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章 進入幽州

44章進入幽州 伐 青豆

經過大半夜急行,三月二十六雞鳴時分,石青率部趕到清樑。

魏軍視清樑城一萬守軍如無物,抵達目的地之後,沒有建立任何防禦,親衛騎在城北六裡處紮下一座簡易帥帳,三萬士卒身子一歪,隨意倒在帥帳周圍的原野上露宿休憩,其間沒有受到任何干擾。悅綰不在,清樑城不再有行險一搏的勇將,特別是被大量北上的魏軍騎兵驚嚇到之後。

休整了大半日,午後時分,陷陣營留下來與親衛騎以及四百多原冀州軍眷屬組成中軍,護衛帥帳。魏軍大部分成左、右兩軍;左軍由丁析統帶,從西路騎兵、中路騎兵相夾的空隙地帶向北推進。右軍由王龕統帶,從東路騎兵、中路騎兵相夾的空隙地帶向北推進。

至此,進入幽州南部作戰的魏軍步騎戰前部署開始顯露雛形。

在橫向三百里,縱深兩百里的預定戰場上,進入幽州南部的魏軍從西向東依序分作五支,即西路騎兵、步卒左軍、中路騎兵、步卒右軍和東路騎兵;五支人馬先後向北方推進,速度不一,前後錯落有致,三支騎兵出發得早,速度也快,提前勾畫出了戰場骨架;後續抵達的步卒將會逐次進入,填補骨架間的空白。

對於這片方圓六萬裡的戰場,石青心中有一副預定場景:進入幽州的十一萬五千士卒依照推進速度分爲三個層次。一個極快,敏捷而又犀利,在兩翼和中心地帶倏忽來去,或提前預警,或呼應步卒,這是一萬五千魏軍騎兵。一個稍慢,分兩路齊頭並進,北上的步伐沉穩有力,逢城攻城,遇寨奪寨,勢不可當,這是五萬魏軍步卒。相對前兩者來說,最後一個相當於靜止狀態,如水銀泄地一般密密匝匝而又均勻地在整個幽州南部鋪開,搶割夏糧,運送糧草輜重,這是五萬魯口民夫……

石青一直是按照心目中的場景進行部署的。

在這幅場景中,如果說魏軍騎兵這個層次是骨骼,魏軍步卒的層次是血肉,魯口民夫是毛髮肌膚的話,眼下骨骼已成,血肉漸生,魏軍未來的態勢初現端倪;兩三天後,隨着王寧後軍和魯口民夫的到來,血肉將會豐滿,肌膚毛髮將會生長完全。大文學

石青對己方意圖瞭若指掌,不等於燕國知道。在通信靠腿的時代,燕國方面必須將幽州南部各地稟報的零碎消息全部彙總,一一歸納之後,才能得到一個全貌。魏軍騎兵快速挺進,無疑大大延遲了燕軍彙總各地消息的進程。

二十六日下午。接獲燕王詔命,率五千部衆作爲南下後續援兵的代郡郎將、慕容俊之弟慕容宜無知無覺地來到朔平之北,正好與魏軍西路騎兵相遇。

近年來慕容氏英傑輩出,創造出無數輝煌戰績。年輕的慕容宜早就有心效仿父兄,揚刀立馬縱橫沙場,當斥候報說前方十里冒出一支爲數五千的敵騎之時,慕容宜非常亢奮,將此視作自己一舉成名的良機,命令代郡兵馬加快腳程,南下攻擊敵軍。

隨即,燕國代郡兵馬與魏軍西路騎兵在朔平北十五里的原野上展開激戰。令慕容宜沒有想到的是,敵軍與他以前遭遇的聞風而潰的幽州軍大不相同,不僅勇猛無匹,而且戰技無雙,特別是對方的弓騎兵,竟然能在奔馳的戰馬上射出箭矢,以一面倒的優勢將兩千代郡精騎殺得人仰馬翻,毫無還手之力。

慕容宜如夢初醒,盛名之下無虛士,英傑俊彥得以成名依靠得是實力,不是意淫。可惜的是,世人的醒悟大多發生在憾事鑄成之際。慕容宜醒悟得有些遲了,半個時辰後,代郡燕軍徹底潰敗,倉惶逃亡之際,倒黴的他失足墜下戰馬,被亂軍踐踏至死。

