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

祖鳳修改了石青的建議,沒有用土堵塞圍牆豁口,而是選用了火焰。四五千禁軍精騎將東邊林子的灌木一片片砍伐精光,隨後用戰馬拖到防禦帶附近,在每道豁口處堆起兩三丈長的大火架。

夜幕降臨,十好幾個大火架被點燃,熊熊大火將華林苑北部映照的如同白晝。新義軍四千多名混編騎或執弓拈羽,或綽槍戒備,在豁口外來回逡巡,以免石趙步卒撲滅火焰通過豁口突出攔截。

經此一着,原本粗陋簡易的防禦帶成了一道難以輕易逾越的屏障,將石趙步卒和騎兵一分爲二,徹底隔絕開來。

華林苑明光宮外,石趙步卒嚴陣以待,與出宮的魏軍步卒形成僵持。魏軍步卒看起來沒有攻擊的打算,他們的意圖很明顯,抵近壓迫,拖住趙軍退走的腳步。宮牆土壘上架起了幾十堆篝火,火光明滅不定,給宮外對壘的兩軍送去一些隱晦不明的光線。

劉顯下了戰馬,整個人都縮到一塊陰影裡,看不清半點面容,只那雙陰鷙的雙目一閃一閃,在黑暗中散發着幽幽的綠光。

“大將軍。斥候探報,咱們後路被敵軍騎兵堵死了,大營也被敵騎圍住了,這下可難辦了!”曹伏駒大大咧咧地闖進陰影,哭喪着聲音嚎叫。

“少廢話!”劉顯壓抑住厭惡情緒,冷聲喝道:“讓兄弟們打起精神,堅持一夜。明早大軍突圍,只要會合了王寧精騎,敵軍便奈何我不得,哼哼,到時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呢。”

這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不僅華林苑北部雙方十餘萬將士無法安眠,二十餘里的鄴城同樣有很多人不能安眠。

鄴城北門城樓內,四支火炬分插左右兩面牆上,焰火搖曳,映的樓內十幾人的臉色忽暗忽明,陰晴不定。

城樓內經過簡略的佈置,四五方嶄新的草蓆鋪上地面,八九張矮几次序擺放。靠北的位置,大將軍董閏獨自一人盤坐其上。東西兩側,各有四張矮几,王泰、蔣幹、申鍾、劉茂劉羣、郎闓、朗肅等十餘位重臣大將兩兩一席,按照品級順序就座。

城樓外甲兵森嚴,侍衛林立,裡面卻很安靜。人們的心思似乎都沉浸在北方戰場的變化上,沒有誰有興致開口議論。

“鐺——鐺——鐺——鐺——”城樓外傳來四記清脆的金鑼鳴響,天已四更。

似乎被鳴更聲所激,董閏打了個機靈,從拄臂沉思中驚醒過來,擡頭茫然看了一陣,最後注目蔣幹,問道:“四更了。北面有沒有消息。”

戍衛軍一直和明光宮保持着聯繫,哪怕戰事有一星半點的變動,也會有消息及時傳進城樓。傳達是公開的,主要的對象是以董閏爲代表的朝廷諸公,並非蔣幹。有大半夜時間沒接到戰事消息,董閏有些着急,情不自禁問了一句,這句話問的非常多餘,他沒有接到消息,和他同處一室的蔣幹又怎麼會接到呢?

明知如此,朝廷諸公卻俱俱是精神一振,目光灼灼地盯向蔣幹,指望他能吐露出一點什麼。八卦心理不僅現代人有,古人也有,在焦灼不安地等待之時,八卦——哪怕是再無根據的八卦,也能起到舒緩壓力的妙用。

“這個。。。”蔣幹本想直接了當地說沒有任何消息,感受到四周殷切的目光後,他及時改口道:“以目前情形來看,一切當在我軍掌控之中才是。諸位知道,若有意外必定會有消息傳來,至今沒有消息傳來,說明進展非常順利。”

呼——

城樓內響起許多鬆泛的吁氣聲。不少人附和道:“不錯!左將軍說得極是。”

“左將軍所言極是!”董閏在矮几上重重一拍,亢聲大讚。情緒激盪之下,他的聲音着實不小,與原本沉悶寂靜的氣氛格格不入,彷彿突如其來的炸雷,震得昏昏欲睡的衆人一個激靈,不由得都端起了身子。

董閏恍然未覺,繼續慨然道:“危難之際見忠良。戍衛將軍孫威跟隨皇上八載有餘,忠心耿耿,從不離棄;難得的是敢於擔當,既勇且能,朝廷危急之時,能挺身而出,細心謀劃,折敵鋒芒於最盛之時,催敵膽魄於猖獗之際,不愧爲朝廷之柱石。”

