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

十六章衆望所歸的督帥

石趙大軍來犯的消息讓公祭變得草草了事,連最激動人心的血祭都失去了吸引力。十四顆人頭砍下,十四具棺木下葬,太子冉智匆匆誦罷悼詞,未及午時,安葬隊伍一蜂窩往回急趕,準備到宮中商議對策。

襄國距離鄴城一百五十來里路程,敵軍行動再是緩慢,今晚也能趕到邯鄲,明晚就會兵臨城下,抵達鄴城。此時的大魏朝廷卻還沒拿出任何應對措施,豈能不急。

“大將軍。請責令戍衛軍先行安民,允許城周民衆進城避難,請督促皇城內侍,組織帶領華林苑宮女遷入城內。”石青在混亂的隊伍裡找到董閏,使力拽住董閏坐騎繮繩誠懇進言,他架勢拉得實在不小,大有董閏不聽就不放其離去的勢頭。

董閏心慌慌也沒有主意,只連聲說道:“好好好,就依鎮南將軍所說,來人——傳令左將軍蔣幹,請戍衛軍放開城禁,安撫民衆;傳令宮內,即刻派人前往華林苑,組織閒散宮女撤進城內。”

殺胡令以前,華林苑閒置了二十萬石趙宮女。殺胡令時期,石青曾向冉閔討要了一萬送回青兗,許配給新義軍部分將士和一些民衆爲妻,冉閔稱帝后,遣散了五六萬有家室父母的,又在皇宮中安置了萬餘。只是宮女實在太多,幾番舉措,華林苑還有十一二萬沒法安置。

這個戰亂時代有個很獨特的現象。城池、塢堡裡的女子比男子多上許多,這些地方的男人受到的轄治較多,不是被募入伍,出去征戰,就是要拿起兵刃,守衛塢堡,死傷的機會比女子多得太多。與之相反,流民山匪之中女子數量卻極爲稀少,這是因爲在外漂泊之時,女子更容易受到傷害,生存的希望更小。

流民在青兗人丁中佔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也就是說,青兗相當一部分人缺少女人,並因此不能組成完整的家。對此石青心中有算,一直謀算着把華林苑的宮女弄到青兗,只因宮女前面的‘宮’字太過敏感,讓他很難向冉閔開口討要。眼下不一樣了,冉閔戰損,石青決意扛起殺胡復漢的大旗,這時候他可是把鄴城所有的資源都盯得死死的,其中就包括華林苑的宮女。

大將軍的命令傳達下去之後,石青衝董閏歉意地一笑,放開繮繩,任他離去。

“石帥——”

郎闓輕呼一聲,和張溫、劉猗、鄭系等人圍上來,低聲問道:“太子登基一事眼看是不成了,只是石趙十萬大軍該當如何應付,石帥是否已經有了主意?”張溫、劉猗、鄭繫個個面色深沉地盯着石青,等待他的回答。

石青衝郗超一使眼色,郗超機靈,迅疾悟過來,招呼何三娃和一幫親衛在石青、郎闓等周圍圍成一個大圈,無聲無息地把石青一夥和整個送葬隊伍隔離開來。

“諸位勿須擔憂,劉顯小兒此來不過送死耳。”

輕蔑地一笑,石青沉穩地目光向四周逐一打量,見幾位新附之士臉色和緩了些,就接着說道:“劉顯來攻只是爲我等創造機會,我等該當如此這般。。。。。。”

石青低聲說了一陣,幾位新附之士低聲歡呼,旋即欣喜地擠出去,向四下分頭散開;石青神色反而沉重下來,四下一一打量,隨即目光一亮,落在身後踽踽獨行的蔣幹身上。

“景興。汝悄悄過去找劉羣劉公度大人,請他。。。三娃。汝去找韋伯陽和孫威大哥,就這般說。。。”

石青囑咐郗超、何三娃一番,然後停下腳步等候蔣幹。待對方臨近,他笑呵呵湊上去熱情招呼道:“左將軍心事重重,面帶隱憂。不知此爲何故?”

蔣幹沒好氣地瞥了一眼,反問道:“石趙來犯,鎮南將軍很是從容,莫非已有退敵之策?”

“若得左將軍襄助,退敵倒也容易。。。”石青微笑頜首。

蔣幹一滯,稍傾開口問道:“不知蔣某該如何襄助?”

