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生意(下)

聽說賀珍前來,鄧名親自走出營外迎接。川軍水營距離漢陽不遠,從營門口就能看到漢陽城頭上飄舞着的條幅,上面書寫着:“誓死保衛大漢陽”。在經過武昌的時候,那裡的城頭上也有一幅一模一樣的條幅,只是把“漢陽”這兩個字換成了“武昌”而已。

張長庚派去鄧名軍中的使者在恭賀長江提督的高郵湖大捷之後,向他通報了賀珍和郝搖旗的行動計劃,因此鄧名對賀珍的造訪也早有準備。

“賀將軍。”

“鄧提督。”

兩人見禮之後,就一起走進川軍大營,聽賀珍又一次祝賀自己的勝利後,鄧名沒有謙遜而是反問道:“郝將軍大概什麼時候會到?”

“大概也就是這兩天了,東安郡王也會一起來,郡王早就想和鄧提督一晤了。”賀珍初次聽說鄧名的時候,把他視作東安郡王朱盛蒗一般的人物,在昆明大火之後才意識到鄧名和一般的宗室不同,不過初次見面的時候賀珍也稱不上對鄧名有多大的敬畏。

湖北連番大戰之後,賀珍才意識到這是個能給明軍帶來勝利希望的宗室,至少能夠讓虁東軍聲勢大張,士兵擺脫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境地。而在高郵湖大捷後,在本來就對鄧名充滿敬意的賀珍軍中,更是掀起了一股崇拜的狂熱。不僅是手下的官兵,現在賀珍本人也不再把鄧名看作一個平起平坐的盟友,而是開始將其視爲抗清同盟的領袖。

“提督急着要走嗎?再稍等兩天也沒有什麼關係吧?”賀珍唯恐鄧名這就要離開武昌,焦急地問道。

“沒有關係,我不急着走。”本來鄧名就和東南督撫約定,如果八旗堅持南征,他還要返回東南參戰,鄧名計劃在武昌停留一段時日,確認東南風平浪靜後纔會返回四川,正好可以等郝搖旗到來。

“我從來沒有承認過自己是宗室,東安郡王到達後,想必這個就再也瞞不下去了。”鄧名在心裡琢磨着,現在他已經意識到冒稱宗室不是小罪,不過他自問自己從來沒有承認過,再說現在還有斬殺滿清皇帝的蓋世功勳,就是被識破了也沒有什麼可怕的。接着又想到:“就是文督師可能要傷心了,還有延平郡王也會失望。唉,但我實在沒有辦法冒稱啊,我對各系宗室的情況都一無所知,再說父母、履歷,這又怎麼能編得圓?”

走進中軍帳後,鄧名就和賀珍聊起自己的征戰經過,不過賀珍的注意力似乎被邊上的明軍士兵吸引過去不少。

見賀珍不停地走神,目光一個勁地往自己的衛兵身上掃,鄧名就好奇地問道:“賀將軍可是覺得我軍的軍服不好嗎?”

“沒有什麼不好,”賀珍口中答道,眼睛仍盯着一個明軍士兵:“不過這個軍服,是不是能讓末將看看呢?”

“當然可以。”鄧名讓人取出一套新的明軍軍服,交到賀珍手中,後者立刻低頭仔細地看起來。

賀珍不但自己看,還把衣服交給了他的貼身衛士,鄧名看到那個虁東軍官與賀珍一樣,抓到衣服後就去摸上面的扣子。

只不過這個軍官的城府顯然比賀珍差很多,他反反覆覆地把釦子摸了幾遍後,發出一聲驚呼:“果然是銅的!還是全銅的!”

“嗯,確實是銅的。”一路上鄧名用繳獲來的黃銅製造了一批銅鈕釦,釘在了明軍的軍服上。隨着黃銅鈕釦不斷被生產出來,現在有一半軍服上都換裝了這種釦子。在漢陽城旁建立水營後,不少川軍士兵就穿上了他們的新軍服,剛纔賀珍在營門口就看到了川軍士兵身上明晃晃的黃銅釦子。

那個虁東軍官愛不釋手地把川軍的禮服反覆撫摸,最後還是因爲賀珍的催促,才戀戀不捨地還給了鄧名。這套軍服上的扣子和在營門、營地中普通士兵身上縫的扣子一模一樣;還有川軍士兵腿上的大皮靴,也是那麼地惹人眼紅。

“這釦子很貴吧?”賀珍問道。

“不是花銀子買的,”鄧名老老實實地答道:“在銅陵我繳獲了一百萬斤的黃銅銅料,一時也沒有想起有什麼用,就用來造了這些釦子。”說着鄧名還指了一下衛兵腰間的佩劍,這些都是三堵牆的騎士,他們的劍柄都換成了考究的黃銅手柄,不但美觀而且手感也很好,深受川軍的歡迎,只是因爲生產不易、數量有限,所以暫時還沒有完成全面的換裝:“還造了些劍柄。”