王泰眼中陰翳一閃,董閏的話讓他很不受用。“忠心耿耿、從不離棄”不就是影射他王泰麼?至於敢於擔當更是笑話,他王泰不也是敢於擔當?只不過沒人願意讓他擔當罷了。

陰沉了一陣,王泰哧地一笑,開口道:“此言差矣。大將軍當真以爲孫威小兒有此能耐?”說到這裡,他滿臉不屑,譏刺道:“孫威算得什麼?當年王某追隨皇上之際,他不過悍民軍一兵頭耳。除了悍不畏死之外,要武藝沒武藝,要兵略沒兵略,這等人若成了朝廷柱石,大魏也就完了。”

王泰毫不客氣,既沒給孫威留顏面,半點顏面。董閏勃然大怒,顧不得這段時間王泰對他的殷勤巴結,厲聲叱道:“放肆!衛將軍請自重!此一時彼一時,孫威將軍以前名聲不彰,乃是珠玉蒙塵,光彩未現。但得重用,便會大放光彩。此番面對強敵,孫將軍運籌帷幄,步步爲營,直至將敵軍陷入必敗之境地,哪一點當不得朝廷柱石的稱譽!”

董閏話音未落,王泰倏地站起,滿臉漲紅地盯視着對方,嘴脣蠕動了一下,卻終於沒有說出什麼。此時王泰心中一片透亮:張溫、蔣幹、石青暗中作梗,讓他未能得到統兵之權,這件事明明白白地告訴包括董閏在內的所有鄴城人,他王泰不僅手下沒了兵將,甚至連威望都沒了半分,與如日中天的孫威相比,已經沒有多少價值了。。。

“大將軍當真以爲此戰是孫威之功?以王某觀之,孫威不過是石青擺在明面上的棋子而已。哼哼。。。”

王泰壓抑下羞惱,冷笑道:“石青的手段令王某不得不服。哈哈——厲害!哈哈。。。厲害!”大笑聲中,王泰一拂袖,轉身向外走去。

“衛將軍且慢——”董閏倉惶起身,追上去挽留。王泰提到石青的手段,不由得他不慎重以待。

王泰已走到門口,聞言躊躇了一下,最終還是停下腳步,回身問道:“不知大將軍有何吩咐。王某一潦倒之人,只怕做不得什麼事了。”

王泰話音中帶着一股濃濃的蕭索意味,董閏聽了,接口安慰道:“衛將軍休要如此,董某無禮莽撞,請衛將軍諒解則個。”

王泰嘆了一聲,既沒回返席位,也沒開口說話,只靜靜地等着董閏發問。

董閏拱手作了一禮,開口問道:“衛將軍適才言及,孫將軍是石青明面上的棋子,不知此話可有根據?”

“此事如此明瞭,用得着證據嗎?”

王泰斷然回道:“孫威是什麼人?要戰績沒戰績,要身家沒身家,雖說曾得皇上信用,不也過一戍衛將軍而已。在鄴城無論聲望或是職位,既不能與王某相比,亦不能與驃騎將軍張溫、左將軍蔣幹相提並論。朝廷任命王某統兵出戰,張溫、蔣幹、石青俱俱不服。大將軍以爲,石青、張溫之輩又憑什麼會服膺孫威?”

董閏心中一慌,追問道:“這是爲什麼?”

“哼哼!爲什麼?”

王泰斜睨了蔣幹一眼,冷笑道:“因爲石青要把大魏禁軍收入囊中,知道大將軍對他有戒心,這才讓孫威出頭的。大將軍不要忘了,他們兩人私交向來不錯,孫威還是跟隨石青返回鄴城的。哼!石青算計長遠,不定在路上就算好了眼下這步棋呢。張溫那廝不用說了,恐怕早與石青攪和到一處,要不然孫威也不會如此輕易地拿到兵權。”

董閏身子一軟,差點癱倒在地。王泰的猜測如果當真,大魏算是完了。不說鄴城禁軍大半到了石青手上,單單孫威、張溫這等干將離心一事,都不是大魏朝廷能夠承受的。這兩人可是冉閔親信,他們都能離心而去,大魏朝廷還能剩下多少忠貞之士呢?

驚惶之下,董閏轉身環顧,只見城樓內諸人反應不一,申鍾、張乾滿臉駭然,劉茂、王鬱擰眉苦思,蔣幹、劉羣、郎闓、郎肅等卻是臉色如常,似乎沒聽見王泰的言語一般。這一刻,他感覺這些人似乎都離大魏而去,倒向石青一邊了。

“衛將軍。這話不能亂說,萬一不對,豈非讓有功之士心寒。”

城樓裡靜了一陣,隨後終於有人發話了,申鍾恢復了鎮靜,蹙眉說道:“有些事情可以以常理推斷,有些事情不能以常理推斷;衛將軍所說,干係實在重大,還是謹言慎行爲好。”

