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荀羨之薦

徐州州治彭城。刺史府。

冉閔明瞭石青耿耿之心之時,石青同樣在向另外兩人表白自己的耿耿之心,只是內容和冉閔理解的有點出入。

“石某並非不願南投,亦並非不知忠義之輩,可以說,對大晉之忠義,石某比之南方大多諸公猶有過之。但是石青不願南投,眼下更不能南投。因爲。。。”

大堂上燈火通明,三人三幾呈品字形擺放就座;主位之上是徐州刺史周成,李農的死對他打擊很大,時間過去四旬,這個豪爽的漢子看起來依舊是哀慼滿懷,形容慘淡。

石青和荀羨一左一右跪坐下首賓位。

荀羨的身份是揚州刺史殷浩的特使。離開新義軍後,大晉朝廷沒有爲荀羨安排新的官職,因爲有北地的生活經驗和人脈關係,荀羨成了殷浩或者是大晉溝通北方的特使,一直在淮河南北奔走。此番北上,他意欲勸降周成投晉,沒想到恰恰遇上了石青。

石青和新義軍騎兵於五月十二午後趕到彭城,騎兵大部在彭城之東的泗水河灘露宿歇息,石青率兩百親衛騎和戴施等十名‘苦力’進了彭城,前來拜會周成。

石青的到來,讓周成有了一吐衷腸的機會。欣喜之餘,他召集麾下乞活將領盛情款待石青以及荀羨。飲宴過後,賓主大多散去,周成留下石青、荀羨單獨敘話。

石青顯然喝了不少酒,荀羨抱怨新義軍身爲晉人,無論如何都應該心向朝廷南投大晉的時候,他拍案而起,大聲駁斥,情緒極爲激動。

“。。。新義軍一旦南投,桎梏之下,數萬大有作爲之男兒必將淪爲一羣廢人;或如揚州刺史王俠,南投後仿如南下流民,在廣陵京口間屯耕開荒;或如劉琨公、祖狄公,面對大敵,不能得到朝廷絲毫援助反而受盡羈絆牽制,有力也無處使。石某絕不甘心新義軍落得如此下場。。。”

頓了一頓,石青低下聲音,沉重說道:“。。。眼下北方離亂,鮮卑慕容大軍壓境。中原大地正在經歷千古難見之浩劫。但凡英雄豪傑,無不捨身棄家,赴危經險;石某豈能落後!逢此轟轟烈烈之時,讓新義軍南投,不僅會讓數萬男兒遺憾終生,無數中原民衆也將孤苦無助,忍受亂世煎熬。石某絕不容許此事發生!”

話不投機半句多。荀羨見勢不對,只得作罷,向周成、石青兩人揖手告退。

荀羨出去後,周成疑惑地問道:“雲重。你真的會對大晉心存忠義?以爲兄所知,你對冉閔和大魏朝廷可是死心塌地的啊。”

“不!”

石青斷然否定,隨後自嘲道:“周大哥並非小弟知音啊。其實,無論是大晉司馬氏或是大魏皇帝,小弟都難以生出死心塌地的效忠之心;準確地說,小弟不會效忠一個人、一個皇帝,只會效忠這片土地,還有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族人。小弟適才說的大晉,指得是華夏的歷史傳承,小弟必須對之心懷敬畏並且忠誠不二,而不是指司馬氏。至於皇上,小弟更多的是傾慕和尊重,並希望能與之並肩戰鬥,而不是忠誠。”

周成雙目大睜,懵然若失,聽了石青一通解釋,他反而更加迷惑了。大晉朝廷指得竟然不是司馬氏,而是什麼歷史傳承?臣子的忠誠不獻給高高在上的皇帝,反而低下身段獻給萬千螻蟻般的民衆?石青的闡述遠遠超出了周成的理解範圍。

“新義軍沒有追隨乞活而是選擇了悍民軍,周大哥對此一直有想法吧?”石青直接問道。

石青的問題觸及到周成的傷心事,撇下那些令人懵懂的疑問,他黯然嘆道:“事實證明,雲重的選擇是對的。你若是跟了總帥,此刻只怕也。。。”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是未完之意石青懂得。

“時也。命也。這世間總有一些東西不是人力可以改變的。”石青苦笑一聲,訕訕道:“周大哥有所不知,即便新義軍沒有追隨乞活,小弟差點也和總帥一般結果了。。。”

“嗯?怎麼回事?”周成眉際漸漸堆疊起來。

石青當下將冉遇密奏、冉閔假借助戰之名詔令新義軍前往鄴城實則欲對他不利、途中得聞消息迅速撤回河南這些事一一相告,只隱瞞了傳遞消息的劉羣姓名。

“哼!冉閔昏庸至此,枉你還爲他如此拼命。”

周成聽罷,橫眉怒目,一拍矮几,截然道:“事到如今,還有什麼好說。雲重,你隨爲兄一道南投大晉;新義軍、乞活軍即便是在淮南作屯耕農,大晉也少不了我等兄弟的富貴榮華。豈不比在此擔驚受怕強甚。”

石青沒有回答。過了半響,當週成詢問的目光盯視過來,石青才緩緩地、極堅決地搖了搖頭。用力回答道:“不!新義軍絕不南下!”

