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一番談話

藍若逸留給她的那些東西, 似是在交待後事。蘇璃靜思了許久,他幫楚王謀得了帝位,卻不在家安心等待他應得的那份賞賜, 必定是預料到了什麼, 纔會早早地給蘇璃備好了“和離書”和那一盒子的田宅地契與銀票, 這也只有“飛鳥盡, 良弓藏”這一句能說得通了。

然則新王剛登基不久, 諸事繁忙,她縱然有個郡主身份,沒有召見, 她也不是隨意就能見到皇上的。

此刻見到林昭,她便想起了胡亦銘, 胡亦銘曾是跟着楚王做事的, 如今又封了總指揮, 可見新王器重之意。她有意拖林昭幫忙,便將藍若逸失蹤之事說了出來。

蘇璃道:“府上的人都不知, 我只同他們說是去別處療養了。”

林昭進門時,看府上並無什麼異常,陳氏又如此笑語盈盈的樣子,如何會是兒子失蹤多日的樣子?問道:“如何好好一個人會失蹤這麼些日子?”

“旁的來不及細說,你需幫我一個忙。”蘇璃取出了妝奩盒, 推到了林昭面前。

林昭疑惑:“這不是你娘留給你的髮簪嗎?”

蘇璃點了點頭:“我想託胡總指揮把這髮簪呈予皇上, 就說我想求見。”

“這又是何意?這髮簪與皇上有什麼干係, 你又爲何要見皇上?”林昭更加困惑了。

“皇上曾說與我娘是故友, 說不定會看在我孃的薄面的, 會召見我呢。旁的來不及細說,我現在必須見到皇上, 越快越好。”

林昭看她急切,連忙應下了:“既如此,那我現在就去辦。”將妝奩盒收好,匆匆離了涼王府,回家去了。

蘇璃在家中靜等,一天又一天,日子變得煎熬了起來。每日都有皇上封賞功臣,提拔舊部的消息下來。而涼王府除了涼王大勝歸來受了賞之外,不見別的賞賜,不見賞賜便是好消息,說明藍若逸還活着……

這一天,宮裡來了傳話的公公,陳氏連忙把人往裡請,上了好茶,那人卻不入座,只道:“請蘇璃郡主出來。”

陳氏在正堂陪着,忙命人去請。

蘇璃得了消息,換了身衣服,邁步出了屋門。

“傳皇上口諭,即刻召蘇璃郡主進宮覲見——”

對於新王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她沒有多大把握,可她知道,若想要救藍若逸,她就只有這一次機會,她緊緊地攥着手裡的帕子,不至於讓自己的步子顯得急切而慌亂。

……

太和殿中,吏部尚書垂手而立,眼睛不時地看向皇上手裡的卷宗,那是他呈上的填補各部職位空缺的擬名單。

皇帝一邊翻閱着一邊提起硃筆批改幾句,兩個時辰過去了,這厚厚的卷宗終於只剩下最後一張了。

皇帝看了一眼,皺了眉:“林衡勳?”

吏部尚書連忙道:“林大人是狀元出身,筆下文章自是不肖細說,尤其善作青辭,爲人謙遜守禮……”

“謙遜守禮?”皇帝冷哼了一聲,既是“謙遜守禮”,又如何會在未婚妻家敗落後,悔婚另娶?

吏部尚書知道皇上動了怒,忙住了嘴,不敢再往下講。

皇帝將手中的卷宗往前一拋:“既是守禮,那就給他在禮部尋個閒職!”

“是是……”吏部尚書忙撿起卷宗,整理整齊,兩手託着。

李公公緩緩走了進來,至吏部尚書稍遠的一側,朝皇帝福了一福。

皇帝擺了擺手:“今日就到此了,退下吧。”

“是。”吏部尚書帶着卷宗退出了大殿,李公公這才上前回道:“皇上,蘇璃郡主來了。”

皇帝揉了揉眉間,聲音有些疲憊:“請她進來。”

蘇璃進了殿門,恭恭敬敬地拜了下去:“民女參見皇上。”

皇帝招手:“免禮了,近前些來。”蘇璃往前小挪了幾步,皇上道:“你已是郡主了,何必要自稱民女。”

“民女無才無德,被封郡主已是惶恐,不敢自恃過高。”

“也罷,隨你了。”皇上連日來日夜操勞,甚是疲憊,見到蘇璃,心裡稍稍輕鬆了些,笑道:“多日不見,你愈顯消瘦了,可是涼王府上刻薄你?有甚委屈,儘管訴於朕,朕替你做主。”

蘇璃又拜了一拜,才道:“謝皇上關心,涼王府待民女很好,只是最近民女夫君已多日未回家,民女心裡憂慮,日思夜慮才略顯憔悴。”

皇帝斂了笑意,往後靠了靠:“你夫君……不是去山上療養去了?”

