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徐州之戰(五)

劉備正在大營思索退敵之策,忽然有人來報說張飛失了徐州,保護家眷來此。【 木魚哥 ——更新最快,全文字首發】劉備不由得臉色鐵青,連連道:“三弟誤我,三弟誤我。”

關羽見張飛一臉煙火之色,滿是懊喪的入內,不由得責怪道:“當初你非要守城,如今失卻我等基業,如之奈何?”

張飛滿面羞慚,默然無語,突然一咬牙,抽出寶:“我失卻徐州,沒臉見二位兄長,用命來還罷!”說罷就欲抹脖子自刎。

劉備大驚道:“三弟不可,我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願同死。今雖失了城池,但我怎麼忍心教兄弟中道而亡?況城池本非我所有,失卻了又有什麼可悲哀的?賢弟一時之誤,何至遽欲捐生”

張飛滿面羞慚,放聲大哭。劉、關二人也不住啜泣。

良久,關羽道:“現在曹*大兵壓進徐州,我們腹背受敵,基業又失,如何應對,還清大哥早做決斷。”

劉備沉吟片刻道:“如此這般,我們只得棄了徐州,選一處安身之地了。”

孫乾見了道:“如此,不如奔荊州而去。”

張飛搖頭道:“荊州離我們太遠,且需經過曹*的領地,不如投奔呂布。”

劉備擺手道:“呂布乃國賊也,竊居高位,割據城池,禍亂社稷,危害朝綱,我怎能投奔他?現在曹*大軍進犯徐州,我們正可以趁虛而入,取道豫州,在他的大軍回師前,殺到荊州。”

簡雍沉吟片刻道:“既然如此,我們連夜班師,棄卻粗重,取道芒碭山。”

劉備點頭答應。

當夜劉備率領大軍,棄卻大營,連夜奔芒碭山而去,一些人如糜芳等乘機走脫。紀靈、張勳不知劉備虛實,懼怕有計策,不敢追趕,只是奔徐州而去。

劉備大軍進入豫州,真入虎入狼羣,蝗蟲過境,所過之處,掃蕩一空,壯丁盡被徵爲軍兵,糧秣錢財盡皆帶走,當真是天高了三尺。

曹*大驚失色,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劉備會殺入他的老巢。生怕劉備襲擊許昌,忙留兵六萬,安定徐州,派夏侯敦率領大軍回師許昌,聽候郭嘉調遣。而劉備大軍轉戰豫州,直衝荊州而去。

軍至荊州,劉備先使孫乾入城見劉表,備述劉備之至誠。

蔡瑁勸劉表道:“劉備,世之,手下關、張二將,驍勇無敵,以爲羽翼,如若至荊州,必成客大欺主之勢,況且劉備結恨於曹*,如若收留他,曹*必然仇視我們。主公可聯結曹*,夾擊劉備。”

孫乾勃然作色道:“蔡將軍何出此言?我公和劉荊州有同宗之誼,你雖然是外姓,但也是劉荊州的妻弟,怎麼可以說出這種挑撥的話呢?劉徐州兵敗之時,曾要往投呂布,我因此諫道:‘呂布雖然強大,終是外姓之人,且爲禍國之賊,劉荊州和主公有同宗之誼,將軍何不往投之。’劉徐州因此大喜,不遠千里,派我前來。可沒有想到劉荊州屬下盡是妄進讒言的小人,事已至此,可斬孫乾,只恨我不識人。”

劉表聞言大喜,以爲得劉備南可以抵江東,北可以戰曹*,西可以防益州。斥退蔡瑁,好言撫慰孫乾,將小城新野讓給劉備屯軍。正值宛城張濟戰死,其侄張繡統御其衆,雖然勇武出衆,但謀略稍遜,士民多有不服,不能復舊日氣象,再加上畏懼曹*的征伐,遂歸順劉備。宛城、新野、樊城之地頗有錢糧,劉備整頓軍馬,不日恢復舊日氣象。劉表見劉備日益強大,心生疑惑,但劉備屢次有好言結納,劉表於是高興而不懷疑他,雙方相安無事,關係反而日漸親密。

