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最後一戰(十)

卻說周瑜和諸葛亮同時昏倒,帳內衆人大亂。過了片刻,二人先後轉醒。但覺頭腦昏沉,胸口悶,想要吐,卻又吐不出來。當真是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周瑜看了一眼臉色同樣灰敗的諸葛亮,輕輕嘆了口氣,緩緩道:“如今大局已定,諸位還是自謀生路去吧!”

衆將領從來沒有見過,一向都是信心十足的周瑜會如此頹敗,他已經喪失了必勝的信心。

太史慈顯然不甘心就這麼失敗,他憤然道:“大都督,大丈夫縱橫沙場,有死而已。況且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有所爲,有所不爲。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雖然明知覆亡在即,但忠義二字,豈可丟棄?!”

淩統年少,正是血氣方剛之時,聞言點頭道:“太史將軍所言不錯,主公大業未成,我等有死而已。大都督,你下命令吧,我等願意和秦軍決一死戰。”

諸葛亮身邊的大將魏嚴、文聘、陳到三人一臉的詢問之色,顯然不知道諸葛亮打的是什麼主意。

諸葛亮微一沉吟,咬牙道:“周大都督,你怎麼看?”

周瑜一躍而起,大喝道:“衆將尚不畏死,我又豈能懼怕秦人?今日一戰,有死而已。若能取勝,則江東之危,不戰自解。”

諸葛亮咬牙道:“既然如此,你我大軍出戰,和秦人決一死戰。”帳下衆將轟然應諾。自去準備。

江東兵馬整隊準備出戰。因信使來時,衆兵多有看到者,紛紛猜測,議論紛紛,盡皆傳言,吳郡已失,孫權沒於亂軍之中。衆兵多是吳郡之人。料想故鄉有失,盡皆慌亂。兵無戰心,有不少人趁亂棄了盔甲兵器,走出軍營,奔老家去了。比及大軍出營,出逃兵馬,竟達千人。

周瑜也不是不知道手下有人逃跑,但他沒有必要解釋。即使解釋,也沒有人願意相信他的話。在某些時候,解釋就等於掩飾。

諸葛亮可不想像周瑜那樣,把本錢全都都賠在這裡。劉備既然信任他,他就要保證劉備地利益。劉備總兵力,加上自己手頭的這點人馬,不過六萬人,其中精銳大概四萬左右。可以說進攻不足,防守有餘。他怎麼能將部隊白白的消耗在無所謂的爭鬥之上?

呂布正在大營之中,高覽在前幾天已經趕了回來,他成功招降了李嚴。

得知後路被斷的李嚴根本無心再戰,勉強抵擋了一陣,見手下軍卒逃亡甚衆。也就放棄了抵抗。

呂布早就聽過李嚴的大名,知道是個難得的人才,更重要地是,他需要用李嚴作出榜樣,繼續招攬江東的人心,因此待其甚厚。

在不久前,呂布又收到了張遼地急信,和曹性、張遼取得了聯繫,此時聽到外面江東兵馬殺來,當即笑道:“此乃無能之輩。想來是孫權的求救文書到了。所以才如此吧!想激勵將士的必死之氣,可是沒有足夠的兵力。又怎麼是我的對手!”

隨軍參謀劉曄沉吟片刻道:“大王不可輕敵,如此一來,敵軍必然驍勇異常,不懼死亡,雖然不是我大秦將士的對手,但若是硬戰,我們怕是也要損失不少人馬。如今吳郡已經被圍,不日可下。劉備困守幾郡,人少糧寡,現在已經無力出兵,勉強可以自保,也沒有什麼好怕的。可以說大局已定。如果我們將兵力耗費在和這些註定要滅亡地敵人的身上,似乎也太沒有必要了。這些人將來都是大王的子民,何必要讓他們拜拜浪費在戰爭中呢?”