“回皇上,民女怕公婆擔心,憂慮成疾,纔不得已出此下策,想讓他二老寬心而已。”

皇上眯了眯眼:“所以你託人把那銀簪呈上,就是爲了來找朕要人?”

蘇璃忙跪了下來:“民女不敢,民女只是一個婦道人家,尋人的事情也不懂,只知道日夜在家等候,可過去許多時日了,還不見夫君回來,民女實在是走投無路了,又想着皇上聖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旁人找不到的,皇上也一定能找到,所以才斗膽想求皇上幫民女找回夫君,民女自知此舉唐突,請皇上恕罪。”

這一幕蘇璃等得太久,她早已在心裡面預演過無數次了,面上雖然顯得驚慌,心裡卻是沉靜自如。

皇上眯着眼睛盯着她,良久,方道:“他既然不歸家,在外拈花惹草也說不定,你又何必非要等他回來,朕給你尋個更好的婆家,定不輸涼王府。”

“民女與夫君成親之日雖短,但卻琴瑟和鳴,舉案齊眉,於女子來說,此般生活便已是終生所求了,在民女心中,這已經是民女最好的歸宿了,民女心中只念着夫君,想來夫君心中也念着民女,旁的就算再好,也不是民女心中最好的了。”

蘇璃擡起了頭,看向了皇帝:“想來當時民女的娘,也像民女這般一樣,心裡念着民女的爹,所以纔將民女生了下來,以慰相思之苦,只可惜娘福薄,沒有等到爹回來……”

在建邳時,當時還是楚王的皇帝,曾去找過她一次,取了那簪中信箋而去,雖然她不清楚裡面寫的是什麼,但是從當時楚王的神情來看,他與她母親的交情匪淺,所以蘇璃纔敢有此一搏。

果然,她發現,當她提到她孃的時候,皇帝的神情有所變化:“你是說,你娘也記掛着……你爹嗎?他拋棄了你們母女,你又焉知你娘不恨他怨他?”

蘇璃堅定地道:“民女身爲女子自是知曉,當一位女子恨極了男子的時候,她是斷然不會熬過懷孕之苦,忍着生產之痛,生下他們的孩子的,所以我娘就算是嘴上說着恨,心裡也不會恨的。”

皇帝悄悄握住了一直放在椅側的髮簪,他藏得隱蔽,沒人知道這裡藏着一支簪。他幾次打開那簪上的機關,簪身裡面空空如也,再也不會有信箋藏在裡面,就像他離開京城後,心裡面就空了一大塊,再也補不回來……

她不恨我,縱然她紙上寫滿了怨恨,她心裡也不恨我,不然她又怎麼會孤苦無依,一個人生下了我們的孩子,她本可以過得更輕鬆一些……

皇帝看向了蘇璃,仿若蘇玉又回到了他的身邊……

蘇璃以爲皇上滿眼哀傷,是自己父母的故事感動了他,於是繼續說道:“可是民女不想要和母親一樣的結局,既然夫君不歸,民女便要去尋,不論是生是死,民女隨他同生同死!”

蘇璃緩緩地磕了一個頭在地上,大殿裡靜寂無聲,蘇璃俯在地上,胸口微微起伏,這是她最後的辦法了,她看着那清冷的地板,等着皇上的答覆。

不知過了多久,蘇璃才聽到了一句:“你先下去吧,朕乏了。”

不說找,也不說不找,只說一下“乏了,退下吧”,不是蘇璃期盼的結果。不過既然皇上既然沒說不找,那就還有希望,她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蘇璃走後,皇帝靜靜地坐了許久,往事種種浮上心頭,蘇璃那句“同生共死”也像是有回聲一般,在他耳邊迴響着。

他嘆了口氣,道:“若逸雖然立了大功,但在蒼翠山私自練兵鑄器,是犯了死罪的,莫說他一條命,全家的命都搭上也是不夠砍的,你說呢?”

李公公聽得皇上跟他說這些,心裡一驚,出了一層虛汗,這話如何接,接得不對,恐怕他的命也要搭進去。

按理說,藍若逸私自練兵鑄器也是爲了楚王的大事,彼時楚王身在建邳,與在京城的誠王和德王相比,勢力相差的不是一點半點,誠王和德王幾乎瓜分了朝廷的勢力,楚王一個遠在建邳的藩王,又如何能擠進來?更何況外駐藩王入京,除了貼身護衛,不得帶一兵一卒,楚王在京一沒有勢力,二沒有兵力,只空談奪嫡又有何意義?更何況,當時藍若逸預備練兵鑄器時,楚王也是默許的。

可這番話,如今再說出口,便是死罪一條了。現楚王已然登基,從皇帝的位置來看,若有一個人能在京城周邊,皇帝眼皮子地下練兵鑄器,還暗地裡把朝廷攪得翻天覆地,接連扳倒兩個王爺,及至新皇登基都無人知曉半分,他皇帝的位子還能坐得穩嗎?

