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

二十九章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

臨敵之際,石琨莫名失蹤,冀州無主,各地守軍要麼譁然潰散各奔東西,要麼簞食壺漿迎接新義軍到來。雷諾率新義軍北上,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廣宗、冀州兩郡二十餘縣,其間不僅沒有傷損一兵一卒,反而得到四五千降兵,人馬數量由此增至三萬餘。

三月十一,石青接到冀州戰報,欣喜之餘,他命令童圖部押解一萬降兵前往冀州交由雷諾統帶,同時帶往冀州的還有三項將令。

其一是李崇部騎兵暫歸雷諾下轄,協防冀州。其二是鋒銳營、跳蕩營、陷陣營等萬餘新義軍將士隨童圖部一道轉至襄國,另有任用;其三是冀州新義軍不新列建制,所有俘虜降兵盡皆編入新義軍原各營各部,由青兗老兵予以羈押管束。需要說明的是,第三條將令使得冀州新義軍各營人員數量空前膨脹,原來一兩千人甚至幾百人的營因此成爲少則三四千,多則五六千的大營。

冀州城與大燕軍前鋒所在的清樑相距近兩百里,其間隔着一個以鄧恆、王午爲首的幽州軍勢力盤踞的博陵郡,粗看起來,冀州似乎沒有直面鮮卑人威脅。但是,石青知道,鄧恆、王午着重將兵力佈置在魯口一線,對博陵其他區域的控制極其薄弱。清苑的燕軍若是南下冀州,魯口的幽州軍除了能在燕軍側翼構成潛在威脅外,並無任何阻攔之力。

爲了切燕軍中路南下途徑,石青有意以冀州城爲前沿,並佈置足夠的人馬予以防禦。是以,即便有心調遣新義軍舊部前來聽用,他還是先行送去一萬降兵,以保證冀州方面的守軍數量在三萬餘上下。

童圖奉命東行不久,出使趙郡的王朗回返襄國,與他一同來的還有趙郡太守李邽。

李邽是慕容氏發家之地遼西的漢人,歷史上在這一年的八月,燕王慕容俊遣慕容恪領軍南征中山、常山、趙郡等地,慕容恪出征伊始,便在中山太守侯龕面前屢屢碰壁,無奈之下,只好領軍繞過中山,南下轉攻常山。這時候,趙郡太守李邽不知是因爲與慕容氏同爲遼西人的淵源還是其他緣故,在常山未破、燕軍未至的情況下,率先投靠慕容恪。中山、常山兩郡因此陷入後路斷絕,孤立無援的狀態,最後不得不相繼投降。

出於這個緣故,勸降北方三郡的行動之中,石青對勸降趙郡太守李邽最不看好,出乎意料的是,王朗此行不僅勸降了李邽,並且將李邽帶到襄國。這一點說明了什麼?至少可以證明,李邽的歸降頗具誠意。

欣喜之下,石青喚來何三娃,吩咐道:“傳令火頭軍,即刻準備酒菜,本帥要爲王將軍和李太守接風洗塵。另外,把孫大哥、王寧將軍、曹伏駒將軍全部請來;大夥忙乎了好幾日,也該趁機聚聚了。”

何三娃匆匆忙忙地去了,石青叫上一隊親衛,打馬衝出皇城,向北趕去以迎接王朗、李邽。事實上,這時候已過了午,石青剛剛用罷乾糧。他是估摸王朗、李邽急着趕路,可能還未吃飯,這才下了這道命令。

李邽年約四十左右,一副標準的北方大漢模樣,說話嗓門很高,性格粗狂率直,和萬牛子彷彿。石青一見便非常喜歡,即使記憶中有些陰影,他還是很親熱地上去和李邽攀談,如多年袍澤一般,沒什麼拘束。

兩人說了好一陣子話,直到快進皇城之時,石青的話題才轉到王朗身上,先是嘉許了一通,然後石青告訴王朗,他的舊部——關中杜洪、張琚有意引梁州司馬勳再次入關中,與徵西大都督爭奪雍、秦之地。石青希望王朗前去關中,利用自己的影響綏靖地方。

王朗聞言面色一黯,僵硬下來。他對麻秋有些懷恨,對方曾在洛陽突然襲擊,強施兼併之策且斬殺了幾千關中精騎,迫得他連夜逃亡襄國。

石青初始對王朗也是毫不客氣,王朗卻沒有怨恨,因爲兩人分屬敵我陣營,行事再是狠辣也是份內之責。麻秋在洛陽的舉動與此不可相提並論,行事之前,兩人私交很好,王朗是受對方邀請回鄴城襄助的,麻秋再行兼併之舉就有些恩將仇報的意味了。