曹*大軍先鋒隊先到徐州,佔據城池,安定百姓。

紀靈和張勳爲了早日平定徐州,分兵而戰。張勳攻小沛,紀靈攻徐州。

紀靈大軍先到徐州,見城上錦旗招展,防守嚴密,打的是曹*旗號,不敢攻城,退守靈壁,同時派人聯絡張勳。

張勳大軍*近沛城,城中守將已知徐州變故,不敢迎敵,獻了城池。張勳接到紀靈的加急信箋,不由得大驚,急忙派人沿沛城到靈壁一線佈置防禦。

曹*進入徐州,派人到下坯招攬陳家父子,陳登徵得父親的同意後,出城納降,同時獻徐州地理圖冊。曹*大喜,封陳登爲徐州牧,關內侯。同時重賞曹豹的家人,追封曹豹爲沛城侯。曹豹之子曹安年僅十六歲,頗有勇力,善使一對板斧,曹*壯之,讓他繼承曹豹的爵位,協助陳登鎮守徐州。

曹*派人招降糜家兄弟,糜竺斷然拒絕,派人聯繫青州的甘寧、徐盛。

呂布早就有了交代,如果糜家有事,在不損害呂布軍利益的前提下,儘可以答應。甘寧當即派徐盛率軍一萬二千進駐琅琊。

曹*見了大怒,有心攻打琅琊,又恐袁、呂合兵。有心攻打沛城,又恐兵少,難以取勝,反被徐盛襲了徐州,又畏懼拖延日久,被劉備擾亂後方,侵襲許昌,一時間不由得進退兩難。

于禁諫道:“現在羣雄並立,我們沒有能力消滅任何一方,應當以緩和彼此的關係爲上。”

曹*深以爲然,派人向兩軍議和。

張勳認爲沛城孤懸在外,難以守禦,建議放棄,反而遭受袁術的斥責,只好留韓暹、楊奉率領本部兵馬守城,自己率大軍回壽春。

徐盛見曹*退兵,留管亥率軍萬人守城,自己糜家回青州去了,徐州遂平。

袁術佔據淮南,地廣糧多,兵馬充足,又有孫策所質玉璽,而孫策已經平定江東,名義上還是他的部下,不由得萌發了稱帝的心思;大會羣下商議

袁術先以言挑道:“當年漢高祖劉邦不過是泗上的一個亭長罷了,經過東征西討,最終佔有了;到現在爲止已經有四百年了,大漢氣數已盡,海內鼎沸。我袁家四世三公,百姓都忠心歸附,士人都聞風景從;我打算順應天意和民意,登九五之位,你們認爲怎麼樣?”

主簿閻象大驚道:“主公萬萬不可如此急切行此事。當年周后稷積德累功,至於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猶以服事殷。明公家世雖貴,未若有周之盛;漢室雖微,未若殷紂之暴也。此事決不可行。”

袁術怒道:“我袁姓出於陳。陳乃大舜之後。以土承火,正應其運。又讖雲:代漢者,當塗高也。吾字公路,正應其讖。又有傳國玉璽。若不爲君,背天道也。吾意已決,多言者斬!”於是不聽忠言,建號仲氏,立臺省等官,乘龍鳳輦,祀南北郊,立馮方女爲後,立子爲東宮。一時間天下震動,曹*欲提兵征伐,但徐州新定,後方不穩,只好作罷。

卻說孫策自出兵江東,招賢納士,破劉繇,誅王朗,斬嚴白虎,平定江東,有才能的人紛紛前去投奔。孫策佔據江東六郡,張紘、張昭等人都被羅到手下,武將如太史慈、王越也被招攬了。孫策因爲勇武而被人稱爲小霸王,稱霸江東。但江東的弊病也在凸現在想要發展的孫策面前。人口稀少,缺少馬匹、門閥林立等一系列問題困擾着他,爲了擺脫困境,他把目光盯在了稱帝的袁術,同時派人和呂布、曹*聯繫,希望同時出兵,掃蕩淮南。

作者語:解釋一下,劉備之所以不投奔呂布,是因爲呂布和歷的袁紹不同,袁紹還對大漢表示臣服,而他的出身也值得劉備投奔。可現在呂布已經成了天下讀人的公敵,爲了自己的名聲,劉備根本投奔所謂的漢賊。