“雲重!你這是。。。”

“周大哥。你知道小弟爲何沒有追隨乞活軍,而是選擇追隨悍民軍?”搖晃的燭火下,石青黑沉沉的雙眸閃爍着幽光,緊緊逼視着周成。

周成遲疑片刻之後,搖了搖頭。

“因爲——與悍民軍相比,乞活軍太過自私!太沒有進取心!”

石青口氣陌生的讓周成感覺換了個人似的。“亂世之中,乞活衆抱團自保,掙扎求存;出於人之常情,原本無可厚非。但是,小弟想要的不是這些,小弟想要的是驅除胡虜,光復中原,復我華夏衣冠。而這些,只有悍民軍有可能做到,也只有他們真正在做。小弟別無選擇,只能追隨悍民軍。此乃公義,無關私誼。”

周成身子驀然一緊,痛苦地縮成一團。

殺胡令出,冉閔聲望大振,自此將李農拋在身後;那個時候,乞活軍有識之士便認識到,乞活軍過於保守,“乞活”這面旗子不是一面真正的戰旗,更像是投誠的降旗。這樣的旗號,在紛亂的時代是不會有任何作爲的。

但是,李農在世的時候,這個話題沒人敢提出來。李農過世之後,乞活軍人心惶惶,包括周成在內,沒人再顧得這個話題。此時,石青毫不留情地揭露出乞活軍的缺陷,周成聞聽後,想到李農的慘死,想到乞活軍數十年的艱辛苦難,想到未來前途的慘淡,不由得百感交集,情難自已。

石青的聲音越來越冷。“如果說乞活軍目光短淺,難有作爲的話,大晉朝廷與之相比,更爲不堪。那是一幫醉生夢死、苟且偷生之輩。他們罔顧家園淪陷,罔顧民衆受苦;他們爲名求利,虛談玄言,如幼稚兒童般,不通半點實務;他們一個個煌煌如道德高士,實質上是一羣貪生怕死,掩耳盜鈴之輩。這樣的人,這樣的朝廷,是你我應該追隨的嗎!是英雄豪傑願意追隨的嗎!”

周成沒有想到石青會這般刻薄,疾言厲色,不留半分情面,將大晉朝廷和乞活軍說得一無是處,他被石青這一通言語震的有些呆滯了,遲鈍之中,他隱隱感到不對,遲疑着問道:“雲重。你的意思是大晉不值得投靠,可是冉閔害了總帥,而且還要殺你。大魏也沒你我容身之地,這如何是好?”

“周大哥勿須擔憂。天下之大,怎會沒有我等容身之地?即便不投大晉,不去鄴城,新義軍、乞活軍雄踞青、兗、徐三州,誰又能奈何的你我。。。”

石青放緩了語氣,開始道出自己此行的目的。“。。。當然,這只是目前的情勢,無論是大晉或是大魏目前都沒有能力對我等構成威脅。小弟憂慮的是,也許要不了多久,鮮卑慕容就會攻到黃河岸邊。慕容氏二十多萬鐵騎一旦跨過黃河,青、兗、徐可就危險了。。。”

“雲重以爲該當如何應對?”

“小弟以爲,爲了阻止鮮卑慕容南下,無論是新義軍或是乞活軍,應該暫時忘掉怨恨,支持鄴城,支持皇上,阻擊鮮卑人。有些事情,可以在趕跑外敵後,我們自己人關上門商量着解決。。。”

“支持皇上。。。雲重!你還叫他皇上!”周成瞪大了眼睛,他感覺越來越看不清石青了。

“周大哥。你聽小弟說。。。”

石青將鮮卑人南下,徵東將軍鄧恆不戰而退、月餘光陰慕容氏掃平幽州全境以及襄國石祗、石琨發兵十萬攻打鄴城等消息一一相告,又把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翻來覆去地解說了一通。最後終於說得周成放棄南下投晉的想法,與新義軍聯手互保,共同經營徐州。只是,對於石青所提,不遺餘力地支援鄴城抗擊襄國和鮮卑人,周成還是有些保留。知道周成感情上一時難以接受,石青沒再勉強。

天將三更的時候,石青出了刺史府,迴轉周成給石青親衛隊安排的駐地。周成知道石青身邊有個女人,也就沒有安排留宿。

所謂的駐地其實是個大戶人家的府邸,這棟院落的主人雖然逃到了南方,房舍保存的倒還完好,於是便成了歷任徐州刺史招待來客的館驛。

石青在雷弱兒的引領下來到駐地,轉過一道迴廊後,突然聽到一陣竊竊私語。他循聲看過去,但見右手一道涼亭裡模模糊糊杵着兩團人影。涼亭裡的人也聽到了腳步聲,跟着住下口不再說話。