李公公侍奉他多年,這其中的道理他如何不知,自是不敢亂說什麼,似是剛剛回過神兒來一般,慌忙回頭回了一個:“是。”

“你最近這耳朵是越發聾了,改天讓太醫來給你瞧瞧。”皇帝提高了聲調說道。

李公公跟着喃喃唸了一句:“……聾……太醫?”繼而恍然大悟一般,慌忙跪了下去:“奴才可使不得,這不是折老奴的壽嗎?奴才老了,自然是要耳聾眼花的。”

皇帝嘆了口氣,音量放大了道:“罷罷罷,與你也說不得什麼,去把他給我叫來!”

“這句老奴聽清了!”李公公面露喜悅,“喳!奴才這就去!”

37.話不投機62.閒聊往事107.初現端倪9.砸門而入115.蘇璃失蹤130.發現密道12.姨娘被冤120.民間郡主135.一個時機47.幫忙幹活112.王府一遊63.漸漸清晰59.林昭被休100.當鋪風波41.夜裡遇賊19.賞梅賦詩6.救或不救13.無端受罰46.山中偶遇51.夜裡尋芳20.秦郎評詩19.賞梅賦詩120.民間郡主120.民間郡主53.從中作梗67.奇怪管家11.深院夜語61.皮肉之苦47.幫忙幹活4.施計保命69.水落石出68.神醫看病17.遠離情字64.城西閒逛14.意料之外102.花亭偶遇116.翻山找人8.死路一條59.林昭被休65.初顯眉目56.回馨蘭院60.性子古怪13.無端受罰50.話裡含酸2.諸事蹊蹺53.從中作梗63.漸漸清晰49.舊事重提56.回馨蘭院49.舊事重提60.性子古怪17.遠離情字10.夜起爭執12.姨娘被冤1.深宅驚魂119.風流孽債35.槍手解題82.一出好戲72.追憶往事32.巧解難題65.初顯眉目65.初顯眉目29.登徒浪子9.砸門而入71.求救孃家76.閨房嬉鬧2.諸事蹊蹺94.投奔親戚27.琴聲入眠91.乘船而下76.閨房嬉鬧37.話不投機125.回到林府132.一片旖旎24.審判大會118.跟你回京116.翻山找人1.深宅驚魂78.猥瑣之人7.尋找出路132.一片旖旎9.砸門而入68.神醫看病47.幫忙幹活9.砸門而入114.利益分析133.一招險棋111.浪子回頭134.一夜未歸94.投奔親戚97.出門奇遇6.救或不救16.四美相爭106.操辦喜事10.夜起爭執8.死路一條132.一片旖旎77.有緣再見69.水落石出
37.話不投機62.閒聊往事107.初現端倪9.砸門而入115.蘇璃失蹤130.發現密道12.姨娘被冤120.民間郡主135.一個時機47.幫忙幹活112.王府一遊63.漸漸清晰59.林昭被休100.當鋪風波41.夜裡遇賊19.賞梅賦詩6.救或不救13.無端受罰46.山中偶遇51.夜裡尋芳20.秦郎評詩19.賞梅賦詩120.民間郡主120.民間郡主53.從中作梗67.奇怪管家11.深院夜語61.皮肉之苦47.幫忙幹活4.施計保命69.水落石出68.神醫看病17.遠離情字64.城西閒逛14.意料之外102.花亭偶遇116.翻山找人8.死路一條59.林昭被休65.初顯眉目56.回馨蘭院60.性子古怪13.無端受罰50.話裡含酸2.諸事蹊蹺53.從中作梗63.漸漸清晰49.舊事重提56.回馨蘭院49.舊事重提60.性子古怪17.遠離情字10.夜起爭執12.姨娘被冤1.深宅驚魂119.風流孽債35.槍手解題82.一出好戲72.追憶往事32.巧解難題65.初顯眉目65.初顯眉目29.登徒浪子9.砸門而入71.求救孃家76.閨房嬉鬧2.諸事蹊蹺94.投奔親戚27.琴聲入眠91.乘船而下76.閨房嬉鬧37.話不投機125.回到林府132.一片旖旎24.審判大會118.跟你回京116.翻山找人1.深宅驚魂78.猥瑣之人7.尋找出路132.一片旖旎9.砸門而入68.神醫看病47.幫忙幹活9.砸門而入114.利益分析133.一招險棋111.浪子回頭134.一夜未歸94.投奔親戚97.出門奇遇6.救或不救16.四美相爭106.操辦喜事10.夜起爭執8.死路一條132.一片旖旎77.有緣再見69.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