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機鋒交談

且漢制,三公下領九卿。其中,太尉領光祿勳、太常、衛尉;司徒領太僕、鴻臚、廷尉;司空領宗正、少府、司農。所以何進說,馬超是曹嵩的屬官。但實際上,三公只是虛職,並無事權;事權大多在於尚書檯;九卿也有部分事權,所以只是名義上從屬於三公而已。

名義上的上司恰好就是曹操的父親;這時候看似出面調解,實則是在爲他出頭;又猜透了天子劉宏的心思……

正在馬超深思之時,曹嵩溫和地說道:“是是是!何公教訓的是,是老夫管教不嚴,讓屬官衝撞了何公。何公貴爲百官之長,以天下爲責,想來度量廣大,還望何公寬容。老夫嗣後一定對屬官加以管束,日後保證不會有類似之事發生。”

見曹嵩姿態如此之低,何進也不好再繃下去,面沉如水地收回了劍,說:“既然如此,某便賣曹公一個面子。”

曹嵩用蒼老的聲音笑着說:“多謝何公。”

何進側過臉,對身後的幕僚們說:“我們走!”

見何進帶着人離開,周圍的大臣們見沒好戲看了也紛紛散開,馬超趕緊對曹嵩行一禮,說:“多謝曹公!”

曹嵩轉過身來,笑了笑,說:“足下是老夫的屬官,應該的。”

馬超深深地看了曹嵩一眼,問道:“曹公是怎麼知道的?”

曹嵩微笑道:“老夫歷經兩朝,見識過樑冀,也見識過五侯。若這點都不知道,豈非老糊塗了?”

馬超一想也是,以劉宏和何進那尷尬糾葛的關係,推算出二人的言行舉止,其實並不困難,更何況是對於曹嵩這等人。

曹嵩微笑着直勾勾地看着馬超,道:“看明白國家容易,看明白足下可就難了。以老夫的眼光,足下之所以要輔助國家,恐怕不是爲了富貴那麼簡單吧。”

馬超也微笑了起來,他的意圖確實難猜透。馬超微笑道:“曹公何出此言?不是爲了富貴,在下又能爲了什麼呢?”

曹嵩的笑容變得愈發難以捉摸,眼睛晦明難辨,說道:“因爲以足下之智慧,想要富貴,有更多更好更輕鬆容易的選擇。且以足下之聰慧,也不可能不知道選擇進京輔弼國家,是下下之策,也難以確保富貴。故而足下之所以做出如此選擇,必定不是爲了富貴。”

對於曹嵩的洞察,馬超略微有些驚訝,復又笑道:“在下的意圖暫且不論。關鍵在於,曹公對於此事的態度。”

曹嵩複雜地看了一眼馬超,問:“和老夫同時者,大多凋零,只有老夫苟活至今,身登三公之列。足下知道爲何老夫能長壽至今嗎?”

“不知,還望曹公賜教。”

曹嵩淡淡地說:“那是因爲老夫從不管閒事。樑冀、五侯、陳蕃、十常侍……他們紛紛擾擾,老夫從不牽涉其中,因而存至於今。”

馬超嗤笑一聲,道:“曹公欺我!若果真不管閒事,曹公爲何要回護於我?難道只是因爲在下是公名義上的屬官嗎?”

曹嵩但笑而不語。

馬超直視着曹嵩,忽而聯想到了曹操,又聯想到了曹氏目前地位之尷尬,一切就都想通了。

馬超笑着對曹嵩說:“在下曾聽聞曹公膝下有一長子,姓曹名操字孟德。他曾行刺張讓,潛入張讓府邸,至於張讓室內。不想張讓發覺了,他便揮舞手戟,打退張讓的侍衛,後逾牆而走。有此事嗎?”

曹嵩一聽此話,笑容消失了,語調平淡地說:“他當時蒙了面,無人認得。”

一聽這話,馬超更印證了他的猜想,說:“後來曹孟德以五色棒誅殺蹇碩的叔父。隨後就先後發生了四件事:一是曹孟德轉任頓丘令;二是曹孟德的妹夫濦強侯宋奇被宦官誅殺,曹孟德受其牽連被免官;三是曹孟德出任濟南相;四是曹孟德親近大將軍何進。曹公,這其中應該有所關聯吧?”

