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節 海原海原在求救

地震,似乎總是扮演着打擾人們正常生活的不速之客的角色。這時,正是帝國元年的12月16日深夜,一場烈度達8.5級的大地震,在甘肅海原(寧夏並未設置省級單位)發生了。

幾乎與此同時,中國的很多城市也感受到了這次震撼。在上海,天花板上的吊燈和吊扇長時間晃動,英國領事館的時鐘、信號鍾都停止了擺動。在香港,一位名叫福契特的神父正躺在醫院的病牀上,他清楚地感到牀在晃、紗帳在動。在濟南府的禹城,三個閒談的傳教士忽然感覺到噁心欲嘔,他們覺得地板就像船舶上的甲板一樣開始搖擺起來……

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地震儀上也清晰地刻畫出了異常的地震波。當時世界上的96個地震臺,都有類似的記錄。

國家科學院地震災害研究中心蘭州站的國麟國站長是帝國第一位記錄下海原地震的地質工作者。他說,當時對地震監測最嚴密、技術也最先進的並非地震多發的日本,而是剛剛起步的中國地震災害研究中心,在六個大區的核心城市都設置了地震監測站,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晶體管式地震監測記錄儀,這六個監測站的儀器都可以把地震波放大24倍,在當時是最靈敏的。位於蘭州的地震儀檢測到地震表面波繞着地球轉了一圈,數小時後又轉了回來,再次被記錄下來,這從另一方面印證了海原大地震的能量之強。監測到地震波,世界上所有的地震臺都有同一個問題—震中在哪裡?

據當時的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地震臺依據震波數據,推測說此次地震震中在距紐約3000英里以外的地方。但事實證明,這樣的推測實在太低估此次地震的能量了——即便是不沿着地球表面計算,而是直取地球直徑,偏遠的海原距離紐約也遠遠超過3000英里。對震中推測相對較爲準確的,是蘭州監測站和位於濟南的地震災害研究中心的中心監測站。研究中心監測站就地震所作的《元年12月16日大地震的概述和評註》,詳細記錄了當天緊張的監測情景:

鐘錶突然停擺,而吊燈奇怪地搖晃起來。與普通人相比,他們(科研人員)馬上意識到這意味着什麼,急忙涌入安裝有地震儀的地下室。

地震儀上的筆尖正在畫着越來越寬的曲線,第一波較早的強波動出現在20時9分16秒。稍有平緩之後,地震儀上的南北向放大筆被劇烈的震動拋向了一邊,蓋爾基神父發出了警告:“注意!波動主峰就要到達了。”

這些波在20時16分到達。令人驚歎的是,震動的強烈竟然讓地震儀都難以承受,筆尖半途跌落了。雖然沒能記錄下全部的地震波,但已能夠對地震的量級和位置進行推測。震波在大地上涌動需要時間。寧夏地震局副總工程師柴熾章告訴記者,地震波按傳播方式分爲三種類型:縱波、橫波和麪波。它們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地震儀就是分別記錄這幾種波,然後根據它們到達的時間差、振幅等數據,大致推算出地震的位置和強度。不同位置的地震儀推測的地震震中範圍不會完全一致,重合的地方很可能就是震中所

在。

“這次地震有多大,我說幾個現象你就知道了。”地震災害研究中心的老院長謝家榮對山東日報的記者說,“受海原大地震影響,波羅的海海面波浪浮動達幾十釐米,而地震波的橫波與縱波都穿過了地心,日本東京當時尚不太靈敏的儀器,也檢測到地震表面波繞着地球轉了一圈,又轉了回來。”日本東京地震臺和上海徐家彙觀象臺對震中的推測與濟南國家地震災害研究中心中心觀測站的結論非常一致:甘肅東部發生了里氏8級以上的特大地震。

在一個半小時之後,經過晶體管計算機的計算和複覈,地震中心確定爲甘肅海原縣周邊200華里範圍內的地區。地震震級確定爲里氏8.6級,在這段時間裡已經發生大小余震24次。政務院已經熄滅的燈火重新亮了起來,穿着西裝和立領幹部服的政務院工作人員紛紛放下手中的飯碗,或者搭乘公交或者騎着自行車趕回本部門待命,僅僅四十分鐘的時間,已經有九成的工作人員返回崗位,從這一刻起,帝國的政府就開始全速運轉着,濟南的呼吸與千里之外的海原變得同步了,各個部門的燈光都亮到了清晨,電話交換中心的服務員們每人只能值守兩個小時,到了第二天只好一小時換一班,不然嗓子就會說不出話,兩支胳膊腫的像是小腿粗細。那一天的電話線路忙得冒火,民政部、財政部、衛生部從部長到職員都是24小時值班,困了就在辦公室裡支起行軍牀休息片刻,拿着電話機一頭睡到在桌子上的不在少數,來來回回的工作人員額頭的青腫多數是來源於此,少數的是自己撞到門框上了。

