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

拉着第3中隊的十幾輛五十鈴卡車縱隊浩浩蕩蕩地進入兩水洞的隘路,完全出乎意料地立即受到前方和左右高地的猛烈射擊。發起攻擊的兩天前滲透進溫井地區的中國國防軍第八集團軍第20山地師的一支後衛部隊,如果再允許日軍前進將會和第20師的後勤部隊遭遇,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溫井伏擊戰打響了西線戰場的第一槍。

國防軍第八集團軍20山地師作爲首批作戰部隊,秘密入韓後奉命向溫井推進,師長喬崢、參謀長張玉華根據上級指示和當時情況,判斷敵已佔溫井,也可能繼續向北推進,遂令部隊搶佔溫井西北216高地至北鎮一線高地做好戰鬥準備。25日9時許,當日軍第3中隊乘車由溫井向北鎮疾進至溫井以西13公里兩水洞時,20師的2003團迅速出擊,利用團屬迫擊炮火力對敵汽車部隊進行持續打擊,在國防軍密集的機槍火力下,日軍幾乎沒有擡頭還擊的機會。

駐屯軍第十九師團第73聯隊的其他部隊迅速接近交火地域,從火力點的數量判斷對方兵力並不多,馬上發起進攻,可是越前進敵火力越猛烈,情況好像跟日軍所判斷的情況大不一樣,這時候他們還沒有意識到對面的中國軍隊已經換裝了“連弩”半自動步槍,而且大批老舊的麥德森輕機槍已經退役,除了每個排一挺“統治者”通用機槍之外,大批的“衝擊者”衝鋒槍和08式榴彈槍成了半自動步槍的補充火力,這讓中國國防軍的基層火力比起日軍來足有五倍以上的優勢。不久,覺察到後方被切斷,第73聯隊在沒有任何依託的河谷中被包圍了。

雖然雙方的兵力相差不大,日軍73聯隊齊整滿員的話有3747人,剛好相當於2003團和配屬的一個山地榴彈炮連人數的一倍,但是火力上的差距讓這一倍的人數優勢完全看不出來。不一會兒,國防軍第2003團的幾個連開始夾擊73聯隊的各個大隊。每人胸前掛着十幾枚槍榴彈的突擊兵,在兩側高地的火力掩護下向前接近,他們以哨音爲號一齊發射槍榴彈,隨着彈幕逼近過來。其口令已經可以聽出來分明是中國話。日軍不得不相信把他們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的就是中國國防軍的野戰部隊。

第73聯隊的指揮機構瞬間遭到破壞,官兵們丟掉裝備、四處逃散。當時第73聯隊實有人員2750人(部分輜重兵和炮兵在從芥川趕來的路上),下午撤到溫井的官兵不足1400人,這一瞬間的戰鬥就喪失了包括聯隊附竹下中佐在內的1350名官兵和全部技術裝備。

在溫井整裝待發的第73聯隊輜重兵和被當作民夫的三韓靖國軍第五

師團的一個團,知道前面情況有變趕快出發,這時發現兩側高地上有敵人移動。日軍後衛部隊停下向四方派出偵察兵,不久知道退路被切斷了,急忙佔領環形陣地。入夜,靖國軍看到打通退路困難,便丟掉裝備跑到南側的山裡,深夜才得以回到溫井。在溫井的73聯隊輜重大隊,也因情況急轉直下而不知所措,緊急構築陣地。

14時30分,山地20師2003團主動出擊,其中有一個兩連制的戰鬥羣將進至兩水洞、倉洞的日軍第73聯隊的第3大隊尖兵中隊和聯隊的山炮中隊殲滅。日軍第2大隊主力爲解救被圍的第3大隊,以一箇中隊的兵力,向扼守216高地和490.5高地的第2003團9連衝擊10餘次,均被擊退。戰鬥至15時30分結束,日軍傷亡不詳,9連陣亡17人,輕重傷34人,已經喪失了繼續進攻的能力,轉爲就地防禦。

