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搶攻(上)

見到祖澤溥後,傅山叉、姚長尊老老實實地報告道:“確實是鄧名親自領軍,但是他手裡的兵力並不多,可能也就是幾百個家丁而已,大部分警戒和巡邏的任務都是讓山東的草寇在負責,因此我們才能闖過來。”

鄧名覺得,宣稱自己有幾萬大軍祖澤溥也不會信,還不如說得簡單一點,如果能夠擊潰山東總督衙門的機動部隊,那麼就能更好地調動徐州的清廷中央部隊;這個要求傅山叉立刻就答應下來,他們覺得,實話實說暴露的危險也比較小,雙方正是一拍即合。

傅山叉、姚長尊的報告和祖澤溥的猜測差不多。接到青州府的急報,稱他們派去的部隊被消滅了以後,祖澤溥就斷定這肯定不是一支山東響馬,如果於七還有這樣強的戰鬥力,早先絕不會藏着不用。鄧名此次從渤海一側登陸,清軍因爲沒有水師,而且祖澤溥還把沿岸的居民都強遷到內地了,所以根本沒有預警的能力。

“多虧你們了。”祖澤溥的兵力主要都去圍困於七了,手頭能夠調用的只有都標和部分山東提督標營。經過認真詢問,確定鄧名是以山東好漢爲主力後,祖澤溥認爲事不宜遲,應該立刻發起攻擊,把明軍趕下海去。

因爲沒有水師偵查,祖澤溥不知道鄧名有沒有後援。畢竟對方是反清同盟中實力最強大的一支,祖澤溥換位思考,覺得對方可能是帶了一支大軍來。既然川陝標營並沒有見到,那就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敵人正在海邊卸船,並竭力修橋、鋪路、建築倉庫。

“賊人居然敢渡海來攻我山東,真是欺我無人了。”祖澤溥在調集軍隊的同時,給朝廷發去急報,稱鄧名率領大軍十萬在萊州登陸,他決心率領山東健兒予以迎頭痛擊。把人數報得多一些,自然功勞也更大。鄧名這幾年來積攢下的赫赫威名對祖澤溥也是一種誘惑,如果他能擊敗鄧名,那麼就能一躍成爲清廷的名將。

當然,鄧名的名聲對山東總督衙門也是一種威懾,聽說總督決定出擊後,不少幕僚就顯得憂心忡忡,生怕偷雞不成蝕把米。但祖澤溥卻不以爲然:“李總督的二百騎兵都能衝過來,可見鄧名現在立足未穩,正是虛弱的時候,他的幾萬大軍可能還有一半在海上。我熟讀兵書,知道登陸絕對沒有這麼快,現在不去打他,等他人馬到齊了還打什麼?”

十月六日,祖澤溥就帶着他的一千督標和山東提督的五百親兵抵達青州府,此外還有一千多綠營披甲兵和兩千多無甲兵也會隨後趕來。祖澤溥預計在九日就可以集中五千兵馬強攻灰埠驛,渡過膠水河,打通和膠東的聯繫。

在青州稍作停留後,祖澤溥就繼續前進,直奔膠水河而去,打算先佔據西岸陣地觀察一下敵情。如果他的判斷有誤,鄧名的後續部隊已經大量趕到,祖澤溥也可以穩固防守,利用膠水河進行防禦。

……

這時青州府的機動兵力已經完全被明軍消滅,明軍斥候毫無阻礙地一直偵查到青州府城旁邊;而當祖澤溥的隊伍臨近後,明軍發現清軍探馬四出,立刻就意識到這是清軍的援軍來了。

鄧名在灰埠驛接到消息後,馬上召開了軍事會議。

“祖澤溥能動用的也就是他手裡的標營,這支軍隊很多年沒有打過仗了,之前和義軍作戰的時候,標營也不是主力。山東的清軍主力一直包圍着於七的山寨,不會這麼快就趕到這裡。”鄧名立刻拿出了早有準備的計劃:“義軍留下三成保護河東,我帶領全部三堵牆和遊騎兵,還有義軍的主力渡過膠水河,到青州府去迎戰祖澤溥。”

高雲軒等人顯然不太熟悉鄧名的戰術,他們得知清軍前來,第一個念頭就是應該防守在膠水河一側。

“以我們現有的的兵力,根本無法處處防守。”鄧名雖然武裝了不少江湖好漢,但他們還沒有時間建立上下級組織,也沒有進行過戰陣的訓練。如果靠山東義軍防守河流,那明軍晚上絕對睡不着覺,不知道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就被清軍給突破了。

閩軍還在裝卸船隻、建立倉庫和兵站,鄧名雖然可以把他們調過來,但是那樣的話就連後路都變得不穩了——現在若是交戰不利,鄧名還可以指望退回受到閩軍嚴密控制的沿海地區撤退上船,而如果把閩軍調過來,如果灘頭陣地被某支清軍端了,局面就會變得更加複雜。