呂布聞言點頭道:“你說得不錯,但要如何才能不戰而勝?敵軍挾恨而來,若要他們投降,難於登天。”

劉曄沉吟片刻道:“大王,程普和黃蓋的頭顱不是還在嗎?繳獲的旗幟不也在嗎,扔出去,讓那些傢伙看看,就說吳郡已經失守。江東軍馬,除了那些將領,應該都是顧家之人,沒有必要爲孫權賣命,到時候大王兵馬一出,除了少數死硬的人,其餘的,應該已經喪失了鬥志,這樣一來,一戰可定。”

呂布沉吟了良久,終於點頭道:“既然如此,你先去散播流言,我隨後點兵出戰。”

當程普和黃蓋的人頭懸掛在旗杆上地時候,場面徹底失控了。原本還是猜測吳郡失守的江東兵馬,立刻陷入了恐慌之中。

周瑜見到程普和黃蓋的頭顱,只覺得心頭絞痛,眼前一黑,哇的一聲,吐出一大口鮮血,整個人倒撞下馬。衆將大驚失色,慌忙救起。對面大營內秦軍看出便宜,大帶營門,衆兵殺將出來,領頭的正是號稱戰神的呂布。

這一連串地事,已經讓江東兵馬喪失了勇氣,普通士兵不戰先走,就是衆將軍和他們的親兵也無心廝殺。但步兵明顯拖累了騎兵的速度,甚至擋住了戰馬前進的方向。

呂布聽了劉曄的計劃,顯然打算一戰以竟全功。出動的多是騎兵,橫衝直撞,所向披靡。手下的大將也跟着衝鋒陷陣,斬將奪旗。淩統有心反抗,結果被呂布一戟看開胸前鎧甲,再復一戟刺殺。丁奉、周泰、蔣欽等人,盡被秦軍衆將所殺。陳武、董襲、凌操、呂蒙等將,沒於亂軍之中。太史慈保護周瑜,死命衝殺,卻被秦軍射殺戰馬,不敵顏良、黃忠,力竭被俘。周瑜昏迷不醒,待手下親兵折盡,被秦兵綁了。

諸葛亮一直關注戰局,他有意將部隊靠後,讓江東兵馬打頭陣。當見到程普和黃蓋的人頭時,他立刻命令部隊變後隊爲前隊,開始撤退。當江東兵馬潰逃的時候。他依然牢牢掌握這部隊地指揮權。面對潮水一樣地敵人,他果斷下令,凡是有要衝動大陣地,一律射殺。

呂布素來忌憚諸葛亮,原本想趁此機會,一舉剪除,但見他兵馬不亂。又見江東兵馬亂成一團,擔心一次吃不下聯軍。又見荊州兵馬軍容嚴整,只好將注意力集中到江東兵馬身上。諸葛亮指揮大軍,徐徐而退,撤往長沙,和劉備會合。

這一戰,江東兵馬損折殆盡,斬首數千。降者三萬有餘,衆將紛紛獻功。

呂布吩咐將太史慈和周瑜帶上,二人被秦軍士卒捆的緊緊地,繩子狠狠的勒在身上。周瑜滿臉鮮血污泥,身上的鎧甲也髒亂不堪,哪裡有江東美周朗地風範。太史慈更慘,他的鎧甲凌亂不堪,顯然因爲廝殺地緣故。他的左肩有一道深深的傷口。卻是被顏良給劃的,現在被一塊破布胡亂包裹。

看着二人悽慘的模樣,呂布也不禁嘆息,過了一會才道:“二位,孫權覆亡在即,你們打算如何……”

太史慈咬牙道:“有死而已。”

周瑜沉聲道:“呂布。你不用貓哭耗子假慈悲了。我既然落到你手裡,要殺要剮隨便你,我要是皺一皺眉頭,不是好漢。只恨不能親手殺你。”

衆將聞言,無不變色,齊聲呵斥。

呂布嘆了口氣,伸手壓了壓,止住了衆將的喝罵,看着周瑜,淡淡的道:“你何苦如此?你難道認爲自己是英雄。做得很正確嗎?你可知道。這些天地戰鬥,我們雙方損失了多少人馬?那都是一條條活生生的生命!說沒有了。就沒有了。你有本事,在邊關危機的時刻,怎麼不衝胡人去使,反而衝我脾氣?你們江東除了知道割據稱雄,還知道什麼?還會幹點什麼?你們都說我是漢賊,欺君枉上,圖謀不軌,難道你們江東就好嗎?什麼忠義當頭,不要再往自己臉上貼金了,那不過是你們糊弄人的把戲罷了。如今孫權覆亡在即,我不希望像你這樣的人才隨着那些疑心割據的士人走向墳墓。我需要你們的歸附,大秦也需要你們的才能……”