“很簡單!左將軍只須如此。。。。。。”石青桀然一笑,湊上去附耳低語幾句。

蔣幹目光一閃,遲疑了好一陣,這纔不甘心地說道:“鎮南將軍好算計,連敵軍都爲你所用,蔣某不從看來是不行的。”

石青沒有回答,目光灼灼地盯視着對方。蔣幹神色一黯,嘆道:“事關鄴城安危,也只能如此了。鎮南將軍,你贏了。”

石青一咧嘴,天真地笑了起來,衝蔣幹一示意,身子一閃,很快湮沒在回城的隊伍中。安葬隊伍以比來時快的速度急速返回,入城之後,一萬多鄉黨、郡望以及戰歿者親眷一鬨而散,幾千朝臣文武、禁衛將士蜂涌着進了皇城直奔琨華殿。

該打得招呼的路上已經打過,石青悠閒下來,踏上石階,隨人流緩緩進入琨華殿。太子冉智、董皇后先行趕回,已在殿首就座。石青衝正座的冉智和側座的董皇后一一作揖,然後退到左手文臣行列。

不斷地有官吏趕到向太子和皇后見禮,冉智與董皇后忐忑地應對着安撫着,不時焦急地瞧向下手的大將軍,董閏臉色變幻莫測,眼光在殿中文武身上逐一掃過,待衛將軍王泰進入殿內叩拜見禮完畢,董閏輕咳一聲,張口說道:“大魏文武諸君!國事艱難,禍患旋踵。襄國之戰十數萬英靈剛剛入土,石趙大軍便即來犯。危難之際,還請諸君秉持忠義之心,挺身而出,爲國分憂。。。。。。”

琨華殿上倏地一靜,交頭接耳的聲音停了下來,上百位文武齊齊注目董閏。

董閏團手四方一揖,道:“大魏日後該當如何?敵軍該當如何應對?請諸君不吝賜教。”

“大魏日後該當如何?”聽到這句話,石青雙眉一揚,頗爲訝異。這都那般時辰了,劉顯即將兵臨城下,董閏還沒放棄擁戴冉智登基爲帝的念頭,竟把應對來犯之敵放到大魏前途之後解決?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區區劉顯,大將軍勿須憂慮。當務之急乃是。。。”石青沉思之間,左將軍王泰越衆而出,衝太子、皇后揖手爲禮道:“請太子速速登基,以安定民心士氣,延續社稷國祚。”

少府王鬱和新拔擢的尚書左僕射張乾隨聲附和道:“衛將軍所言有理。若欲迎戰敵軍,鄴城上下必須凝聚一心。請太子儘快登基以安士民之心。”

石青茫然地望向三人,登基稱帝不是小事,怎麼也得三五日禮儀;敵軍迫在眉睫,鄴城哪來的三五日時間?難道他們以爲隨口一說就能登基爲帝,不需要祭拜天地祭拜祖宗,不需要宣諭天下?

“荒唐!”喝斥聲中,郎闓挺身站出,怒視王泰、王鬱、張乾道:“汝等擔心鄴城淪陷不速乎!火燒眉毛之時,竟然有心貪圖擁戴之功!”

郎闓之言誅心之至,他不去辨說冉智登基之舉是否合理,卻直指三人貪戀擁戴之功。

張乾新晉之人,身份低微,不敢和郎闓辯駁,王泰、王鬱不然,兩人在冉閔任武德王時便追隨左右,受寵程度不亞於郎闓。

王鬱當即跳起來駁斥道:“天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汝是何意!竟敢阻撓太子登基爲敵?”

王泰嘿嘿冷笑,譏刺道:“嘿嘿。。。皇上屍骨剛剛入土,便有人生出其他心思,好個忠臣!”

劉猗、鄭系次第邁出,應援郎闓。劉猗道:“郎大人是否忠臣非衛將軍能夠斷定,拋開忠奸之辨,郎大人識形勢、明緩急,實爲能臣。這卻不是某些人能夠比擬的。。。”

王泰大怒,沒想到劉猗竟敢與他公然作對,正欲喝罵,鄭系冷笑道:“好一個穩定民心之舉,凝聚士氣之策!果然是好的很——”

王泰聞言一滯,不知如何辯解。臨戰之際,擁戴太子登基爲帝,爲的是凝聚人心士氣,同仇敵愾;可朝堂上的氣氛哪有半點凝聚氣象,倒更像是分裂。鄭系之言猶如釜底抽薪,讓他沒有半點辯駁的餘地。

“諸位。請聽老夫一言。。。”

僵持之中,司徒申鍾開口了。他是三朝元老,兼有擁戴冉閔登基的大功,德高望重,一旦開口,任誰都得給幾分面子。爭持雙方冷目相對卻都靜了下來。“太子登基爲帝是大事,是盛事,當莊重以待,毋須急躁,應徐徐圖之。石趙來犯,是險事,是急事,稍有不慎,大魏便有亡國之虞,當立即着手籌措對策。否則,萬事休矣。”

申鐘沒有明言雙方誰對誰錯,只話語中對登基之舉很不以爲然。董閏大怒,狠狠盯了他一眼,思酌着如何反擊之時,太子一側的董皇后說道:“老大人說得是。事有輕重緩急之分,太子登基與保全社稷孰輕孰重,一目瞭然。諸君該早思對敵之策纔是。”

董閏一窒,再也不好就登基之事爭執下去,頓了一頓,他接着皇后的語氣說道:“衛將軍和王、張二位大人忠義可鑑,只是心思急了些。當前首要之務,應按皇后和司徒大人之言,應對石趙大軍爲妥。不知諸君可有良策禦敵衛國?”