“石帥。王朗曾與徵西大都督有些糾纏,不願前往關中受麻督羈勒。”遲疑片刻,王朗還是直言說出心事;相處有一段日子了,他看出石青雖然剛毅果斷,卻並非是不講情理之人。

“哦?”石青略微有些訝異,稍微一頓,便即笑道:“王將軍有所不知,襄國之戰甫一結束,石某便即去信關中,請麻督來鄴城主持大局;算算時間,此時該當出關了。王將軍此去關中只需聽候王猛王景略調遣,不用在麻督麾下奉差的。”

“王猛王景略?這是何人?”王朗好奇地問了一句,話語輕鬆了許多。

石青尚未回答,旁邊一個詫異地聲音插進來問道:“麻秋來鄴城主持大局?兄弟。皇上遺詔指定的可是你呢。。。”

話音未落,受邀前來赴宴的孫威、王寧、曹伏駒從城門內現出身形,一起迎了上來,三人之中,能喊石青爲兄弟的自然只有孫威了。

王朗忽然一悟,這才感覺到石青話中的異常:請未來的岳丈前來鄴城主持大局,石青打得是什麼主意?總不會有意謙讓吧。。。。。。

“走!進去說,有些事該當讓諸位知道以便有些心理準備了。”石青哈哈一笑,招呼衆將進了皇城,來到當初石祗理政的偏殿坐下。

石青在首位坐下,其餘一衆人等品級模糊不清,只好隨意地各找位置坐定;親衛布酒菜的時候,何三娃進來稟道,快馬傳報,權翼、張季行程順利,一番勸說後常山郡同意歸降大魏,兩人已然返程覆命。

何三娃聲音一落,偏殿裡諸人精神大振,石青舉杯相邀道:“襄國下轄六郡,大魏已得其五,想來要不了多久,中山國就會傳來好消息。此誠爲大喜,不可不賀,諸位,請與石某共飲一杯。”

“恭喜石帥!”諸將不約而同地起身,面向石青,舉起酒杯示意一番,隨即飲下就座。

擱下酒杯,任由一旁的親衛斟酒,石青向下環視,開口說道:“石某曾經說過,大燕國養精蓄銳數十年,早已今非昔比,麾下人馬幾有三十萬。慕容氏僥天之倖,這幾年人才輩出,燕王慕容俊勤政不倦,謹小慎微;慕容恪剛嚴深沉,滿腹錦繡;慕容霸勇毅威猛,闊達俊奇;慕容評久經戰陣,領軍有方。此誠爲大魏之勁敵啊!”

石青說罷,偏殿裡靜默了一陣。在座諸人都是多年軍旅,燕軍以及慕容恪、慕容霸的厲害自然早有感觸。過了一會兒,張季打破沉默,奉承石青道:“石帥勿須擔憂,以張某看來,慕容氏諸子確實了得,可若是和石帥相比,卻還差了一截。哈哈,天下間也許只有石帥方能製得住慕容恪、慕容霸。。。。。。”

張季話音一落,座中諸將紛紛點頭,慕容氏畢竟距離遠了些,接觸得也少了些,座中諸人對近在咫尺的石青的手段和戰績感受得更深刻。

“若說世間沒有其他人能與慕容恪、慕容霸抗手,只怕未必。。。”石青否定了張季的說法,隨後笑着解釋道:“據石某所知,能與慕容恪、慕容霸一較高下者,當世至少還有三人。”

“三人?這麼多!”王朗驚呼一聲,有些不信。

孫威直接問道:“不知兄弟說得是哪三位高人?”

“這個嗎。。。”

石青斟酌着詞語,緩緩說道:“大晉徵西大將軍桓溫,以一州之力,西進收復巴蜀,南下鎮制日南(今越南國),出仕六年來,百戰百勝,無一敗績,實爲大晉之柱石屏障,此人當能與慕容氏一爭長短。”

諸將點頭首肯。雖然座中很少有人與桓溫交過手,但對方之名當得如日中天一語,盛名之下,焉有虛士。

“。。。石虎朝三次徵西,西涼張氏危若累卵;書生謝艾臨危受命,白身拜將,兩年間三敗石趙數十萬徵西大軍,致使石虎、麻督從此不敢西顧。受命酒泉太守之後,謝艾積極進取,親率數千士卒突入西域,滅國數十,爲張氏開拓出數倍於涼州之疆域。此人武略實乃天授,若是再經幾年戰陣磨練,只怕天下難有抗手。此時亦能與慕容氏諸子一爭高低。。。”