“我看到了。”賀珍點了點頭,又要求看看三堵牆的佩劍。

一個衛士走上前去,把佩劍解下來遞給賀珍,賀珍撫摸了那黃銅手柄一會兒,把它還給鄧名的衛士時,臉上露出了不加掩飾的嫉妒:“提督這次下江南,可是發大財了啊,嘖嘖,百萬斤的黃銅都想不好該用來幹什麼了。”

“確實是發了筆小財,所以給將士們穿點好衣服。”鄧名笑道。他認爲軍人的服裝很重要,不能僅僅出於實用的考慮。用昂貴的黃銅做裝飾,這是一般的小財主也捨不得去做的事,除了銅釦子外,鄧名還給軍服設計了肩飾,效果類似墊肩,讓士兵看上去更加威武雄壯。如果單純從實用的角度看,這無疑都是浪費,但是鄧名痛感這個時代軍人的地位實在太低了,體面的軍服有助於增強軍人的自豪感,就是對他們的社會地位也有一定的提升效果。比如在江西的時候,川軍士兵給百姓留下的印象就和其他的軍隊完全不同。

“提督所言甚是,”賀珍急忙表示他很贊同鄧名的觀點,也認爲軍人的地位有待提高:“這些軍服提督是不是能給末將撥一批呢?還有這些銅劍柄,提督若是有富裕的也給末將一些吧。”

“真對不起賀將軍,這些我們也不太夠用,您看現在我軍還沒有全部換裝呢。”黃銅並不是什麼容易獲得的物資,除非收集銅錢然後把它們熔化。鄧名知道賀珍和郝搖旗既然來了,就一定想從自己這裡打秋風,他也願意給這兩位盟友一些幫助,但這種稀缺的銅料顯然不在其中:“我這次帶回了很多糧食,賀將軍既然來了我當然不能讓你白來一趟,就帶一些糧食回去吧。”

不過賀珍仍不肯放棄:“提督,末將也是您手下的兵啊,要是末將的人馬穿得太寒酸,對提督也不太好不是嗎?”上次李來亨跟着鄧名去了一趟江南,回來之後就變成了虁東的首富,這次鄧名獨自下江南,回來後川軍都用黃銅做釦子了,賀珍對此當然極爲羨慕:“不知道提督下次什麼時候還去江南,帶上末將一起去吧。”

鄧名聞言笑了笑,在心裡斟酌了一番,最後還是決定把話挑明:“賀將軍,其實你我之間應該算是盟友吧?”

“提督這話怎講?”

“遇到了韃子,賀將軍和我同氣連枝,並肩禦敵,這沒有什麼可說的;但賀將軍的地盤我從來不插手,軍隊當然更是賀將軍說了算,我也絕不想幹涉。”說着鄧名向南方隨手拱了拱手:“我們都是皇上的臣子,手下的兵馬都是皇上他老人家的兵,賀將軍的軍隊,我實在不敢替皇上養啊。”

“唔。”賀珍默然不語。鄧名的意思很明白,幫助賀珍一些糧食什麼的都好說,但與川軍一視同仁那是絕不可能的。之前在湖廣徵戰的時候,鄧名對夔東軍的戰利品也不過問,誰出的力就是誰的,至於分給其他人多少那都是情面而不是義務。這次鄧名下江南也是一樣,他取得的戰利品願意分給盟友多少完全是他的事,至於肯不肯用川軍的艦隊帶着賀珍一起去發財,更是無法強求的。

“實話實說,我就是養這上萬的士兵都很費勁,等回到成都後多半還要裁員。”鄧名苦笑一聲,把手一攤:“賀將軍征戰多年,這養軍的難處,想必賀將軍也很明白,我也是有心無力啊。”

不過鄧名當然不會一點表示都沒有,加強虁東軍各路諸侯不但有利於大局,而且也有助於增加自己的影響:“既然賀將軍糧餉緊張,我贈給賀將軍白銀五萬兩、糧食十萬石,怎麼樣?”

賀珍在此戰中並沒有出力,鄧名覺得這已經不少了,他又不是散財童子,再說比起從來不給軍餉的南明朝廷,這也是一大筆財物了。

帶着鄧名給的東西,賀珍一行返回了自己的軍營。

“爹,這些東西不少了。”見父親悶悶不樂,賀道寧寬慰道:“五萬兩銀子、十萬石糧食,這夠我們養一萬兵了。”

“胸無大志。”賀珍罵了一聲。這些東西確實不少,但川軍連小兵都有牛皮靴了,幾萬兩銀子怎麼能讓賀珍心裡平衡?

