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鎖喉(上)

伐清sodu

川軍在安慶又一次停下了腳步,雖然消息不暢,不過鄧名還是聽說了關於第三封聖旨的一些傳言。停止前進後,鄧名又一次召集了三個少校和全部上尉的軍官全體會,討論應該如何應對。

因爲沒有拿到聖旨的副本,所以鄧名的手下對傳言也持將信將疑的態度,不久前周培公一夥兒還拿着第二封聖旨的副本,嚮明軍信誓旦旦地保證順治不會堅持親征,居然才過了沒多久,江南官場就開始流傳順治親征已基本成定局的說法。

“我軍已經同漕運總督、江寧巡撫達成協議,會盡快離開兩江,沿途不做停留地返回夔東。”以前穆譚也是一個兵不厭詐的信奉者,但跟隨鄧名不斷親身感受到遵守諾言的好處後,穆譚也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看重名譽:“如果我們逗留不前,恐怕會對提督的名聲有害。”

“或許周培公給我們帶來的副本是假的,”任堂很關心舟山軍的安危,立刻懷疑到了周培公的身上,認爲可能是他想調虎離山,然後集中兵力打擊張煌言、馬逢知:“周培公和蔣國柱他們合夥騙了我們。”

“不會吧,這麼做對他們害大於利啊,他們不可能希望韃子皇帝到南邊來的。”穆譚覺得這個看法有些難以置信,即使沒有川軍的協助,舟山軍也是有戰艦的,不是蔣國柱能夠輕易撼動的,若是出於協助順治親征的目的,那兩江官員就不怕東窗事發嗎?

缺乏第一手資料讓鄧名也感到棘手,從他的角度看,林起龍、蔣國柱沒有必要欺騙自己,在阻止順治親征這個問題上明軍和東南清軍意見一致,都不希望皇帝前來導致局面失控。不過若是消息爲真的話,鄧名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觀,肯定要和張煌言並肩作戰。

“先在安慶停一段時間吧,確認消息,如果清帝沒有來,我們就繼續走,如果他果然來南邊了,我們就折返崇明。”鄧名下達了命令,如果順治不放棄親征,那戰略就又回到了原先的軌道上,挫敗順治會有巨大的政治意義這個大家都明白,此外鄧名還有一個理由:“除了振奮天下的人心外,我們也不能忘記舟山是我軍的盟友,張尚書、馬提督是我們的同志。所謂盟友,就是在遇到敵人攻擊時,可以指望從盟友那裡得到支援和幫助,所以我們若是在四川也就算了,既然近在眼前,支援崇明就是我們不容推卸的責任。諸位,這道理和我們需要保護成都向我們納稅、服役的同秀才是完全相同的,如果軍隊不願意盡保護國民、支援盟友的義務,我們就不會有國民和盟友。”

在安慶停留了幾天後,鄧名就得知又有江寧使者來求見,這幾天流言變得越來越逼真,已經讓鄧名對東南官場很惱火,得知使者抵達後馬上就喚入帳篷中。

來人一見到鄧名就要求排除外人,只能留下絕對可靠的心腹,比如穆譚穆少校這種的。來人歲數不小,好像是個書生幕僚之流,看上去不是什麼勇悍之徒,鄧名滿足了對方的要求,讓大部分衛士都退下。

“拜見鄧提督,”旁人都離開後,使者立刻吐露了身份:“下官蔣國柱參見。”

“蔣巡撫?”確認了對方身份後,鄧名也不禁大爲驚訝,對方代理兩江總督衙門事務,是一方封疆,按理說不會冒險親自來見自己,而且還是專程從南京趕來安慶。

來人確實是蔣國柱本人,從揚州返回後得知鄧名呆在安慶又不走了,這他感到天都要塌了。蔣國柱已經和林起龍他們商量好要合夥勸說順治打消親征的念頭,但前提肯定是鄧名要首先離開,現在鄧名不走那他們又該如何向朝廷保證江南平安呢?

雖然有一肚子的不滿,但既然江寧巡撫都來拜訪自己,鄧名也客氣地請對方坐下、用茶,然後問起了他最關心的順治動態問題:“你們的皇帝到底還要不要親征?”

“唉,下官的這個皇上啊,”蔣國柱苦笑着伸出手,指了指自己的腦袋:“腦子不大靈光的,可我們做臣子的,不盡心盡力地伺候着,又有什麼辦法呢?”

“就是說皇帝還是要親征嗎?”