曹嵩蒼老的臉上又浮現出笑容來,說:“足下是聰明人。”

馬超微笑道:“曹公過獎。雖然曹孟德輔佐大將軍,但以曹公之見識,也必然知道,以何進那等心胸,他是決容不下任何與宦官有緊密關係的人的。所以曹公來了。”

曹嵩笑了笑,轉過頭看了看宮門,見宮門正在開啓,便說:“快要上朝了。這是足下第一次上朝,遲慢了可不好。”

說完,曹嵩轉身就走。馬超也不着急,他知道曹嵩還有求於他,便站在原地不動。

果然曹嵩走了幾步又停下,回過頭淡淡地說:“足下新到就任,又有喬遷之喜,改日老夫讓曹孟德登門慶賀,希望足下不要推辭。”

馬超低下頭行了一禮,說:“在下必當奉爲上賓,怎敢推辭?”

曹嵩也笑了,樂呵呵地說:“足下剛進朝廷,也許禮節未熟。其實足下班在老夫之後,隨老夫來吧!”

“遵命!”馬超應了一聲,便快走幾步跟在曹嵩身後。

兩人連同等候在宮門外的所有公卿大臣,一同走進南宮,隨後就乖乖地按照禮制站成班列,隨後再在有司的帶領下,走過寬闊廣大的宮道,七拐八拐之後,來到一座大殿之前。

跟在羣臣隊列中的馬超一路上一直規規矩矩的,不隨便亂看那些巍峨的宮殿和壯麗的宮苑,但走到這座大殿之下時,還是沒忍住偷看了幾眼。只見穿過高大的宮闕,迎面而見的是一座只能用“巨大”來形容的宮殿。和秦漢時期盛行的高臺建築一樣,這座宮殿同樣坐落在高高的臺基上。臺基已經高得讓人望而卻步,臺基上的大殿更是高得直衝雲霄。

舉凡中國古典建築,最美者無不是屋頂,這座大殿也一樣。屋頂密密麻麻的瓦片在冬日晦暗的陽光照耀下點點閃光;屋頂向兩邊伸出彎彎的檐角,兩道華美的曲線,讓方正的大殿少了幾分呆板、多了幾分靈動;屋脊和分脊上堆塑着瑞獸雕像,亦是熠熠生輝。

馬超跟隨着羣臣隊伍走到大殿臺基之下,從大殿殿門到臺階一直到宮門雙闕之下,左右各有一隊高大的兵士延伸地排開。馬超與羣臣整齊劃一地行進到這座大殿之前寬闊的廣闊的廣場中央,在硃紅色的丹墀之前停下。馬超舉目望去,只見大殿正中央屋檐下懸掛着一塊牌匾,上書“崇德殿”三個字。

