 海外命案第29章 凱瑟琳(下)第93章 布爾溪之戰第六十章第二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26章 天津(下)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192章 會戰吉林第184章 清室優待第15章 國策第70章 戰時經濟第一百八十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88章 壬戌事變第93章 布爾溪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第106章 赤子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10章 勝保的勝利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一百七十七章第33章 廣東戰區(下)第83章 得勝回朝第七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6章 戲迷第一百五十九章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九十八章棋局作者文海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九十三章第23章 天國分裂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七十六章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九十五章第117章 飛行試驗第一百六十六章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一百四十七章第74章 長門決戰第八十九章電視劇本湘水悲歌第六十七章第44章 交易(上)第179章 神蹟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五十四章第39章 營救第八十五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137章 輸誠第81章 計劃經濟第13章 北王韋昌輝第183章 新舊交替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76章 大阪府第三十六章第八十八章第九十二章第61章 個人傳記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29章 凱瑟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