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永琪趴在乾清宮自己的小案上默字,乾隆在一邊的書桌上批摺子,過了好久,累極的乾隆停下了筆,指着批完的那部分說:“搬走。”

“是。”高無庸讓太監將那堆摺子搬走,遞上一茶熱茶:“皇上,休息一會。”

“也好。”乾隆端起茶來,吹開浮沫,輕輕地喝了一口,然後鬆了一口氣,看着面前升起的白煙,想起來馬上要入冬了呢。

轉頭看到認真寫字的永琪,乾隆滿意地笑笑。這孩子淘氣歸淘氣,但認真的時候還是很不錯的。放下茶杯走過去看看永琪的字,更加滿意了。嗯,比以前要好多了,果然是長進了不少。

隨手從永琪的字貼中抽出一張,看着上面工整的大字,嗯,沒有一個錯字,雖然還是毛毛糙糙的,但是已經算是非常好的了。

乾隆輕輕拍拍永琪的小腦袋:“累了?要不要休息一會?”

永琪將最後一筆點下,吹乾墨跡,點頭說:“好啊。我要吃紅豆糕。”

“盡吃些甜的,也不怕壞了牙齒。”

“不怕。”永琪收拾好筆墨,擡頭看着乾隆,露出牙齒嘿嘿一笑:“皇阿瑪,永琪的字寫得好看?上一次先生也誇獎過呢,比福康安的字好看多了!”

乾隆哈哈大笑,牽着永琪的手來到榻上坐下,讓太監端上永琪要吃的點心,陪兒子聊會天。

“永琪啊,上一次秋狩發生件挺有意思的事呢。”

“嗯?上次嗎?什麼事什麼事?”永琪立刻來了興趣,然後又不高興地說:“哼,皇阿瑪太小氣了,難得的秋狩竟然不帶我去!”

“哈哈哈哈,等你長到馬那麼高,朕就帶你去!”

“真的?”

“真的真的,哈哈哈哈。”

“那好,我回去多吃骨頭,長快點!對了,皇阿瑪你說有意思的事情是什麼?”

“那可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呢。這次秋狩,碩王府的世子皓禎也去了,這孩子才十二歲,卻非常勇猛,一個人騎着一匹馬追逐獵物。”乾隆講得津津有味,微擡着頭半回憶地說:“那孩子帶着一小隊人馬追到樹林的時候,看到一隻白狐。要知道,在樹木裡,逮一隻狐狸是非常不容易的,這孩子騎射的本事卻是意外地好,竟然抓住了。不過這孩子心地善良,他看到那狐狸非常可憐,眼睛裡竟然要落下淚來,就把這狐狸給放了,只在這狐狸的尾巴上割下一撮毛做紀念。那狐狸離開的時候竟然回頭向他點了三下頭,一副感謝他的樣子呢!”

永琪吞下嘴裡的點心,奇怪地問:“哦?這狐狸成精了?”

“哈哈哈哈,可能是哦!”

“嗯……”永琪託着下巴:“要是我,我就把這狐狸精給抓回來。”

乾隆黑線,耐心地解釋:“永琪,皇阿瑪的意思是這孩子武藝不錯,而且心地善良,是一個好孩子呢。”

永琪挑着眉:“武藝不錯心地善良?”

乾隆點頭:“你看他能逮住狐狸,這算是不錯的了。而且他看那狐狸可憐就放了他,難道不是善良嗎?”

永琪伸手拿起下一塊紅豆糕,有點漫不經心地說:“永琪不知道他武藝怎麼樣。不過秋狩這種事,不都是先讓士兵進林子把動物給趕出來然後大家搶嘛,他不過是運氣好碰到一隻白色的狐狸罷了。”

乾隆愣了一下,摸着下巴想了想:“似乎,也有道理。”

“他有獵到其他獵物嗎?”

“咦?沒有。”

“那皇阿瑪說他武藝好,似乎有些不確實呢。如果武藝真的好,只抓到一隻狐狸,似乎有些太散漫了。”

“呃?這個……”

“至於說他善良,他既然善良,當時幹嘛要獵那狐狸?直接放它離開不是更好,還特意把狐狸抓起來豁了撮毛又放了。別是因爲武藝太差,沒抓到狐狸,又碰巧從狐狸身上揪了撮毛下來,爲了面子才編這些話的。”

永琪咬着點心,一邊拼命回憶,爲什麼他覺得這個故事挺耳熟的?

乾隆板起臉,有道理!真的很有道理!想想這事當時在秋狩的時候也沒有什麼風聲,偏偏過了一個月後名聲大振起來,肯定是有人在背後特意宣傳這些?

