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投降!

作爲日方二號人物的高燒森田此刻正在自己的船上大發雷霆。

“小澤征爾那個混蛋,他就是帝國的恥辱,不戰而降簡直罪無可恕,這是對帝國軍人的侮辱,武士道精神都讓他敗壞了,還有那些叛徒,養不熟的白眼狼……”

高燒森田正如小澤征爾所言,是個有勇無謀的匹夫,不過高燒森田這樣的性格在當前日本社會環境裡是很吃香的,何況他還有一個高官叔叔照顧。

其實東非和日本社會還是有三分相似之處的,都是軍國主義氛圍比較濃郁的國家,直來直去的性格反而容易混事。

當然,日本太極端,遠超東非,甚至是普魯士,可能是島國地理對性格的塑造。

“報告指揮,現在小澤征爾只要一道命令就讓我們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人,我們現在和東非實力相差太懸殊了,該怎麼應對纔好?”

聽到下屬的詢問,高燒森田也很鬱悶,他說道:“東非艦隊雖然強大,但之前我們也不是沒有機會智取,畢竟我們數量足夠多,雖然都是些漁船和商船,但是火炮數量是足夠的,找到機會接近東非艦隊,一定能給東非艦隊造成重創,都怪小澤征爾不戰而降……”

“指揮官,東非海軍應該不可能讓我們靠近吧!我想小澤征爾也是想到了這一點,所以纔會放棄對抗,選擇先行撤退。”

“好了,不用爲小澤征爾那個傢伙辯解,他平時就看我不爽,現在很明顯是公報私仇,我怎麼說也是船隊的二把手,他不和我商量就撤軍,顯然是不給我面子。”

要說高燒森田也真是自負,他和小澤征爾說到底就是上下級關係,小澤征爾作爲他的上級,自然可以決定船隊一切事務,就算真有問題,那也是小澤征爾的責任,和高燒森田沒有半毛錢關係,他只需要負責執行就算合格了。

不過高燒森田顯然不這麼認爲,他對下屬說道:“本來之前我都計劃好了,我們實力很弱,這一點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東非海軍自然也是知道這一點,所以敵人就會掉以輕心,這個時候我們假意向東非海軍投降,他們很大概率會信以爲真,接着投降的時機,我們就可以接近東非艦隊。

而只要能靠近東非海軍,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東非海軍雖然有堅船利炮,但是他們船大,不好騰挪,所以近距離的話,我們的小船反而更容易掌握主動權。

操作的好的話,甚至可以迅速穿插進東非艦隊內部,把東非的幾艘船包圍住,這個時候再開炮,或者撞擊,東非都反應不過來。

我們可能損失慘重,但是可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而且東非損失的是先進的鐵甲艦,我們就賺大了,這個時候東非艦隊也無路可逃,這裡畢竟是太平洋,而不是印度洋,他們哪怕是船體受損,也很難找到地方修理。”

高燒森田還是有些本事的,他說的不錯,東非軍艦要是在遠東受損,那維修確實是一個大問題,要是沉了那基本可以宣佈報廢了。

在遠東能修鐵甲艦的恐怕只有日本和遠東帝國,其中遠東帝國最有可能,因爲他們的一部分技術來自德國。

東非的鐵甲艦技術主要來自奧匈帝國,雙方還是有些關聯的,但是遠東帝國的造船廠沒有維修巨型鐵甲艦的經驗,這也是硬傷。

不要說遠東,就是東非本身也未必有這個能耐,巴加莫約造船廠雖然有能力製造鐵甲艦,但是翻新就差很多意思,這是成本問題,有這功夫還不如新造軍艦呢!