總參謀部更是回到中日戰爭期間的節奏,一道道情況通報、一條條行動指令被電波傳輸到全國的各個軍營,車輛、軍列、甚至運輸機都被調動起來,成捆的軍裝、大垛的軍被,論車皮的帳篷,軍用罐頭和壓縮餅乾不要錢似的裝上車輛,隴海線、陝甘線、180國道、255國道、四川、陝西、蒙古的省級公路上,軍車車隊如同循環播放的錄像片,源源不斷的開赴震區。皇家空軍的四個戰略運輸機聯隊全部取消休假,標準航空和東方航空的客機貨機都被臨時徵調,第一批到達震中海原縣城的正是17日凌晨7:40通過空降到位的“驍騎營”特勤訓練團,第一名跳出機艙的山東大漢,肩膀上是三顆金光閃閃的金星,正是特種兵之父何大壯中將本人。等第一個連隊到位後,空投的第一批糧食和急救藥品也在十五分鐘後抵達。每個人揹負四十公斤的物資,這支將軍領隊的連隊如同駝隊一般向着海原縣城進發了。

展現在何大壯和士兵們面前的景象讓早有心理準備的特戰精英們也感到難以置信。附近的長城古城牆被地震切割,黃土高原地貌全改,高斷成溝地,連山裂開巨口,平地出現了小湖。極震區範圍內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斷層,有的斷層長達數十公里,水平斷距最大達17米,垂直斷距如同脫繮的野馬橫衝直撞,它們錯斷山脈。錯開田埂,穿過河流,越過峽谷。位於斷層展開地帶的居民住宅受到破壞最爲嚴重,途中明顯有許多村莊被夷爲平地,因而傷亡

極爲嚴重,就在空降區附近的一個村莊共有170多口人,只有6人倖存。何大壯他們還不知道的是這次地震後形成了一條斷裂帶。這條斷裂帶由固原的硝口起,經海原、西安州、幹鹽池至景泰縣的興泉堡,全長220公里,斷裂帶的總體爲北50度——70度。在幹鹽池西發現十幾條石砌田埂被大地震的斷裂帶錯開,錯距2米,方向爲反時針扭動。

巨大的地裂縫如同斷層一樣,穿陌過阡,不可阻擋。地裂縫與斷層不同的是地層,沒有出現水平或垂直錯動,在地裂縫發育的地帶,形成了串狀的壕溝或低塹,陡坎或凹陷;有的地方還出現了寬大的地裂縫從下邊通過。而地表的冰土層被植物的根系結着懸在空中,宛如一座座橋樑。

地震時,由於地殼強烈地擠壓作用,在很多地區,地面上產生了鼓包或隆起,這些隆起和鼓包看上去彷彿是一道一道長城或一座一座的墳墓。除了這些還發生了大規模的滑坡和崩塌,滑坡主要發生於坡度相對較緩的溝邊塬坡;崩塌主要發生於懸崖坎地區。海原地震所發生的滑坡和崩塌現象是任何一次地震所未有出現過的,這和地震的烈度及發生在黃土地區有很大的關係。滑坡和崩塌不僅加劇了災情,還形成了許多大小不等的堰塞湖。著名的有海原李俊的海子和西吉的震湖。

在海原境內很多地方都有斷裂帶,溝壑。大多是地震所致。海原縣城的城牆就在那次大地震中摧毀,只留下3-5米的城基!城門口已經被碎石瓦礫堵住,不過順着坍塌的城牆,先遣部隊順利的登上城頭。鐵血戰旗在晨曦中招展在殘破的城頭,這是在那個漆黑寒冷的黑夜結束後,幾乎形同行屍走肉的海原縣居民看到的第一樣有活力的物件。

