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小樣,誰怕誰啊,你咋兒不退?

劉備軍和周瑜軍在江夏對峙,兩軍人馬對比,都是五萬人左右。本來劉備兵力佔優,但爲了威脅江東,他將其餘的部隊分撥到各個要點。威逼夏口,隨即可以截斷江東大軍的歸路。

周瑜很憂慮,他是東吳第一智將,他不像孫策那麼衝動,也不像孫權那樣攻於心計。他的智慧,完全體現在戰場上。說實話,他現在很煩悶,他沒有想到劉表會這麼狠,居然一把火燒了江夏城。現在這裡是空城一座,除了其重要的軍事價值外,沒有一點用處。可就是這軍事價值,也讓人無法放手。劉備實力真的很強大,加上新得的荊州之兵,總兵力達到了十八萬之衆,遠在江東之上。荊州九郡,除了江夏,盡入他手。現在他第一線的兵力達到十萬之衆,而且荊州之地,人口稠密,完全可以彌補其軍事上的消耗。反觀江東,這方面就要弱上許多。一方面因爲人口稀少,不足以進行消耗戰,另一方面,生產力極端低下,國力也比不上北方,從哪方面來說,江東都不是北方的對手。

周瑜現在真的很煩悶,他在猶豫,自己究竟該怎麼做,他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自己的底線就是夏口。江夏可以讓出來,但夏口絕對不能讓。

劉備很煩惱,諸葛亮也很煩惱。單福已經被派回去了,他要留守襄陽,防備曹操和呂布的兵馬。

劉備和諸葛亮都沒有想到,事會演變到今天這一步。劉表太狠了。江東的野心也太大了。現在雙方已經劍拔弩張,只要一丁點地火星,就能引爆雙方的怒火,從而演變成不死不休的局面。

劉備表面上看風光無限,手下近二十萬的兵馬,已經取代曹操,成爲天下第二大諸侯。但他自己清楚什麼叫外強中乾。什麼叫危機四伏。荊州是四戰之地,各路諸侯無不垂涎三尺。如果讓周瑜佔據江夏。那等於在背後放了一條毒蛇,隨時可能給自己來上一口。

諸葛亮沉吟良久道:“主公,不如請周瑜來談,或許可以讓他退回江東。”

劉備心中煩悶,有些沒好氣的道:“狼肯吐出嘴裡的肉嗎?”

諸葛亮心中也是煩悶,他憂慮的並不是周瑜佔據江夏,苦着臉道:“如果我所料不錯。他未必會全力和主公爭奪江夏,唯一需要顧慮地地方是夏口。他未必肯讓出那裡。”

劉備心中恨極,將案上硯臺摔得粉碎,口中恨道:“劉景升,死了也不讓我好過……”

諸葛亮見劉備怒,嘆道:“主公有沖天之怒,也於事無補。不知道主公是否願意讓其佔領夏口?”

劉備狠狠搖頭道:“軍師怎麼看?”

諸葛亮知道劉備不想在背後留個釘子,沉吟片刻道:“依我之見。從戰略角度來看,放棄夏口,未嘗不是一個辦法,但從戰術角度來看,夏口絕對不能失。”

劉備聞言眼睛一亮道:“說說看。”

諸葛亮點頭道:“從戰術角度來看,江東一旦佔據夏口。等於在我軍背後安插了一個釘子,他們以此爲跳板,隨時可以攻略荊州。所以從戰術上說,我們必須拔除這個釘子。”

劉備點頭道:“如此說來,我們必須開戰了?”

諸葛亮微微一笑道:“從戰略角度來說,我們眼下最大的敵人是呂布。他佔據天下膏腴之地,實力強悍。天下諸侯,沒有可以單獨對抗他地。曹操實力大減,已經不復當年之聲勢,只能佔據一郡之地。苟延殘喘。聯合他根本沒有多大作用。我們的盟友,只能選擇江東。如果因爲一地的得失。而和江東鬧翻臉,那太得不償失了。”

劉備仔細思索着諸葛亮的話,他也在沉思,分析兩者之間的得失。過了好一會他才道:“軍師,如果我們退縮,江東必然會認爲我們軟弱可欺,必然會一再進犯。更何況,誰能夠保證,他們打得不是攻佔荊州,**抗秦的策略呢?如果那樣的話,我們等於給自己套上了一副枷鎖。”

諸葛亮點頭道:“確實有這種可能,可現在地況是江東依託長江,進可攻退可守。而主公要對抗江東,必須依靠水軍。可現在我們又哪裡有足夠的舟車開戰呢?”

劉備沉吟良久道:“讓周瑜來談判,我的底線是夏口必須交還我軍,否則不惜一戰。大不了拼個魚死網破。”

諸葛亮知道劉備一心北伐,恢復漢室基業,不由得沉吟片刻道:“主公,其實還有一策。或許可以和江東商酌。”

劉備聞言一喜道:“什麼計策?”