“如果我的親軍在河流上參加防守,就會分散得很稀鬆,而且漸漸被消耗光,一旦我的親軍被釘在膠水河上,萊州府的清軍說不定又會跑來搗亂。”

畢竟決定大局的戰場在徐州、在江南,鄧名登陸山東的目的是爲了給主戰場贏得更好的戰機,這個思路和在萬縣戰譚詣沒有區別,只是從戰場升級到了戰略高度。鄧名也沒有帶來衆多的軍隊,要是陷入消耗戰,很快就會陷入窘境。

“或許我們可以先把韃子引誘到河這邊來,打他們一個埋伏。”高雲軒覺得還是防守反擊比較穩妥。

“不然,祖澤溥雖然大膽前來,但我的名氣在這裡,他到了膠水河邊,一定會變得謹慎起來,生怕莽撞渡河會被我們伏擊。他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試探,很容易演變成一場消耗戰。”鄧名此次登陸就是冒險,所以也不介意繼續冒險,把山東的局勢徹底攪亂。要是他在最後關頭卻突然保守起來,讓山東的清軍發揮出自己的實力來對付明軍,那纔是前功盡棄:“我們渡河去攻擊他。”

永曆十七年十月七日,渡過膠水河的明軍四百八十名衛士和一千二百名山東好漢一直西進,在距離祖澤溥的大營五里外紮下營寨,然後就寫下戰術,向對方約戰。

“我軍利在速戰,但是敵人利在持久,如果不盡快打完這一仗,萊州府衙門很快就會發現道路上的我軍遊騎都消失了。”鄧名把戰書寫好,挑選了一個不知道明軍和傅山叉議和的綠營士兵,讓他給祖澤溥送去。同時讓騎兵做好準備:“祖澤溥倉促而來,糧草應該也不充足,我估計他會接受決戰。要是他不接受,我們就斷他的糧道,逼他儘快決戰。”

“爲什麼國公會認爲祖澤溥會盡快決戰?”吳月兒問道,鄧名和傳統的將領不同,軍事會議也允許她參加。

鄧名正要解釋,吳月兒卻出言阻止:“國公,讓我想想。”

片刻後,吳月兒恍然大悟:“因爲祖賊也認爲他利在速戰?”

“正是。”鄧名笑着點頭:“他絕對不會想到我沒有把四川的大軍帶來。”

鄧名把這封戰書寫得極其狂妄無禮,祖澤溥看完之後勃然大怒,把戰書撕了個粉碎。

送信的綠營見到山東總督後,立刻就一五一十地彙報了鄧名的虛實,聽說鄧名只有五百親隨,剩下的都是山東江湖好漢後,祖澤溥怒極而笑:“鄧名小兒,實在是欺人太甚。”

使者還報告,鄧名把他俘虜的綠營軍官都帶在隊伍中,說是要讓他們旁觀一下,看看他們的膿包總督是如何不堪一擊的。祖澤溥聽到了,更加火上澆油;但傅山叉、姚長尊等川陝都標的人在旁邊卻是心中雪亮,知道鄧名這是在威脅自己不要給祖澤溥出力。若是明軍戰敗,綠營軍官被清軍救回去,那傅山叉等人定下的協議立刻就要敗露。如果傅山叉他們在李國英的軍中,或是遠在四川,就算有些流言也不是太害怕,長官自然會包庇他們。眼下他們還在祖澤溥的軍中,祖澤溥把他們都殺了也沒人能救得了他們。

“鄧名小兒狂妄到了極點,就是加上那些土匪,他也沒有我們的人多。”祖澤溥的大軍確實沒有到齊,現在加上甘陝綠營也就是兩千人而已,不過祖澤溥根本沒有把山東義軍的戰鬥力看在眼裡,匆匆提筆回覆道:“明日決戰。”

打發人送回戰書後,祖澤溥對軍官們怒道:“驕兵必敗,鄧賊利在持久,卻小覷我如此。明日我們四、五個人打一個,他的手下就是有三頭六臂,也不是我們的對手。”

祖澤溥認爲,二百名川陝綠營能夠突圍而出,說明鄧名親衛的戰鬥力最高也就是川陝綠營的水平,而自己的這兩千多人就算沒有李國英的手下那麼善戰,也絕對能靠人數佔據優勢。

祖澤溥當即定下軍事計劃,明日川陝綠營和山東提標在兩翼,他的標營在正面擺開:“鄧名如此猖狂,必定會率先強攻。等他在我的鐵壁上撞得頭破血流的時候,川陝督標和山東提標就從兩翼夾擊,把他們盡數殲滅。”