“他是想,但一定親征不了,這點下官可以拍着胸脯向鄧提督保證。”蔣國柱親自來安慶,孤身進入明軍軍營見鄧名,就是打定了主意,無論如何也要先把鄧老虎勸走,然後再繼續去泉福老虎回京師老實呆着。

蔣國柱這次帶來了第三封聖旨的副本,除了給他的那一份外還有給林起龍的,以向鄧名顯示他們胸襟坦蕩,對鄧名也是知無不言。就在今天下午,看到蔣國柱他們的報捷文書後,順治剛剛在盛怒之下發出了鄧名逃到哪裡,他就追擊到哪裡的宣言,不過此時蔣國柱依舊不知道。

看過順治的聖旨後,鄧名更加不放心了:“看這意思,皇帝好像和我有什麼私仇似的,多半還是會追吧,而且這種聖旨都下了,他如何能一聲不吭地回北京去?他難道不要顏面了嗎?”

“下官的皇上本來就不要臉,他連弟媳都能納了充貴妃,還能把這種不要臉的事專門下詔全天下宣揚,他還會有什麼害怕的嗎?”只要能把鄧老虎送走,蔣國柱已經是口不擇言了:“下官的皇上和鄧提督不同,皇上他說話和放屁一樣,自己都沒把自己的話當回事,只要鄧梯度回夔東,皇上肯定不會下江南的,下官敢用性命擔保!”

當然,蔣國柱也知道空口白牙說服不了鄧名,他今天還帶來了張長庚、張朝他們的書信以及他們奏章的副本:“鄧提督請看,江西巡撫的奏章早就送過去了,湖廣總督的奏章四天前也到了江北,現在估計也送到皇上手邊了,他們都是不贊同皇上親征的,我們這麼多督撫一起反對,皇上又怎麼會一意孤行吶。再說湖廣總督是鄧提督的老朋友了吧?鄧梯度信不過下官,還信不過張總督嘛。再說還有江西的張大人、董大人,下官聽說他們搞了什麼統購統銷,和鄧提督一向也是合作愉快,這事他們也義不容辭啊。提督儘管一萬個放心,只要您回夔東去,這攔住皇上的事就包在我們身上了。”

蔣國柱好說歹說,總算是把鄧名又勸說上了路,不過鄧名有話在先,若是蔣國柱他們攔不住順治,那莫怪他還要返回江南。

“我的天啊。”看着川軍再次楊帆啓程,蔣國柱用力地擦去了額頭上的汗水:“皇上說鄧提督在,他就要親征江南,讓我們攔住鄧提督;鄧提督說我們攔不住皇上,他就要親征江南。這倆,都是爺!”

離開安慶,進入江西省境內,董衛國派來的心腹也熱情地給明軍帶路,把預先準備好的大米、穀物大包小包地往明軍船上搬,唯恐鄧名不肯快走;現在江西和江南一個思路,就是盼着鄧名的離去讓順治失去親征的理由,然後大夥兒一擁而上,哭着喊着把順治的大腿抱住,說什麼也不能讓他到南方來,董衛國現在最恨的就是東風太小,恨不得鼓起腮幫子去給明軍的船帆吹口氣,好讓鄧名的船能再走的快點。

明天就要離開九江,進入湖北境內了,就在鄧名離開江西的前夜,又有衛兵報告九江來了使者,來使者不稀奇,稀奇的是使者還拖家帶口。鄧名的衛士認得使團中的一個人,那就是曾經被俘的江西布政使董衛國,讓衛士們感到更稀奇的是,有一個與董衛國通行的清軍使者,看上去似乎地位很高,連董布政使對他都顯得十分恭敬。

九江來的那個神秘使者用黑布蒙着臉,左手拽着一個半大的男孩,右手還拖着一個哭得梨花帶雨的年輕婦人,女人懷裡還抱着一個呀呀學語的嬰兒。董衛國跌跌撞撞地跟在這個蒙面人後面,手裡也揪着一個婦人,這個婦人懷裡同樣抱着幼兒,和前面那個一樣淚水橫流。

“下官張朝,叩見提督大人。”使者一把扯下了臉上的黑布,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下官有個不情之請,還望提督大人看在南昌一貫恭順的份上,答應了下官吧。”

“原來是張巡撫。”有蔣國柱在前,鄧名對張朝來見自己表現得也沒有那麼驚訝了,他連忙上前將江西巡撫攙起來,接着又把悶頭跪在張朝背後的董衛國也扶起來,眼前的場面讓鄧名感到有些茫然,脫口問道:“張巡撫,董布政使,你們這是幹什麼?是要託孤嗎?”

