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德國大使

第一鎮市,藉着東葡戰爭的東風,德國也順勢派遣了外交官員入駐第一鎮市。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第一鎮市早已經不是當年的小鎮模樣,成了一座優雅,文明,繁榮的新興城市。

既有歐洲古典風格,同時帶着現代化城市的氣息,外觀上和歐洲城市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工業革命帶來的便捷生活在第一鎮市處處體現出來,恩斯特不是一個將就過日子的人,所以對第一鎮市的規劃極爲上心。

遊走在第一鎮市的街道上,克萊恩有些感慨萬千,他感覺自己以往對非洲國家的認知被顛覆了。

“唉,沒想到東非發展的真不錯,看着規劃和人口,應該比斯圖加特要繁榮上一些吧!加上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的話感覺和德國好像也沒有太大區別。”

馮德萊恩狐疑的瞥了德國駐東非大使克萊恩一眼,他感覺克萊恩話裡有話!

“呵呵,克萊恩先生你說笑了,東非怎麼可能比得上德國,東非也就沿海地區開發的還算不錯,城市都是這些年新建的,所以看上去還不錯,交通便利的原因,人口也多一些,不過人口多不代表什麼,何況德國的人口本來就比東非多,我們東非和德國的差距是方方面面的。”

克萊恩倒是不這麼認爲,最近他也參觀了第一鎮市附近的達累斯薩拉姆和索加,據他所知巴加莫約距離第一鎮市也不遠,在第一鎮市北邊運河可以看到巴加莫約的船隻,所以東非城市頗有一種集羣發展的勢頭,這就讓克萊恩想起了德國的魯爾區。

東非這幾座城市當然不能和魯爾區相比較,魯爾區城鎮就有二三十座,工業化程度相當高。

東非這幾座城市,主要還是佔了政策和交通優勢,第一鎮市和索加都是政策扶持起來的,巴加莫約和達累斯薩拉姆是東非沿海優良港口。

實際上如今達累斯薩拉姆按照東非的劃分應該是兩個城市,一南一北兩座城區,北部也就是原達累斯薩拉姆市注重商業和服務業,南部注重工業和製造業,所以準確來說當前以第一鎮市爲中心附近有五座城市,跨海還有桑給巴爾島。

東非沿海地區最大的短板還是缺乏資源,不過海運的便利性對衝掉了這個劣勢,內陸的貨物也會在這裡集散,所以發展還不錯。

“馮德萊恩先生,你客氣了,東非起步發展的時間太短,能做到這種程度我認爲已經相當不錯,歐洲的一些小國發展恐怕都不如東非。”克萊恩說道。

克萊恩發覺當初如果德國能重視殖民東非這塊區域該多好!不過當時德國都沒有統一,自然沒有功夫搞海外殖民,奧地利其實有條件這麼做,但是奧地利的精力都被普魯士拖住了,也只有黑興根王室慧眼識珠,不過好在東非也是德意志人,那就是自己人,總比留給英法要強的多。

統一後的德國近兩年纔開始注重殖民地的重要性,主要還是受大環境影響,其他列強都在世界各地挑事,只有德國窩在歐洲沒有什麼動作。

而德國工業極速發展,實力不可同日而語,自然也不太滿足當前的國際格局,不過首相俾斯麥是能沉住氣的人,這一點恩斯特格外佩服。

當前德國就有些像前世受美國打壓的遠東帝國,看似如初升朝陽,實際上問題相當大。

德國的難點在於地緣環境劣勢,法俄兩國都是頂級列強,所以德國在歐洲很難輾轉騰挪,幾乎沒有擴張空間,遠東帝國的劣勢則在於世界能源和礦產控制在美國手中,如果前世遠東帝國解決了能源和礦產問題,根本就不害怕美國打壓。當前世界霸權在英國人手中,不過英國人的霸權很有限,沙俄和法國都有能力挑戰英國霸權,德奧兩國稍微差一點,但是德國工業發展迅猛,奧匈帝國還能繼續吃老本,西班牙半死不活卻還能維持列強的體面,美國,東非,遠東帝國,奧斯曼都可以靠着體量過的不錯。

