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

大津巴布韋遺址在恩斯特眼中就是一堆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石頭堆,和埃及金字塔一樣,討論什麼文化價值就是扯淡。

因爲這些文明都屬於徹底斷絕的狀態,古埃及自身的文明先是被羅馬消滅了政權,後來被阿拉伯人徹底抹除。

而大津巴布韋遺址,直接是在歷史長河中沒有留下任何線索,世界上類似的還有南美的馬丘比丘,但是馬丘比丘還可以確定是印第安人的傑作。

大津巴布韋是否是非洲土著自己的傑作都被歐洲人質疑,因爲周邊的土著本身對這些遺蹟沒有任何技藝傳承,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來歷。

以至於早期歐洲人喪心病狂的把大津巴布韋遺址和所羅門寶藏扯上關係,到了21世紀實在找不到證據證明是何人所建,按照就近原則歸類爲土著所建。

實際上按照恩斯特的思維,誰建的都無所謂,世界上所有的石頭建造遺蹟,都是大力出奇跡的產物,屬於奇觀範疇,古代那些奴隸君主肯定都會喜歡打造奇觀的。

因爲恩斯特自己也喜歡奇觀,不過礙於東非現在條件有限沒有實行罷了,恩斯特不知道是不是大多數男孩小時候都喜歡玩泥巴,自己小時候就挺喜歡的。

……

大津巴布韋遺址作爲中轉站,是東非入侵馬塔貝萊高原的一個縮影,甚至沒有和當地土著發生過多交集。

軍隊的推進,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南路軍的目的地是林波波河,而不是和當地土著發生衝突,但是有不開眼的土著擋路那就另說了。

南路軍先鋒部隊一個團,剛剛就隨手消滅了一個自尋死路的土著部落,戰鬥結束後,團參謀林德指着地圖說道:“林波波河在馬塔貝萊高原南部邊緣,越過林波波河在往南,不遠就是布爾人的勢力範圍,上面佈置的任務是控制林波波河一線,阻斷布爾人北上的可能性。”

看着地圖,團長哈布爾有些不解的說道:“王國爲什麼要留着莫桑比克,如果算上安哥拉東非都被他們左右包夾了,尤其是莫桑比克簡直和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葡萄牙一樣嵌入西班牙裡。”

林德說道:“這應該是王國的戰略考量,去年英國人在莫桑比克南部同葡萄牙人發生了衝突,企圖侵佔莫桑比克南部土地,但是失敗了。所以葡萄牙人對王國來說還有點利用價值,如果我們這個時候把葡萄牙人打殘了,很有可能讓英國人趁虛而入。這一點我也是支持的,莫桑比克過於狹長,如果我們從南往北進攻,戰線過於漫長,花費時間長,英國人就有可能從南方同時對莫桑比克趁火打劫,未來我們在馬塔貝萊高原站穩了腳跟,就可以從西部策應,獨佔莫桑比克,而不是和英國人均分。”

“這些英國佬果然貪得無厭,他們殖民地都那麼多了,還不給其他人分點油水!”哈布爾憤憤不平的說道。

林德只是微微一笑,人都是貪得無厭的,東非也是如此,要不然也不會有第三次征服戰爭了,這些軍事佔領的土地,可以想象,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是王國的負資產,除了軍費開支,不會得到任何有效開發。

西南(贊比亞)都纔剛剛進入開發階段,其他新佔領地區肯定要時間再稍後。

在非洲,土地宣稱基本等於一張廢紙,口號誰都可以喊,比如前世的剛果(金),英國和葡萄牙,法國都宣稱是自己的勢力範圍,實際上最後被比利時人撿了漏,因爲三國都沒有對該地區投入實際上的投資。

有效佔領,纔是正道,就比如葡萄牙王國,給英國提鞋的資格都不配,但是在莫桑比克,英國人就是對葡萄牙殖民地無能爲力,而有效佔領的基本條件就是存在軍事力量。

……

意大利地區。

藉助威尼斯的城防工事,意大利人還真抵住了奧匈帝國的攻勢,實際上這才應該是戰爭的常態。

因爲前兩道防線,太過兒戲,意大利人自己都感覺不太靠譜,打的也不太盡心,奧匈帝國稍用點力,意大利軍隊就放手了。

這也導致東線的大部分意大利軍隊全部彙集到了威尼斯防線,目前意大利王國在東線的二十五萬軍隊裡,有十八萬集中在威尼斯城和周邊地區。

軍隊集中,而且許多人是從前兩道防線退下來的敗兵,威尼斯城內的治安,可想而知。

“萊昂先生,不知道你們所來何事!”意大利指揮部裡最高指揮官,拉法埃萊·卡多爾納對着威尼斯市政府派出的代表團長萊昂問道。

щшш⊕ тTk an⊕ C〇

“卡多爾納將軍,我代表威尼斯市政府向貴方表示嚴正抗議,你們能不能約束一下自己的士兵,他們在城內已經造成了多起嚴重的治安事件,小案件更是數不勝數,已經惹起了威尼斯市民的公憤!”