周瑜死死地盯住呂布,冷冷的道:“呵呵,奪妻之恨,我怎能放下?如果沒有你的出現,喬家姐妹早就成了我和伯符的妻子,你居然用卑劣的手段將她們搶走,你居然還奢望得到我的效忠……哈哈,你就做你地千秋大夢吧。”

呂布眼中閃過一絲殺意,他雖然早就料到了這個結果,但心中還是不爽,當即點頭道:“既然如此,我成全你。左右,推出去斬首示衆,將頭顱給我號令三軍。”衆謀士見呂布眼露殺意,都不敢多說。幾個武士將周瑜推出,片刻便將頭顱獻上。呂布驗看之後,這纔拿去號令。

呂布又看了一眼太史慈,溫言道:“子義難道也想爲孫氏家族陪葬嗎?俗話說,主將無能,累死三軍。若不是孫權胡亂指揮,周瑜想來也不會要拼死一戰。我希望你能兌現當日和子龍的約定,歸順於我。”

太史慈看了一眼呂布,淡淡的道:“此一時,彼一時。如今我受孫家大恩,怎麼背棄?大王不用多言,請速動手,自古以來,戰死沙場,馬革裹屍,就是武人的榮耀。大王不必猶豫了。”

呂布淡淡的笑道:“我曾經說過一句話,人才,只有惟我所用才能算是人才。否則的話,他和一個普通人一樣,沒有什麼分別。我雖然統一天下,但四海邊疆還需要人來守護,偏遠州、郡還需要人才去拱衛。我不希望你死在自己人手裡,你口中的馬革裹屍,我希望那是戰死在邊關。你在考慮一下,我希望你能選擇歸順,過來幫我。”

太史慈沉吟不語,顯然在考慮呂布的話。

呂布揮手讓武士將他帶下去,好生看守,讓他自己好好考慮。待太史慈出了帳篷,這纔對衆將道:“你們看,我下一步該怎麼走?”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沉吟,顯然面臨着選擇。無論收拾哪個,都是一件大功勳,怎能不讓人躊躇!

劉曄見衆人都不做聲,先開口道:“大王,我以爲當先打劉備。此人陰險狡詐,又素有仁義之名,若讓此人緩過氣來,必然增加攻打的困難,倒不若現在先下手鏟除。至於孫權,不過是無能之輩,兩大主力盡被我軍所殲,外無大將,內無救兵,張遼將軍十五萬大軍,足以掃蕩孫權的巢穴,不需要大王擔心。”

審配沉吟片刻道:“大王,長江天險已爲我大秦所有,劉備縱然想反抗,也沒有那個能力。大王是不是派人招撫他,若是不動刀兵之苦,豈不是皆大歡喜?”

呂布呵呵大笑,隨即下令道:“劉備小人,留之無用,若是投降,殺掉恐失人望。關羽、張飛爲其爪牙,諸葛亮爲其羽翼,此人在,則我寢食難安。讓張遼擺平孫權,諸位將士,隨我掃平劉備,一統天下。”