王泰冷笑一聲,沒有辯駁。

董閏稍稍有了些安慰,冀望如申鍾所說,孫威得以統兵雖不和情理,卻並非如王泰按常理推論的那般。

“咚咚咚——”一陣腳步聲響,一個士卒口中拖着“報——”的長音向城樓衝來。

城樓內心事重重的衆人被這聲音一擾,下意識地擡頭向外張望,但見外面白雲悠悠,天空湛藍,不知不覺地,天已大亮了。

報信士卒來得匆忙,沒有注意辨別站在門口的董閏、王泰,待到發現上首席位無人,找了一圈,這才發現董閏,遂上前行禮道:“稟報大將軍。凌晨時分,我軍騎兵突襲敵軍大營,火燒對方糧草輜重,守營趙軍倉惶之下,向北逃躥。鎮南將軍命童圖部五千騎駐留華林苑,協助孫威大都督牽制敵軍主力步卒,命李崇部五千騎趕往清淵,協助暗中集結的兩萬新義軍攻略冀州;自帶萬餘騎兵尾隨敵騎向襄國追擊。鎮南將軍命人傳告朝廷,真正的戰事剛剛開始,此番北上,我軍若不能蕩平襄國、冀州,不能爲皇上報仇雪恨,誓不南歸!”

“啊!”

“什麼!”

“這。。。”

稟報的士卒聲音剛落,城樓裡立即爆出幾聲驚呼。座中不明真相之人怎麼也不會想到,匆忙組織起來的保衛戰竟然打成了反擊戰,而且是直搗敵巢、徹底的反擊戰。

驚呼過後,城樓裡猛然一靜,座中諸人再度陷入沉思。士卒稟報的消息不僅極具震撼性,而且裡面包含了很多玄奧。譬如:爲什麼傳告朝廷的是石青而不是大都督孫威?攻略襄國、冀州的決定是誰做出的?新義軍什麼時候在清淵集結的人馬。。。。。。

“哈哈哈——好——”

過了好久好久,城樓內突然爆出一陣狂笑,王泰揚聲大喝道:“好一個石青石雲重,好大的氣魄膽略,算計得果然深遠周密,早早就把一切掌控在手。王某甘拜下風。”

說到這裡,他似笑非笑地瞅着董閏,道:“大將軍信了麼?未戰之前,石青已料定必勝,暗伏人馬於清淵,拖住劉顯主力於華林苑,一舉一動,環環相扣。這等大手筆,豈是孫威使得出來的?”

董閏尚未答話,蔣幹長嘆一聲,離座而起,背手向外走去,口中悠悠道:“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石帥能有今日,果然並非僥倖,我輩焉能不誠心拜服。。。。。。”

話聲未了,人影已無,只留下滿是欽佩之意的鳧鳧餘音。

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五十一章 失望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十一章 安離趙諫黎半山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二十六章 並肩三十七章 此地非良鄉三十章 疏而不漏四十章 兩個密使十九章 穩住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第10章 聯合操演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六十三章 建制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三十二章 踏上旅程第9章 荀羨之薦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第10章 至方君子八十四章 博浪九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四十章 端倪初現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第7章 公祭之序幕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八十四章 虛晃一槍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七十二章 分道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第5章 隨時指點你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六十四章 夜襲上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三十四章 異人第6章 郎闓的發現四十六章 壓力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十九章 舉中原以降晉第1章 智與勇的選擇題第1章 煎熬八十三章 博浪八第6章 郎闓的發現四十八章 起伏六十一等你進攻十四章 好苗子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二十八章 彌合四十五翻臉不認人四十章 端倪初現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第5章 再續前盟六十一章 議和二十二章 草劍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七十章 奉詔北上第4章 桓衝北上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第7章 出路在哪裡第9章 荀羨之薦四十章 兩個密使七十二風滿樓中十五章 給你個馬紮坐不坐四十六章 遇伏二十三章 狩獵下六十三章 建制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七十一章 毒計四十一章 難阻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三十章 王猛王景略二十八章 意外的邂逅第10章 聯合操演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
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五十一章 失望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十一章 安離趙諫黎半山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二十六章 並肩三十七章 此地非良鄉三十章 疏而不漏四十章 兩個密使十九章 穩住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第10章 聯合操演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六十三章 建制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三十二章 踏上旅程第9章 荀羨之薦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第10章 至方君子八十四章 博浪九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四十章 端倪初現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第7章 公祭之序幕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八十四章 虛晃一槍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七十二章 分道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第5章 隨時指點你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六十四章 夜襲上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三十四章 異人第6章 郎闓的發現四十六章 壓力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十九章 舉中原以降晉第1章 智與勇的選擇題第1章 煎熬八十三章 博浪八第6章 郎闓的發現四十八章 起伏六十一等你進攻十四章 好苗子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二十八章 彌合四十五翻臉不認人四十章 端倪初現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第5章 再續前盟六十一章 議和二十二章 草劍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七十章 奉詔北上第4章 桓衝北上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第7章 出路在哪裡第9章 荀羨之薦四十章 兩個密使七十二風滿樓中十五章 給你個馬紮坐不坐四十六章 遇伏二十三章 狩獵下六十三章 建制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七十一章 毒計四十一章 難阻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三十章 王猛王景略二十八章 意外的邂逅第10章 聯合操演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