此戰山地20師2003團採取前堵後截、攔腰斬斷的戰法,殲滅日軍一個步兵大隊和一個炮兵中隊,斃傷俘1484人,另俘日軍官兵23人,繳獲各種槍1163支、火炮12門(8門報廢)、汽車8輛(均報廢)。當夜,第2003團與山地20師的後勤部隊一起,乘勝攻佔溫井外圍的土井村,再次殲滅日軍一個輜重兵大隊。11月10日,第八集團軍司令部吳祿貞中將致電山地20師師部及2003團團部的:“慶祝你們取得第八集團軍入韓的初戰勝利。”

11日凌晨,第74聯隊在十九師團騎兵第19大隊主力和獨立山炮第19大隊等的有力支援下,從龍山湖—寧邊一線出發,以水豐壩爲目標急速前進。雖然聯隊長宇多宮大佐受到坐鎮平壤的駐屯軍大庭二郎中將的召見離開戰鬥行列,但開戰以來以英勇善戰而著稱的這個成軍於朝鮮東線咸興地區的駐屯軍聯隊的士氣卻依然很高。

以騎兵19大隊爲先導的第74聯隊,途中抓到一些三五成羣敗退的三韓復國軍的散兵遊勇,因爲急着行軍,就押到路邊槍斃或者斬首了事。當他們進至雲山時,並沒有發現敵人。從雲山北上是狄逾山脈,如果再越過江南山脈,便是滔滔鴨綠江了。不停頓地匆匆北進的騎兵隊剛到達架設在三灘川上的朝陽橋,即遭到了突如其來的榴彈炮的集中射擊。

但是日軍74聯隊還是訓練有素的野戰部隊,雖然地形不利,又是在行軍中遭到炮火突襲,但是日軍步兵很快就分散隱蔽,並且在炮火稀疏後,在軍官軍曹們的組織下開始土工作業,挖掘工事,準備抵擋敵人的步兵攻擊,這樣一來第八集團軍的炮火伏擊也就是重創了正在過河的騎兵大隊,而後面的第74步兵聯隊以及炮兵的損失並不大,而且對方沿河堤佈防,利用河堤的反斜面修築工事,讓國防軍的榴彈炮勞而無功,很快也就不得不停止了炮擊。

雖然只是三韓駐屯軍的一支步兵聯隊,但是聯隊中的老兵比例很高,而且訓練方面絲毫不比國內的常備師團差。日軍是怎麼訓練出來的呢?從入伍開始就是棍棒教育,絕對的服從,不光是步兵技術天天苦練

,就連挖戰壕都是一絲不苟的訓練,不是把土剷起來往外一仍就可以了,而是要求裝滿土後側轉身,面向後,鍬柄向上,之後轉身面向前,後腳一蹬,再拋土,臂力,腰力和腳力全都用上了。拋出去的土又準又遠,反覆訓練這個動作,直到乾淨利索爲止,什麼工事僞裝,側防,障礙物開闢,近迫作業.....全都要日夜練習。

而且這個年月的日軍攻擊精神旺盛,可以一天連續衝鋒十餘次而銳氣不減,喜歡坑道作業進行攻擊。比如在日俄黑溝臺戰役日軍就對俄軍遠東第5師就進行了近迫作業之後,突然在近距離開始衝鋒。日本步兵在野外教育,射擊教育和夜間教育上最爲賣力氣。在進攻的時候,喜歡使用錐形正面突擊,一翼包圍和兩側包圍,靈活的在山地進行穿插。此戰之後,國防軍也逐漸認識到日軍精銳的戰鬥力並不在自己之下,如果僅僅依靠先進武器和海量的彈藥,而沒有敢於犧牲,善打硬仗的真本事,那麼中日在三韓的這場戰爭究竟誰輸誰贏還尚未可知呢?認識到敵人的強悍,國防軍上下也開始真正的正視對手,充分利用自己的裝備和後勤優勢,開始學會用腦子打仗,而非簡單的炮兵轟步兵衝的打套路了。

11日晚19時30分是第八集團軍預定發起雲山戰役的時刻。依照集團軍司令部部署,山地20師師長喬崢決定,由2001步兵團擔任主攻,2002步兵團和2006防空團協同,圍殲雲山地區的日軍第74聯隊主力和第19騎兵大隊等附屬兵力。