在海原縣教堂的廢墟里掙扎出來的郭敏修女(當地人)看着那一個個在寒冷的清晨裡頭上冒着蒸汽的軍人,她突然感到了那些軍人身上有着聖徒的光輝,不假思索的用她的筆觸記下了這一幕。

“那幾乎是世界末日的災難來臨,誰也不敢保證自己有勇氣和運氣能活着看到第二天的太陽。我和郭修德教士(德國人)從已經坍塌的教堂底下費盡力氣鑽了出來,但是徹骨奇寒讓我們不得不再次冒着被活埋的風險鑽回教堂的屋頂下面去尋找一切可以覆蓋身體保持溫度的織物,雖然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樣,但是我們首先要做的是不被凍死。教堂在縣城的西關,周圍嘈雜的集市卻像是墓地一樣安靜(後來我知道了那些生活在土坯房子裡的商人和他們的家眷幾乎都沒有幸存下來,倒塌的房屋成爲他們天然的墳墓。),看到晨曦透過屋頂的郭教士像是發現了什麼,他拉着我鑽出了屋頂,雖然晨曦裡我被寒風嗆得劇烈咳嗽起來,但是就在初升的陽光裡,我一瞬間以爲我看到的是上帝派來拯救子民的聖騎士,那鮮豔奪目的紅色旗幟上金色的徽章,還有那些被晨曦映襯的光芒四射的軍人。我聽見郭教士輕輕的嘆了一口氣,“感謝上帝,我們得救了!”這也是我在那個時刻唯一想說的語言,不過被四周中國人響起的哭泣和歡叫聲給淹沒了。”

(本章完)