衆人聽了驀然一怔,恍然記起那個遙遠的被人忘記的名字——謝艾,石趙朝廷致命的傷害就是來自於他。永和二年到永和四年,石虎總共進行了三次大規模西征,西征與心血來潮征討慕容氏截然不同,每一次都是傾全國之力而爲之,可惜的是,三次徵西全都敗在一個名不傳經傳突然冒出頭的書生謝艾手上。石虎因此痛呼:吾曾以一州之地平九州,今以九州之力取一州而不可得,莫非上天已棄我而去。

“這第三個人麼,王將軍不久就會認識。。。”

說到這裡,石青頓了一頓,目注王朗道:“此人姓王名猛字景略,以前是石某軍帥府長史,後來被麻督看中,留在身邊參贊機要;麻督此番東來,石某建議由王景略以雍州刺史之職坐鎮關中,王景略常年隱居山中,聲名一直不顯。不過石某要說的是,此人文韜武略,無一不精,諸子百家,無一不曉,胸中所藏,與桓溫、謝艾、慕容恪、慕容霸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人如綿中之錐,早晚有一日便會名揚天下。”

王朗、孫威等熟悉石青的俱俱倒吸口涼氣,石青從沒有如此這般推許過一人。能和慕容恪兄弟以及桓溫、謝艾相提並論之人,即使稍有不如,其才華也足以驚豔了。

諸人被石青的議論代入進去,一個個呆呆滯滯地回味着世間傳奇人物的風采,一時也忘了飲酒。石青沒有打擾,自顧自連飲三杯潤喉。

過了好一陣,孫威輕嘆一聲,回過神來問道:“兄弟。你說的這些與今日之話題似乎沒有關係。爲兄想知道的是,麻督爲何來鄴城?兄弟以後到底有什麼打算?”

第9章 行蹤泄露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十六章 放膽直言十二章 故人十三章 論兵四十二章 諸葛攸入夥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第3章 連環箭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第4章 桓衝北上四十一章 難阻六十一等你進攻第9章 勝未必可喜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二十八章 意外的邂逅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十六章 放膽直言四十五章 逃遁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五十一章 襄國之戰一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五十九章 媾合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七十一風滿樓上三十四章 五斗米互助社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3章 談婚論嫁五十章 冉遇十七章 來了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十一章 亂局八十四章 博浪九第7章 禽獸不如!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八十章 博浪五第7章 出路在哪裡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二十四章 進位七十章 夜襲旱寨七十九章 博浪四六十三章 建制十八章 江湖高手五十九章 媾合第4章 力的領悟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第5章 豫州牧四十四章 悲傷十六章 蟄伏六十章 漣漪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二十章 郗愔迴轉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七十章 奉詔北上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十五章 接戰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第9章 行蹤泄露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三十章 以後的打算補全十五章 接戰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七十五章 前夕下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十四章 攻城非易事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四十五翻臉不認人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十九章 穩住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三十章 疏而不漏四十一章 修道之人第4章 力的領悟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
第9章 行蹤泄露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十六章 放膽直言十二章 故人十三章 論兵四十二章 諸葛攸入夥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第3章 連環箭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第4章 桓衝北上四十一章 難阻六十一等你進攻第9章 勝未必可喜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二十八章 意外的邂逅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十六章 放膽直言四十五章 逃遁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五十一章 襄國之戰一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五十九章 媾合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七十一風滿樓上三十四章 五斗米互助社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3章 談婚論嫁五十章 冉遇十七章 來了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十一章 亂局八十四章 博浪九第7章 禽獸不如!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八十章 博浪五第7章 出路在哪裡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二十四章 進位七十章 夜襲旱寨七十九章 博浪四六十三章 建制十八章 江湖高手五十九章 媾合第4章 力的領悟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第5章 豫州牧四十四章 悲傷十六章 蟄伏六十章 漣漪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二十章 郗愔迴轉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七十章 奉詔北上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十五章 接戰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第9章 行蹤泄露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三十章 以後的打算補全十五章 接戰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七十五章 前夕下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十四章 攻城非易事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四十五翻臉不認人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十九章 穩住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三十章 疏而不漏四十一章 修道之人第4章 力的領悟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