此役,魏軍西路騎兵大獲全勝,梟首兩千餘,俘獲一千餘,繳獲不少輜重器械。

與慕容宜相比,范陽郡太守李產顯然要謹慎的多,結果也幸運的多。

李產是石趙任命的范陽郡太守。鮮卑人大軍入關,徵東將軍鄧恆和刺史王午棄幽州於不顧,聞風南逃。李產不恥兩人所爲,遂向各地內下達徵募令,欲聚衆抵抗鮮卑大軍。出乎意外的是,徵召令下達之後,范陽郡八縣無一聽從附和,竟沒一人願意抵抗鮮卑人。大文學李產無奈,只得開城降燕。初入幽州的燕王慕容俊爲了安撫本地士人,不僅沒有責備李產,反而大加讚揚,命他繼續擔任范陽郡太守。

二十六日夜,清樑、高陽受到魏軍攻擊的消息傳到范陽,聽聞之後,李產認爲消息傳播中出現謬誤:就算高陽、清樑受到攻打,也不可能會是遙遠的魏軍!應該是博陵的鄧恆、王午纔對。

李產知道,慕容恪爲了儘快南下,已將河間、高陽、清樑人馬抽調一空。雖然他不認爲鄧恆、王午能成什麼事,還是沒敢大意,次日晨,李產調集幾了千人馬支援范陽郡南部門戶容城,同時遣人向薊城的慕容俊報急傳訊。

范陽與容城之間距離不遠,不到五十里。其間隔着一道白溝河。容城在白溝之南,范陽在白溝之北。

二十七日午後,李產率部渡過白溝,來到容城西北七八里之處,隱隱約約已經可以見到城樓上熟悉的軍旗,就在李產鬆了口氣的時候,一隊騎兵繞過容城城牆拐角,出現在視野之中。緊接着,斥候飛馬來報,約莫有四五千魏軍騎兵剛剛抵近容城,似乎打算繞過城池奔白溝河而來。

再一次聽到魏軍的名號,李產沒有絲毫猶豫,即刻命令全軍快速撤離。

魏軍原本不可能也不應該出現在容城。當不可能成爲事實之時,往往意味着有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作爲一員降將,李產沒有慕容宜的驕傲和自負,有的只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既然不能理解魏軍爲何會在容城出現,他就不敢輕易去鋝對方鋒頭。何況,魏軍不是鄧恆、王午的幽州軍,這支軍隊剛剛蕩平了襄國,不容任何人小覷。

李產的謹慎讓幾千范陽士卒倖免於難。當祖鳳率領魏軍中路騎兵趕到白溝河,范陽郡守兵堪堪渡到北岸。

遺憾了一陣,祖鳳不再理會對岸的范陽軍,率部在白溝河南岸一帶巡弋。按照石青的交代,這裡是中路騎兵首輪攻擊的終點。

隨着中路騎兵抵達白溝河,魏軍三路騎兵前沿部署盡皆完成。在三路騎兵遮蔽之下,緩步向北推進的步卒左、右兩軍開始對沿途一個個城池和塢堡發起攻擊。

攻擊非常順暢。

正如石青所料,爲了保持攻擊的突然性,燕軍在幽州南部抽調了大量人手,以至於許多城池塢堡只有幾百兵丁青壯,在成千上萬的魏軍攻擊下,這點人手沒有半點反抗之力,不是投降就是潰敗。

當然,其中也有例外,爲了謹慎起見,慕容恪在正對南安的清樑留下一萬人馬,在魯口側翼的河間郡治所武恆縣留下五千人馬,提防鄧恆、王午趁機北進。若是攻打這兩個城池,魏軍即便全軍齊集,沒有兩旬半月時間,必定難以拿下。

鑑於此,石青命令魏軍無視這兩個城池的存在。幽冀與幷州、關中、巴蜀等地不同,沒有險關要隘;幽冀平原千里平川,隨處可以通行;攻打不易自然可以繞行。

事實上,這種行爲在很多時候都是一種極其冒險的行爲。畢竟,有兩個釘子紮在大軍後路之上,能讓任何將帥爲之不安。只不過,這種危險對魏軍此次行動沒有意義。一個原因是魏軍此番進兵,施行的是以戰養戰之策,勿須從後方運送糧草輜重;二個原因是魏軍人馬數量太多,總計將到達十一萬五千衆;這個數量的人馬如潮水一般傾瀉在一片並不廣闊的區域,即使不能淹沒兩座孤島般的城池,兩城守軍也不敢有任何異動。何況,對於這兩座城池,石青並不是完全放任不管。