第二百七十一章 右翼被圍第三百四十三章 他鄉遇故知第六十三章 羞恥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論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寸和目標第一百零八章 消弭部曲第二十章 終見大敵第二百一十三章 楊阜用計第一百五十八章 蓋勳(上)第三百五十章 勸阻第三百五十四章 怒火攻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最後時刻第二百零三章 攻城受阻第二百零六章 護盧水胡校尉第三百九十章 雒陽駐軍第三百二十二章 匈奴變故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二章 逼降第三百九十五章 世家之害第二百六十九章 全軍壓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於夫羅第三百零三章 犒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怒火攻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董卓又現第三百二十六章 營中埋伏第六十七章 決戰成公英第一百五十三章 用人與改革(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班師和迎接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城第一百零五章 服軟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具裝騎兵第三百五十八章 又得謀士第三百八十八章 訪客又至第二百六十三章 出營第六十六章 蛇谷奇謀第一百零四章 推想(下)第二十二章 山與林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個儒士第四百零八章 扯皮第二百二十五章 韓遂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九章 謀驚四座(上)第二百五十章 幷州文士第一百二十四章 收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火攻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城第五十一章 入營詳談第三百二十九章 襲取臨汾第一百零二章 三軍統帥的一天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名傳揚第四十七章 寨門之失第三百三十九章 董卓到來第一百零二章 三軍統帥的一天第二百五十六章 裝備的因素第三百二十六章 營中埋伏第四十章 襲營第一百九十一章 會水之戰(中)第七十八章 激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董卓到來第二十二章 山與林第五十四章 得手第八十五章 薄藩谷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偶然第一百八十五章 奪城敗敵第二百四十一章 拖延第二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陣前約談 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一十八章 西園第二百零八章 休屠人的老巢第八十八章 下一步的應對第二百一十二章 趁亂而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降第一百七十七章 楊彪之思第四百一十章 永樂太后第二百四十三章 皇帝心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白波歸降第三百三十一章 綺夢第二十四章 突襲第六十六章 蛇谷奇謀第二百六十四章 陣前約談 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十步計劃第四百一十九章 園中奇景第三十章 難以置信第四十四章 戰後的計較第一百八十六章 消息走漏第二百七十六章 無奈逃跑第九十七章 十常侍第八十四章 質疑第三十九章 危機和破局第一百零六章 先登初生第二百二十七章 駱駝長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附第一百九十五章 樂涫之戰(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賈詡的到來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戰終止第四十章 襲營第三百七十章 雒陽城第三百零五章 離去第一百九十六章 樂涫之戰(下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佯撤之策
第二百七十一章 右翼被圍第三百四十三章 他鄉遇故知第六十三章 羞恥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論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寸和目標第一百零八章 消弭部曲第二十章 終見大敵第二百一十三章 楊阜用計第一百五十八章 蓋勳(上)第三百五十章 勸阻第三百五十四章 怒火攻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最後時刻第二百零三章 攻城受阻第二百零六章 護盧水胡校尉第三百九十章 雒陽駐軍第三百二十二章 匈奴變故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二章 逼降第三百九十五章 世家之害第二百六十九章 全軍壓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於夫羅第三百零三章 犒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怒火攻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董卓又現第三百二十六章 營中埋伏第六十七章 決戰成公英第一百五十三章 用人與改革(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班師和迎接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城第一百零五章 服軟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具裝騎兵第三百五十八章 又得謀士第三百八十八章 訪客又至第二百六十三章 出營第六十六章 蛇谷奇謀第一百零四章 推想(下)第二十二章 山與林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個儒士第四百零八章 扯皮第二百二十五章 韓遂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九章 謀驚四座(上)第二百五十章 幷州文士第一百二十四章 收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火攻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城第五十一章 入營詳談第三百二十九章 襲取臨汾第一百零二章 三軍統帥的一天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名傳揚第四十七章 寨門之失第三百三十九章 董卓到來第一百零二章 三軍統帥的一天第二百五十六章 裝備的因素第三百二十六章 營中埋伏第四十章 襲營第一百九十一章 會水之戰(中)第七十八章 激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董卓到來第二十二章 山與林第五十四章 得手第八十五章 薄藩谷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偶然第一百八十五章 奪城敗敵第二百四十一章 拖延第二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陣前約談 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一十八章 西園第二百零八章 休屠人的老巢第八十八章 下一步的應對第二百一十二章 趁亂而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降第一百七十七章 楊彪之思第四百一十章 永樂太后第二百四十三章 皇帝心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白波歸降第三百三十一章 綺夢第二十四章 突襲第六十六章 蛇谷奇謀第二百六十四章 陣前約談 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十步計劃第四百一十九章 園中奇景第三十章 難以置信第四十四章 戰後的計較第一百八十六章 消息走漏第二百七十六章 無奈逃跑第九十七章 十常侍第八十四章 質疑第三十九章 危機和破局第一百零六章 先登初生第二百二十七章 駱駝長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附第一百九十五章 樂涫之戰(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賈詡的到來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戰終止第四十章 襲營第三百七十章 雒陽城第三百零五章 離去第一百九十六章 樂涫之戰(下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佯撤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