“我怎麼忘記了,鄧提督本質上是個生意人,小老虎就是他教壞的。”賀珍在營帳內轉了幾個圈,自言自語道。鄧名顯然不會爲了幾句奉承話就把賀珍所部當作嫡系看待,賀珍也不可能把軍權、治權拱手交出去。停下腳步後,賀珍盯着兒子看了半響,突然說道:“劉體純、袁宗第都做得,憑什麼老子做不得?我決定了,你要去成都給提督做事。”

第3節 援軍第27節 飲血第26節 生意(上)第10節 默契第66節 加入(下)第38節 買賣(上)第20節 廷議第22節 風起(下)第44節 先行第32節 爭奪(上)第31節 佯攻(上)第60節 爭奪(下)第12節 強渡(上)第9節 授權(下)第48節 提案第10節 鎖喉(下)第62節 蠢動(上)第53節 齊射(上)第16節 攀談(上)第4節 棟樑第34節 晉王(上)第55節 報紙(上)第45節 移民第33節 孤注(下)第31節 佯攻(上)第2節 目標(上)第39節 王佐(上)第4節 棟樑第47節 情報(上)第13節 困獸第65節 援助(下)第4節 國民(下)第55節 壓力(上)第6節 魯王第29節 機密第8節 戰備(下)第32節 才能(上)第16節 攀談(下)第30節 成長(上)第36節 分攤(上)第6節 密議(下)第44節 先行第31節 胥吏第8節 升級(下)第16節 攀談(下)第35節 請客(下)第38節 奔波第42節 送行第8節 矛盾第46節 脫逃(上)第35節 面談第30節 成長(下)第36節 方向(下)第53節 齊射(上)第44節 條約(下)第53節 齊射(下)第49節 坦承第16節 甕中第2節 目標(上)第36節 宿命(上)第59節 安撫第48節 專利(上)第50節 挫折第25節 駭浪(上)第13節 困獸第54節 權變(下)第10節 麻將第5節 密信第49節 昆明第17節 調查第1節 失憶第52節 反擊第12節 軍旗第30節 威壓(下)第29節 搏鬥(上)第59節 細作第7節 變臉(上)第39節 王佐(上)第32節 突圍第58節 同盟(上)第1節 誤會(下)第17節 調查第35節 表態第60節 人心(上)第1節 精明(上)第9節 穴攻第19節 感慨(上)第6節 事變(下)第38節 奔波第19節 感慨(下)第21節 根基第8節 震怒(上)第36節 分攤(下)第27節 合作(上)第45節 鍊金(上)第40節 泥潭(下)第30節 成長(下)第30節 成長(下)第19節 一騎第49節 坦承
第3節 援軍第27節 飲血第26節 生意(上)第10節 默契第66節 加入(下)第38節 買賣(上)第20節 廷議第22節 風起(下)第44節 先行第32節 爭奪(上)第31節 佯攻(上)第60節 爭奪(下)第12節 強渡(上)第9節 授權(下)第48節 提案第10節 鎖喉(下)第62節 蠢動(上)第53節 齊射(上)第16節 攀談(上)第4節 棟樑第34節 晉王(上)第55節 報紙(上)第45節 移民第33節 孤注(下)第31節 佯攻(上)第2節 目標(上)第39節 王佐(上)第4節 棟樑第47節 情報(上)第13節 困獸第65節 援助(下)第4節 國民(下)第55節 壓力(上)第6節 魯王第29節 機密第8節 戰備(下)第32節 才能(上)第16節 攀談(下)第30節 成長(上)第36節 分攤(上)第6節 密議(下)第44節 先行第31節 胥吏第8節 升級(下)第16節 攀談(下)第35節 請客(下)第38節 奔波第42節 送行第8節 矛盾第46節 脫逃(上)第35節 面談第30節 成長(下)第36節 方向(下)第53節 齊射(上)第44節 條約(下)第53節 齊射(下)第49節 坦承第16節 甕中第2節 目標(上)第36節 宿命(上)第59節 安撫第48節 專利(上)第50節 挫折第25節 駭浪(上)第13節 困獸第54節 權變(下)第10節 麻將第5節 密信第49節 昆明第17節 調查第1節 失憶第52節 反擊第12節 軍旗第30節 威壓(下)第29節 搏鬥(上)第59節 細作第7節 變臉(上)第39節 王佐(上)第32節 突圍第58節 同盟(上)第1節 誤會(下)第17節 調查第35節 表態第60節 人心(上)第1節 精明(上)第9節 穴攻第19節 感慨(上)第6節 事變(下)第38節 奔波第19節 感慨(下)第21節 根基第8節 震怒(上)第36節 分攤(下)第27節 合作(上)第45節 鍊金(上)第40節 泥潭(下)第30節 成長(下)第30節 成長(下)第19節 一騎第49節 坦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