衆將齊聲應諾,呂布兵鋒,直指長沙。

ps:今天評,一個書友說得好,以力破巧。把呂布地戰術思想完全表現了出來。再說一句,《飛將》還有一段路要走,最起碼一兩個月內不會結束。謝謝大家地支持希望大家支持。

第160章 殘酷第9章 冀州第78章 無衣第173章 爲將者的悲哀第106章 戰?!不戰?!第46章 雍、司攻略(一)第104章 小樣,誰怕誰啊,你咋兒不退?第166章 秦馬如雷第66章 軍威孫策第89章 割須棄袍第26章 連環第106章 戰?!不戰?!第137章 敗退第117章 戰爭前的準備第160章 殘酷第101章 現在後悔也晚了第74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二)第145章 圍城第45章 春夢了無痕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熹平六年大漢鮮卑之戰第2章 兵戈第149章 兩大強國的目的第43章 幽州之戰(六)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上)第145章 圍城第37章 霹靂車和水軍第61章 拒婚第17章 背盟第118章 最後一戰!?(一)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158章 爲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第3章 出山雪峰第一次答讀者問及飛將後續情節 批露第95章 感情這東西,有的時候真的很難說第93章 武器制勝論第125章 最後一戰?!(八)第127章 最後一戰(十)第127章 最後一戰(十)第161章 貴霜的希望第1章 我,呂布?!第69章 漢中之戰(上)第164章 要像拿破崙學習第129章 歸一第121章 最後一戰?!(四)第19章 相爭第8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69章 漢中之戰(下)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51章 雍、司攻略(六)第10章 鐵血精騎第122章 最後一戰!?(五)第114章 我用不到,別人也別想用第133章 休養生息,不代表安分守己第170章 和郊狼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19章 最後一戰!?(二)第16章 鏖戰第1章 我,呂布?!第76章 亂戰第137章 敗退第59章 第二次改革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1章 我,呂布?!第47章 雍、司攻略(二)第156章 誰說必須做羔羊?第8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上)第152章 戰雲密佈,烽火連天第146章 遠方的來客第85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154章 大局似已定第65章 求存第35章 暗箭傳說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8章 黃巾熹平六年大漢鮮卑之戰第95章 感情這東西,有的時候真的很難說第100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137章 敗退第41章 幽州之戰(四)第62章 劫持第145章 圍城第105章 想動我,和我老大說去第69章 漢中之戰(下)第10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12章 愛情第16章 鏖戰第66章 軍威第49章 雍、司攻略(四)第12章 愛情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114章 我用不到,別人也別想用第29章 商議第162章 戰鬥第138章 朋黨第152章 戰雲密佈,烽火連天第111章 憋屈啊憋屈第17章 背盟
第160章 殘酷第9章 冀州第78章 無衣第173章 爲將者的悲哀第106章 戰?!不戰?!第46章 雍、司攻略(一)第104章 小樣,誰怕誰啊,你咋兒不退?第166章 秦馬如雷第66章 軍威孫策第89章 割須棄袍第26章 連環第106章 戰?!不戰?!第137章 敗退第117章 戰爭前的準備第160章 殘酷第101章 現在後悔也晚了第74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二)第145章 圍城第45章 春夢了無痕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熹平六年大漢鮮卑之戰第2章 兵戈第149章 兩大強國的目的第43章 幽州之戰(六)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上)第145章 圍城第37章 霹靂車和水軍第61章 拒婚第17章 背盟第118章 最後一戰!?(一)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158章 爲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第3章 出山雪峰第一次答讀者問及飛將後續情節 批露第95章 感情這東西,有的時候真的很難說第93章 武器制勝論第125章 最後一戰?!(八)第127章 最後一戰(十)第127章 最後一戰(十)第161章 貴霜的希望第1章 我,呂布?!第69章 漢中之戰(上)第164章 要像拿破崙學習第129章 歸一第121章 最後一戰?!(四)第19章 相爭第8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69章 漢中之戰(下)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51章 雍、司攻略(六)第10章 鐵血精騎第122章 最後一戰!?(五)第114章 我用不到,別人也別想用第133章 休養生息,不代表安分守己第170章 和郊狼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19章 最後一戰!?(二)第16章 鏖戰第1章 我,呂布?!第76章 亂戰第137章 敗退第59章 第二次改革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1章 我,呂布?!第47章 雍、司攻略(二)第156章 誰說必須做羔羊?第8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上)第152章 戰雲密佈,烽火連天第146章 遠方的來客第85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154章 大局似已定第65章 求存第35章 暗箭傳說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8章 黃巾熹平六年大漢鮮卑之戰第95章 感情這東西,有的時候真的很難說第100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137章 敗退第41章 幽州之戰(四)第62章 劫持第145章 圍城第105章 想動我,和我老大說去第69章 漢中之戰(下)第10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12章 愛情第16章 鏖戰第66章 軍威第49章 雍、司攻略(四)第12章 愛情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114章 我用不到,別人也別想用第29章 商議第162章 戰鬥第138章 朋黨第152章 戰雲密佈,烽火連天第111章 憋屈啊憋屈第17章 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