這天白天,山地20師長喬崢抓緊進行最後的戰前準備。然而,這天下午,有值班參謀來報,敵人陣地上活動異常頻繁,出現了意料之外的新情況。他馬上趕過去觀察,發現對方陣地車輛士兵來來往往,一片混亂。他認爲雲山城的三韓靖國軍守軍和日軍的一個大隊在準備後撤。中國國防軍的將領們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戰術原則,就是抓住敵人決不能讓他跑了,跑了就算這仗就沒打,打擊潰戰是要挨批評的。爲了防止敵人跑掉,喬崢遂向第八集團軍首長建議,立即發起進攻,吳祿貞司令官很快批准了喬崢的建議。雲山戰役提前兩個多小時打響了。

下午16時40分,心急如火的國防軍山地20師的火力支援團(2004團)開始了炮火準備。五顏六色的信號彈在黃昏的天色中騰空而起,各種口徑的火炮發出的聲音震盪着雲山山谷。緊跟在炮火之後,兩個團的國防軍山地步兵開始向雲山發起攻擊。

按照喬崢的戰前部署,2001團和2002團分別從右翼和左翼發起進攻,戰鬥進行得十分順利。雖然日軍利用步兵炮、迫擊炮等火力拼死抵抗,但是山地20師發揮了狙擊、迫擊炮快速覆蓋射擊和山地部隊小分隊靈活穿插的長處,迅速的攻入雲山市內,擊潰了日軍的一個守備大隊的防禦之後,雲山城裡的三韓僞軍就徹底放羊了。雖然雲山易手,但是僅僅依賴2個山炮連和師直屬隊阻擋日軍第74聯隊爲主的援軍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雲山上空的戰雲仍未散去。

(本章完)