郎闓、劉猗、鄭系目的得逞,從容退下;王泰、王鬱、張乾雖然得到‘忠義可鑑’的讚譽,終是有些不甘,瞪了郎闓一眼,忿忿退下。

申鍾憂慮地說道:“敵軍趁勝而來,人多勢衆;我軍新敗,士氣不振,只怕難以抵擋。唯今之計,只有據城堅守一途了。”

殿中氣息陡地一滯,申鍾所言不虛。襄國戰敗,冉閔離去,大魏羣龍無首,與石趙情勢逆轉,短期內只怕很難正面對抗。

“萬萬不可!”

郎闓復出,截然反對道:“襄國之戰,歷時及近半年,十餘萬大軍耗糜無數,公祭之時,撫卹戰歿者家眷,府庫稟倉已清掃的一乾二淨。此時鄴城已無半點存糧,眼巴巴地盼着夏糧收割呢。若是被困城內,怎能收割夏糧?沒有夏糧接濟,憑什麼守住鄴城?”

郎闓掌管大魏家底,在這方面,他的話最有權威。事實上,不用他說,已有許多與錢糧打交道的官吏意識到這點。

“這可如何是好?打,難贏。守,無法守?”董閏臉色一白,哀嘆一聲。

“”大將軍無憂——中書令韋伯陽適時站出,接過董閏的話語說道:“衛將軍久經沙場,勇武善戰,曾以六萬人馬大敗石琨十二萬大軍;以此推之,只需衛將軍領兵出戰,區區十萬來犯之敵,不過瓦雞土狗耳。”

董閏轉憂爲喜。王泰雙眉一揚,適才的不如意盡皆雲消霧散,志得意滿之際,他匆匆向石青瞟了一眼。但見對方垂眉斂目,沒有任何反應。

劉羣撫掌大讚道:“此言大善。悍民雙璧名聞天下,但有衛將軍出馬迎敵,鄴城無憂矣。”

有人帶頭附和,便有人不甘落後,王鬱、張乾再度站出,隨郎肅、條攸、王簡等人附和道:“伯陽之言對極,有衛將軍在,鄴城安如泰山。”

董閏一振,亢聲說道:“衛將軍衆望所歸,當得抵擋石趙大軍之重任。諸君可有異議?”說話之時,董閏目光眨也不眨地盯着石青。殿中文武數百,若說其中誰有資格不服,只有率領新義軍四處征戰,立下赫赫威名的石青。

感應到董閏的關注,石青微微一笑,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

董閏心底一鬆,折身向太子冉智拜道:“啓稟太子。朝中諸君願推左將軍王泰爲帥,請其率兵抵抗來犯之敵。太子之意是。。。。。。”

冉智轉顧董皇后,見皇后點頭,隧道:“就依大將軍以及朝中諸君之意,詔命左將軍爲徵北大都督,率合城軍民迎戰劉顯逆賊。”

“謝太子看重。末將不敢有負所託,請太子、皇后、大將軍靜候佳音,旬日之間,劉顯小兒人頭定會呈上御案。”王泰大步邁出,高聲謝恩。

有了對勝利的預期,殿中氣氛鬆泛許多。董閏欣慰道:“董某意欲以驃騎將軍張溫部、宿衛軍王泰部、太子東宮馬鐙新軍、新義軍石青部、再從戍衛軍蔣幹部抽調一萬士卒,組建討逆軍。討逆軍合計六萬五千人馬,以左將軍王泰爲大都督,驃騎將軍張溫、鎮南將軍石青爲副都督,出城北上,迎戰劉顯。不知諸君以爲如何?”

“只怕有些不妥。其他各部如何不得而知,張某所部只怕難以從命。。。”

董閏話音剛落,張溫便接口反對,他淡淡地解釋道:“張某麾下兩萬人馬分駐安陽驛、輥橋、建安驛、邯鄲四地。不等將令傳到,邯鄲就會被敵軍隔斷,怎可能回鄴城聽調?另外,安陽驛、輥橋距離鄴城各有一日之程,算上來回傳令的時間,嘿嘿,等他們趕到鄴城之時,敵軍早已兵臨城下,稍一不慎就會被敵所乘,逐一擊破。爲了安全,還是就地堅守爲好。”

