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331師

金沙薩。

東非國防軍331師負責該區域的軍事行動,國防軍331師隸屬於尼羅河軍區,同時是該軍區的王牌部隊,在早年間331師就是東非的精銳部隊之一。

331師注重雨林,山地等各種險惡環境的訓練,駐地在尼羅河軍區西部,在東非軍隊擴編前,331師是東非除了近衛師以外編制滿員的五個師之一。

師部駐地在阿贊德省省會班吉市,所以該師南下支援金沙薩主要通過烏班吉河,然後轉剛果河主幹道,交通上十分便利。

331師北部是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而西部是比屬剛果殖民地,當前兩國和東非關係不錯,所以軍事壓力比較小,這爲331師南下支援安哥拉戰場提供了條件。

隨着西線反攻的開始,331師已經成功擊潰了金沙薩外圍的葡萄牙軍隊,並且接手了金沙薩的城防。

只要截斷這三處港口,那葡萄牙軍隊的供應必然出現大問題,糧食或許還能看着本地物產解決,但是藥品,槍炮等等物資基本上就斷絕了。

卡斯特:“你說的很有道理,不過不管原剛果王國的路況怎麼樣,也不能阻礙我們前進的道路,我們現在先組織工兵,處理掉前方可能不利於部隊行進的各種因素。”

“當然,這和我們這場戰爭的關係不大,我軍的初步目標是沿着河流先直接奪取剛果河下游的葡萄牙城市卡賓達,還有索約,然後沿着海岸線南下威脅葡萄牙安哥拉首府羅安達,最後如果有可能的話最高把本格拉也控制到手。”

因爲安哥拉葡萄牙人的保密意識非常差,且軍隊集中在幾個沿海固定地點,這對於軍情處而言簡直就是開卷考試。

而且羅安達作爲葡萄牙安哥拉殖民地首府,在武器裝備和人員構成上,恐怕不是我們之前所遇到那種雜牌部隊可以相比的,所以還是不可以掉以輕心。”

這也就讓卡斯特想要制定更加激進的計劃,以達到快速結束戰爭的目標。

“這樣一來安哥拉主要港口就基本被我軍控制,而內陸同我軍作戰的葡萄牙軍隊在無法獲得外部資源的情況下,也會不戰自潰。”

331師師長卡斯特中將正在制定對葡萄牙的戰略,隨着軍隊擴編,雖然331師不像其他部隊動作那麼大,但是也達到一萬三千多人。

卡斯特拿着鉛筆,在桌面的地圖上,一邊標記着,一邊對331師的高層軍官們說道:“這裡是卡賓達,也就是剛果河北岸葡萄牙王國控制的區域,是安哥拉重要據點之一,往南越過剛果河就是索約,這兩個地方控制着剛果河的出海口,所以如果未來我們東非想掌握剛果河流域,這兩個地區缺一不可。”

卡斯特否定道:“還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卡賓達和索約這些地區,葡萄牙人沒有構建什麼像樣的防禦工事,或許不需要火炮支援就能輕而易舉的奪取當地控制權,但是羅安達可不一樣,羅安達有堅固的軍事要塞和堡壘,葡萄牙人經營了上百年時間,恐怕就是比歐洲的一些要塞都不差,所以如果想拔掉羅安達這個釘子,就必須有重火力支援。

“也就是說,我們或許不需要在重武器上考慮太多,畢竟葡萄牙人的裝備水平也很差。”漢斯格里芬捏着下巴思索道。

作爲東非國防軍的精銳部隊,331師裝備了大量輕重型武器,雖然相較於其他主力師,331師更側重於山地,叢林作戰,所以在重武器上絲毫不比普通部隊差。

“葡萄牙人雖然帶的人不算少,但是基本上都是步槍,沒有重火力支援,所以圍攻了金沙薩三個月時間都沒有成功,而且他們部隊明顯效率低下,不然現在金沙薩也不至於一直在我軍手裡。”金沙薩市軍事長官科爾斯直接解釋道。

