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地理分界

在華爾茲和莫里談話間,大大小小的車輛從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進進出出,這個時候的車輛還多是些人力和畜力,一次拉的貨也不多。

好在達累斯薩拉姆市火車站距離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並不遠,進貨出貨都容易,真正困難的還是原材料產地。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的銅和橡膠都來自內陸,主要集中在霍亨索倫行省,施瓦本行省,還有黑森省這三個省份,至於煤炭從市裡拿配額即可。

霍亨索倫行省和施瓦本行省都通了鐵路,但是黑森省就大爲不同,黑森省也在米通巴山脈西側,剛果盆地東部邊緣,地勢落差比較大,交通不是很便利。

所以作爲東非橡膠主產區的黑森省,橡膠收割後運輸很不方便,而黑森省同樣是東非的資源大省,分佈着大量礦產資源,比如銅,煤,鐵,鎢等,同時當地還是東非最重要的林業省份之一,背靠剛果雨林和米通巴山脈,林業資源相當豐富。

當前能穩壓黑森省的資源型省份也沒有幾個,分別是黑興根省(原德蘭士瓦共和國),馬塔貝萊省(津巴布韋),南邊疆省(德蘭士瓦共和國南部以及原祖魯王國,斯威士蘭王國),尼羅河行省(南蘇丹),新巴登省(博茨瓦納),霍亨索倫行省(贊比亞),施瓦本行省(剛果南部高原)。

這其中,黑興根省和馬塔貝萊省是獨一檔的存在,其礦產資源放在全世界,可以和絕大多數國家相媲美。

就比如黑興根行省,如果看做國家,放在前世其礦產價值就可以進入世界前十,前世南非大部分礦產都集中在這個區域,而南非是世界第五大礦產國。

馬塔貝萊省也不用多說,雖然津巴布韋貨幣很出名,但是津巴布韋的工業在非洲算是比較發達的,而津巴布韋還是一個內陸國家,所以爲什麼會造成這種結果,自然和津巴布韋豐富的礦產資源脫不開關係。

其實黑興根省前世也是這種情況,南非經濟最發達的約翰內斯堡就在黑興根省境內,只不過因爲恩斯特的不發展黑興根省的原因,所以東非沒有約翰內斯堡這座城市。

畢竟前世約翰內斯堡發家靠的是金礦,南非的金礦過於耀眼,東非也不想因此而惹上麻煩。

這幾個資源大省再加上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南薩爾茨堡省,新符騰堡省,洛林省等省份。

由此可見,東非礦產資源價值前十的省份基本分佈在東非的中南部,北方唯一進入的省份是尼羅河行省(南蘇丹),主要還是因爲石油的原因。

東非的北方,劃分界限主要靠的還是高原,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以北都屬於北方,包括北方省,朱巴省,圖爾卡納省,尼羅河行省,新巴伐利亞省,東阿贊德省,自己剛果雨林大部分地區(前世索馬里,埃塞俄比亞南部,南蘇丹,中非共和國,剛果大部分地區等)。

而贊比西河以北的兩大高原區域,東非高原和加丹加高原,在東非統稱爲中央大高原,是東非的中部地區,包括東部沿海平原(前世肯尼亞,坦桑尼亞,贊比亞,剛果南部等)。

贊比西河以南的各個省份則是東非的南方,這是東非地理的一種劃分方法。

其中高原是重要劃分標準,而贊比西河是劃分高原的重要地理標誌,因爲贊比西河兩岸實際上差別並不大,不是淮河那樣兩岸氣候特徵差異明顯的地理分界線。

當然,東非還有一種非常常用的地理劃分標準,主要是按照經濟發展程度和開發程度作爲參考依據。

按照這個標準,把東非重點劃成五個部分,東部,內陸,西部,南方和北方。

按照這個標準東部的區域分佈非常廣泛,尼羅河,坦噶尼喀湖以及馬拉維湖爲主的東非大裂谷以東都是東非的東部,泛指東非開發比較早,人口比較稠密,經濟比較發達的區域。按照這個標準,索馬里都算是東部,但是索馬里又同時是北方,不過也不用糾結這一點,索馬里當地人肯定是認同東部更多一些,因爲東部在東非代表着更發達。