這次東葡戰爭實際上也確立了東非的國際地位,葡萄牙雖然不強,但是排在它前面的國家也沒有一個是弱者。

所以克萊恩說道:“未來德國,奧匈帝國還有東非,我們三個國家代表着德意志人在世界的影響力,德國國力最強,奧匈帝國實力也不差,東非潛力不錯,三國聯合起來就能改變世界的話語權。”

馮德萊恩聽到克萊恩自信滿滿的話,澆了一盆冷水道:“我倒是希望看到那一天的到來,但是現在恐怕不可能實現,沒有個二三十年,世界格局都不可能有太大變動,光是英國就壓着我們喘不過氣,除非英國徹底衰落,不然一切都是幻想。”

馮德萊恩的話也點醒了克萊恩,英國確實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現在的英國如日中天,一點也沒有衰落的樣子,反而越發威風。

克萊恩道:“英國確實強大,至少海洋上還是英國人說了算,沒有人能挑戰英國的地位,我們只能先積蓄力量,等待英國人自己出問題。”

馮德萊恩又打擊道:“不僅是英國,對於你們德國而言,還有法國,沙俄,這些國家都不希望看到德國崛起。”

其實馮德萊恩還想把奧匈帝國也算上,畢竟德國太強的話,對奧匈帝國內的某些人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不過這種事也不好說,以前奧地利因爲和普魯士爭奪德意志的權利,所以關係不好,現在奧地利都出局了,自然也沒有心思找普魯士麻煩,匈牙利反而成了奧地利的心頭大患。

克萊恩隨後和馮德萊恩由聊了不少,不過都透露着一個意思,那就是德奧東三國聯盟的設想。

按照克萊恩的意思,東非現在實力也不算差,那自然是想讓東非站在德國這一邊,可是東非現在不吃這一套,東非自身都還沒有消化,對國際事務也不太關心。

現在東非只要安安穩穩發展個二三十年,那就能徹底坐穩世界大國的地位,沒事瞎參與國際紛爭,對於當前東非來說沒有什麼好處。

所以東非對站隊也沒有太多想法,不要看英國對東非虎視眈眈,只要英國不主動對東非發動戰爭,那東非都不太想理英國,而且英國就算對東非發動戰爭,東非也不害怕。

這個階段,東非和美國是很類似的,對國際事務都不太感興趣,當然,美國比東非還是有追求一點,就比如美國對美洲的影響力和控制權,貪慾很強烈。

東非確實對印度洋有自己的利益訴求,但是恩斯特只佈局了蘭芳共和國,沒有像美國一樣搞個門羅主義出來,所以現在東非還是比較老實的,至於東非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國土怎麼來的,那都是國力上升後自然而然併入東非國土的,說到底還是實力,所以東非只要專心提升國力,未來就能在國際局勢變動中,掌握主動權,恩斯特想來俾斯麥也是這個打算,只不過後來威廉二世沒有俾斯麥那個耐心罷了。

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58章 密謀第631章 準備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124章 水井第449章 野心第521章 申請第151章 在法國第368章 插曲第418章 學徒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402章 妥協第179章 總部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426章 回歐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441章 回國第695章 納塔爾第140章 新品第97章 日常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103章 “大殺器”第18章 遠洋貿易第179章 總部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04章 飲食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520章 發電廠第680章 緩衝區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552章 過往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287章 西逃第474章 討論第74章 “整肅”運動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還在審覈……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595章 鼓動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559章 誣陷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92章 挖牆角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596章 壓迫感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87章 勸說第382章 渡河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726章 深入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742章 大捷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492章 靜坐戰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195章 拜訪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382章 渡河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444章 到家第758章 331師第103章 “大殺器”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
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58章 密謀第631章 準備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124章 水井第449章 野心第521章 申請第151章 在法國第368章 插曲第418章 學徒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402章 妥協第179章 總部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426章 回歐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441章 回國第695章 納塔爾第140章 新品第97章 日常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103章 “大殺器”第18章 遠洋貿易第179章 總部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04章 飲食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520章 發電廠第680章 緩衝區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552章 過往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287章 西逃第474章 討論第74章 “整肅”運動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還在審覈……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595章 鼓動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559章 誣陷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92章 挖牆角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596章 壓迫感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87章 勸說第382章 渡河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726章 深入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742章 大捷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492章 靜坐戰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195章 拜訪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382章 渡河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444章 到家第758章 331師第103章 “大殺器”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