第二百八十四節 青馬覆滅鳥獸散第五百零九節 正前方就是巴黎第一百五十四節 偷襲輜重凌海集第四百九十一節 歐洲命運的路口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軍神器亮個相第四百五十節 國務會議總結中第四百八十七節 中印勘界馬拉松第三百八十一節 海上明月天涯客第一百四十五節 兩淮崩壞誰堪用第二百五十九節 逼宮功臣趙秉鈞第三百四十七節 戰役膠着絞肉機第二百九十七節 國防軍改戰鬥羣第三百八十節 浮生願平東海波第五十二節 滅狂徒老八降服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五百八十二節 二戰最後的戰場第二百八十節 統治戰場冷殺手第三百二十一節 帝國雛形凌霄閣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四百八十六節 南下恆河飲戰馬第四百零九節 炮兵集羣顯神威第二百四十五節 蔚亭歸鄉遭身殞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五百一十四節 倫敦上空的銀鵬第二百五十九節 逼宮功臣趙秉鈞第四百五十四節 元首親臨海原縣第五十二節 滅狂徒老八降服第二百一十九節 海上琴音遇明月第四百八十二節 自衛反擊出達旺第五百六十二節 神風突擊難奏效第二百八十一節 威震敵膽戰青馬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三百八十七節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一百七十九節 停戰之前三兩事第二百五十二節 革命大潮起三鎮第三百三十八節 飛艇陰影罩霧都第四百三十二節 憂心忡忡英美法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四百零四節 行政首都遷泉城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三百九十四節 產業調整定大計第一百五十五節 誘敵深入金州城第三百五十一節 無疾而終落帷幕第四百五十節 國務會議總結中第三百九十節 閩系低頭一家人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一百七十八節 聯合管理委員會第二十節 大觀園裡有乾坤第二百一十九節 海上琴音遇明月第四百三十四節 以血還血吾信條第一百八十七節 殺人放火在今夕第十二節 強攬買賣釀衝突第五百六十節 美軍登島第一戰第四百八十四節 二次戰役打英帝第一百六十九節 擲彈狙擊顯神威第一百七十八節 聯合管理委員會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四百五十一節 中國崛起的信號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五百一十節 三韓內亂青瓦臺第一百五十八節 武翼展威拒餓狼第一百二十五節 技術決定情報戰第五百六十八節 截斷日本防禦鏈第十四節 開業大吉鎮宵小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二百八十節 統治戰場冷殺手第三百三十四節 平壤談判說制衡第三百一十六節 黃金五年良工器第三十五節 魑魅魍魎謀商會第八十二節 君子約定爲段公第二百二十一節 完善施裡芬計劃第八十四節 談判桌上露鋒芒第四百一十六節 一次戰役始開端第五百三十一節 美國宣戰入盟軍第二百一十節 溫泉會議談合作第三百一十七節 以農爲本糧作綱第十四節 開業大吉鎮宵小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二百三十六節 明升暗降升遷令第三百五十三節 西線鏖戰凡爾登第三百七十八節 整軍礪武備國戰第四百零四節 行政首都遷泉城第六十一節 網住王八逮到鱉第四百二十二節 趁虛而入鯉師團第三百零三節 低調做事高調人第三百零四節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五百九十三節 戰後掠影敵友篇第一百零九節 呼籲救災伸援手第三百四十九節 裝甲突擊掀狂飆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五百二十四節 萊茵春天的驚雷第五百七十一節 大和最後的一搏第一百九十一節 戰後論兵談變革第三百三十九節 健兒藍天逞英豪第三百二十七節 初次提案論出兵
第二百八十四節 青馬覆滅鳥獸散第五百零九節 正前方就是巴黎第一百五十四節 偷襲輜重凌海集第四百九十一節 歐洲命運的路口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軍神器亮個相第四百五十節 國務會議總結中第四百八十七節 中印勘界馬拉松第三百八十一節 海上明月天涯客第一百四十五節 兩淮崩壞誰堪用第二百五十九節 逼宮功臣趙秉鈞第三百四十七節 戰役膠着絞肉機第二百九十七節 國防軍改戰鬥羣第三百八十節 浮生願平東海波第五十二節 滅狂徒老八降服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五百八十二節 二戰最後的戰場第二百八十節 統治戰場冷殺手第三百二十一節 帝國雛形凌霄閣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四百八十六節 南下恆河飲戰馬第四百零九節 炮兵集羣顯神威第二百四十五節 蔚亭歸鄉遭身殞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五百一十四節 倫敦上空的銀鵬第二百五十九節 逼宮功臣趙秉鈞第四百五十四節 元首親臨海原縣第五十二節 滅狂徒老八降服第二百一十九節 海上琴音遇明月第四百八十二節 自衛反擊出達旺第五百六十二節 神風突擊難奏效第二百八十一節 威震敵膽戰青馬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三百八十七節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一百七十九節 停戰之前三兩事第二百五十二節 革命大潮起三鎮第三百三十八節 飛艇陰影罩霧都第四百三十二節 憂心忡忡英美法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四百零四節 行政首都遷泉城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三百九十四節 產業調整定大計第一百五十五節 誘敵深入金州城第三百五十一節 無疾而終落帷幕第四百五十節 國務會議總結中第三百九十節 閩系低頭一家人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一百七十八節 聯合管理委員會第二十節 大觀園裡有乾坤第二百一十九節 海上琴音遇明月第四百三十四節 以血還血吾信條第一百八十七節 殺人放火在今夕第十二節 強攬買賣釀衝突第五百六十節 美軍登島第一戰第四百八十四節 二次戰役打英帝第一百六十九節 擲彈狙擊顯神威第一百七十八節 聯合管理委員會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四百五十一節 中國崛起的信號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五百一十節 三韓內亂青瓦臺第一百五十八節 武翼展威拒餓狼第一百二十五節 技術決定情報戰第五百六十八節 截斷日本防禦鏈第十四節 開業大吉鎮宵小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二百八十節 統治戰場冷殺手第三百三十四節 平壤談判說制衡第三百一十六節 黃金五年良工器第三十五節 魑魅魍魎謀商會第八十二節 君子約定爲段公第二百二十一節 完善施裡芬計劃第八十四節 談判桌上露鋒芒第四百一十六節 一次戰役始開端第五百三十一節 美國宣戰入盟軍第二百一十節 溫泉會議談合作第三百一十七節 以農爲本糧作綱第十四節 開業大吉鎮宵小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二百三十六節 明升暗降升遷令第三百五十三節 西線鏖戰凡爾登第三百七十八節 整軍礪武備國戰第四百零四節 行政首都遷泉城第六十一節 網住王八逮到鱉第四百二十二節 趁虛而入鯉師團第三百零三節 低調做事高調人第三百零四節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五百九十三節 戰後掠影敵友篇第一百零九節 呼籲救災伸援手第三百四十九節 裝甲突擊掀狂飆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五百二十四節 萊茵春天的驚雷第五百七十一節 大和最後的一搏第一百九十一節 戰後論兵談變革第三百三十九節 健兒藍天逞英豪第三百二十七節 初次提案論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