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妥協

“炮彈裝填完畢!”

“瞄準目標點,預備,放!”

轟……隨着一聲巨響,滾滾黑煙從炮管中噴涌而出,巨大的後坐力使得火炮直接從地上震起脫離地面,激起一陣塵土,樹立在法爾河岸邊臨時用泥土堆築而成的標靶瞬間被炸的四分五裂。

但是這還沒有結束,第三旅總共裝備有十一門火炮,這是整個511師全部家當,隨着第一門火炮開火,其他火炮也依次對着被摧毀的標靶開火,在它的屍體上開始揉捏,等到沙塵過去,原本一米多高的土石堆徹底變成一處深坑。

“第三騎兵連進攻!”

兩百多匹戰馬,在開闊的原野上奔騰起來,隨着速度逐漸加快,騎兵拿出德萊塞卡賓槍,在馬背上飛速完成彈藥填充,隨後驅使戰馬急停,瞄準,對着法爾河方向射擊,動作一氣呵成,沒有一絲停頓。

隨後第三旅各個部隊按照戰前指揮部部署的遐想敵,進行一系列戰術演示,推進,後退,反擊,各個部隊相互配合,展現出第三旅各個部隊之間的協同能力,演習持續了四個小時,等到中午烈日當空後,隨着開飯號聲響起,終於結束。

河對岸的英國人,布爾人以及土著也一直觀看着東非王國爲他們準備的這一場好戲。

英國的礦場主們則站在遠處拿着望遠鏡觀看,並且討論此次東非王國演習的意義。

“Oh, my God!德意志人是在向我們示威!”

“但是你必須承認他們表面上看起來確實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難怪德意志人可以迅速完成對南非多地的進攻,並最終取得勝利。”

“要不是德意志人部隊裡那些黃種人,我真要懷疑這些德意志人就是普魯士陸軍僞裝成東非王國軍隊,然後同布爾人和祖魯王國作戰。”

“紳士們,現在應該怎麼辦?東非王國是否真有意圖向金伯利進攻!”

“我們是一定不能讓德意志人過河的,但是誰能阻止德意志人?他們的軍事力量非同小可,就是真的讓開普敦的皇家海軍到內陸來,恐怕也拿德意志人沒有絲毫辦法。”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逼迫開普敦和德意志人談判了,先不說如果爆發戰爭結果如何,我的礦場可是一天也不能停工,那意味着會少賺許多錢,而且,結果十分糟糕的話,說不定我們會血本無歸,戰爭一打響,金伯利的歸屬權最後在誰手上可就不一定了。”

“如果這裡是印度,那我相信帝國一定不懼任何挑戰,但是開普敦殖民地不要說和印度相比,就是加拿大,澳大利亞都比不了,我們的人口太少了。”

“還有開普敦的地形,也不利於我們軍隊的防禦,如果是東部還好說,從哪裡可以藉助港口登陸軍隊,但是金伯利卻處在南非高原的腹地,即便等軍隊從東部過來,一切都晚了。”

開普敦殖民地的地形確實很不友好,尤其是對英國人來說,因爲南非高原的邊緣地帶是一條長達兩千公里的大斷崖。

(圖)

這種特殊的地理結構和巴西地盾差不多,情況比巴西好一點,因爲南非高原歷史更加悠久,經過長達上億年曆史發展,沿岸一些地區經受長時間海水,河流,雨水,風力侵蝕,慢慢形成了一些狹窄平原,開普敦(市)就是建在這樣的平原上。 東邊的德拉肯斯山脈就是這個大斷崖的組成部分,但是德拉肯斯山脈有許多缺口,同時有不少優良港口,所以交通上還說的過去。

開普敦(市)通往內陸的情況就一言難盡了,不單單是地形上的限制,其北方同南非高原相接的部分還是非常乾旱的大卡魯盆地,屬於半沙漠乾旱氣候區域,降水量在100毫米到400毫米之間,極其不穩定,雨水缺乏的年份甚至比卡拉哈里沙漠更加乾旱,幾乎沒有什麼人口,只能放養一些山羊和綿羊,不過因爲南非大斷崖的存在,讓這裡的河流可以接受高山來水的補充,在河流沿岸可以開發有限的灌溉農業用地。

(圖)