“如果鄧賊不搶攻呢?”傅山叉問了一句。他琢磨着要是鄧名萬一有戰敗的趨勢,他就要趕緊去把那幫旁觀的綠營被俘軍官都殺光。戰場上一片混亂,也許不會有人注意到是誰下手的,就是不知道時間是不是來得及。

“那你們就兩翼包抄,把他吸引住,然後本總督的標營從中央突破。”如果鄧名不打算搶功,那當然會把山東土匪放在中央,對付這些敵人祖澤溥有絕對的信心。

第7節 變臉(下)第1節 精明(上)第22節 退讓(下)第51節 救援第49節 昆明第28節 算計(下)第2節 目標(下)第27節 反攻第27節 合作(下)第22節 殿下地十七節 虛招下第4節 國民(下)第22節 突破(下)第47節 情報(上)第26節 佈防第3節 君臣第41節 爭奪(上)第25節 投奔(中)第14節 強攻(上)第30節 新年地十七節 虛招下第44節 夾擊(下)第10節 追逐第2節 目標(上)第58節 斷後(上)第14節 亂戰(下)第57節 夜戰(上)第27節 憧憬第17節 政策(上)第26節 生意(下)第53節 霸氣(上)第44節 夾擊(上)第8節 戰備(上)第17節 政策(下)第48節 融洽(下)第51節 晚宴第3節 信號(下)第63節 黃雀(下)第19節 忠心(上)第7節 演變(上)第2節 默契第14節 強攻(上)第16節 攀談(下)第19節 防區第31節 呆仗(下)第47節 獎勵第47節 贖買(下)第50節 債券(上)第51節 緊俏第40節 困境第33節 搜索第34節 詐降第38節 隔江第1節 交換第57節 觀感(下)第44節 退意第26節 判斷(下)第26節 兄弟(中)第37節 報告(下)第12節 混亂第16節 鹽業第39節 衝突(上)第37節 干涉(上)第40節 印象(上)第9節 送神(下)第4節 生變第55節 報紙(下)第19節 感慨(上)第50節 追擊(中)第60節 人心(下)第34節 問候(下)第6節 親征(上)第43節 風向(上)第59節 安撫第25節 棄軍第33節 問策(上)第55節 死地第27節 反攻第24節 整訓(上)第31節 呆仗(上)第29節 搏鬥(下)第45節 隊友(下)第48節 提案第29節 機密第31節 大敵(上)第56節 待遇(上)第19節 防區第21節 受降第13節 債務第9節 海權第43節 續戰(上)第38節 奔波第67節 守法(上)第27節 派系(下)第50節 追擊(下)第48節 專利(下)第5節 協作(下)第56節 突擊第57節 夜戰(下)第45節 突破(上)
第7節 變臉(下)第1節 精明(上)第22節 退讓(下)第51節 救援第49節 昆明第28節 算計(下)第2節 目標(下)第27節 反攻第27節 合作(下)第22節 殿下地十七節 虛招下第4節 國民(下)第22節 突破(下)第47節 情報(上)第26節 佈防第3節 君臣第41節 爭奪(上)第25節 投奔(中)第14節 強攻(上)第30節 新年地十七節 虛招下第44節 夾擊(下)第10節 追逐第2節 目標(上)第58節 斷後(上)第14節 亂戰(下)第57節 夜戰(上)第27節 憧憬第17節 政策(上)第26節 生意(下)第53節 霸氣(上)第44節 夾擊(上)第8節 戰備(上)第17節 政策(下)第48節 融洽(下)第51節 晚宴第3節 信號(下)第63節 黃雀(下)第19節 忠心(上)第7節 演變(上)第2節 默契第14節 強攻(上)第16節 攀談(下)第19節 防區第31節 呆仗(下)第47節 獎勵第47節 贖買(下)第50節 債券(上)第51節 緊俏第40節 困境第33節 搜索第34節 詐降第38節 隔江第1節 交換第57節 觀感(下)第44節 退意第26節 判斷(下)第26節 兄弟(中)第37節 報告(下)第12節 混亂第16節 鹽業第39節 衝突(上)第37節 干涉(上)第40節 印象(上)第9節 送神(下)第4節 生變第55節 報紙(下)第19節 感慨(上)第50節 追擊(中)第60節 人心(下)第34節 問候(下)第6節 親征(上)第43節 風向(上)第59節 安撫第25節 棄軍第33節 問策(上)第55節 死地第27節 反攻第24節 整訓(上)第31節 呆仗(上)第29節 搏鬥(下)第45節 隊友(下)第48節 提案第29節 機密第31節 大敵(上)第56節 待遇(上)第19節 防區第21節 受降第13節 債務第9節 海權第43節 續戰(上)第38節 奔波第67節 守法(上)第27節 派系(下)第50節 追擊(下)第48節 專利(下)第5節 協作(下)第56節 突擊第57節 夜戰(下)第45節 突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