第一百一十四節 武翼新軍有新槍第三百一十三節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十九節 捐官拜見徐卜五第五百六十七節 東線戰局的變幻第十八節 上堂歸來把官買第三百零一節 撲朔迷離緝兇徒第四百七十二節 黑色風暴大蕭條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一百二十一節 順氣順到銷金窟第一百六十八節 乃木再請武翼軍第一百四十四節 兵種協同鎮北洋第一百一十九節 見駕前後奇葩事第二百零五節 約法五章革命黨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四百九十八節 如箭在弦的入侵第四百八十八節 卡梅隆分析報告第五百一十六節 日不落起死回生第三百三十節 青島上空的戰鷹第四百三十七節 足慰平生蕩寇志第一百九十四節 刺殺迷雲難破解第一百九十節 試看齊魯新面貌第八十二節 君子約定爲段公第二十三節 滬上來客頗不善第三十節 南門軍營露崢嶸第六十節 三峰殲敵第一陣第四百一十五節 東線攻勢戰吉州第二百四十五節 蔚亭歸鄉遭身殞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第八十一節 救吳氏芝泉求助第三百九十四節 產業調整定大計第一百六十四節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四百七十三節 悽風冷雨美利堅第二十一節 濟南商會初長成第七十七節 武翼初建名將投第三百四十八節 索姆河畔縱鐵騎第三百二十一節 帝國雛形凌霄閣第八十一節 救吳氏芝泉求助第三百一十節 妖孽橫行國喪日第一百零三節 詭秘風雲興亞會第七十三節 君臣對建軍武翼第二百八十四節 青馬覆滅鳥獸散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面秋操一面戰第四百三十八節 再揭革命黨老底第一百零三節 詭秘風雲興亞會第一百九十七節 停職留崗受排擠第二百一十節 溫泉會議談合作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一百六十一節 吳宸軒暗布閒子第七十節 北地烽煙南國浪第五百四十二節 耶路撒冷的歸屬第二百七十三節 聯軍入關定三秦第九十二節 電影教育造人才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武衛右軍編制演進(贈閱)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四百七十九節 軍刀所指皆驚忙第一百零七節 血債還須血來償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三百五十三節 西線鏖戰凡爾登第五百六十二節 神風突擊難奏效第八十二節 君子約定爲段公第三百四十四節 單刀直入戰拉昂第三百七十七節 伊爾庫茨克之王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二百五十四節 武翼出手定中原第一百三十四節 吾之喉舌是鐵流第三百六十一節 進軍西藏吳子玉第七十節 北地烽煙南國浪第四百八十二節 自衛反擊出達旺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五百一十七節 北極熊半島之殤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四百節 國防陸軍大換裝第一百三十六節 出兵鎮壓是與非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五百三十一節 美國宣戰入盟軍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四百零八節 和平轟炸啓戰幕第五百四十一節 小亞細亞攻略忙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第五百四十四節 聯合艦隊入險地第二百八十六節 南北諜戰風波詭第二百零七節 星臺談心見南海第二百零八節 不歡而散保皇派第四百零九節 炮兵集羣顯神威第五十九節 打了孩兒娘出來第四百八十八節 卡梅隆分析報告第一百五十四節 偷襲輜重凌海集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一百一十三節 進京之前先準備第五百三十三節 兵臨城下莫斯科第一百八十四節 飛兵海寧浙江潮第五百六十四節 橋頭堡行動啓幕
第一百一十四節 武翼新軍有新槍第三百一十三節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十九節 捐官拜見徐卜五第五百六十七節 東線戰局的變幻第十八節 上堂歸來把官買第三百零一節 撲朔迷離緝兇徒第四百七十二節 黑色風暴大蕭條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一百二十一節 順氣順到銷金窟第一百六十八節 乃木再請武翼軍第一百四十四節 兵種協同鎮北洋第一百一十九節 見駕前後奇葩事第二百零五節 約法五章革命黨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四百九十八節 如箭在弦的入侵第四百八十八節 卡梅隆分析報告第五百一十六節 日不落起死回生第三百三十節 青島上空的戰鷹第四百三十七節 足慰平生蕩寇志第一百九十四節 刺殺迷雲難破解第一百九十節 試看齊魯新面貌第八十二節 君子約定爲段公第二十三節 滬上來客頗不善第三十節 南門軍營露崢嶸第六十節 三峰殲敵第一陣第四百一十五節 東線攻勢戰吉州第二百四十五節 蔚亭歸鄉遭身殞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第八十一節 救吳氏芝泉求助第三百九十四節 產業調整定大計第一百六十四節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四百七十三節 悽風冷雨美利堅第二十一節 濟南商會初長成第七十七節 武翼初建名將投第三百四十八節 索姆河畔縱鐵騎第三百二十一節 帝國雛形凌霄閣第八十一節 救吳氏芝泉求助第三百一十節 妖孽橫行國喪日第一百零三節 詭秘風雲興亞會第七十三節 君臣對建軍武翼第二百八十四節 青馬覆滅鳥獸散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面秋操一面戰第四百三十八節 再揭革命黨老底第一百零三節 詭秘風雲興亞會第一百九十七節 停職留崗受排擠第二百一十節 溫泉會議談合作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一百六十一節 吳宸軒暗布閒子第七十節 北地烽煙南國浪第五百四十二節 耶路撒冷的歸屬第二百七十三節 聯軍入關定三秦第九十二節 電影教育造人才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武衛右軍編制演進(贈閱)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四百七十九節 軍刀所指皆驚忙第一百零七節 血債還須血來償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三百五十三節 西線鏖戰凡爾登第五百六十二節 神風突擊難奏效第八十二節 君子約定爲段公第三百四十四節 單刀直入戰拉昂第三百七十七節 伊爾庫茨克之王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二百五十四節 武翼出手定中原第一百三十四節 吾之喉舌是鐵流第三百六十一節 進軍西藏吳子玉第七十節 北地烽煙南國浪第四百八十二節 自衛反擊出達旺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五百一十七節 北極熊半島之殤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四百節 國防陸軍大換裝第一百三十六節 出兵鎮壓是與非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五百三十一節 美國宣戰入盟軍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四百零八節 和平轟炸啓戰幕第五百四十一節 小亞細亞攻略忙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第五百四十四節 聯合艦隊入險地第二百八十六節 南北諜戰風波詭第二百零七節 星臺談心見南海第二百零八節 不歡而散保皇派第四百零九節 炮兵集羣顯神威第五十九節 打了孩兒娘出來第四百八十八節 卡梅隆分析報告第一百五十四節 偷襲輜重凌海集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一百一十三節 進京之前先準備第五百三十三節 兵臨城下莫斯科第一百八十四節 飛兵海寧浙江潮第五百六十四節 橋頭堡行動啓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