諸葛亮正容道:“其實江東之所以非取夏口不可,原因是沒有辦法進軍北方。如果我們支持孫權攻打淮南,或許可以取回夏口。”

劉備不由得變色道:“淮南重地,糧草豐足,人口稠密,如果讓江東得了此地,必然坐大,到時候……”

諸葛亮大笑道:“袁術不過是冢中枯骨,不會有什麼作爲,他爲人剛愎自用,空佔膏腴之地,卻沒有相應的才能,淮南已經不能和當日繁華之地相提並論了。更何況袁術似乎有心納帝號於呂布,若果真如此,江東攻佔淮南,必然和呂布產生衝突,正可以將他們綁上戰車,省得他們總是做壁上觀。再說談判必然日久,再加上我們有意拖延,呂布大軍必然出動,接應袁術。到時候讓江東知曉秦軍之威,也好堅定結盟之意,省得他們夜郎自大。”

劉備聞言大喜,深合自己心思。當即修書。派人請周瑜過來議事。

周瑜接到劉備書信後,立刻吩咐衆將士做好戰鬥準備,刀槍出鞘,這才帶着太史慈赴會。

劉備聞知周瑜到來,親自出迎,衆人分賓主落坐。太史慈手按劍柄,坐於周瑜身後。

劉備微微一笑。搶先道:“周將軍辛苦,爲備之事。不辭勞苦,幸好劉表已敗,江夏得以平復。備不勝感激。”

周瑜聞言,臉色微微一變,口中道:“玄德公此言差了。想這江夏,本是劉表之地,我東吳和劉表有世仇。提兵報仇,攻克城池,這是天經地義的事。要說感謝,應該是我感謝玄德公提兵相助。”說罷,看了一眼劉備地臉色,繼續道:“如今江夏已定,有勞玄德公,如今邊關不定。逆賊猖獗,不知道玄德公何日撤軍?”

劉備心中打了一個突,這小子果然夠狠,真的在打江夏的主意。

諸葛亮啞然失笑道:“周都督此言差了。這江夏本爲荊州之地,怎麼會歸到揚州轄下?此正可謂失之毫釐,謬之千里。”

周瑜變色道:“我江東耗費無數錢糧。才得了這裡,你們難道想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此處嗎?即使我答應,我江東子弟,怕也不會答應。”

諸葛亮眉頭一皺道:“周都督錯了。想劉表手下精銳之士,不下十萬之衆,如果不是我家主公披堅執銳,浴血奮戰,將軍又哪裡會輕易攻佔江夏?如此行徑,怕小兒也會嘲笑。況且我兩家有盟友之實,而將軍卻佔盟友之地。難道不怕爲天下人所恥笑嗎?”

周瑜聞言臉色大變。勃然大怒,還沒有來得及說話。諸葛亮又笑道:“周都督,我們現在地敵人來自北方,如今爲了蠅頭小利,你我自相殘殺,空費國力,可謂兩敗俱傷,難道不怕便宜別人嗎?”

周瑜聞言臉色再變,小喬一直是他心頭之痛,他常思報奪妻之仇,沉吟良久道:“如此,我還需稟報我家主公,方纔能答覆玄德公。”

諸葛亮大笑道:“如此,我們敬侯周都督佳音。”

周瑜回到大營,立刻派人回江東稟報孫權,孫權素知周瑜之能,看到他信中的分析,也清楚這個時候和劉備開戰是十分不明智的。當即同意讓出江夏,固守夏口。

周瑜立刻主動撤軍,兵回夏口。隨即加固城防。他現在補給容易,東吳水軍又強,根本不用擔心糧道的安全,可以說,他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劉備知道這個消息後,看着諸葛亮苦笑。

諸葛亮也沒有想到周瑜居然會玩這手,什麼條件都沒談妥就放棄了江夏。還擺出一副大義凜然地模樣,爲了盟友的關係,我可是把江夏讓出來了,不過錢糧損耗你得負責啊,就用夏口來償還吧。

諸葛亮心裡清楚,現在要消滅東吳軍馬,已經不現實了。他當即命令各路兵馬逼近夏口,同時再次派人和周瑜進行交涉。

雙方頓時開始了口水仗,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總之一句話,憑什麼讓我退?你咋不退?

諸葛亮一直密切關注呂布地動向,感覺差不多了,這才向周瑜提出淮南換夏口的建議。

周瑜沉思了,他知道,這是個難以拒絕的誘惑,他也知道,這個美味很可能變成致命的毒藥。憑心而論,淮南和夏口相比,無論在哪個方面,都勝夏口十倍、百倍。但關鍵是,一旦出兵淮南,很可能誘使呂布出兵。

周瑜不是傻蛋,他雖然痛恨呂布,想報仇雪恨,但他很清楚雙方現在的差距。面對呂布全面進攻,自己沒有必勝的把握。可如果在劉備的幫助下,真能一帆風順地佔領淮南,那對於江東來說,其意義絕對不是得到一城一地那麼簡單。他徹底打通了江東北進的道路,也使江東整體實力得到飛躍。到底答不答應呢?周瑜再一次猶豫了。他把事利弊寫在了紙上,派人送給孫權。也許,江東的命運,就決定在孫權地決定上。當然,在孫權下令之前,還是和劉備繼續對峙吧,誰怕誰啊!