董閏眉頭一皺,張溫言辭看似合理,實則虛實各半。譬如安陽驛和輥橋的駐軍,快馬傳訊,連夜進發,定比劉顯大軍先到鄴城。張溫如此說,目的不願損耗麾下人馬。

明知張溫心意,董閏卻沒有辦法。這時候私軍盛行,禁軍風氣雖然好過地方,但也沾了不少當時習氣,只知自家將官不知朝廷督帥的將士在所多有。若有冉閔那等威望,一切都不成爲問題,輪到他董閏可就不行了。

“呵呵。。。”

石青的輕笑打斷了董閏的憂思,聽到這笑聲,董閏心中一慌,暗叫不好。心跳氣喘間,他聽石青說道:“新義軍遵照朝廷詔令,抵抗石趙餘孽原該當仁不讓,只是。。。。。。”

聽到這裡,董閏的心驟然提到嗓子眼。

“。。。此前新義軍很少與朝廷禁軍配合作戰,突然撮合一處,配合不易,戰力難以發揮,這樣只怕不妥。以石某之見,新義軍留在西苑,替戍衛軍助守三臺,請戍衛軍多抽調一些人馬加入討逆軍就是了。”石青笑吟吟地說出自己的意見,一點不爲用騎兵守城之拙見害羞。

董閏腦袋一暈,早點昏倒過去。再調戍衛軍參戰,城中就只剩一萬新義軍和一萬悍民軍。他怎麼放心得下?

“鎮南將軍說得好輕鬆,好像戍衛軍有多少人馬似的。”

蔣幹臉紅脖子粗地站出來反駁石青。氣咻咻地說道:“鄴城共有七門,城牆三十多裡,戍衛軍就這兩萬人馬,全鋪上去還嫌薄弱,哪有多餘人馬調動?戍衛軍是鄴城最後一道防線,鎮南將軍可知其中意義?有這道防線在,即便討逆軍敗了,鄴城還在。沒有這道防線,討逆軍敗了,鄴城就等於完了。汝等將戍衛軍抽調一空,可敢擔保討逆軍必勝,可敢擔保鄴城勿須戍衛軍守護?”

蔣幹衝石青大叫大嚷,可話中之意全是在否定董閏抽調戍衛軍的意圖。董閏腦袋嗡嗡之響,這時候,他才清楚地認識到,沒有了冉閔,鄴城沒幾個人在意他這個國舅大將軍。

“大將軍,蔣某還有一事需要稟明。”

蔣幹衝石青發作了一通,轉對董閏,不卑不亢地說道:“太子東宮的五千馬鐙新軍正在進行極重要的整編,整編未完成前,戰鬥力不彰,倉促出城迎戰,就是送死。蔣某以爲,此舉十分不妥。請大將軍三思。”

二十三章 繼趙李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第5章 殺威棒?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第6章 佞臣的用途四十五章 逃遁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第5章 韓氏入宮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八十章 博浪五五十一章 失望三十三章 值得第10章 回家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七十一章 毒計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第4章 幫我作間三十四章 異人第3章 無法選擇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9章 反覆四十三章 契機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第5章 豫州牧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二十一章 血色浪漫第4章 第一步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四十八章 大兵壓界二十章 有客來訪七十八章 博浪三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第9章 行蹤泄露四十二章 中毒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七十四章 前夕上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四十九章 再見佛圖空七十六章 博浪一八十一章 博浪六七十五章 前夕下四十一章 難阻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一百零五章 突圍血戰上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八十四章 虛晃一槍七十九章 博浪四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十二章 故人三十三章 值得二十四章 霹靂天兆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四十章四十九孫威來了四十七章 腳不沾地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第3章 無法選擇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六十七戰事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七十章 奉詔北上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七十五章 前夕下第1章 天塹變通途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第10章 聯合操演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
二十三章 繼趙李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第5章 殺威棒?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第6章 佞臣的用途四十五章 逃遁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第5章 韓氏入宮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八十章 博浪五五十一章 失望三十三章 值得第10章 回家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七十一章 毒計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第4章 幫我作間三十四章 異人第3章 無法選擇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9章 反覆四十三章 契機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第5章 豫州牧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二十一章 血色浪漫第4章 第一步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四十八章 大兵壓界二十章 有客來訪七十八章 博浪三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第9章 行蹤泄露四十二章 中毒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七十四章 前夕上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四十九章 再見佛圖空七十六章 博浪一八十一章 博浪六七十五章 前夕下四十一章 難阻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一百零五章 突圍血戰上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八十四章 虛晃一槍七十九章 博浪四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十二章 故人三十三章 值得二十四章 霹靂天兆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四十章四十九孫威來了四十七章 腳不沾地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第3章 無法選擇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六十七戰事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七十章 奉詔北上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七十五章 前夕下第1章 天塹變通途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第10章 聯合操演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