鄧名隨口一猜還真沒猜錯,張朝就是來託孤的,順治的追擊宣言到了南昌後,張朝二話不說,帶上這個貼身伺候他的小妾就直奔九江。董衛國和張朝一樣,家人都留在老家,隨行的也是小妾,聽張朝說完最新的聖旨後,董衛國也把小妾和幼子都扯來了明軍水師裡。

贖買九江、瓷器統購統銷、和蔣國柱合謀欺騙皇上,先是報捷然後一起竭力勸阻皇上親征,放跑鄧名不說還給他提供糧秣,張朝知道自己不可能有活路了。江西巡撫先指了那個男孩片刻,然後又指了指帶來的婦人和她懷中的幼女,才一張嘴就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下官只有這麼一點骨血了,求提督把她們母子三人帶去西南,不求他們還記得祖宗,只要能隱姓埋名活下去就好,就好啊。”

第57節 信件第20節 萬縣第9節 授權(上)第7節 變臉(下)第8節 戰備(上)第12節 混亂第51節 緊俏第21節 風起(上)第11節 實驗第38節 奔波第42節 升級(上)第62節 蠢動(下)第46節 戰備(下)第41節 阻擊第19節 跋扈(上)第3節 上風第48節 潛逃第29節 計謀第20節 僞詔(下)第13節 勇氣(下)第48節 專利(下)第8節 信用第34節 糊塗(上)第25節 投奔(上)第20節 僞詔(上)第60節 烽火第55節 壓力(上)第23節 代理(下)第16節 龍騎(下)第14節 強攻(下)第54節 投機(下)第26節 生意(上)第51節 晚宴第31節 戰備第19節 帝國第48節 提案第57節 信件第18節 激戰第15節 戰象(上)第53節 衝鋒第31節 側擊第26節 反覆第56節 待遇(上)第28節 欠條第60節 爭奪(下)第26節 告狀第14節 強攻(下)第59節 細作第22節 搶攻(上)第25節 投奔(下)第39節 良機第58節 同盟(上)地十七節 虛招下第36節 施琅第3節 壓力(上)第29節 搏鬥(下)第7節 變臉(下)第23節 代理(下)第47節 情報(上)第68節 混亂(上)第4節 推薦(上)第49節 昆明第7節 窮途第28節 借刀第26節 兄弟(中)第23節 臨陣第56節 宣戰(下)第59節 安撫第8節 升級(上)第47節 自救第8節 紛亂第15節 出降(上)第21節 煙霧(上)第45節 顏面第55節 壓力(下)第25節 矇蔽第45節 鍊金(下)第54節 投機(上)第20節 康熙(下)第39節 王佐(上)第49節 敗像第49節 風氣(上)第22節 尖兵第27節 合作(上)第20節 萬縣第12節 圍困(下)第47節 證據(下)第60節 約法第18節 對手第21節 受降第2節 默契第54節 議和(上)第6節 勇士第48節 融洽(下)第41節 失控(上)第52節 往事(下)第3節 說服第5節 放棄(下)第33節 唐王第2節 目標(下)
第57節 信件第20節 萬縣第9節 授權(上)第7節 變臉(下)第8節 戰備(上)第12節 混亂第51節 緊俏第21節 風起(上)第11節 實驗第38節 奔波第42節 升級(上)第62節 蠢動(下)第46節 戰備(下)第41節 阻擊第19節 跋扈(上)第3節 上風第48節 潛逃第29節 計謀第20節 僞詔(下)第13節 勇氣(下)第48節 專利(下)第8節 信用第34節 糊塗(上)第25節 投奔(上)第20節 僞詔(上)第60節 烽火第55節 壓力(上)第23節 代理(下)第16節 龍騎(下)第14節 強攻(下)第54節 投機(下)第26節 生意(上)第51節 晚宴第31節 戰備第19節 帝國第48節 提案第57節 信件第18節 激戰第15節 戰象(上)第53節 衝鋒第31節 側擊第26節 反覆第56節 待遇(上)第28節 欠條第60節 爭奪(下)第26節 告狀第14節 強攻(下)第59節 細作第22節 搶攻(上)第25節 投奔(下)第39節 良機第58節 同盟(上)地十七節 虛招下第36節 施琅第3節 壓力(上)第29節 搏鬥(下)第7節 變臉(下)第23節 代理(下)第47節 情報(上)第68節 混亂(上)第4節 推薦(上)第49節 昆明第7節 窮途第28節 借刀第26節 兄弟(中)第23節 臨陣第56節 宣戰(下)第59節 安撫第8節 升級(上)第47節 自救第8節 紛亂第15節 出降(上)第21節 煙霧(上)第45節 顏面第55節 壓力(下)第25節 矇蔽第45節 鍊金(下)第54節 投機(上)第20節 康熙(下)第39節 王佐(上)第49節 敗像第49節 風氣(上)第22節 尖兵第27節 合作(上)第20節 萬縣第12節 圍困(下)第47節 證據(下)第60節 約法第18節 對手第21節 受降第2節 默契第54節 議和(上)第6節 勇士第48節 融洽(下)第41節 失控(上)第52節 往事(下)第3節 說服第5節 放棄(下)第33節 唐王第2節 目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