拉法埃萊·卡多爾納聽到萊昂的來意後,親自給萊昂搬來一張椅子,說道:“萊昂先生,您請坐,有什麼話慢慢說。你去給萊昂先生煮一杯咖啡。”拉法埃萊·卡多爾納對着副官說道。

穩住萊昂後,拉法埃萊·卡多爾納不急不慢的開口道:“萊昂先生,這件事我會下令讓他們去落實,馬上全城實行嚴格管制,不過市民們最好也不要上街出門,因爲目前軍隊情況比較複雜,由於前兩天撤退比較急,導致許多部隊,比較混亂,目前我們還在整頓,在此期間我們還不能有效約束部隊。”

軍事管制,其實就是一刀切,將軍隊和平民強行分開,這是拉法埃萊·卡多爾納唯一能想到的好辦法。

拉法埃萊·卡多爾納也很無奈,前線部隊撤的太快,許多部隊出現了混亂,因爲軍長和師長跑的太快,結果下級部隊有樣學樣,造成許多部隊排長找不到連長,連長找不到營長……

這也是意大利王國成立時間太短,同時臨時擴軍造成許多軍官素養不合格,那些被吞併王國的軍事將領和貴族也混進了意大利王國的軍隊,現在意大利王國軍隊規模雖然比撒丁王國時期大了不少,但是戰鬥力和指揮能力卻反而下降了一個層次。

“既然如此,那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工廠的正常運轉。”萊昂問道。

“當然不會,企業同往日正常運轉即可,不過最好把工人管理在工廠區域內。”

“那企業的其他經營活動怎麼辦?比如食品採購,還有市民的其他活動,他們總不可能在家裡被餓死也不出門吧!”

“這就交給伱們市政府來運行了,你們可以組織臨時武裝,維持城市的運轉,居民飲水和食品分配暫時也交給你們來管理,如果這樣不行的話……”

就在拉法埃萊·卡多爾納想說,威尼斯市政府如果不同意,那就只能取消軍事管制,但是段時間內居民和軍隊混在一起還是避免不了一些士兵犯罪問題,話還沒說出口就被萊昂打斷了。

“沒有問題,交給我們威尼斯市政府吧!拉法埃萊·卡多爾納將軍,你可真是一個有勇有謀,有擔當的將領。”

“啊!您同意了!”

“當然,市民方面交給我們這些人民公僕安撫,暫時待在家裡也情有可原,市民們會理解的,畢竟這都怪該死的奧匈帝國侵略者。”萊昂義正言辭的說道。

“那就太感謝你們的理解了!”還不知道自己闖下大禍的拉法埃萊·卡多爾納感慨道。

威尼斯政府還是通情達理的,願意全力配合王國抵禦奧匈帝國侵略者,屬實可靠。

而拉法埃萊·卡多爾納完全不知道,萊昂擔任威尼斯市政廳副市長的同時還是威尼斯最大的食鹽產品等供應商之一。

第515章 狗咬狗第467章 觀察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68章 阿拉斯加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619章 繳獲第531章 兵城第57章 探險隊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79章 閒談第357章 索加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498章 和談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284章 連環計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62章 打魚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182章 抉擇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27章 地圖第570章 投降!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67章 大臣路線第438章 倒計時第55章 到東非去第128章 打探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704章 底氣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8章 普奧聯動第595章 鼓動第504章 借人第124章 水井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215章 交涉第151章 在法國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504章 借人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700章 龍騎兵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80章 農業第316章 萊茵盾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467章 觀察第7章 擴大生產第347章 開飯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446章 災情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10章 數據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383章 引入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84章 消息第206章 “收破爛”第149章 王位第612章 美食節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50章 教育第9章 接觸戰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752章 軟柿子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35章 牛馬第48章 訂婚
第515章 狗咬狗第467章 觀察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68章 阿拉斯加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619章 繳獲第531章 兵城第57章 探險隊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79章 閒談第357章 索加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498章 和談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284章 連環計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62章 打魚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182章 抉擇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27章 地圖第570章 投降!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67章 大臣路線第438章 倒計時第55章 到東非去第128章 打探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704章 底氣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8章 普奧聯動第595章 鼓動第504章 借人第124章 水井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215章 交涉第151章 在法國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504章 借人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700章 龍騎兵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80章 農業第316章 萊茵盾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467章 觀察第7章 擴大生產第347章 開飯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446章 災情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10章 數據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383章 引入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84章 消息第206章 “收破爛”第149章 王位第612章 美食節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50章 教育第9章 接觸戰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752章 軟柿子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35章 牛馬第48章 訂婚