對於卡斯特的戰爭設想,漢斯格里芬參謀是同意的,不過他也直接提出了這個戰略的難點。漢斯格里芬指着下游地區的被紅線標註的瀑布羣說道:“剛果河下游河流過了金沙薩段之後,因爲瀑布和地勢落差的原因無法通航,這也就意味着接下來的路程都只能靠雙腳,我們的重武器也很難被送往前線支援戰場。”

隨之金沙薩市成爲了331師師部的臨時指揮所。

所以如果要進攻安哥拉核心地帶,對於331師還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隨着金沙薩危機解除,331師也打算在戰爭中撈取更大的功績,而襲擊安哥拉殖民地腹地,也就是安哥拉西部大西洋沿岸地區,無疑是最快結束這場戰爭的關鍵。

卡斯特的戰略就是截斷安哥拉和葡萄牙本土之間的聯繫,而東非海軍在南大西洋實力微弱,所以這隻能靠陸軍來完成。

按照卡斯特的設想,安哥拉的大部分物資供應,都來源於本土,而安哥拉能夠利用的優良港口也就是卡賓達,羅安達,本格拉這三處。

這股強大軍事力量的支持下,卡斯特的野望也更大,雖然葡萄牙在安哥拉的兵力有近二十萬之多,但是能用於北部的恐怕不足萬人。

實際上到目前爲止,東非在非洲遇到過文明程度最高的土著文明,就是阿比西尼亞帝國,不過阿比西尼亞帝國和馬達加斯加一樣,屬於半混血種族,所以不能和純正的班圖黑人相提並論。

卡斯特的情報很多都來自公開消息,當然,東非國防軍軍情處其實也沒有在安哥拉出太大力,就基本上獲取了葡萄牙人的絕大部分情報。

他問道:“葡萄牙人當初是怎麼進攻金沙薩的?”

這個時候,可以說在北部331師處於絕對的優勢。

說到這裡,卡斯特突然有些疑惑,葡萄牙人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漢斯格里芬接着說道:“葡萄牙安哥拉的道路情況可以用一攤爛泥來形容,南部或許還好一些,但是北部是原本的土著國家——剛果王國,依照我們所見過的黑人文明程度而言,斯瓦希里地區和索馬里地區,以及大湖區的黑人文明程度是最高的,但是即便是這三個文明,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也是非常差,所以對剛果王國這種土著國家不要抱有太大希望。”

所以東非敢於先解決掉安哥拉殖民地的底氣也來源於情報上的勝利,就是越瞭解葡萄牙軍隊的現狀,東非方面對勝利的信心就越高。

而截止到目前爲止,葡萄牙人也沒有讓東非失望,他們的表現在聯軍中只比黑人和印度人強一些,排在英國和布爾人後面,至於印度部隊磨洋工的功夫確實是聯軍最強的。

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496章 交戰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75章 大逃亡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676章 摩托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70章 蒙巴薩第688章 巡邏兵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444章 到家第343章 屯田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401章 駁回第547章 登陸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206章 “收破爛”第499章 建交熱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367章 鐵甲艦第197章 建議第101章 招人第182章 抉擇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402章 妥協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520章 發電廠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84章 消息第474章 討論第343章 屯田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75章 大逃亡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37章 戰爭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403章 撤資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379章 黃金葉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351章 過往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453章 借款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735章 廓爾喀第752章 軟柿子第151章 在法國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57章 探險隊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194章 迎接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633章 “故”人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749章 南下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34章 動員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6章 戰爭臨近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
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496章 交戰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75章 大逃亡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676章 摩托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70章 蒙巴薩第688章 巡邏兵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444章 到家第343章 屯田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401章 駁回第547章 登陸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206章 “收破爛”第499章 建交熱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367章 鐵甲艦第197章 建議第101章 招人第182章 抉擇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402章 妥協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520章 發電廠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84章 消息第474章 討論第343章 屯田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75章 大逃亡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37章 戰爭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403章 撤資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379章 黃金葉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351章 過往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453章 借款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735章 廓爾喀第752章 軟柿子第151章 在法國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57章 探險隊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194章 迎接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633章 “故”人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749章 南下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34章 動員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6章 戰爭臨近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