內陸主要指正在開發的霍亨索倫行省,黑森省,施瓦本行省,馬塔貝萊省這四個省份,也就是東非地理中心的這片區域。

南方的範圍就縮小了許多,主要是前世的南非以及博茨瓦納。

北方界限模糊,但是一般指的還是那幾個熱帶沙漠和熱帶草原交匯地帶的省份,只不過剛果雨林並不算在內。

西部則是基本沒有開發的那幾個省份和區域,也是東非發展最落後,環境最不適合居住的區域,主要就是前世的納米比亞。

以上兩種地理劃分標準,不管是哪一種,黑森省都屬於中部地區,當然,像東部地區的人可以把西邊統稱爲西部,這就和遠東帝國東北人把山海關以南叫做南方,是一個道理。

黑森省是東非重要的資源大省,當前最爲重要的產業就是橡膠產業,而黑森省因爲種種原因,交通十分不便。

這就加大了東非電力行業和其他產業的生產成本,就比如自行車和馬車所需的輪胎等。

而想把黑森省的橡膠運出來,基本上只能依靠黑森省的所謂“公路”,東非其他地區的公路還好說。

黑森省地形比較崎嶇不說,還有大量降雨,所以其路況可以百分百確定是整個東非最差的地區之一。

當然,黑森省路況雖然差,但是也不至於和前世非洲一樣,非常糟糕,因爲東非政府的原因,其道路每年都會得到有效維護。

不過這也很費時費力,黑森省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對道路進行維護,短則兩三天,最多不過一週就要對道路重新修整,因爲大雨一下,馬車從上面軋過就會留下深深的輪胎印,多走幾輛車,就會形成積水的深坑。

而未來解決黑森省道路的最省心的方式,還是對黑森省道路進行硬化處理,這一點還是比較好解決的,那就是使用水泥來重修黑森省的道路。

不過東非水泥缺口比較大,這幾年政府投資又在其他工程上,對水泥的消耗一直供不應求,所以黑森省的道路硬化計劃一直沒有實行。

但是隨着電力等工業的發展,對橡膠產業的需求量大增,黑森省糟糕的交通條件勢必要被改善。

前世大多數橡膠主產區國,其優勢就是靠近海洋,海運便利,而東非的橡膠主產區位於內陸,所以黑森省的內陸交通是一定要改善的,不然東非生產的橡膠恐怕無法和國際上其他橡膠主產區競爭,畢竟多了一道運輸成本。

恩斯特倒是不奢求東非橡膠比東南亞和巴西便宜,但是東非國內用絕對要比進口便宜,當然,橡膠產業一直是有利可圖的,對橡膠的需求也是每年都在上升,虧本的可能性很小。

第101章 招人第318章 朱壩鎮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564章 貴人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460章 衝突第524章 幸福第577章 收尾第261章 威脅第354章 電報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83章 到達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492章 靜坐戰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726章 深入第238章 三把“刀”第555章 羞辱第451章 人口(續)第153章 送酒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74章 “整肅”運動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332章 稻種第566章 比較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206章 “收破爛”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394章 硬氣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385章 煽動第496章 交戰第36章 濱海區第222章 體面第766章 集結第65章 電燈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616章 行蹤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10章 各國反應第460章 衝突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30章 多多馬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418章 學徒第629章 教育第570章 投降!第629章 教育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484章 訓練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591章 歸途第385章 煽動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471章 漏洞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200章 分裂第78章 奧匈帝國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766章 集結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66章 《東桑條約》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364章 燃燒第658章 方針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780章 追蹤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08章 歷史課
第101章 招人第318章 朱壩鎮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564章 貴人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460章 衝突第524章 幸福第577章 收尾第261章 威脅第354章 電報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83章 到達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492章 靜坐戰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726章 深入第238章 三把“刀”第555章 羞辱第451章 人口(續)第153章 送酒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74章 “整肅”運動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332章 稻種第566章 比較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206章 “收破爛”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394章 硬氣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385章 煽動第496章 交戰第36章 濱海區第222章 體面第766章 集結第65章 電燈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616章 行蹤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10章 各國反應第460章 衝突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30章 多多馬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418章 學徒第629章 教育第570章 投降!第629章 教育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484章 訓練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591章 歸途第385章 煽動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471章 漏洞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200章 分裂第78章 奧匈帝國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766章 集結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66章 《東桑條約》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364章 燃燒第658章 方針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780章 追蹤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08章 歷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