永琪端想茶杯來喝了口茶,看着一臉鬱悶自己被忽悠的乾隆笑着說:“不過,既然這個故事比較美好,那麼我們就把它當故事聽,反正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

“說得也是。啊!永琪,你又吃了一整盤的點心,晚膳難道不想吃了嗎?”

“我正在長身體耶,一天只吃兩餐會餓到的!”

“你天天吃那麼多哪裡會餓到!”

“皇阿瑪好小氣,不想讓我吃就不要讓奴才們端上來嘛!”

“你說什麼!”

“皇瑪姆救命!”

高無庸看着又鬧起來的父子兩,嘆息一聲,讓奴才去收拾好那個榻上小桌,然後再命人準備好毯子。果然,一刻鐘後,剛纔打架打得開心的父子兩姿勢難看的躺在榻上睡着了。

將毯子給兩人蓋好,高無庸看看桌上的摺子,無奈:“這下子,皇上起來後又要痛苦熬夜了。看來今天是不用翻牌子了,啊,還得讓人準備晚膳,五阿哥的功課也沒做完,看來要準備兩人份的呢。”

這時,一個太監跑到了殿外,與傳話的太監說了什麼,那太監急忙跑到高無庸的身邊來。高無庸一聽,嚇了一跳,立刻彎下腰喚:“皇上?皇上?”

乾隆睡得很舒服,沒反應,高無庸只好放大聲音繼續喚:“皇上?皇上?”

乾隆沒吵醒,永琪醒了。他迷迷糊糊地坐起來,睡眼惺忪的模樣一看就知道還沒醒過來呢。不過還是很幫忙地伸手去搖乾隆,“皇阿瑪,皇阿瑪,起來,起來!”看到乾隆動了,身子一軟,又倒回去繼續睡。

乾隆終於是醒了,打了個哈欠坐起來:“什麼事?”

“皇上,齊王妃自刎了。”

“誰?”

“齊王妃!齊王妃!齊王爺的福晉!”

乾隆愣了一會,看着高無庸一臉迷茫,顯然,這位也沒清醒。

高無庸正準備再解釋一下這位齊王妃的身份,突然乾隆坐在牀上跳了起來大吼:“你說什麼!”

太監彙報:“啓稟皇上,齊王爺戰死的消息傳入京後,齊王妃就一直病重不起。皇上的嘉賞賜下後,齊王妃身子好了一些,還帶着齊王府的蘭格格去寺廟燒香,看着氣色也不錯。但昨天晚上,齊王妃卻突然在房中上吊自盡,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人已經救不回來了。齊王妃留下的遺書說要與齊王生同裘死同穴,所以讓府裡下人將她與齊王合葬。”

乾隆頭疼不已,這齊王妃腦子壞了,好好的自盡個什麼!好在有留下遺書來說明原因,不然還不知道怎麼被一些亂臣賊子編排這事呢。

“朕知道了。現在齊王府怎麼樣?”

“是,齊王府的管事已經就把靈堂設了起來,府裡雖然亂了點,但沒出什麼大事。”

“高無庸啊,朕記得齊王府裡有一個小格格?”

“是。”高無庸立刻回道:“齊王府有一個小格格,閨名蘭馨,與五阿哥一般大。”

“齊王有其他宗親嗎?小格格總要找個歸屬。”

“有是有,但都是比較遠的,而且,都是比較貧寒的,想來要撫養小格格,是有些……”

乾隆皺着眉想了想,站起身來,看看永琪還在睡,說:“走,去慈寧宮。”

這個時間,太后剛剛用過飯準備休息了,聽說皇上來了非常驚訝,停下腳步坐加椅子上示意奴才們請皇帝進來。

“兒子給皇額娘請安,很抱歉這麼晚來打擾皇額娘。”

“皇帝說得哪裡話,哀家知道你肯定是有事纔會來的,先坐。”

乾隆坐下後,立刻直奔主題,想來這麼晚了也不適合太囉嗦。太后聽完,皺着眉說:“這事,倒是不好辦了。齊王是皇帝的大功臣,這樣一個功臣之後,卻是不能隨意處置的。不過,到底要將這位格格送到哪位宗室撫養纔好呢?”

“朕也是在想這件事,蘭格格才**歲的年紀,就失去了雙親,實在是可憐。可他們宗族裡其他的人家也確實不適合撫養她,不知道誰能放心託付,唉,兒子也挺爲難呢。”

“要不,就送到弘晝那裡?”

“弘晝嗎?”乾隆想了想搖頭說:“弘晝的福晉已經爲他生下了三子一女,再養着蘭格格朕怕照顧不周,總不能把一個王府格格送到另一個親王府的側室那裡養?”