三月二十六,步卒左右兩軍開拔之後,北上的四百餘眷屬被分作兩部,一部由陷陣營護衛着到清樑城北,一部由親衛騎護衛着到清樑城東。四百餘老老少少拖着各種音調,喊着不同稱呼,向城上喊話:

“山子,我的兒啊——羯胡石氏完了,中原一統了,回家去……”

“狗蛋他爹——沒良心的石祗、石琨都死了,石帥讓我喊你回家種地……”

………

三月二十七,秦興、鄭生的一萬五民夫打着魏軍旗號抵達清樑,隨即四散開來,在魏軍攻克之地收割夏糧、運轉財貨。清樑城下的喊話繼續上演,只是口號變了。

“他爹——燕軍敗了,那個啥‘御難’將軍悅綰真在盧奴遇難了,快投降,別讓狗蛋沒爹啊……”

“山子——我的兒。慕容恪被困死了,魏軍大勝啊,石帥說,早點投降可以立功呢……”

三月二十八,魯口的三萬五千民夫打着魏軍旗號趕到,北上深入到幽州南部。與此同時,一隊隊幽州民衆拖家帶口,在魏軍士卒的押送下向安國遷移。清樑城下的喊話內容再次發生變化。

“狗蛋他爹——魏軍打到薊城了,慕容俊正在向關外突圍,石帥說了,馬上就沒仗打了,想立功就趁早割幾個鮮卑人的腦袋藏着,待城破了拿出來領賞……”

“山子——我的兒啊,鮮卑人完了,慕容俊跑了,城裡不少人準備反正呢。魏軍攻城的時候,你可不能抵抗,要不然會被人割了腦袋領賞的……”

城下喊話如火如荼,城頭上沒有任何動靜。石青看不見城內的反應,但是他相信,眼看着一隊隊幽州士人被驅趕南下,眼看着數之不盡的大軍深入幽州,眼看着援軍杳無音信……城內守軍必定有人會動搖,至少被裹挾北上的原冀州軍士卒會動搖。

事實上,原冀州軍士卒是否會動搖無關乎大局,因爲,北上眷屬喊話不僅是給原冀州軍士卒聽得,還是給直屬慕容氏的燕軍士卒聽得。哪怕原冀州軍士卒心堅如鐵,一心歸附燕國;慕容氏嫡系也不會完全相信,免不得會猜忌提防。石青真正的目的就在於此。

王寧的後軍快到了,也許應該試探着攻擊一次……

望着城垛間不時閃過的急匆匆身影,石青暗自琢磨。

八十三爲了勝利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十八章 開戰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二十章 有客來訪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五十四章 鹿勃早的疑惑十一章 雛形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第3章 談婚論嫁四十八章 大兵壓界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四十六章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十七章 來了五十一章 僵持中的暗流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第1章 煎熬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全面開戰中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十一章 禍福由天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六十九章 合併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第5章 韓氏入宮五十九章 驚變上第7章 義士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三十四章 殺胡令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第10章 匕現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十二章 故人第10章 第一次任務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一百章 四面楚歌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二十二章 草劍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六十章 酒盟十一章 亂局六十一章 驚變下四十六章 壓力二十五章 詐城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十八章 開戰第7章 義士第6章 郎闓的發現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八十三爲了勝利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五十一章 僵持中的暗流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五十九章 驚變上第6章 姚氏兄弟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第10章 至方君子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第7章 出路在哪裡十一章 雛形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第2章 青兗的政治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二十二章 草劍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第1章 智與勇的選擇題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六十章 驚變中三十六章 邂逅八十四章 博浪九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
八十三爲了勝利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十八章 開戰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二十章 有客來訪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五十四章 鹿勃早的疑惑十一章 雛形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第3章 談婚論嫁四十八章 大兵壓界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四十六章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十七章 來了五十一章 僵持中的暗流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第1章 煎熬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全面開戰中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十一章 禍福由天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六十九章 合併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第5章 韓氏入宮五十九章 驚變上第7章 義士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三十四章 殺胡令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第10章 匕現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十二章 故人第10章 第一次任務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一百章 四面楚歌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二十二章 草劍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六十章 酒盟十一章 亂局六十一章 驚變下四十六章 壓力二十五章 詐城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十八章 開戰第7章 義士第6章 郎闓的發現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八十三爲了勝利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五十一章 僵持中的暗流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五十九章 驚變上第6章 姚氏兄弟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第10章 至方君子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第7章 出路在哪裡十一章 雛形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第2章 青兗的政治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二十二章 草劍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第1章 智與勇的選擇題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六十章 驚變中三十六章 邂逅八十四章 博浪九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