友情推薦:《大秦之小兵傳奇》、《萬里長歌錄》、《我傍上了武則天》、《青空英雄傳》

-------------

-------------

第13章 龍潛第28章 辯駁第8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4章 無奈第105章 想動我,和我老大說去第69章 漢中之戰(下)第117章 戰爭前的準備第131章 利字當頭第163章 有我無敵,大秦無敵第10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175章 談判第162章 戰鬥第175章 談判第164章 要像拿破崙學習第7章 發展第110章 悲歌(三)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52章 雍、司攻略(七)第85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轉貼東吳二喬第148章 艱難的第一次較量第26章 連環第63章 王越之死第86章 漫長的一天第47章 雍、司攻略(二)第15章 討伐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下)第21章 豪氣第41章 幽州之戰(四)第164章 要像拿破崙學習第11章 回京第158章 爲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第64章 逃亡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27章 隕落第10章 鐵血精騎第18章 悲哀第86章 漫長的一天第126章 最後一戰!?(九)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7章 發展第13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04章 小樣,誰怕誰啊,你咋兒不退?第144章 登陸第137章 敗退第168章 窘境第24章 鄴城第109章 悲歌(二)第52章 雍、司攻略(七)第69章 漢中之戰(上)楔子回古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15章 討伐第155章 屠殺?要俘虜有什麼用?雪峰第一次答讀者問及飛將後續情節 批露第145章 圍城第18章 悲哀第69章 漢中之戰(下)第72章 烽煙滾滾第82章 荊襄之亂第98章 亂,接着亂,越亂越好第29章 商議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下)第78章 無衣第121章 最後一戰?!(四)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上)第120章 最後一戰(三)第101章 現在後悔也晚了第89章 割須棄袍第48章 雍、司攻略(三)熹平六年大漢鮮卑之戰轉貼東吳二喬第54章 徐州之戰(一)第129章 歸一第99章 鐵血忠魂第163章 有我無敵,大秦無敵第110章 悲歌(三)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59章 第二次改革第122章 最後一戰!?(五)第158章 爲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第125章 最後一戰?!(八)第128章 末日第93章 武器制勝論第156章 誰說必須做羔羊?第131章 利字當頭第146章 遠方的來客第63章 王越之死第114章 我用不到,別人也別想用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110章 悲歌(三)第24章 鄴城第33章 馬騰和曹操第71章 能捉住老鼠的就是好貓第161章 貴霜的希望第141章 雛鷹第158章 爲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
第13章 龍潛第28章 辯駁第8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4章 無奈第105章 想動我,和我老大說去第69章 漢中之戰(下)第117章 戰爭前的準備第131章 利字當頭第163章 有我無敵,大秦無敵第10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175章 談判第162章 戰鬥第175章 談判第164章 要像拿破崙學習第7章 發展第110章 悲歌(三)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52章 雍、司攻略(七)第85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轉貼東吳二喬第148章 艱難的第一次較量第26章 連環第63章 王越之死第86章 漫長的一天第47章 雍、司攻略(二)第15章 討伐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下)第21章 豪氣第41章 幽州之戰(四)第164章 要像拿破崙學習第11章 回京第158章 爲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第64章 逃亡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27章 隕落第10章 鐵血精騎第18章 悲哀第86章 漫長的一天第126章 最後一戰!?(九)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7章 發展第13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04章 小樣,誰怕誰啊,你咋兒不退?第144章 登陸第137章 敗退第168章 窘境第24章 鄴城第109章 悲歌(二)第52章 雍、司攻略(七)第69章 漢中之戰(上)楔子回古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15章 討伐第155章 屠殺?要俘虜有什麼用?雪峰第一次答讀者問及飛將後續情節 批露第145章 圍城第18章 悲哀第69章 漢中之戰(下)第72章 烽煙滾滾第82章 荊襄之亂第98章 亂,接着亂,越亂越好第29章 商議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下)第78章 無衣第121章 最後一戰?!(四)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上)第120章 最後一戰(三)第101章 現在後悔也晚了第89章 割須棄袍第48章 雍、司攻略(三)熹平六年大漢鮮卑之戰轉貼東吳二喬第54章 徐州之戰(一)第129章 歸一第99章 鐵血忠魂第163章 有我無敵,大秦無敵第110章 悲歌(三)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59章 第二次改革第122章 最後一戰!?(五)第158章 爲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第125章 最後一戰?!(八)第128章 末日第93章 武器制勝論第156章 誰說必須做羔羊?第131章 利字當頭第146章 遠方的來客第63章 王越之死第114章 我用不到,別人也別想用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110章 悲歌(三)第24章 鄴城第33章 馬騰和曹操第71章 能捉住老鼠的就是好貓第161章 貴霜的希望第141章 雛鷹第158章 爲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