第35章 暗箭傳說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上)第132章 你們不累嗎?第92章 家大業大也犯愁第23章 卻月第134章 前進,決戰第150章 一切爲了帝國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下)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下)第115章 人才,讓我頭疼讓我愛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89章 割須棄袍第119章 最後一戰!?(二)第44章 末路第136章 希望第52章 雍、司攻略(七)第141章 雛鷹第29章 商議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3章 憤怒第72章 烽煙滾滾第141章 雛鷹第137章 敗退第127章 最後一戰(十)第65章 求存孫策第1章 我,呂布?!第130章 大秦帝國第150章 一切爲了帝國第156章 誰說必須做羔羊?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8章 幽州之戰(一)熹平六年大漢鮮卑之戰第173章 爲將者的悲哀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115章 人才,讓我頭疼讓我愛第39章 幽州之戰(二)第138章 朋黨第161章 貴霜的希望第51章 雍、司攻略(六)第36章 變革第13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0章 儒生第52章 雍、司攻略(七)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136章 希望第2章 兵戈第130章 大秦帝國第66章 軍威第52章 雍、司攻略(七)第120章 最後一戰(三)第134章 前進,決戰第3章 出山第111章 憋屈啊憋屈第177章 迴歸,混亂的局面第21章 豪氣第98章 亂,接着亂,越亂越好第11章 回京第11章 回京第13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12章 錢,錢,錢,我要錢第38章 幽州之戰(一)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138章 朋黨第42章 幽州之戰(五)第163章 有我無敵,大秦無敵第8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25章 最後一戰?!(八)第129章 歸一第22章 無敵第65章 求存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165章 序曲第63章 王越之死雪峰第一次答讀者問及飛將後續情節 批露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126章 最後一戰!?(九)第108章 悲歌(一)第114章 我用不到,別人也別想用第40章 幽州之戰(三)第81章 何去何從第114章 我用不到,別人也別想用第33章 馬騰和曹操第111章 憋屈啊憋屈第105章 想動我,和我老大說去第28章 辯駁楔子回古第143章 異鄉的土地,我來了第26章 連環第21章 豪氣楔子回古第93章 武器制勝論第150章 一切爲了帝國第42章 幽州之戰(五)第29章 商議第137章 敗退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162章 戰鬥第52章 雍、司攻略(七)
第35章 暗箭傳說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上)第132章 你們不累嗎?第92章 家大業大也犯愁第23章 卻月第134章 前進,決戰第150章 一切爲了帝國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下)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下)第115章 人才,讓我頭疼讓我愛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89章 割須棄袍第119章 最後一戰!?(二)第44章 末路第136章 希望第52章 雍、司攻略(七)第141章 雛鷹第29章 商議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3章 憤怒第72章 烽煙滾滾第141章 雛鷹第137章 敗退第127章 最後一戰(十)第65章 求存孫策第1章 我,呂布?!第130章 大秦帝國第150章 一切爲了帝國第156章 誰說必須做羔羊?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8章 幽州之戰(一)熹平六年大漢鮮卑之戰第173章 爲將者的悲哀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115章 人才,讓我頭疼讓我愛第39章 幽州之戰(二)第138章 朋黨第161章 貴霜的希望第51章 雍、司攻略(六)第36章 變革第13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0章 儒生第52章 雍、司攻略(七)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136章 希望第2章 兵戈第130章 大秦帝國第66章 軍威第52章 雍、司攻略(七)第120章 最後一戰(三)第134章 前進,決戰第3章 出山第111章 憋屈啊憋屈第177章 迴歸,混亂的局面第21章 豪氣第98章 亂,接着亂,越亂越好第11章 回京第11章 回京第13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12章 錢,錢,錢,我要錢第38章 幽州之戰(一)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138章 朋黨第42章 幽州之戰(五)第163章 有我無敵,大秦無敵第8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25章 最後一戰?!(八)第129章 歸一第22章 無敵第65章 求存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165章 序曲第63章 王越之死雪峰第一次答讀者問及飛將後續情節 批露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126章 最後一戰!?(九)第108章 悲歌(一)第114章 我用不到,別人也別想用第40章 幽州之戰(三)第81章 何去何從第114章 我用不到,別人也別想用第33章 馬騰和曹操第111章 憋屈啊憋屈第105章 想動我,和我老大說去第28章 辯駁楔子回古第143章 異鄉的土地,我來了第26章 連環第21章 豪氣楔子回古第93章 武器制勝論第150章 一切爲了帝國第42章 幽州之戰(五)第29章 商議第137章 敗退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162章 戰鬥第52章 雍、司攻略(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