“這倒是。”太后一想也覺得這主意不怎麼樣,如果弘晝的福晉生不出個孩子,這倒還勉強能算得上是件好事,偏偏弘晝的福晉挺會生的。可這,難不成要弘瞻?那小子的性子……

“皇帝,哀家也想不出個好主意了,你有什麼想法嗎?”

“朕想着,要不,接進宮來?”

太后愣了一下,皺着眉想了想說:“接入宮來?這倒是個好辦法呢。功臣之後接入宮來撫養,絕對不會虧待了她,以後也定會給她尋個好人家風風光光地出嫁。嗯,這主意倒是不錯,不過皇帝你準備讓哪個宮的妃子撫養呢?按身份說來,這宮裡適合撫養蘭格格的,只有嫺貴妃了,不過嫺貴妃身邊的孩子也挺多的,永琪,五格格,和敬也在坤寧宮呢。”

“是,嫺貴妃雖然最合適,不過……所以,兒子想着,能不能讓蘭格格認養於嫺貴妃的名下,請皇額娘留在身邊教養呢?”

太后一聽先是愣了下,後來也有些激動,對啊!蘭格格完全可以由嫺貴妃認到名下,再由自己這個太后來教養,這樣就有了尊貴,也不會虧待了功臣的後人,自己也有一個小丫頭可以留在身邊陪伴着。嗯,是個好辦法。她一個人過着也確實是太無聊了些,教養一個小丫頭,把她教養成大清最尊貴最端莊的格格倒是個好目標!

“皇帝,哀家對這個辦法是非常滿意的。只不過,哀家也有些擔心,哀家畢竟也上了年紀了,這蘭格格如果是個乖巧的孩子還算了,如果是個活潑的性子,哀家可教不過來呢。”

乾隆笑着說:“兒臣聽說蘭格格是個很聽話懂事的孩子,所以皇額娘不用擔心。不過皇額娘既然在意這件事,不如把那孩子接進宮來,如果皇額娘看着喜歡就留在身邊,如果看着這孩子性子實在是活潑,再交給其他的妃子養着也就是了。”

太后滿意地點頭,笑着說:“皇帝說得是,那麼就這麼辦。”

今天,皇帝傳話過來,因爲齊王夫婦已經平安入土,齊王府的事也安定了下來,下人也都散了,王府已經被內務府接手了,現在只留蘭格格和兩個奴才等着入宮了。於是,會在今天將人送進宮來。

太后一聽,立刻請嫺貴妃過來,本來也想讓其他妃子來的,但是想想別嚇壞了小姑娘,還是以後再。和敬愛湊熱鬧也跟了過來,三人一起在慈寧宮裡等待着小格格入宮來。

一頂小轎擡進了宮門,一箇中年嬤嬤牽着一個小丫頭走在後面跟着。轎子裡,一個一身孝服的小女孩緊張地揪着衣角,小臉蒼白,襯得兩個原來就大的眼睛更大了,小小的貝齒咬着脣,將小嘴咬得發白。在這個小小的黑暗空間裡看,這個丫頭現在的模樣實在是嚇人。

轎子停下了,嬤嬤過來扶着她走下了轎子。蘭馨看着眼前高高的城牆以及那隱藏在城牆和大樹間金色的飛檐上的怪獸,努力地放鬆自己,卻將小手攥地更緊了。嬤嬤很快就注意到了,輕輕地撫着她的背,輕聲地說:“格格不要怕,格格是個好孩子,娘娘們一定會喜歡的,格格只要和平時一樣就行了。來,我們走。”

桂嬤嬤站在不遠處負責迎接她們,遠遠地看見三人走過來了,連忙笑着迎上去:“這就是蘭格格了?奴婢是奉太后旨意前來接您的。見過格格,格格叫奴婢一聲桂嬤嬤就行了。”

蘭馨低頭穩穩回了一禮:“桂嬤嬤。”

桂嬤嬤打量着這個小格格,小小的一個玲瓏孩子,長得很可愛,看着也是挺乖巧的,看這一舉一動也是個有規矩的。果然是大戶人家出來的格格,果然有教養。看來太后肯定會喜歡她,自己還是不要和她衝突。

桂嬤嬤笑着說:“格格這一路辛苦了,不用擔心,格格這麼玲瓏剔透的人兒,太后一向是最喜歡了。格格跟奴婢去慈寧宮,太后和嫺貴妃一定已經等急了呢。”

蘭馨看着桂嬤嬤圓臉上親切的笑容,微微地放鬆一些,小小地笑了一下,露出兩個可愛的小梨渦,點點頭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