東非現在造船廠大大小小也有六個,巴加莫約造船廠地位最高,有獨立設計和建築鐵甲艦的經驗,而東非最擅長的還是建造炮艇。炮艇這東西是真的很實用,即可以用於沿海防務,也可以進入東非河流執行任務,而且造價便宜,技術成熟,是許多窮國和弱國,或者不追求大海軍國家的首選,比如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遠東帝國等一衆國家,即便是列強也會大量使用,作爲鐵甲艦的替代品。

當然,遠東帝國是被英國人欺騙了,遠東帝國的海域條件,在全世界也就比美國差一點,需求相當高,炮艇雖然便宜,但是不能保證遠東帝國的利益。

美國孤懸海外沒有對手,遠東帝國可不一樣,南邊有英法等一干歐洲殖民勢力,北邊是沙俄,東面有日本和美國,手裡沒有槍,那就是別人眼裡的肥肉,後來北洋艦隊確實有些威懾力,但是奈何旁邊日本是最瞭解遠東政府的,一眼看穿北洋艦隊的虛實,撕破其表面的遮羞布,最後有了列強聯軍。

所以海軍是這個時代最有威懾力的軍種,當然,沒有海洋的國家另說,就比如奧匈帝國和德國。

東非有漫長的海岸線,同時是兩洋國家,所以發展大海軍是必須的,這是東非國防安全的重要利劍。

日本作爲島國自然也是如此,不過前世日本發展出百萬陸軍和一億玉碎確實很瘋狂,英國人要是有這個精神早就橫推德國了,當然,英國也沒這麼日本傻,作爲島國,英國很清楚自己的定位,那就是大力發展海軍,而日本的陸海軍之爭是歷史遺留問題,陸軍從一開始就代表日本政治的獨立派系。

高燒森田:“現在小澤征爾把大部隊帶走,我手裡只有二十三條船,還有一小半是不堪大用的小漁船,這樣肯定沒有辦法給東非海軍造成麻煩,同時也意味着我們可能會全軍覆沒。”

“那指揮官,你現在有什麼打算?”

“半途而廢是不可能了!不然小澤征爾一定會笑話我,我們現在只能冒險一試,看看能不能把東非海軍拉下水。”

“……”下屬沒有言語,現在他感覺自己的長官已經有些瘋癲了。

“你不要用這種表情看着我,已經沒有回頭路了!我們也不追求重創東非艦隊,但是如果趁着他們不備,還是可以對那三艘鐵甲艦造成傷害的。”

“指揮官,那接下來呢?”

“如果我們的手的話,當然是找機會撤離,不過不能往宮古海峽走,而是在南琉球羣島內藉助幾個島嶼之間的空隙,迂迴後甩掉他們在向北回國。”

高燒森田的話給了下屬一定的信心,哪怕有千分之一的存活概率,那也比慷慨赴死強的多,而且就算慷慨赴死,那也無愧於帝國和天皇陛下的栽培。

“我們先這樣……然後再這樣……”

“是,指揮官閣下!”

然後高燒森田指揮下的所有船隻都升起了白旗,白旗代表着投降,這在東西方文化都有體現,所以東非海軍也初步判斷這羣異常舉動的小鬼子到底打什麼主意?

 

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560章 記者會第57章 探險隊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3章 在柏林第523章 旱情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631章 準備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596章 壓迫感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29章 艱苦行軍第37章 戰爭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136章 道路第343章 屯田第351章 過往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343章 屯田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633章 “故”人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63章 年底第488章 情報戰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87章 西北之亂第7章 擴大生產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316章 萊茵盾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594章 矛盾第215章 交涉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394章 硬氣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136章 道路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43章 行政區劃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261章 威脅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360章 安排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28章 “圈地運動”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566章 比較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740章 古戰法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231章第231章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633章 “故”人第428章 談論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231章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304章 調停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684章 黑人力量
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560章 記者會第57章 探險隊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3章 在柏林第523章 旱情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631章 準備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596章 壓迫感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29章 艱苦行軍第37章 戰爭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136章 道路第343章 屯田第351章 過往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343章 屯田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633章 “故”人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63章 年底第488章 情報戰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87章 西北之亂第7章 擴大生產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316章 萊茵盾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594章 矛盾第215章 交涉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394章 硬氣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136章 道路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43章 行政區劃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261章 威脅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360章 安排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28章 “圈地運動”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566章 比較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740章 古戰法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231章第231章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633章 “故”人第428章 談論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231章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304章 調停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684章 黑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