總而言之,開普敦殖民地向內陸發展是極其不容易的,東非則相反,東非是從內陸向沿海擴張,而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之間幾乎是相連的,沒有太大地形阻礙,所以開普敦就只能看着東非肆無忌憚的在內陸擴張,毫無辦法,不過根本原因還是開普敦人口太少,無法供養更多的軍隊,探索內陸地區。

“現在最糟糕的是德意志人和我們只有一河之隔,而金伯利礦區是整個南非最有價值的一塊蛋糕,我們不能承受失去金伯利的損失。”

“我們必須團結起來,讓開普敦和東非之間達成協定,丟失一些沒有價值的土地不是什麼大事,格里瓜蘭面積雖然大,卻是無效土地,沒有什麼人口,氣候條件也不好,讓給東非王國也無所謂,只要東非王國承諾永遠不對金伯利有想法,我想爲了我們的共同利益,這是可以理解的。”

他的話引起了金伯利礦場主們的認同,目前爲止金伯利礦區總共有三十多家公司,開發出約價值三十五萬英鎊的金剛石,同時是開普敦殖民地最大的稅收來源地。

但這只是礦場主們的極限,遠遠不是金伯利礦區的極限,隨着投入增加,金伯利金剛石產量是倍數增加的,地下埋着的都是白花花的錢,礦場主們和依託金剛石建立的企業,最缺少的還是人手,目前金伯利礦區只有不到一萬人口,嚴重限制金伯利的發展。

只要人口上來,金伯利礦區的金剛石能開發出來多少?百萬英鎊,甚至千萬英鎊。

作爲對照,19世紀初英國年度總收入爲2.3億英鎊,貴族收入爲310萬英鎊,金伯利的價值不言而喻,所以金伯利是不容有失的,金伯利地區的企業主和礦場主爲了自己的利益也不會選擇和東非王國開戰。

很快,開普敦總督亨利·巴克利就收到了金伯利礦區背後英國本土貴族和大資本家們的信件,大概意思就是:“保證金剛石礦區安全,至於什麼格里瓜蘭共和國,扔了就扔了,不然你這個總督也就做到頭了,趕快和東非王國談和,避免擴大沖突。”

這讓亨利·巴克利很是鬱悶,他在日記裡寫到:“爲了眼前的利益,倫敦的政客和資本家們,沒有絲毫意識到放棄對付東非王國對於未來的英國來說意味着什麼!如果讓東非王國在南非站穩腳跟,未來開普敦即便不被吞併,也只能成爲其附庸,這在我看來只是時間問題,五十年之內,他們埋下的種子,一定會結出惡果……”

隨後,開普敦殖民地同東非簽署了互不侵犯協議,協議指出,東非王國必須停止在南非的一切軍事行動,並且保證永不侵犯開普敦殖民地領土,雙方以奧蘭治河爲界。

協議簽訂後邊境的東非陸軍必須撤離,只允許少量邊境部隊存在,作爲對等條件,開普敦殖民地同樣如此。

最後關於格里瓜蘭共和國問題,則由東非王國出資購買,作爲對開普敦殖民地的補償。出資購買格里瓜蘭共和國,是面子問題,東非象徵性的支付了3000英鎊。

而格里瓜蘭共和國的居民則被東非打包送給開普敦殖民地,剛好爲金伯利礦區提供勞動力。

第394章 硬氣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564章 貴人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471章 漏洞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222章 體面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672章 危與機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488章 情報戰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149章 王位第387章 初交手第87章 西北之亂第222章 體面第453章 借款第35章 牛馬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624章 要人第41章 衣錦還鄉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330章 跑路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130章 入侵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36章 道路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758章 331師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607章 迂迴第438章 倒計時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27章 地圖第72章 菸草種植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694章 訛詐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299章 預判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672章 危與機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168章 餐具第463章 站隊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7章 擴大生產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394章 硬氣第87章 西北之亂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28章 打探第261章 威脅第704章 底氣
第394章 硬氣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564章 貴人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471章 漏洞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222章 體面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672章 危與機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488章 情報戰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149章 王位第387章 初交手第87章 西北之亂第222章 體面第453章 借款第35章 牛馬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624章 要人第41章 衣錦還鄉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330章 跑路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130章 入侵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36章 道路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758章 331師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607章 迂迴第438章 倒計時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27章 地圖第72章 菸草種植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694章 訛詐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299章 預判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672章 危與機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168章 餐具第463章 站隊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7章 擴大生產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394章 硬氣第87章 西北之亂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28章 打探第261章 威脅第704章 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