“誰在哪裡?”石青問了一聲。

“是石帥啊。”涼亭裡傳來荀羨的聲音,隨後黑影一動,兩人走近過來。

石青辨認出,其中一個是荀羨,另一個則是‘苦力義士’戴施。

“是令則和行義啊,你們怎麼還沒有休息。”石青隨意地打了個招呼。

荀羨回道:“石帥。荀羨睡覺前習慣先散散步,適才散步時見到戴施兄弟,羨感覺很面生,便上來問問,沒想到這便聊上了。”

“哦。”石青應了一聲,叮囑道?:“天不早了。早點休息吧。”說罷,他拔腿就走。剛剛走出兩步,荀羨在身後招呼道:“石帥稍等。。。”

石青止住身子,回身問道:“令則還有何事?”

荀羨趕上來,對石青一揖,悶聲說道:“石帥。令則不能勸降新義軍,也不能勸降周刺史,有辱朝廷使命,無顏再回江東。以後只能跟在石帥身邊了,請石帥收留。”

石青呵呵一笑,道:“令則若是捨得妻兒老小,那便來青兗吧,石某歡迎之至。”

“荀羨雖非英雄,卻也非兒女情長之輩。石帥放心,荀羨到青兗後,絕不會掛念家小。”荀羨連聲應承。

石青點點頭,沉吟道:“令則來得正好。皇上厚恩,拔擢某爲鎮南將軍。此番迴轉青兗,石某欲開府建衙,正缺人手呢,令則這就來了。嗯,令則,以你之才,無論是在軍帥府幫辦,還是回軍中統帶一營人馬,都可當得。不知令則意願爲何?”

“荀羨想回軍中去。”荀羨沒有絲毫猶豫便做出了選擇,頓了一頓,他又道:“石帥開府若缺人手,荀羨願意回一趟建康,邀些知己好友過來幫辦。。。”

“咦!不錯啊。。。”石青聞言一振,只是一想到褚衰幫忙邀請的士子他又有些喪氣,口吻一改道:“令則若能邀些經世實幹之士前來,石某歡迎之至,若是風流名士,呵呵。。。反倒不如將荀家農莊作坊裡的管事弄一批來。”

荀羨聽得直翻白眼。風流名士落到石青眼中竟不如低賤的管事,世間焉有此理。他也不好和石青爭辯,只是一揖道:“石帥放心。無論如何,荀羨總讓石帥滿意就是了。”

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6章 姚氏兄弟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三十三章 上黨風雲補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四十七章 腳不沾地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七十五章 前夕下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第7章 佈政第一步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二十四章 夜謀十七章 是否當斬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十三章 論兵第4章 力的領悟九十九選擇退路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三十一章 雙贏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十九章 舉中原以降晉十八章 灄頭人士二十四章 夜謀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八十四章 虛晃一槍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三十五章 惡客第7章 出路在哪裡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第6章 姚氏兄弟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十七章 來了十九章 新生二十四章 夜謀十四章 偶遇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第6章 佞臣的用途第2章 重返鄴城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十一章 亂局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二十章 郗愔迴轉第9章 行蹤泄露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十五章 接戰六十八章 豫州軍的破綻十六章 蟄伏五十五章 將星閃耀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第7章 佈政第一步十一章 亂局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四十四章 進入幽州十四章 好苗子九十九選擇退路六十章 漣漪十三章 論兵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十七章 密謀七十八章 梳理行動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二十六章 並肩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第3章 連環箭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六十一章 驚變下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第5章 會合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四十三章 契機四十六章 遇伏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六十九章 合併七十章 夜襲旱寨第1章 天塹變通途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
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6章 姚氏兄弟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三十三章 上黨風雲補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四十七章 腳不沾地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七十五章 前夕下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第7章 佈政第一步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二十四章 夜謀十七章 是否當斬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十三章 論兵第4章 力的領悟九十九選擇退路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三十一章 雙贏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十九章 舉中原以降晉十八章 灄頭人士二十四章 夜謀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八十四章 虛晃一槍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三十五章 惡客第7章 出路在哪裡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第6章 姚氏兄弟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十七章 來了十九章 新生二十四章 夜謀十四章 偶遇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第6章 佞臣的用途第2章 重返鄴城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十一章 亂局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二十章 郗愔迴轉第9章 行蹤泄露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十五章 接戰六十八章 豫州軍的破綻十六章 蟄伏五十五章 將星閃耀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第7章 佈政第一步十一章 亂局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四十四章 進入幽州十四章 好苗子九十九選擇退路六十章 漣漪十三章 論兵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十七章 密謀七十八章 梳理行動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二十六章 並肩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第3章 連環箭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六十一章 驚變下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第5章 會合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四十三章 契機四十六章 遇伏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六十九章 合併七十章 夜襲旱寨第1章 天塹變通途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